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外科来说,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每天接待的患者很多,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而且遇到的病情一般复杂多变,容易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还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严重的甚至引发护患纠纷。
所以,在外科护理中,我们要加强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
1.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1.1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数外科患者都需要留置导管医治,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则有可能会发生导管脱落或堵塞情况,造成护理风险事件。
其次大多数外科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医治,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地巡视输液情况或是出现护理失误,则很有可能造成输液渗漏等护理风险。
如果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没有执行无菌操作,则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症状。
1.2护理工作疏忽导致患者窒息或猝死由于患者的身体原因暂时不支持手术治疗,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比如胃肠道疾病以及经腹部手术的保守治疗,需要给患者插入胃管以给胃肠道减轻压力,护理人员若是在此过程中出现工作失误,可能会造成胃管扎入呼吸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或者手术后患者移动过程中出现胃管脱落未被护理人员观测到,将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危险。
另外,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通常合并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护理人员应当对这些患者多加留心,防止由于工作疏忽造成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人都难免出现病痛,因此医院的患者络绎不绝,护理人员就十分忙乱。
又由于用于外科恢复的药物品种多且复杂,患者又需要数小时更换一次药物,患者人数一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陡然增加。
容易在工作中出现错乱。
如在临床护理时发放的药物、更换输液药品等方面出现错误,都有可能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危险。
部分新来的护理人员,可能由于紧张等因素,忘记在输液之前给患者做皮试,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给护患之间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探讨普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管理对策

探讨普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管理对策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 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
方法分析普外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
结论 : 实施风险管理使护士风险意识得到了提高, 使其能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采取积极的对策,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规避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隐患护理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2-0165-01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护理安全应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1]。
普外科是医院护理纠纷的易发地、多发地、术后引流管道多、农村社区患者文化层次相对偏低,对疾病认识程度差,对诊治的要求高,这些都是造成安全的隐患的原因,为消除护理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现笔者将外科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普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1 管理层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监控缺乏力度,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如急救物品、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重视,护理人员的缺编、护士的待遇偏低均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1.2 医护人员责任不强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等,也是导致护理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的医护人员由于某些不良的情绪,对护理工作不在意,责任心不强。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对各项查对制度、护理操作规程等都没有严格的执行,对患者的观察不仔细,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观察到,从而延误了对患者的抢救时机。
例如:在更换液体时,有些医护人员对其药瓶不进行严格的查对,仅凭印象来更换,从而导致液体输错。
这样对患者的治疗造成极大的阻碍,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患者的死亡。
1.3、医护人员技术不熟练在护理的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每一操作动作都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医护人员的操作动作是否准确、是否娴熟、是否严谨,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极大的关联。
普外科护理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健康发展

普外科护理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健康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加快,普外科护理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预防控制、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三个方面来探讨2023年普外科护理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应对之策。
一、预防控制普外科护理风险的主要来源是手术操作、医用设备使用和药物使用等,针对这些风险,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首先,医院应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交流、考试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医用设备使用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操作失误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其次,医院应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规范手术流程、医用设备使用和药物使用等。
医院还应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和相关操作规范,全面规范普外科护理操作,从根本上消除潜在的风险因素。
同时,在药物使用方面,医院应建立药物管理中心,对药品进货、储存、配药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用药规范。
二、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普外科护理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医院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医院应制定科学、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其次,医院应实行全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和再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另外,医院还应实行差错报告和追踪机制,对医护人员的差错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排查和整改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高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设备管理医用设备是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医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首先,医院应建立医用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规定医用设备的使用说明、保养方法和维修标准等,确保医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符合规定,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维修率。
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509-01护理安全应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普外科急诊多,危重患者多,手术多,病情变化快,治疗多而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多,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具备处理各种风险预案的能力,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
1普外科常见的护理安全管理缺陷1.1护理人员因素1.1.1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高度的责任心,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致操作失误;交接班不细致,液体渗漏、管道阻塞、滑脱、压疮等未及时发现;仪器使用完毕不及时收回,致砸伤患者;药物、无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失效;护理应急物品、药品准备不齐全;仪器设备性能差等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措施的执行效果;未经医嘱执行治疗超越护士职业权限,护理文书书写不严谨,刮、粘、涂改现象严重,医护记录不符,补记、漏记、代签名等。
1.1.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整体专业理论技术水平不足,缺乏人文知识和社会学等知识,交流沟通能力差,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护理专业的期望值差距较大。
1.1.3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规范:带教老师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到放手不放眼,另外实习生、进修生工作不积极主动,不遵守劳动纪律等。
1.1.4健康教育不到位:入院教育流于形式,对患者安全问题评估不足。
遗漏特殊用药的指导、重要的饮食教育、术前指导及检查前教育等。
1.2患者及家属因素1.2.1维权意识增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案例的增多,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加上各种媒体的炒作,使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增加。
1.2.2治疗期望值过高:患者希望任何疾病都治疗效果好,能痊愈出院,一旦出现并发症,就会不理解或认为治疗护理有问题,而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来防止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
本文将对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浅析。
胸外科手术通常涉及肺部、气道和心脏等重要器官,因此护理安全尤为重要。
以下是胸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预防对策:1. 气道管理隐患:在胸外科手术中,患者通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护士需要确保气道通畅,避免气道梗阻或窒息。
护士应经常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注意气道湿度和温度的调节,定期进行气道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
2. 感染隐患:胸外科手术切口较大,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切口护理,如洗手、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巾等。
并对手术切口和引流管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感染迹象。
3. 血管隐患:胸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置管,这会增加血管损伤和出血的风险。
护士需要掌握准确的穿刺技术,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时处理血管出血。
4. 疼痛管理隐患: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剧痛,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和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变化,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和方法,并定期评估疗效。
5. 并发症预防隐患: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肺不张、胸膜积液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为了预防上述安全隐患的发生,护士应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胸外科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做到熟练、标准的操作。
2. 审慎执行护理操作:护士在进行胸外科护理操作时,要细心、审慎,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
3. 开展安全培训和宣教:护士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安全培训和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手术前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对目前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对目前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目的了解目前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的研究,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以及护理教育者参考。
方法根据该院的临床护理安全体会以及查阅相关的护理文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以及患者及家属等三个方面进行护理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
结果根据调查分析可知目前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自身、患者及家属、以及管理方面。
并且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沟通等等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的护理安全性。
结论要想提高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根本在于提高医护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重视护患沟通,加强健康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医院的长足发展。
标签:外科;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护理质量[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at pres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workers and nursing educators. Methods The nursing safety problems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nursing staff,nursing management and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the hospital and clinical nursing safety experience and relevant nursing literatures. Results The surve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at present wa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nursing staff,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and management,enhanc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paying attention to health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to a great extent and improve the hospital nursing safety. Conclusion The fundamental points lie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paying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enhancing health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Key words] Department of surgery;Nursing safety;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quality保障患者安全是临床治疗护理的核心目标,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浅析外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1 . 3 . 3遵 医行为 差 , 素 养欠 缺 : 在治 疗护 理 过 程 中 , 患者 常 因缺
乏 医疗 常识 、 对 自身疾 病认 识 不 充分 不 配合 治 疗 和 护理 , 违 背 医 嘱
与 护嘱 , 出现 不遵 医行 为 , 如 不遵 守 医院规 章制度 , 未 经允许 擅 自离 开病 区 ; 不 按 医嘱 服药 、 控制 饮食 、 戒烟 戒酒 、 定期 复查 等 ; 擅 自改变 护 理人员 调好 的输 液滴 数 ; 滥用药 物及 偏方 等 。某 些 患者 或家 属素 质修 养欠 缺 , 容易 对护 理人员 无故 挑剔 、 刁难 , 严重 损 害护理 人 员 的 人 格尊严 , 将 护理 人员 置于 不利 的局 面 , 影 响护理 工作 的完 成 。
1 . 3 . 1 维权 意识 增 强 : 随 着法 律 法 规 的 健 全 和 完善 , 医疗 案 例 的增 多 , 患 者及 家 属 的 法律 意 识 增 强 , 加 上各 种 媒 体 的炒 作 , 使 医 患、 护患关 系 紧张 , 患者 及家 属对 护士 的不 信任增 加 。 1 . 3 . 2治疗 期望 值 过 高 : 患 者 希望 任 何 疾 病 都 治疗 效 果 好 , 能 痊愈 出 院 , 一 旦 出现并 发症 , 就会 不理解 或认 为治 疗护 理有 问 题 , 而
2 0 1 4年第 2期
适, 实 现医 院护理 服务 质量 的提 高 。 三 结束语 综 上 所述 , 舒 适 护理 是 医 院住 院治 疗 工作 中的一 项 重要 内容 , 对保证医院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篇文章对舒适护理在外 科 患者 康 复治疗 中 的应用 作 了详细 分析 , 指 出舒适 护理在 临床 治 疗 中 占据 重要 位置 , 比起 常规 护 理 方法 更 能 确保 患 者 生命 安 全 , 为 患 者 提供 更加 贴心 的护 理服 务 。 参考 文献
普通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对策

普通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分析1外科病房护理安全影响因素1.1护士方面的因素1.1.1护士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性,对有疑问医嘱也机械地执行。
未按级别护理要求观察病程,呼叫铃响才前往,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抢救不及时,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
对患者没有认真识别、对手术部位不进行标识,导致接错手术患者或手术部位错误。
1.1.2专科护理理论不熟练或技术水平低外科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多,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低年资护理人员因理论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1.2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1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差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严格的护理工作制度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但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或落实不到位,对护理工作各个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都存在安全隐患。
1.2.2护士缺编严重目前医院普遍护士缺编,达不到卫生部规定的床护比,护理人员不足,她们只能疲于应付患者的常规治疗及抢救,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缺乏时间,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由家属承担,造成护理质量低下,甚至出现术后并发症。
1.3患者方面因素1.3.1对手术治愈的期望值过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术后恢复达不到期望值,不信任医师护士,怀疑诊断、治疗、手术操作错误,引起医疗纠纷。
1.3.2患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外科患者治疗需要在体内安置各种管道,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虽然护士反复说明留置的意义和重要性,个别患者仍擅自拔管。
2对策2.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护理安全相关知识。
2.2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人员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让她们热爱护理专业,加强责任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1-12-22T09:38:52.9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作者:刘理萍[导读]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
刘理萍(江西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新余 338025)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306-02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笔者在十数年的外科护士长生涯中,对外科护理安全管理深有感触,体会如下:
1 护理风险易发生的要素
以下要素极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管理者应该有预警计划,及时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
1.1 高危环节:治疗、抢救危重患者、交接班、医护合作性环节。
1.2 高危人群:操作不规范的护士、实习护士、年轻护士、知识老化的护士、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的护士。
1.3 高危时段:工作繁忙、交接班前后、中午和夜班、节假日时间。
1.4 高危意识:主观意识过强、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
2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护理差错事故很大程度上是因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引起。
而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的慎独精神是避免差错事故的保证。
因此要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制及医疗纠纷条例,增强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的认识,学会自我保护及处理好护患矛盾,避免纠纷发生。
对个别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应特别加强教育。
2.2 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核心制度
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各类人员的职责,各项工作标准,使各班各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
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制度等,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
真正做到一切规章制度,人人认真遵守。
制度执行情况直接与奖金、先进荣誉等挂钩。
2.3 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发挥质控小组的督促检查作用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搞好护理安全工作必须充分调动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长处。
护士长要对全科护理人员的性格、能力等掌握清楚,做到新老人员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注意弹性排班,避免因人力不足而造成差错或投诉事件发生。
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进行管理,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例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统一规定,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士长应重视对护士的培养,努力为她们争取或创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在科室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
定期组织考试,带动科室护士学习专科知识。
定期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开展业务学习,通过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使护士的业务技术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
激励护士团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目标,必须学会应用激励艺术,护士长应尽可能地让护士对病区、集体有极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她们感到自己是主人,从而激发其工作干劲和热情,使之为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竭尽全力。
2.5 患者安全的管理
外科患者常由于起病急,病人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此时护士应保持镇静,紧张有序的救护活动本身就会使病人产生一种心理安慰和信任。
同时应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采取积极态度配合医务人员的救护。
对于患者家属,应客观地介绍病情,取得家属的合作与理解。
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措施的教育;提供安全的环境,如呼叫铃、合适的床位高度、足够的照明,保持地板的平整与干燥,执行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一旦发生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按呼叫铃告知医护人员。
执行褥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3 小结
所谓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