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北京南锣鼓巷案例研究

北京南锣鼓巷案例研究

还原本色生活

植入特色商业

பைடு நூலகம்






齐白石故居


的 聊
工 作
茅盾
菊儿
故居 活化历史景点 胡同
酒 吧
杀 的


蒋介石行辕





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
老人的故事、老人的鸟儿
11
北京南锣鼓巷 活化历史景点、植入特色商业、还原本色生活,构建最有风情的老北京街巷
【概况】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是 中国唯一完整保存的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特色】 ——以历史文化景点为线索,形成贯穿街区的旅游动线; ——以各色商业业态为补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积累消费沉淀;、 ——以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为亮点,提升游客体验。

名胜古迹探索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

名胜古迹探索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

名胜古迹探索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北京南锣鼓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具有丰富的胡同文化底蕴。

本文将深入探索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介绍其历史渊源、建筑风貌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胡同的历史渊源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建筑形式,由四合院、五合院等多种式样组成。

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北京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同建筑的风貌南锣鼓巷的胡同建筑风貌独特,通常由四合院和传统的琉璃瓦屋顶构成。

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其雄伟的门楼、精美的木雕和石刻等艺术元素闻名。

古老而美丽的胡同建筑,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是南锣鼓巷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胡同生活的民俗风情南锣鼓巷的胡同生活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得以保留和传承,民众可以体验到传统的老北京文化。

走进胡同,你能仿佛穿越回古老的时光,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老北京的民居,可以品味到地道的老北京小吃,还能聆听到传统的民间音乐演奏。

四、胡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各项政策的出台,使得南锣鼓巷的胡同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格局和原貌,历史建筑也得到了良好的修复和保护。

同时,政府还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胡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举办各类民俗活动,以便更多人了解和感知胡同文化的魅力。

五、名胜古迹的探索之旅探索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

游客可以漫步在胡同里,观赏古老的建筑,品味特色小吃,体验传统的民俗活动。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能触摸到胡同文化的内涵与底蕴。

六、总结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胡同建筑的风貌、民俗风情以及保护与传承工作,都让南锣鼓巷成为名副其实的名胜古迹。

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探索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真正领略到北京的独特魅力。

南锣鼓巷满意度调查

南锣鼓巷满意度调查

南锣鼓巷商业街综合满意度问卷调查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为了更好了解游客来南锣鼓巷目的及感受,北京联合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问卷调查,请您根据自己对南锣鼓巷旅游目的和真实的感受进行选择,所填结果无所谓对错之分。

本次调查所得的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会对问卷中涉及您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如未做特殊说明,本次调查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对应选项上打“√”或画“○”。

衷心感谢您的协助!北京联合大学2014年4月一、游客旅游行为动机调查A1. 您到南锣鼓巷旅游的主要目的:1.观光游览2.品尝美食3.购物4.感受老北京胡同文化5.随便看看6.其他A2.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南锣鼓巷的旅游信息?(多选):1.网络2.电视或广播媒体3.报纸杂志4.亲友朋友介绍5.其他A3. 南锣鼓巷最吸引您的是什么:1. 各种小吃2.各种时尚小店3.名人故居4.文艺氛围5.其他A4. 您来南锣鼓巷的次数: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三次以上A5. 您在南锣鼓巷逗留的时间:1.1-2小时2.2-3小时3.3-4小时4. 4-5小时5.5小时以上A6. 您在南锣鼓巷的大致花费:1.50以下2.50-99元3.100-199元4.200-499元5.500元以上A7. 您的出游情况:1.单独2.结伴3.参加旅行社4.带亲友来玩A8. 您的出游方式:1.步行2.自行车3.公交车4.地铁5.自驾车6.出租车二、您对以下各项因素满意度调查,在最合适的数字上打“○”。

(5表示非常满意 4表示比较满意 3表示一般满意 2表示较不满意 1表示完全不满意)您对以下各项因素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B1.景点、故居指示牌 5 4 3 2 1 B2.南锣鼓巷简介 5 4 3 2 1 B3.特色旅游纪念品 5 4 3 2 1 B4.餐饮场所或其他商店服务态度 5 4 3 2 1 B5.餐饮店食品卫生 5 4 3 2 1 B6.餐饮食品特色 5 4 3 2 1 B7.商业街的环境卫生 5 4 3 2 1 B8.交通设施便利程度 5 4 3 2 1 B9.人流量 5 4 3 2 1 B10.景区发展现状 5 4 3 2 1 B11.休息长椅 5 4 3 2 1 B12.公共厕所 5 4 3 2 1 B13.原汁原味历史建筑 5 4 3 2 1 B14.创意与魅力 5 4 3 2 1三、个人基本情况:C1.您的性别:1.男 2.女C2.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 26-35岁4.36-45岁5.46-60岁6.60岁以上C3.您的学历:1.初中及以下2.高中(中专)3.大专及本科4.硕士及硕士以上C4.您的职业:1.政府工作人员2.企业管理人员3.公司职员4.专业/文教技术人员5.工人6.商贸/服务/销售人员7.军人8.离退休人员9.学生10.其他C5.您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元):1.3000及以下2.3001-50003.5001-100004.10001-200005.20001以上C6.您的居住地:1. 北京市区2.北京郊区3.外省市4.国外。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和特色【简要背景说明】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

以巷子为中轴,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

胡同里分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再加上林立的特色店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近几年,它已经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通过搜集资料与对南锣鼓巷规制、建筑、四合院、名人遗迹、摆设、小吃等方面分类调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创新;通过对各个创意店铺及行人的实地采访,感受浓郁的北京创意文化。

通过研究可以了解老北京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结合,从中获得平时课堂上不易学到的知识,从而对老北京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研究过程】首先,确定课题为北京胡同研究。

发现课题太大,实施起来太困难,最后改成研究南锣鼓巷的历史和特色。

之后便制定研究计划、向组员分配任务、完成开题报告。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的是资料查找工作。

分别从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特色三方面搜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

寒假期间,我们前往南锣鼓巷实地考察,分组参观并考察了16条胡同,结合各自的体会进行探讨,总结这次考察的收获。

第二阶段主要是整合资料,把搜集的文字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材料进行有效整合,发现问题,制订下一阶段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清明节放假期间,进行第二次实地考察。

这次主要针对前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考察活动,目的更明确,得到的材料也更细致。

第三阶段进行资料汇总,准备终期总结。

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所进行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形成我们的课题报告。

【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查找了一些有关南锣鼓巷的资料并初步了解了南锣鼓巷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在寒假、清明节期间,前往南锣鼓巷实地考察。

在此之后我们对考察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初步得出了一些结果。

最后我们将所获取的所有资料进行整合,完成研究。

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王申博资源与材料学院摘要:为了响应我校大一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我们小组七人组成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团,来到北京南锣鼓巷进行了为期三天7月9号至7月11号的暑期调研活动。

在短短的三天内,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进入当地街道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等活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北京胡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同时在社会活动中让我们一行七人对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字:锣鼓巷北京胡同文化调查问卷当地街道办事处传统文化正文一:背景(1)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力度,按照“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征求意见中的内容,北京将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名城。

其实,保护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胡同及其名称的保护。

(2)北京胡同概况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胡同星罗棋布,错综复杂。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世代相传,具有其自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发展和推土机的轰鸣,老北京胡同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据统计,1949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总数为3250条,1965年为2380条,1980年为2290条,1990年为2257条,2003年为1571条,现在已不足1000条。

从老北京胡同到京城“创意空间”——南锣鼓巷特色店调研报告

从老北京胡同到京城“创意空间”——南锣鼓巷特色店调研报告
( ) 色店 铺 二 特
表 。兴穆手 工 经营 的主 打产 品为手 工制作 的本 子 , 其本 子 的特色 在于 将 中 国元 素融 人 牛 皮 纸 和麻 绳
之中, 使设 计 出的本 子兼 具东 西方 文化韵 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走进“ 兴穆 手 工 ” 铺 , 给 人 一 种 朴 素 的 中 店 会
出特 点 。
“ 穆手工 ” 店 铺 “ 兴 , 苯苯 ” 随着知 名 度 的提高 , 。 南
锣 鼓 巷店 面 的租 金 也 是 水 涨 船 高 。2 0 0 5年 , 里 这

( ) 格 特 点 二 风
1 .手 工 制 作
个 5 0平 方 米 店 面 的 月 租 金 大 概 是 5千 元 左 右 ,
色见长 , 的是经 店 主 手 绘 后再 处 理 的 , 的是 直 有 有 接 拿 民间元 素 印上去 的 。在色 彩方 面 , 由于图案 是 印在牛 皮纸 上 , 原本 五颜 六色 的 图案 显得 古朴 素 使 雅, 与本 子整 体 的色彩 、 风格 相 一致 。 除了用 图案装 饰 的封皮 , 有一部 分本 子 的封 还 皮 是直接 用麻 绳装 饰 。 比如 店里 有一种 本子 1 6开 大 小 , 似 一 本 杂 志 , 右 翻页 , 皮很 简 单 , 类 左 封 就是
以上 四类 产 品 的共 同特 点 之 一 是 手 工 制 作 ,
“ 兴穆 手工 ” “ 天 陶 社 ” 其 中 比较 典 型 的 代 和 乐 是
20 0 9年初 涨 为 1 2万 元 左 右 , . 即便 如此 , 今要 想 如
在这 里开 店 , 很难 找到合 适 的地 方 。 也 南锣 鼓巷 主 街店 铺 的客 流 量较 大 。 由于地 处 鼓楼 附近 , 有不 少外 地游 客和 国外游 客 光顾 。每 年 的旅 游旺季 的第 2 第 3季 度 , 均 每 个 店 铺 每 天 、 平 接 待 10 0 0人次左 右 , 中约 4 % 为 国 内 的外地 游 其 0 客 ,0 3 %为 国外 游客 , 其余 的大 多为本 地 客人 。

南锣鼓巷研学主题和目标

南锣鼓巷研学主题和目标

南锣鼓巷研学:探索老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言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城区最具特色的胡同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锣鼓巷的研学主题和目标,带领读者了解南锣鼓巷的发展过程、文化特色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南锣鼓巷的历史渊源1. 南锣鼓巷的起源与演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回顾南锣鼓巷的起源和演变,介绍其建筑风格、街巷布局等方面的特点。

2. 文化名人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作为文化名人的居住地,文艺氛围浓厚,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与南锣鼓巷相关的历史名人,并探讨他们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二、南锣鼓巷的独特文化1. 传统手工艺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以其独特的传统手工艺而闻名,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传统手工艺,如老字号店铺、木版年画等,并探讨这些手工艺对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意义。

2. 社区文化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的社区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胡同的居民生活、社区文化活动等,并分析这些文化活动对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 音乐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音乐界的发源地之一,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音乐氛围、音乐场所等,并探讨南锣鼓巷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地位与发展。

4. 饮食文化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传统小吃的聚集地,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传统小吃店、美食文化等,并分析小吃文化对南锣鼓巷的影响和地位。

三、南锣鼓巷的研学目标与意义1. 学术研究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作为历史文化名胜区,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并探讨南锣鼓巷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地位与意义。

2. 教育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一所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场所,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开展的研学活动与教育项目,并分析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3. 旅游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并探讨南锣鼓巷对旅游业的贡献与影响。

4. 文化传承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而备受瞩目,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文化传承形式与措施,并分析文化传承对南锣鼓巷的意义和影响。

游览南锣鼓巷领略老北京的文化艺术氛围

游览南锣鼓巷领略老北京的文化艺术氛围

游览南锣鼓巷领略老北京的文化艺术氛围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胡同。

它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繁华的艺术氛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览南锣鼓巷,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韵味与独特之处。

一、南锣鼓巷的历史渊源南锣鼓巷自元代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原为元代皇城外的官员住宅区,后来成为来京办事的外国人聚居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锣鼓巷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街区。

今天,南锣鼓巷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四合院建筑,是老北京街巷布局的典型代表。

二、古色古香的街道风貌游览南锣鼓巷,首先会被它古色古香的街道风貌所吸引。

狭窄的巷道两旁,是传统的青石板路面和灰砖瓦房。

街道两侧的店铺,大多保留了百年的历史,有着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

这些老字号的小吃店、手工艺品店、茶馆等,让人仿佛穿越回老北京的岁月。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南锣鼓巷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而闻名。

这里有很多文化创意企业,艺术家工作室和小剧场。

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音乐会、话剧演出等活动在此定期举行,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

在南锣鼓巷的街头巷尾,你会经常看到为人们表演京剧、杂技和古筝演奏的艺人,让整个巷道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

四、特色文化小店和美食体验南锣鼓巷的小巷子里隐藏着许多特色文化小店,如文化书店、手工艺品店、古玩店等,这些小店无不体现着老北京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买到独特的纪念品,体验古老的手工艺制作过程。

此外,南锣鼓巷也是美食的天堂。

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和餐馆,让游客们品尝到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如炸酱面、豆汁、老北京糖葫芦等,让人垂涎欲滴。

五、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南锣鼓巷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老北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他们将古老的手艺代代相传,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南锣鼓巷还定期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灯谜游园会、胡同里的白天黑夜等,让游客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篇一:南锣鼓巷实践报告~~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

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

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树丫,凄冷的寒风,寂寥的街巷??冬天的南锣鼓巷,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阑的期许。

这些期许应和着阳光的印迹游动,穿梭于小街小巷,看罢传统,也看罢时尚;看罢过往,也看罢现在??时光在这里老去,也依然还在这里回荡。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

说他名扬中外,是因为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1992年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

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吴良镛教授根据“有机更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

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他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漫步南锣鼓巷,你不仅会惊讶于在城中心还有这样的“桃源”,更会惊艳于它的时尚,它的旧貌新颜。

在这里,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古老文化与时尚竟可以对接得如此天衣无缝。

白天感受胡同街景浓郁的老北京韵味,夜晚则可以游荡在独具个性创意的小店,或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或尽情融入时尚先锋的自我放纵。

有人说,三里屯没有做到的南锣鼓巷做到了,后海失去的南锣鼓巷又给找了过来。

南锣鼓巷的夜晚和白昼都是风景,没有谁比谁安静,只有动人心魄的风情。

文宇奶酪店,在南锣鼓巷的胡同中穿行,如果你无意中发现有一群人把巷子挤得水泄不通,千万不要惊奇,排队买文宇奶酪早已成为南锣鼓巷的一大景观。

位于南锣鼓巷49号的文宇奶酪店,店面不大,褐色原木招牌,两扇朱漆木门,几张简易桌子,但在这条巷子里,却算得上“宫廷”老字号了。

据说,这里的店主原是三元梅园的一位老师傅,祖上得到宫廷里厨师的真传,时至今朝依然独独坚持着每天限量,卖完就打烊。

南锣鼓巷61号的“创可贴8”,是一家凝聚了北京特色的T 恤店,老板江森海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从一个哼着“Beatles”的英国小伙儿变成了地道的京城“胡同串子”,并把自己对北京的热爱都“感染”到了他设计的T恤上。

多年不见的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儿童三轮车、北京第一张地铁票,在这里要么成了室内的装饰,要么成了T恤的标志??使你不得不感动于老江对中国文化的着迷,和那份孩子般的童真。

位于南锣鼓巷23号的乐天陶社,是一个实现艺术梦想的好地方。

其总部设立在香港,旗下拥有多名年轻的艺术家,作品创意无限,充满了灵动的气息,是挑选礼物的绝佳地点。

1999年开业的“过客”,无疑是南锣鼓巷最早出名的餐吧。

花木葱茏、绿荫掩映,无论外面的街道上有多喧闹,小院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安静与沧桑感。

老板是一对非常有名的“背包客”,因而这里也成为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的聚点。

中式的四合院、古典的家具、香醇的咖啡,成为众多游客的美好记忆。

“过客”自创的两款“羊肉串披萨”和“宫爆鸡丁披萨”更是让人百吃不厌。

坐在店里看窗外的人来人往,恍惚间不禁疑惑:你是谁眼中的风景,谁是你生命中的过客?篇二:《关于北京胡同现状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课题陈述一.前言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四.研究的手段、方法及途径五.实施步骤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一.实践过程1.查阅资料2.实地考察二.胡同现状原因分析三.改造意见第三部分:感悟第一部分:课题陈述一.前言“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条,若把这些胡同连起来,长度不亚于万里长城。

”这是一位老北京人对胡同的描述,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胡同这种文化产物却在逐渐消失殆尽。

胡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胡同,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实中我们所要面对的状况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通过调查走访我发现不只是市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急于利用旧城大片的土地来获取经济利益,让不少人想不到的一点是,其实居住在旧城区的市民因为日益感到老式房屋不堪使用,生活不便,所以早就盼着胡同的拆迁改造了。

面对来自底层和上层的双重压力,我们的胡同将何去何从?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北京胡同现状及其历史文化内涵2.胡同居民居住环境以及对胡同的看法3.对胡同建设规划提出合理性建议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了解北京胡同现状,深入北京文化,了解其历史,体验民俗文化。

从而了解胡同对北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文情怀的影响,对胡同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的手段、方法及途径1.上网查找资料2.采访胡同居民3.实地考察4.阅读文献资料五.实施步骤1.查找关于胡同的资料2.实地考察、采访3.对胡同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一.实践过程1.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胡同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在实地考察中面对问题更加应对自如,同时也有助于深入地了解研究课题。

2.实地考察:第一站:八大胡同介绍:八大胡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感想: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八大胡同-曾经的风月场所。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无法与我心目中的风月场所想比。

蜘蛛网般的裂缝爬满了围墙,稻草也不甘落后疯狂的爬上了屋顶,多家房门多张贴了重点防火场所,曾经的风月场所已然变成了一片破败!逛完整个八大胡同,不得不慨叹昔日的胡同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了,路人之间的冷漠写在了脸上,年轻的小情侣嘴尖飘过的是胡同什么时候拆迁啊,能得到多少钱啊,曾经的遛鸟人也没有了闲情逸致,仅在家门口摆着几个孤零零的鸟笼,各种名牌小车挤满了本就狭窄的街道,亮丽的车色与破败的围墙形成鲜明地对比。

民声:“这些房子早就该拆,每年都得修房顶,下雨院子积水,在这住了二十多年,经常修房。

”“过去这不是什么正经地方,来的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保护它们干嘛?赶紧拆了吧。

”“这段历史不是什么光荣的历史。

”第二站:西交民巷介绍:西交民巷位于西城区南部。

东起天安门广场,西至北新华街,中与羊毛胡同、前细瓦厂胡同、辇儿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会堂西路、兵部洼胡同相交。

北京最长的胡同,它与长安街平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北新华街,在明清的地图上称为“东西江米巷”。

全长6.5公里,再稍短的是前门东、西打磨厂街和东、西绒线胡同了。

西交民巷是晚清以来到二十世纪后期约一百年的金融街。

感想:借助路牌很轻松地找到了西交民巷,这里的情况与八大胡同完全不同,墙壁明显经过统一粉刷,有一定的绿化,胡同里有不少聊天的居民,邻里气氛融洽。

公共厕所的质量之高让人惊叹,厕所里篇三: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王申博资源与材料学院摘要:为了响应我校大一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我们小组七人组成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团,来到北京南锣鼓巷进行了为期三天7月9号至7月11号的暑期调研活动。

在短短的三天内,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进入当地街道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等活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北京胡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同时在社会活动中让我们一行七人对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字:锣鼓巷北京胡同文化调查问卷当地街道办事处传统文化正文一:背景(1)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力度,按照“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征求意见中的内容,北京将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名城。

其实,保护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胡同及其名称的保护。

(2)北京胡同概况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胡同星罗棋布,错综复杂。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世代相传,具有其自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发展和推土机的轰鸣,老北京胡同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