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1.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2. 农业文明的兴起3. 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详细内容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农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及其生活状况,认识到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力。

2. 掌握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理解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3. 掌握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难点:理解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以及先秦时期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2. 农业文明的兴起3. 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2)分析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3)列举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政治背景。

2. 答案:(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7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具有明显的直立人特征。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6张PPT)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6张PPT)
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 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南京大屠杀)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自信自强——民族需要 案例2 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 的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
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
三、认识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必修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必修二: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必修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四、高、初中历史有什么区别? 学习方式 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突出问题意识
培养学科素养
强调能力转换
五、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叶圣陶:学习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
1、会考高考——现实需要
高一年级:山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高考全国卷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品味鉴赏——情感需要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3、学史明智——人生需要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英国)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 唐太宗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自信自强——民族需要 案例1 “由于政府的外交方针无法解决日本人在满洲受到的不法
行为的伤害,国民日益不满,有很多人支持关东军的行动,陆军
收到了巨额援助金。”("九· 一八"事变)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
第十一页,共47页。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 约翰·肯尼迪
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 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应当认 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
——雅克·勒高夫(法)
第十二页,共47页。
《北京晨报》曾登载了一条消
息,说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
史的本质以及其意义。而历史的本质以 及其意义却是历史高考的重点!!课前(超前预习) ①上课前的必备工具:笔记本、课本等资
料、笔(包括彩笔)。
②通读教材、圈点批注、设问质疑、查阅资 料。 预习的本质是赶在老师讲课前自学将要学到的 内容。预习可以发现疑难问题,以便及时请教 老师;预习可以学会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使 随后的课堂听课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一、什么是历史?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三、怎样学习历史?
第一页,共47页。
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历史呢?
热播的影视剧《汉武大帝》、 《贞观长歌》是历史吗 ?
发生在我们家里、个人身边 的事也是历史吗 ?
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的名人、大 事;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活动和 经验总结 。这样说又准不准呢?
第二页,共47页。
康熙帝—李世民
毛泽东的的史学造诣也非常的高,他阅读并评点了 《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 的总称。即:《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 《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 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 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明史》)。
第三十八页,共47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精选文档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精选文档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精选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第一课《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史前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兴起》,重点探讨史前文明的特征与古代文明兴起的条件,以及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史前文明的特征及其对古代文明兴起的影响。

2.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史前文明与古代文明兴起的关系,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重点:史前文明的特征,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史前文明遗址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史前文明对古代文明兴起的影响。

2. 讲解:详细讲解史前文明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兴起的条件。

3. 例题讲解:以夏商周时期为例,讲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历史发展脉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史前文明特征古代文明兴起条件夏商周时期历史发展脉络2. 古代文明发展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史前文明的特征及其对古代文明兴起的影响。

(2)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发展规律的理解。

2. 答案:(1)史前文明特征: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兴起;氏族制度的形成;宗教信仰的出现等。

影响:为古代文明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组织形式和精神支柱。

(2)夏商周时期历史发展脉络:夏朝建立,开启封建王朝统治;商朝发展,出现甲骨文、青铜器等文明象征;周朝建立,实行分封制,形成礼乐文明。

古代文明发展规律:从原始文明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史前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诸侯
.................. 小宗
大宗


嫡长子
卿大夫
卿大夫
小宗
.........................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平民 平民
士 ................................... 小宗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继承人的一种政治制度
散的政治联. 盟
8
课堂检测: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 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 长,他还是邦国的( C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
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0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
11
三、分封制
(1)含义:古称封建(封邦建国),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
1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 域
西周疆域 13
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
14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定义
1、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2、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主体化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指历史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一、坚持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作出重大判断。
三、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历史。
四、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从党的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二、坚持辩证法,对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判断


第一PPT 2029.10
天生尤物非为福 蚌有明珠亦累身
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 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微微专题课,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一题能举一反三。

必修一历史第一课课件ppt

必修一历史第一课课件ppt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均)以德, 德均则卜,王不 立爱,公卿无 私。”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嫡次子、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天子 《》
大宗 (宗主)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大宗
诸侯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 一定会挑我的。
难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 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 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 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 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 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专Hale Waihona Puke 主义 中央集权制夏、商、西周

小宗
大宗
卿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大宗

小宗 庶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
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
.
5
多山 多岛 环海
.
6
• 2、奴隶制城邦国家的雏形 • 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
机构的设立
• 氏族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
7
3、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政治上:
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首席执政官(城邦首脑、内政权);
长老议事会(最高决策、监察、审判权)
平民:公民大会(名义最高权力机关,无实权)
(2)经济上:
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
过高利贷和土地兼并方式使平民沦为“六一汉”
直至债务奴隶。
(3)表现: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给统治
.
4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雅典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
①特点: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物
产丰富,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②对经济政治影响: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
主;山地居民游牧业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政治:
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
者敲响警钟,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进行社会政
治改革。
.
8
二、工商业的发展 1、原因:
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 力提高
2、发展表现:
经济作物发展;
手工业进步;
商业贸易繁荣。
.
9
3、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分化与社会矛盾激化:
代表旧贵族的平原派:主张贵族寡头政 治,维护既得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
中 国 古 代 朝 代 表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隋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约前1046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220——280 266——316 317——420 420——589 439——581 581——618 618——907 907——960 960——1127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清朝学者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令人警醒:“欲灭 其国,必先去其史。” 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学 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出 版的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 “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思想,企图泯灭 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消除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 抗意志。现在日本修订本国历史教科书,认为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发动战争的目 的是为了把亚洲从白人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等, 就是颠倒黑白的歪理谬论。
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在 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2004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 狼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赵薇军旗装事件 2001年,赵薇为《时 装》杂志拍摄了一组 照片,有张照片的服 装图案酷似日本军旗, 所以引起了很大争议, 很多人认为赵薇不爱 国。在网络上也引起 了网友的强烈谴责, 于是在舆论的压力下, 赵薇为此事发表了公 开声明,并在媒体上 公开道歉。
3、学会画历史事件过程图、概念
图、时间划分图等图表,也是十分重 要的。这样不仅有利于记忆,对于复 习时也可以减轻负担。
如太平天国发展图:金田起义→永安建 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这样列表简洁明了,可以将太平运动的 过程牢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忘记.。
又如中国的几个重要时间构成的近现 代划分表:1840 → 1919 → 1949 → 1956 → 1976 → 1978 →现在 从上表不但可以看到时间划分,还可以回 忆起几件重要的事情,如鸦片战争,五四 运动,新中国建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 三中全会。一举多得!!
文化) 狭义上指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的各种历史现象 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合作探究一:谈谈我们身边的历史(家乡的风
土人情、文物古迹 、历史名人等等?
文化古迹:
纪念地:
历史名人: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why should we learn history)
?
范冰冰想当“刘胡兰”
《墨攻》近日在京举行首版海报发布会, 范冰冰扮演的仪仗队队长逸悦堪称是国 产版“贞德”,在乱世战争中献出了年轻 生命。范冰冰不仅在戏中第一次展示了 男孩性格,而且还在采访时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性格: “如果赶上抗日战争时代,我一定会成为刘胡兰式的人物, • 为什么要学历史? 拼死保卫国家。”不久就有人在网上质疑:“刘胡兰是抗日 战争期间为保卫国家牺牲的吗?” • 1.读史使人明智-----培根 史实:刘胡兰非抗日英雄 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记者昨日查阅历史资料,得知刘胡兰生于 1932年,曾任山西 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干部,积极领导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 3.为了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学会做人 的革命活动。1947年1月12日,军阀阎锡山所在部队发动袭 4.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情 击,刘胡兰被捕后就义,时年仅 15岁。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影迷笑称范冰冰可能是因为中学 5.生活中需要历史 (旅游\收藏) 没念完,“知道还有刘胡兰就算对得起老师,就是把刘胡兰 6.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中考/学分 放错了年代,太丢人了。”
最后一点:高考要考历史!
此外,学好历史还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 习,比如语文。语文里面的成语、典故 几乎都来自历史。 如:一鸣惊人,项庄舞剑 意在 沛公,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请君入瓮等。
三、怎样学习历史(学习方法)
(一)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学习的出发点:许多老师有这样一个 感觉: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历史成绩不 一定十分突出而对历史不十分感兴趣的 同学却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原因是什 么呢??学习出发点的差异!! 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更关注历史事件本 身,而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却更关注 历史的本质以及其意义。而历史的原因、
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1840年
古代史
200、300万年前
476年——1640年
封建社会
近代史
中国
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40年——1917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 1949——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世界 中国
现代史
世界 1917——
以上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洋 洋洒洒几百字,但是真正用于常规考 试的却可以用概括记忆法简化为四个 字:割、赔、通、税。其中开放的五 处通商口岸我们还可以用谐音记忆法: 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 (宁波)上(上海)。
对比 参照对于历史学习也是有好处 的。
2、及时的整理归纳
例如:在学完必修1专题2后,可以 整理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几次重要战争, 以及相关条约,相关条约的历史意义。 又例如,学完必修1专题6后,我们可 以将古希腊、雅典的早期政治制度和中 国早期政治制度对比,从而得出相关重 要结论。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物质
意识
经济 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 生产力
政治 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 生产关系
人民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二:经济史 必修三:思想史
(2)课堂(认真听课) ①端正态度,认真思考; ②交互探讨,积极发言; ③勤于动手,做好笔记。 (3)课后(复习巩固) ①整理笔记:补充、完善笔记; ②每天复习一框题(笔记本); ③完成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作业
每次上课提问,每周 小测,计入小组量化
做好笔记的要求 (1)内容要求 ①完整性(切忌丢三落四,随意省略); ②正确性(切忌知识性错误); ③逻辑性(切忌条理混乱,顺序颠倒)。 (2)形式要求 ①书写规范 ②标清序号,一目了然。
(三)勒所赔款。根据条约第七条规定,中 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元,分四年付 清, 包括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 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这笔巨款严重 地削弱了清政 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一费用 必然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从而进一 步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四)协定关税。根据条约第十条规定, 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 同英 国政府商议。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 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贞观之治)
龚自珍在《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沈二》中说: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 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以色列的复国、台湾 去中国化)
我们再看一些材料
无产阶级)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 局的发展)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基本线索简介
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基本线索和发 展脉络
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
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中国近代史(1840——1949):线索:侵华史、抗争史、近 代化 世界近代史: 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法、美、德)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民主法治建设 、 外交成就
开国领袖毛泽 东之所以文能安邦、 武能定国,在很大 程度上得益于他对 中外历史的深入研 究和领悟。他不仅 驰骋史海,熟读了 古今史籍,还点评 了二十四史。其运 用历史知识之娴熟, 分析现实问题之精 辟,足见历史思维 对一代伟人的影响 之大。
毛 泽 东 见 红 卫 兵
华沙一跪使德国与欧洲各国实现了和解,日本首相坚持拜 鬼使日本与亚洲各国关系紧张。
1、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isery, only today is a gift ! 1.昨天是历史,明天是神话,只有今天是礼物. 2、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 李敖
3、把你的脸迎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
历史开堂课
认识历史 正视历史 重视历史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学习历史的方法
1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形成习惯
2 认真听讲,记好笔记、积极互动
3 课下巩固,训练做题、提升能力 4 及时复习,日积月累,点石成金
历史分期
中国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 世界 奴隶社会
本质以及其意义却是历史高考的重 点!!!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四、历史学习要求
(1)课前(课前三分钟必须到班,大声背诵) ①课前一题,准备上课提问。 ②预习下一课(课前提示、课文大框架, 有时间的话通读全文)。 预习的本质是赶在老师讲课前自学将要学到 的内容。预习可以发现疑难问题,以便及时 请教老师;预习可以学会绝大部分的学习内 容,使随后的课堂听课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