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阅读附答案
【古诗文阅读】《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阅读训练及答案(含译文赏析)

【古诗文阅读】《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阅读训练及答案(含译文、赏析)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赵威后:赵惠文王妻26.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
(4分)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②(书)未发:③使者不(说):④不(然):27.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民亦无恙耶?②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③苟无民,何以有君?28.赵威后“舍本而问末”体现出什么样的治国主张?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26.①派遣;②书信;国书;③通“悦”,高兴;④这样;【评分】每题一分,共四分。
27.①百姓安乐吗?②这不是先卑后尊(轻视我家君主)吗?或:这不是看得起地位低的,看不起地位高的吗?③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王呢?【评分】每句2分,共六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28.围绕“以民为本”阐述即可。
【评分】共4分。
【附译文】白话译文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收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奉齐王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
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赏析】“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古人早已悟出了民主政治的精髓,一个国家是以人民为尊贵,而非君主、统治者为尊贵的,这是近代人民主权论在远古的先声。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君主只是为人民所认可的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中国这种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渊源于先秦战国,对当时的政治家和各国首脑们认识国家的实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矫正了统治者霸权主义的国家观念,清明的领导人应该明白只有以民为贵、以民为主,才能政通人和、长治久安。
赵威后问齐使阅读题答案

赵威后问齐使阅读题答案 《赵威后问齐使》出⾃《战国策·齐策》,赵威后即赵太后,惠⽂王之妻。
下⾯是⼩编整理的关于《赵威后问齐使》阅读题⽬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家有帮助。
《赵威后问齐使》阅读原⽂ 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岁(收成)亦⽆恙耶?民亦⽆恙耶?王亦⽆恙耶?”使者不说,⽈:“⾂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先问岁与民,岂先贱⽽后尊贵者乎?”威后⽈:“不然。
苟⽆岁,何以有民?苟⽆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问末者耶?” 乃进⽽问之⽈:“齐有处⼠⽈钟离⼦,⽆恙耶?是其为⼈也,有粮者亦⾷,⽆粮者亦⾷;有⾐者亦⾐,⽆⾐者亦⾐。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今不业也?叶阳⼦⽆恙乎?是其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今不业也?北宫之⼥婴⼉⼦⽆恙耶?彻(取下)其环,⾄⽼不嫁,以养⽗母。
是皆率民⽽出于孝情者也,胡为⾄今不朝也?此⼆⼠弗业,⼀⼥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於陵⼦仲尚存乎?是其为⼈也,上不⾂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出于⽆⽤者,何为⾄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四》) 《赵威后问齐使》阅读题⽬ [⼩题1]对下⾯两句中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项是( )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2)⾂奉使③使④威后 A.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B.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C.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D.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相同的⼀项是( ) 例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苟⽆民,何以有君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C.楚战⼠⽆不⼀以当⼗ D.⾄⽼不嫁,以养⽗母。
[⼩题3]对“北宫之⼥婴⼉⼦⽆恙耶”翻译正确的⼀句是( ) A.北宫的⼥婴和⼉⼦平安⽆事吧? B.北宫的⼥⼉婴⼉⼦平安⽆事吧? C.北宫的⼥⼉婴⼉⼦没有⽣病吧? D.北宫的⼥婴和⼉⼦没有⽣病吧? [⼩题4]下列对本⽂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本⽂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民⽣活⽽轻视齐王的态度。
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赵威后问齐使》讲的是赵威后(赵太后,惠文王之妻)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了齐王治国政策弊端,虽然简单但却很有道理。
【原文】赵威后问齐使出处:《战国策·齐策》齐王①使②使者问赵威后③。
书未发④,威后问使者曰:“岁⑤亦无恙⑥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⑦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⑧无岁何以⑨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⑩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11),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12),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13),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14)也?叶阳子(15)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16)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17)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8)无恙耶?彻其环填(19),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其率民而出于孝情(20)者也,胡为乎(21)至今不朝(22)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23)乎?於陵仲子(24)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注释】①齐王——齐襄王子,名建。
②使——派遣。
③问赵威后一一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一称赵太后,赵惠文王夫人,惠文王死后太子继位,年纪较小,“太后用事”(《史记·赵世家》),曾实际执政两年。
④书未发——书,指齐王建写给赵威后的信。
未发,尚未启封。
⑤岁——收成。
⑥无恙——无忧,平安无事。
古人问候语,大体相当于现在说的“还好吧”。
恙,据说是一种害人虫,古人对它非常警惕,所以用“无恙”指代无忧。
⑦奉使使——前一个“使”指使命,名词;后一个“使”是动词,出使。
⑧苟——如果。
⑨何以——以何,凭什么。
⑩舍本而问末者耶?——这一句是反诘的语气,意思说我这样问难道是抛弃重要的而去问次要的事情吗?(11)齐有处士日钟离子——处士,不当官的知名人士。
赵威后问齐使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赵威后问齐使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赵威后问齐使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威后问齐使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赵威后问齐使先秦佚名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
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注释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注释《赵威后问齐使》出自《战国策·齐策》,赵威后即赵太后,惠文王之妻。
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了齐王治国政策弊端,虽然简单但却很有道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
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阅读答案篇一:赵威后问齐使阅读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①发:启封。
②恙:灾害,忧患。
③说:通“悦”,高兴。
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一、解释加点的词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2.不然()3.苟无岁(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66.赵威后问齐使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四、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篇二:《赵威后问齐使》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
《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①发:启封。
②恙:灾害,忧患。
③说:通“悦”,快乐。
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一、解释加点的词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2.不然()3.苟无岁(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三、赵威后的言论表达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66.赵威后问齐使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快乐,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答复道:“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一、l.问候2.这样 3.如果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四、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局部,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
《赵威后问齐使》及译文,高中文言文

译文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 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 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 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 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 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 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 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 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 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 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 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 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 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 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 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 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பைடு நூலகம்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 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 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 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 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 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 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阅读附答
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②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③,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注]①岁:收成。
②处士:隐居不为官的人。
③鳏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啮人,无御之者【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书未发发:__________ ②苟无岁苟:__________
③振困穷振:__________ ④何以王齐国王: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②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小题4】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赵威后具有怎样的思想?
答案
【小题1】B
【小题1】打开如果救济统治
【小题1】①怎么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②这是用孝心给人民做了表率的人。
【小题1】以民为贵,以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例句与“B”中的“以”都是“用来”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赵威后”的言语来理解其思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