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 试卷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和。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观1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图4-1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解析: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解析: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解析: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解析: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水循环。

6、地质循环?解析: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解析: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解析: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解析: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二、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正解)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错)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正解)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错)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正解)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正解)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 2 O分子态水的转换。

(错)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正解)(错)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正解)。

水文地质学基础(1)

水文地质学基础(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610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持水度含水层上层滞水水力梯度地下水均衡岩溶水二、判断正误(正确打7,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越大,该含水层越富水。

()2.并不是多孔介质的孔隙度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3.多孔介质中的渗透速度不等于地下水的实际流速。

()4.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完全取决于地下水补给量的大小。

()5.所有隔水层都是不含水和不透水的岩层。

()三、以下图(a)、(b)、(c)所示为三个含水层剖面示意图,假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试绘出各自的地下水位(水头)曲线示意图。

(6分)四、简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形成作用。

(15分)五、简述地下水资源的特征。

(15分)六、试论述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30分)//ZZ//Z/Z/Z/ZZZZ/ZZZZ/Z/////////ZZ/Z/ZZZ/Z试题三图(a)%%么«%;“*Hi用//////////,///////////////////////////////oo°01%。

O%0。

•…・・J・・・•**•*试题三图(b)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415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孔隙度2.承压水3.毛细水4.溶滤水5.溢流泉6.岩溶二、分析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达西定律2.脱碳酸作用3.裂隙水的基本特点4.地下水系统5.地下水补给资源及其供水意义三、画出下面降雨入渗条件下河间地块剖面的流网(画出流线、等水头线,标出钻孔中的水位。

20分)四、阐述影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25分)五、论述人类影响下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5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415一、请指出下列相关概念的区别(每题6分,共30分)1.孔隙度、孔隙比2.潜水、承压水3.蒸发、蒸腾4.溶滤作用、浓缩作用5.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二、填空(每题6分,共30分)1.含水层从外界获得补给的方式包括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了大量CO 2的地下水在温度或压弓时将发生脱碳酸作用。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

5.水循环就是在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与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
形成的泉。 9. 地下水动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
成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10. 岩溶作用: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
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 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评分办法: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全部答对每题得 3 分,大部分答对或 意思接近每题得 2 分,小部分答对得 1 分。 四、简答题
防灾科技学院 20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D C C A 6~10 B A A A C
评分办法: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答对一题得到 1 分。
二、填空题 1. 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2. 孔隙、裂隙、溶隙 3.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4. 89.2 5. Cl-、HCO3-、SO42-,K+、Na+、Ca2+、Mg2+ 6. 含水层、隔水层、弱透水层 7. 增大、膨胀(扩大) 8. 流速(径流强度) 9. 泉、泄流 10. 内在原因、外在表现 11. 排泄 12. 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变大
补、排泄量 Q 排,并进行水量均衡计算,确定该水源地是正均衡还是负均衡。(8
分) 解:以年为均衡期,
Q 补=225*106*0.6*0.21+(5+10)*15*103*365=110.475*106 (m3) Q 排=160*106*0.00005*365+40*104*365=148.92*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3) Q 补< Q 排,该水源地含水层为负均衡。
评分办法:本大题共 12 题,25 个空,答对一空得 1 分,答不全者适当减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4服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9暗室逢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5收复失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40是多少第十一章裂隙水.....................................................42三分法第十二章岩溶水.....................................................45we福娃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课程考试
2020年(上)学期
考试科目:《水文地质学基础》(A卷/B卷)
姓名:学号:
层次:(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年级:专业:
考试方式:闭卷/开卷考试时长:120分钟
------- 以下为试题区域,总分100分,考生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B)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C)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D)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2.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
A)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B)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C)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D)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3.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B)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C)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D)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4.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
A)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 大气降水。

C)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D)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
A)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
D)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6.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
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7. 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

B)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

C)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段潜水位变幅最小。

D)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8.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
A)孔隙水的分布。

B)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

C)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

D)孔隙水的渗水性能。

9. 对裂隙水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裂隙水多呈脉状含水系统,裂隙率要比松散岩层孔隙度大。

B)裂隙分布不均匀且具有方向性,导致裂隙水的分布多具方向性,表现为渗透的各向异性。

C)不同方向裂隙相互交切连通,可以构成连续分布的空间—裂隙网络,形成网络裂隙水。

D)有些裂隙水也可以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层状含水系统。

10. 关于各类碳酸盐岩中构造裂隙发育及岩溶透水性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厚层质纯灰岩发育很不均匀的稀疏、宽而长的构造裂隙。

B)中薄层灰岩发育密集、短小而均匀的构造裂隙,岩溶发育均匀而强烈。

C)泥质灰岩形成的裂隙张开宽度比较小,延伸性也比较差,不利于岩溶的发育。

D)厚层质纯灰岩有利于形成大型岩溶洞穴,但岩溶发育极不均匀。

二、填空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地下水是赋存在以下中的水。

2.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之间的水循环。

3. 岩石空隙可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石中的,坚硬岩石中的和可溶岩石中的。

4. 含水层是指能够并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 达西定律也叫渗透定律。

6.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成分有、和。

7. 入渗方式包括和。

8. 含水系统边界是边界,系统的边界是的。

9. 正均衡是地下水水量等的收入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增加
三、名词解释(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给水性
2.给水度
3.地下水含水系统
4.地下水流动系统
四、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地下水的主要功能
2.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有哪些?
3.简述我国黄土地区总的水文特点。

4.简述岩溶水的总体特点。

五、计算题(共 2 小题,第1小题 4 分,第2小题 6 分,共 10 分)
1.车削直径为80mm棒料的外圆,若选用a p=4mm, f=0.5mm/r, n=240r/min。

(1)试求 Vc;(4分)
(2)若主偏角κr=75°(Sin75°=0.966)。

试求切削公称厚度h D;切削公称宽度b D;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