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专题文章结尾段落的作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1.3 教学内容:1.3.1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3.2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1.3.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2.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开头质量。

2.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2.3 教学内容:2.3.1 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2.3.1.1 直接导入法2.3.1.2 背景引入法2.3.1.3 设问导入法2.3.2 作文开头的技巧2.3.2.1 引人入胜的的开头2.3.2.2 生动形象的开头2.3.2.3 创新独特的中考作文开头第三章: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结尾质量。

3.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3.3 教学内容:3.3.1 作文结尾的基本方法3.3.1.1 自然结尾法3.3.1.2 总结结尾法3.3.1.3 悬念结尾法3.3.2 作文结尾的技巧3.3.2.1 画龙点睛的结尾3.3.2.2 深刻感悟的结尾3.3.2.3 创新独特的结尾第四章: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技巧,使作文整体流畅。

4.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4.3 教学内容:4.3.1 开头和结尾衔接与过渡的重要性4.3.2 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技巧4.3.2.1 自然过渡法4.3.2.2 引用过渡法4.3.2.3 句子过渡法第五章:实战演练与修改5.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和修改,提高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5.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5.3.1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常见问题分析5.3.2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实战演练5.3.3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修改指导第六章: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案例分析6.1 目的: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结尾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结尾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结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作文质量。

3. 引导学生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教学内容】1. 作文结尾的定义和作用2. 作文结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作文结尾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到结尾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觉得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二、讲解作文结尾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 讲解作文结尾的定义:结尾是作文的收尾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点睛之笔。

2. 强调作文结尾的作用:好的结尾能增强作文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讲解作文结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0分钟)1. 总结式结尾:通过对全文的总结,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突出。

2. 提问式结尾:通过提问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更具深度。

3. 呼应式结尾:与开头相互呼应,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4. 感悟式结尾: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感悟,抒发作者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想象式结尾:通过对未来或可能的想象的描绘,使文章更具启发性。

四、作文结尾的实际操作和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选取一种结尾方式,对自己之前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补充。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修改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强调作文结尾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结尾的构思和创作。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作文结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结尾方式,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结尾的构思和创作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中考记叙文专项复习----结尾句段的作用

中考记叙文专项复习----结尾句段的作用
4、读《系在风筝线上的……》短文,谈谈 你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 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已经逝去的童年, 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有时模糊,却是 永难忘怀的。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 的眷恋之情。)
六、练习
1、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这篇 课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1、结构 2、内容
三、作用
结构方面的作用: 1、总结上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
内容方面的作用: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 心。(主题) 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 者情感。(情感)
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人物形象)
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 增强感染力。(表达效果)
五、题型示例
2、读《母亲石》短文,试分析最后一段在 全文中的作用。(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点明文章的中心,深化文章的主旨,在 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 多关爱母亲。)
• 3、读《白苍鹭》短文,说说文章13段在 全文起什么作用?
• (含蓄地揭示、题型示例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之一
1、掌握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的知识点。 2、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一、常见的考查方式
1、这篇短文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 它的妙处。 2、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结尾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文章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 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 为什么? 4、短文结尾的情节别具匠心,请你简要分 析。
2、读《雪中小卓玛》短文,品味最后一段, 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四、解题思路:
1、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 容两方面作答。

结尾段落作用教案

结尾段落作用教案

结尾段落作用教案教案标题:结尾段落作用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结尾段落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2. 学会运用适当的结尾段落来加强文章的逻辑和整体效果;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解释结尾段落的作用:结尾段落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用来总结和强调文章的主要观点,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提问学生:你认为一个好的结尾段落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为什么结尾段落对文章的整体效果很重要?讲解:3. 介绍结尾段落的常见功能:a. 总结观点:通过重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来强调作者的立场。

b. 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在结尾段落中给出具体的建议或解决方案,以解决文章中讨论的问题。

c. 引用名人名言或故事: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故事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启发读者的思考。

d. 提出反问或反思:通过提出反问或反思来引起读者的思考,让他们思考文章中的问题或观点。

e. 展望未来:通过展望未来,给出对未来的预测或展示对问题的长远影响。

实践:4. 分发几篇文章的结尾段落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分析这些结尾段落的作用。

5.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文章主题,撰写一个有力的结尾段落,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给出解决方案。

总结:6.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撰写的结尾段落,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7.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结尾段落的重要作用和运用技巧。

8. 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结尾段落的设计,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说服力。

拓展活动:9. 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结尾段落的作用,并撰写一篇评论文章,评价该结尾段落的效果和对整篇文章的影响。

评估:10. 分发一篇文章给学生,要求他们撰写一个结尾段落,以展示他们对结尾段落作用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结尾段落在写作中的作用,并学会运用适当的结尾段落来加强文章的逻辑和整体效果。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撰写有力的文章。

中考作文结尾点题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结尾点题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结尾点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好的文章结尾的特点,紧扣文章主题,富有文采,带给人意味悠长的回味。

2.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结尾点题的方法:多种表达方式组合法。

3.通过讲课前指导学生写作结尾和讲课后指导学生写作结尾,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重难点1.明确多种表达方式组合的效果。

2.学会根据文章中心选点进行升华。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好,这个寒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夺冠》,它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和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片尾曲《生命之河》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其中的歌词,彰显了女排精神,升华了电影的主题。

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它。

你能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女排精神呢?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明确:因为我来过泪与笑都是获得别害怕坠落灰的天总会清澈用微笑面对蹉跎看我光明和磊落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所以我爱过在角落天空海阔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穿越过生命之河预设生成: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团结战斗、勇攀高峰、热爱。

同学们分析的太好了!听完这首歌,我们被中国女排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打动,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中国女排才能从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

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

在世界的舞台上一次又一次的升国旗,奏国歌。

好的歌词能够升华电影立意,作文也如此,好的文章结尾能够有力深化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书写精彩的结尾。

二、过程(一)预写作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篇中考作文,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并给这篇文章补写一个结尾,写1-2句。

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说真的,若不是在书海中探起头时望了一眼日历,或许我真的忘记今天是父亲节。

从我记事起,总觉得父亲在生活中扮演着若有若无的角色,母亲承担了一切,父亲只负责早出晚归。

中考将至,他才把他的精力投入到我身上来。

“十一点了,关灯睡吧。

”半掩的门里探出他黝黑的脸,望着奋笔疾书的我。

我顿时心生厌烦,不满地对他说:“作业谁写?课文背?笔记谁抄?”霎时,父亲的脸凝固了,脸色越发深沉,又静静地关上门。

初中作文结尾讲解教案

初中作文结尾讲解教案

初中作文结尾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结尾的重要性;2. 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作文结尾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作文结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作文结尾的方法;2. 运用作文结尾方法进行实践。

教学难点:1. 作文结尾的创新;2. 结尾与文章整体结构的协调。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作文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基本结构,强调结尾部分的作用;2. 提问:作文的结尾部分有什么重要性?二、讲解作文结尾的方法(15分钟)1. 总结常见的作文结尾方法,如:总结式、拓展式、提问式、呼应式、抒情式等;2. 讲解每种结尾方法的特点和作用;3. 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每种结尾方法的运用。

三、作文结尾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结尾方法,对自己之前的作文进行修改,重点修改结尾部分;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修改成果,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3.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作文结尾的重要性及常见结尾方法;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作文质量;3. 提醒学生,结尾部分也需要注意与文章整体结构的协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结尾的重要性和常见结尾方法,让学生明白了作文结尾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作文结尾。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结尾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写作练习中多加注意。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实际写作情况,继续讲解和练习作文结尾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初中结尾教案

初中结尾教案

初中结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作文结尾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结尾技巧,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作文结尾的重要性2. 常见的作文结尾技巧3. 结尾实例分析与演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作文技巧,如开头、过渡等。

2. 提问: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开头和中间部分,还需要注意什么?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结尾。

二、讲解作文结尾的重要性(10分钟)1. 解释结尾对于一篇作文的作用。

2. 举例说明优秀作文结尾的特点和效果。

三、分析常见的作文结尾技巧(15分钟)1. 总结常见的结尾技巧,如:点题、呼应开头、设问、引用名言等。

2. 讲解每种结尾技巧的适用场景和作用。

四、结尾实例分析与演练(20分钟)1. 展示优秀作文的结尾段落,让学生分析其使用的结尾技巧。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结尾技巧进行练习。

3.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结尾段落,大家共同欣赏和点评。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要点。

3. 布置作业:选取一篇自己的作文,尝试运用不同的结尾技巧进行修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结尾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常见结尾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作业中运用结尾技巧的实际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作文结尾的重要性,并学会了运用不同的结尾技巧。

在实践中,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避免生搬硬套。

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

段落的作用教案

段落的作用教案

段落的作用教案教案标题:段落的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段落在写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段落来组织和展示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段落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段落的定义,以及段落应具备的特点,如主题句、支持句和过渡句等。

2. 段落的作用和功能:讲解段落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展示思想结构、引导读者理解、提供逻辑框架等。

3. 段落的组织方法:教授不同类型的段落组织方法,如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4. 段落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撰写清晰、连贯的段落,包括使用恰当的过渡词语、选择恰当的例证和论据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段落作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段落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段落在写作中的作用和功能。

3. 示范:给学生展示一个优秀的段落,并解释其中的组织方法和写作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段落写作练习,要求他们根据给定的主题句,组织合适的支持句,并使用恰当的过渡词语连接段落。

5. 分享和反馈: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段落作品,并进行互评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6. 总结:总结段落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强调学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段落的必要性。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或教学PPT:用于讲解段落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优秀段落示范文本:用于示范段落的组织方法和写作技巧。

3. 练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段落写作练习。

4. 学生作品展示板:用于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段落作品。

评估方式:1.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的段落写作练习,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组织和展示思想。

2.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彼此的段落作品,评估他们对段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活动:1. 阅读优秀作品: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和作品,分析其中的段落组织和写作技巧。

2. 写作任务: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段落写作技巧,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段落的意识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结尾段落的作用
复习目标:
1、掌握结尾在文章的作用的知识点。

2、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复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复习段落在文首和文中的作用。

(4个学生回答)
文首:结构上: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统领全文、渲染气氛(开头的环境描写)、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内容上: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文中时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下文、总结上文。

二、知识回放
1、请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尾段在课文中的作用。

老师可以提示:《小溪流的歌》《我的叔叔于勒》《口技》《再塑生命的人》《有月亮的晚上》等。

也可以从我们做过的阅读理解中找出例子来。

学生说,老师板书,并有意将其分成三部分
文末:结构上:1、照应开头(或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果更完整更严谨。

2、篇末点题3、总结全文
内容上1、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2、点明中心,深化(或升华)主题
三、回顾中考,总结技巧。

1、《故乡的萤火虫》
开头:女儿问我:“妈妈,萤火虫是什么?”结尾:故乡的萤火虫啊,你还在巡夜吗?问题:结尾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师问:结尾是什么句式?(问句)提示:看到问句后,你是怎么想的?文章以问句结束的作用是什么?再看结构上的作用,看标题、看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怎样的?
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作答,2分
(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疑问句结尾,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小练习:根据上一题解答思路回答下面的问题
《白苍鹭》
结尾:鸟可能比它们的猎人更是好朋友吗?谁知道呢?
文章第1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表达方式:议论。

句式:问句
含蓄地揭示文章的主旨(2分),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2、《我的麦子熟了》
结尾: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结尾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师分析:本段的表达方式:(记叙(写人)、议论),记叙了什么?有没有写人?刻画了怎样的人物?本段有中心有关吗?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作答。

(交代了故事的结果(1分)——占喜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再次表明他是一个懂事、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的孩子。

(2分)点明中心。

(3分)
小练习:《春光美》
⒇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

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

”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

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结局出人意料,令人回味,震撼人心。

②烘托出老人高大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③结尾升华主题,使文章更加深刻。


3、《年的召唤》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

"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2分)
学生试着作答,并说出分析的经过。

(表达方式:议论、抒情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小练习:《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⑨我爱昙花。

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表达方式:抒情
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4、《指尖上的父爱》最后一段
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前树起我的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

/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
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而是全身心的爱,从指尖上传递过去,源源不断。

问题:这一段的作用?
老师提示:1、把这段分成两部分,看看分别写了什么?2、表达方式是什么?3、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作答:
(1、总结全文2、深化主旨,赞美了父爱的伟大深沉,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
四、经验总结
1、做到三看:
一看表达方式,二看标题和开头,三看句式。

2、做到考虑两方面:
一从结构来回答,二从内容来作答。

五:课下作业。

《中考试题汇编》中《谁能让我忘记》、《一只小刺猬》。

板书设计
结尾作用
结构上:
1、照应开头(或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果更完整更严谨。

2、篇末点题
3、总结全文
内容上
1、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2、点明中心,深化(或升华)主题
到三看:
一看表达方式,二看标题和开头,三看句式。

2、做到考虑两方面:
一从结构来回答,二从内容来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