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旅游学
《基础旅游学》读后感

《基础旅游学》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关于旅游的书,感觉就像给自己的心灵放了个假。
这本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腔调,反而像是一位亲切的朋友,把旅游的种种奥秘娓娓道来。
书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堆砌,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旅游的本质和意义。
它让我明白,旅游不仅仅是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
真正的旅游,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对陌生世界的探索和发现。
就拿我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来说吧。
那是一次去海边的旅行,目的地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小渔村。
去之前,我想象中的海边,是碧海蓝天、细白沙滩,还有热闹的海鲜市场。
可当我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这个小渔村没有豪华的度假村,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
迎接我的,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路边是破旧的渔网和生锈的渔船。
当时,我的心里有点儿失落,觉得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但是,当我放下先入为主的想法,真正去感受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发现了它独特的魅力。
我住进了一家渔民开的小客栈,房间不大,但是干净整洁,从窗户望出去,能看到远处的大海。
老板娘特别热情,一口浓浓的当地口音,给我介绍了好多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海鲜。
第二天一早,我跟着渔民们出海捕鱼。
那是我第一次坐上那么小的渔船,在海浪中颠簸。
海风呼呼地吹着,把我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
我紧紧地抓住船舷,心里又紧张又兴奋。
看着渔民们熟练地撒网、收网,我也忍不住想帮忙,结果却帮了倒忙,把自己弄得一身水。
但是大家都没有责怪我,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当我们把网收上来的时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和虾,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海鲜。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在城市里买现成的海鲜完全无法比拟的。
回到岸上,我们把海鲜拿到附近的餐馆加工。
那顿海鲜大餐,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一顿。
新鲜的鱼虾,简单地清蒸或者水煮,保留了最原始的鲜味。
我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下午,我沿着海边散步。
沙滩上没有细腻的沙子,而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
《基础旅游学》课件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总结词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
详细描述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 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 ,与实际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 导和实践支持。
02
旅游学的发展历程
旅游学的起源
旅游市场结构是指旅游经营者之间的 市场关系,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类型。
旅游市场竞争
旅游市场竞争是指在旅游市场上,多 个经营者之间为了争夺客源而进行的 竞争。
04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详细描述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景观、人文景 观、历史文化资源等。
旅游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旅行家的探险和商人的贸易活动, 这些活动促进了人们对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的了解和探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也逐渐兴起,旅游学 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
旅游学的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旅游学开始受到关注,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旅游现象 ,探讨旅游的本质和影响。
旅游业与就业
01
02
03
直接就业
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 会包括酒店、旅行社、景 区管理和导游等。
间接就业
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如 餐饮、零售、交通和娱乐 等,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 机会。
创业机会
旅游业的发展为创业者提 供了机会,如开设民宿、 旅行社或特色商店等。
基础旅游学复习内容

2.1你是如何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基本属性的?本质属性:以愉悦为目的基本属性:社会属性、消费属性、休闲属性2.2你是如何理解旅游的特征与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的?旅游的特征:异地性、暂时性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责任约束松弛(消费攀高、道德感弱化)、占有意识外显(文化干涉、物质摄取)2.3你是如何理解旅游的定义的?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
2.4你是如何理解旅游、旅行与迁徙之间的关系的?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
旅行是个人出资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前往异地并在异地做短暂停留所度过的经历。
迁徙是个人出自生活或生存的目的而移居异地的经历。
旅游与旅行在外部特征上一致,但在出行目的上不同,旅行带有功利性,而旅游是以愉悦为目的。
履行与旅游是统属关系,所有的旅游都要经历旅行过程,但不是所有的旅行都是旅游,旅行包含的范围更广。
迁徙的特征和目的和旅游都不同,迁徙不是旅游。
3.1你是如何理解旅游者的概念的?旅游者是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短暂休闲体验的人。
3.2简述普劳格的旅游者心理模式的内涵,并分析不同心理类型可能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特点。
自我中心型旅游者表现为自律、神经质,缺乏冒险意识,比较喜欢到熟悉的目的地旅游,活动项目较少,喜欢开车前往,喜欢沉浸与熟悉的氛围之中,欣赏团体旅游方式,这样的人往往是旅游目的地最后一批恋恋不舍的客人。
多中心型旅游者则表现为自信,追求新奇和冒险、富有探索精神,喜欢独立的旅行安排,更喜欢飞往目的地,这样的热往往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第一批拓荒者。
3.3什么是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旅游资源是指先于旅游而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对潜在旅游者所具有的休闲体验价值而可供旅游产业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
特点:可体验性、自在性、潜在性、不可移动性。
3.4按照旅游资源的内容属性,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怎样的分类?一般可以分成自然旅游资源(P120)和人文旅游资源(P123)3.5有人认为,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最好不要开发。
第一章基础旅游学导论

(四)旅游作为一种财源
• 旅游业具有从其他地区吸引货币收入而又 对环境产生最小影响的潜力 • 旅游业收入可成为保护当地重要遗址、节 庆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积极力量 • 但,也带来了破坏的种子 • 结论:必须从实际出发评价旅游业可能产 生的收益和可能要付出的代价:综合环境 效益+社会文化效益+经济效益
(五)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 旅游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至今还 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 1988年之前:旅游经济(二级学科) • 1988年之后: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下的二 级学科) • 认识:把旅游研究看作是经济或管理理论 的应用领域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 但:原有的学科并不能引申或涵盖旅游研 究的全部领域 • 旅游研究典型地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而跨学科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孕育的土 壤 • 只有旅游学才能够统辖旅游经济学、旅游 企业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 旅游生态学、旅游人类学、旅游心理学、 旅游美学、旅游规划学等各个学科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二、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三、透视旅游学跨学科体系的旅游体验视角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必须具备的条件: • 有专业的组织从事有关的研究工作 • 在学科研究中使用独特的语言系统 • 采取特殊的研究策略 • 遵从特有的规则,他们具有潜在性、公共 性、层次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基本的特征 学科的特征在于它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独立 性,这种独立性反映在它的研究对象、语 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
二、国内的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
• 回顾我国旅游研究的历程应该结合我国旅 游发展的实践历程来进行研究 • 中国旅游学研究起步的时候,既是中国旅 游业产生与发展的源头时期,也是旅游教 育创立和发展的时期—三位一体
基础旅游学第四版原文摘抄

基础旅游学第四版原文摘抄
以下是基础旅游学第四版的原文摘抄:
1. 旅游业主要由六大要素构成:食、住、行、游、购、娱,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团队旅游到更加灵活的自助游、定制游等。
3.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4.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一般由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娱乐、购物等要素组成。
5. 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由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供给市场组成。
6.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以上是部分原文摘抄,若想要了解完整的摘抄内容,可以阅读原书。
基础旅游学第四版重点知识点梳理

基础旅游学第四版重点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旅游学的概念框1、国外旅游学研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 把旅游学作为社会科学范畴来研究;‚比较多的通过理论途径来研究;把旅游现象作为旅游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国内旅游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征开展旅游学研究时间比较晚翻译借鉴为主认识论的功利性倾向旅游学研究依赖高等旅游教育2、旅游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解决好八个基本问题:a对象问题: 旅游学应该界定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b价值问题;研究者在从事旅游学研究时往往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干扰。
是否存在客观的标准或科学的标准。
c假定问题;旅游学中的假定总是具有非现实性。
d实验问题;旅游学研究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1)旅游学理论不仅难以实证,而且难以证伪2)旅游学理论中的分歧甚至对立倾向越来越明显3)旅游学理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4)旅游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技能化,导致人们误认为旅游学只是一门讲究吃喝玩乐的实用性学科e量化问题;f体系问题;g预测问题:严格说来,只能对趋势进行预言,而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h检验问题;i发展问题:不仅要对旅游业发展实践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旅游业实践。
旅游学的自主创新研究,引进再创新研究和集成创新研究,是保持旅游学理论先进性和实践指导性的重要保证。
3、旅游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旅游发展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旅游组织,旅游影响等七个方面是国内旅游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游发展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规划,旅游业经营管理,旅游组织,旅游影响七个方面是国外旅游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旅游学研究主要有哪些基本方法?答:在具体方法论上,旅游学研究应该综合应用演绎法与归纳法,证实法与证伪法,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
《基础旅游学》读后感

《基础旅游学》读后感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然间翻开了这本书,本以为会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没想到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深术语,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像一位亲切的朋友在跟你讲述旅游的种种。
它从旅游的起源、发展,到旅游的类型、影响,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
书中提到的旅游动机让我深有感触。
以前总觉得出去旅游就是为了玩,为了放松,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旅游的动机其实复杂得多。
有时候,我们是为了逃离日常的繁琐,寻找一份宁静;有时候,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还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和亲朋好友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
那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是一个海边小镇。
出发前,心情就像即将放飞的小鸟,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一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城市的高楼大厦渐渐被青山绿水所取代,心里那种逃离喧嚣的快感越来越强烈。
终于到达了那个小镇,一下车,咸咸的海风就迎面扑来,带着大海特有的气息。
小镇的街道不宽,但干净整洁,路边的小店充满了当地的特色。
找了一家民宿住下,老板是个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从窗户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大海。
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奔向海边。
沙滩上的沙子细得像面粉,一脚踩上去,软软的,暖暖的。
海浪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拍打着脚丫,那种感觉奇妙极了。
远处,有几个孩子在堆沙堡,笑声在海风中飘荡。
还有一对情侣手牵着手,在夕阳的余晖中漫步,画面美好得让人陶醉。
我沿着沙滩一直走,捡了不少贝壳。
有的贝壳光滑如玉,有的上面布满了奇特的纹路,每一个都像是大海送给我的礼物。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海鲜市场。
市场里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海鲜让人眼花缭乱。
螃蟹张牙舞爪,鱼儿活蹦乱跳,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贝类、虾类,都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挑了一些新鲜的海鲜,找了一家餐馆加工。
不一会儿,一道道美味的海鲜就端上了桌。
那味道,简直鲜得让人掉眉毛。
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听着周围人的欢声笑语,感觉生活中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基础旅游学》读后感

《基础旅游学》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叫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以前吧,说起旅游,我就觉得不就是出去玩嘛,看看风景,吃点当地美食,拍拍照,回来跟朋友显摆显摆。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旅游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书里提到了旅游的各种方面,什么旅游的动机啦、旅游的影响啦、旅游的类型啦等等。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旅游动机的部分。
你说咱们为啥要旅游?以前我觉得,就是工作累了,想放松放松呗。
但书里说,旅游的动机那可复杂得多。
有的人是为了追求新奇和刺激,有的人是为了逃离日常的压力和烦恼,还有的人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次旅游经历。
那是去年的夏天,我决定一个人去云南旅行。
为啥选云南呢?可能就是被网上那些美美的照片给吸引了,心里想着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我订了一张机票,就这么风风火火地出发了。
刚到昆明,我就被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给震住了。
“哎呀妈呀,这空气也太好了吧!”我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我先去了滇池,那个湖可真大啊!湖水波光粼粼的,远处的西山就像一个睡美人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沿着湖边漫步,微风轻轻拂过脸庞,那种感觉,真的没法形容。
然后我又去了大理。
在大理古城里,我看到了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还有那些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
我走进一家小店,店主是个很热情的阿姨,她给我介绍了好多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
我买了一个手工编织的小包包,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去了洱海边上。
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洱海的美景。
那时候,太阳刚刚落山,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洱海的水面上倒映着天空的颜色,简直太美了。
我坐在阳台上,听着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声音,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才叫生活啊!”我自言自语道。
在云南的那几天,我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去探索新的地方。
有时候会迷路,但也会因此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美景。
比如在一个小巷子里,我看到了一家很有特色的咖啡店,店里的装修很温馨,放着轻柔的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旅游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01L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管理系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周学时:3 学分:3先修课程:管理学建议修读学期:3一、课程介绍《基础旅游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有关原理为基础,探讨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根据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融会贯通所学理论知识并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基本要求理解旅游产生的条件;熟悉旅游的本质与特征;掌握旅游、余暇的概念。
教学重点1.旅游产生的条件2.旅游的本质和特征3.旅游的概念及与迁徙、旅行的关系教学内容1.1余暇、审美与旅游的起源1.1.1旅游产生的客观条件:余暇时间的存在1.1.2旅游产生的主观条件:自然审美意识的出现1.1.3旅游的产生1.2旅游的本质与特征1.2.1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1.2.2旅游的本质规定1.2.3旅游的基本属性1.2.4旅游的特征1.3旅游的概念1.3.1旅游的定义1.3.2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第2章旅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基本要求了解旅游的萌芽与发展;了解现代旅游的特点;掌握古代、近代旅游的特点;综合应用现代旅游的特点分析问题教学重点1.古代、近代旅游的特点及旅游产业形成的社会背景2.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内容2.1旅游的萌芽与发展2.1.1旅游的萌芽2.1.2旅行的发展2.1.3游览的出现2.2古代旅游的形式与特点2.2.1古代旅游的社会背景2.2.2古代旅游的主要形式2.2.3古代旅行的表现形式2.2.4古代旅游的特点2.3近代旅游的兴起与特点2.3.1近代旅游的社会背景2.3.2旅行社的问世与发展2.3.3近代旅游特点2.4旅游产业的形成2.4.1现代旅游社会背景2.4.2现代旅游特点2.4.3旅游产业地位的确定2.5我国旅游业的历史与发展2.5.1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2.5.2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第3章旅游者基本要求熟悉旅游者的概念;熟悉旅游者旅游条件及其基本运动模式;掌握旅游流的概念;简单应用旅游需求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旅游动机及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者的定义2.旅游者与旅行者、迁徙者的关系3.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教学内容3.1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3.1.1旅游者传统定义3.1.2旅游者系统定义3.1.3旅游者分类3.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3.2.1旅游需求的含义3.2.2旅游需求的特点3.2.3旅游需求的一般规律3.3旅游者旅游条件的形成3.3.1客观因素3.3.2主观因素3.4旅游流及其运动规律3.4.1旅游流概念3.4.2旅游流的基本运动模式3.4.3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3.4.4国际旅游流格局第4章旅游资源基本要求:熟悉旅游资源的概念;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简单应用旅游资源的特征与类型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2.旅游资源的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原则4.旅游资源的保护5.旅游资源的特征6.旅游资源的评价教学内容4.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类型4.1.1旅游资源的概念4.1.2旅游资源的特征4.1.3旅游资源的分类4.2旅游资源的评价4.2.1旅游资源评价标准4.2.2旅游资源评价内容4.2.3旅游资源评价方法4.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4.3.1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义与原则4.3.2旅游资源的保护第5章旅游产品基本要求:熟悉旅游产品的概念;掌握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掌握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步骤;掌握旅游促销的步骤;简单应用旅游产品的特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及旅游产品的促销手段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产品的概念2.旅游产品的特征3.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吸引物的关系4.旅游产品价值量的衡量5.旅游产品价值量的衡量教学内容5.1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类型5.1.1旅游产品概念5.1.2旅游产品分类5.2旅游产品的特征5.2.1旅游产品的特性5.2.2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吸引物的关系5.2.3旅游产品价值量的衡量5.3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控制与调整5.3.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5.3.2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5.4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5.4.1旅游产品规划的概念5.4.2旅游产品规划的内容结构5.4.3旅游产品开发可行性研究5.4.4旅游产品开发原则5.4.5旅游区及旅游路线的形成5.5旅游产品促销5.5.1旅游产品促销概念5.5.2旅游促销手段5.5.3旅游促销组合与工作步骤第6章旅游业基本要求了解旅游业的行业构成及各自行业的特点与作用;熟悉旅游业的概念;掌握饭店的概念;掌握旅行社的概念;掌握旅游观赏业的概念;掌握旅游购物品的概念;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
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概念2.旅游业的特点3.旅游业的作用4.旅游业的决定因素教学内容6.1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6.1.1旅游业概念6.1.2旅游业的决定因素6.1.3旅游业的行业构成6.1.4旅游业的经济性质6.1.5旅游业的特点6.1.6旅游业的作用6.2旅游餐饮住宿业6.2.1饭店概念6.2.2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6.2.3饭店形成与发展的四个时期6.2.4饭店类型6.2.5饭店联号经营6.3旅游交通6.3.1旅游交通运输业6.3.2主要的旅行方式6.3.3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6.4旅行社业6.4.1旅行社的定义6.4.2旅行社的类型6.4.3旅行社的地位与作用6.4.4旅行社开展业务的方式6.5旅游景区6.5.1定义6.5.2特点6.5.3景区类别6.5.4景区的作用6.5.5应该注意的问题第7章旅游业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文化效应基本要求熟悉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概念;熟悉旅游业文化效应概念;掌握旅游业环境效应概念;掌握旅游效应的分类;掌握旅游产业积极与消极经济效应的内容;掌握旅游业对环境的积极与消极效应。
教学重点1.旅游产业效应概念2.影响旅游环境效应发挥的因素3.旅游与文化的关系4.旅游经济效应的表现教学内容7.1旅游业的产业效应模式7.1.1旅游业产业效应的概念7.1.2旅游效应的类型结构7.2旅游业的经济效应7.2.1旅游业的积极经济效应7.2.2旅游业的消极经济效应7.3旅游业的环境效应7.3.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7.3.2旅游业对环境的积极效应7.3.3旅游业对环境的消极效应7.4旅游业的社会文化效应7.4.1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积极效应7.4.2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消极效应第8章旅游业的宏观管理与协调基本要求了解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内容;了解我国旅游行业组织;了解旅游产业政策的功能。
教学重点1.旅游产业宏观管理手段2.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3.国际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教学内容8.1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必要性与手段8.1.1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必要性8.1.2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8.2旅游产业政策8.2.1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8.2.2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出发点8.2.3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8.3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8.3.1国家旅游局8.3.2我国旅游行业组织8.4国际性旅游组织8.4.1世界旅游组织8.4.2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8.4.3国际饭店协会第9章旅游业的未来基本要求:了解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领会世界旅游发展模式的类型;简单应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问题;掌握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特点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学重点:1.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教学内容9.1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9.1.1计划经济国家旅游发展模式9.1.2市场经济国家旅游发展模式9.1.3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9.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9.2.1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9.2.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9.3我国旅游业的未来9.3.1我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9.3.2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三、学时分配四、教材1.《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2.《旅游学概论》董观志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五、主要参考书1.《旅游学概论》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年版2.《旅游学概论》王洪滨主编.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年版3.《旅游学原理》申葆嘉主编.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4.《基础旅游学》(第二版)谢彦君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