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习作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第一次____》习作评改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第一次____》习作评改教学设计训练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体现第一次做某件事的真切感受,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2、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把做这件事的体会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学准备:1、习作要求和评改要求课件2、优秀文课件3、学生手中范文121屏幕上)2、师生共同评说,上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意。
(师:引导性点拨)师:同学们对刚才的习作品析得很好,品析的思路清晰,目的性明确,那老师这还有一篇习作(较差的),请同学们品赏。
(把习作发下去)1、指名读一读。
2、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以和优秀习作对比评说)3、小组讨论,把两篇习作的差别找出来。
4、汇报交流。
5、师小结:(设计意图:对比式讲评,可以使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两篇习作在完成效果上的优与差。
优,优在哪;,差,差在哪。
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而不是空中楼阁,虚而不实,只在表面观赏,而不是实质性领悟,使学生真正明确从哪下手改,从哪去学,有目的性。
)四、评改自己的习作师:同学们从上两篇习作的赏析中,已经掌握修方法,赏析思路,下面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1、生自评习作,也可同桌交流互评。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境污染了是给学生自我体验的机会,全面参与在自我实践中学地赏析习作,会修改习作,提高习作水平,为习作打下坚实基础)五、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本节习作讲评的习获。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第一次……》习作教案设计

《第一次……》习作教案设计
来宾市兴宾区第三小学
习作内容: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可以用《第一次……》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拟题目,看谁的题目出得奇妙有个性。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写、想说的动机,让学生从实践中来,易于表达,易于动笔。
通过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愉悦,提升审美价值,发挥看书的个性,写出自己个性的作文,重视学生在作文上自我修改,互相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努力达到写作的目标:
①学会记事,把最难忘的地方写清楚。
②选择自己最值得写的第一次写。
③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激发个性。
④在习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习作指导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1、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对“第一次……”的兴趣。
2、让学生说有哪“第一次……”最难忘。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二、小组合作,畅所欲言。
1、找自己的好朋友叙说自己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地方或最难忘的时刻,说说自己的感受。
2、比一比,谁说得具体。
3、教师下去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选材的内容。
1、小组评出说得好的学生,重视个性的材料。
2、学生说说喜欢谁的材料,为什么喜欢?
四、写作指导:
1、引导学生怎样把作文写具体。
2、引导学生把事情交待清楚,写真情实感。
3、写真实的事,抓住特点来写。
4、注意积累材料。
五、学生写作。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一指导 (部编版)

课题:习作一指导——生活万花筒第 1、2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作文素材。
2.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细观察、勤思考、多积累的习惯,学会分类处理素材并标明对素材的观点和处理意见的方法。
3. 运用身边素材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身边素材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到的。
但是在这些事情总有那么一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并从不同的角度来丰富叙述过程,把这件事写清楚。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习作四:生活万花筒。
二、介绍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可选的素材,帮学生明确选材范围,并拓宽选择范围,引领他们从身边生活中挖掘新素材,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写出真情1.校园生活历次活动中、课堂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共性素材,课下交往中有不少个性素材,甚至连午间聚餐、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都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好素材,这些你都注意到了吗?第一次运动会,赛场上的他是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哪个?你能描述一下吗?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说。
这个素材,有没有引发你什么深入的思考?2.家庭生活其实家庭生活中的素材也很丰富!可以描景,可以状物,可以写人、可以记事。
抓住里面的主要人物、动作、神态、事情过程要写清楚。
写景可以写庭院小景,写养了什么花,栽了什么树,种了什么蔬菜瓜果;状物可以写家里的任一植株,任一动物,可以写写自己的私人空间——《我的小屋》。
写人记事范围更广,大家要跳出写人就写父母,记事就记亲情的怪圈。
写人可以写家庭生活的一切成员,包括亲戚朋友。
记事可以记家庭生活的一切喜怒哀乐。
建议同学们向名家们学习,也准备一个素材记录本,随时随地记录身边的好素材。
然后将素材归类整理,已备不时之需。
比如:写人篇,状物篇、记事篇、写景篇。
情感片、启迪篇等。
另外,最好写出处理意见。
难忘的“第一次”——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习作指导

小 丫: 第一 次煎荷包 蛋让我 懂得 : 有些 事情看 起来 容易 , 做起 来却
不那 么简单 , 只有 自 己去做 一做 , 能体会 到其 中的奥妙 。 才
角 , , j 。
I l
2 9
一
胂
得 非常清 楚 ,X. ⑥ c 自己的所 见 、 闻 、 习作 ∞ 就要 这样把 所 所思 按照一 定 的顺 本栏目投稿信箱 s 时 , _ 富 z 。
序 具体写下来 , 做到 重点突出 , 让别人读 了文章能产 生如历 其事 的感受 。
今天 , 就让我 们一起 来写难 忘 的“ 一次 ” ! 第 吧 小 丫; 到“ 一次” 我 可有话 说 了: 一次滑 冰 , 虽然被摔 得腰 说 第 , 第 我 酸背痛 , 但它 却让我 回味无穷 ; 第一 次做饭 , 虽然缺 乏经验 , 我 可是 妈妈
‘
谗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
生在 南方的孩 子体验 一下滑 雪的感
受, l 0月 3日晚上 , 我在 爸爸妈妈 的 带领 下来到 上海 七星滑 雪场 。刚
悦
一 ;
-
,
馕
f IT P f =JY  ̄ ' -
日, 把新 桃 换 旧符 。 ( 安石 ) 总 王
螽豫
30
到 滑雪场
雪 所 需 的
上 滑雪鞋
一
次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把“ 第一次, , 的经历写清楚, 还要写出在经历
【 习作 指导 】
“ 一次 后获得 的启 示。 第 之
部编教材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策略

部编教材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策略陈兴华(阜阳市颍泉区范庄小学安徽阜阳236000)摘要:三年级是孩子习作的起步阶段,每位语文教师都要依托文本,采用一定的方法,调动孩子习作的积极性,指导孩子有效积累和观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指导。
习作后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保护孩子习作的兴趣,让孩子乐于写作、善于写作,在写作中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教学策略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的习作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写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这些目标给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开始了习作。
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观察能力偏低,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及不理想的书写,导致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不认真写作文,感到无内容可写,感觉写作文太难。
针对这种状况,老师要像医生一样,研究学生,对症下药,采用有效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一、习作前(一)心理疏导三年级学生才开始接触作文,一提到作文肯定有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作文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所以在习作教学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意义,同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明白作文不是高大上的事情,就是我们一二年级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延续,和平时的训练没什么差别,只要“我手写我心”就行了。
同时,为学生营造习作的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习作,这样一篇作文就能形成。
(二)明确习作意义小学低年级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即可,对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没有过多要求O 可在三年级阶段就需要让学生明白作文训练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把所思、所见、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指导

(3).抒情回忆法。就是用抒情的 方式来回忆往事,引出《难忘的
“第一次”》。这种方法好处是开 头十分新颖,有吸引力。
难忘的“第一次”,是多么 诱人的字眼儿。一看到它,那一 幕幕有趣的往事,像天上星星一 眨一眨的,像街上的冰糖葫芦一 串一串的,像小河里的浪花,一 层一层的,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片段引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会到了为了孩子、为了生活,父母付出了多少血
汗。以后我要体谅父母,不乱花钱,珍惜父母的
劳动成果。《第一次当小老板》
•
万事开头难啊!其实做事情只要有勇气、有
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骑马难道不也是这个道
理吗?想到这里,我鼓起勇气,一抖缰绳,像一
名真正的骑士,向终点冲去。《第一次骑马》
2.照应开头法。就是文章的结尾, 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 严谨。如:
我拿出了一个空盆子,把早饭后的餐具放 了进去,接了半盆水,倒进了几滴洗洁精泡 了泡,模仿父母“规范”的动作:左手拿碗, 右手持刷,迅速地刷了起来。不到一分钟, “锅碗瓢盆交响曲” “演奏”结束了。我左 瞧瞧,右照照,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 时,一缕阳光照了进来,干干净净的碟子被 照得精光发亮,我像一只小猫咪,左蹦右跳, 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 点评:这段对环境的描写,给人身临其境 的感受。同学们要学会对环境的描写,通 过环境来刻画出人物的个性。
上幼儿园好玩吗?老师会很凶吗?那边有人和 我玩吗?等等。我就带着这么多的疑问和妈妈到了 幼儿园。走进幼儿园,我就看见许多和我年龄差不 多的小孩在在那里哭。看到那一场景,我立刻拉着 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幼儿 园!”而妈妈却生气地说:“不行!”说完就把我 交给了老师,自己走了。我一见妈妈走了,就伤心 地大哭起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时 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简直就与度日如年差不多。 到下午放学的时间了,我走出幼儿园的门,就像是 走出笼子的小鸟。这就是我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 说实话,我直到现在还对幼儿园有恐惧。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指导

三、例文展示
①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 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养宠物……一个个“第一次”就像
一行行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①
最使我难忘的是“第一次”洗碗。记得那年春天 一个早晨,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春风吹拂着柳条,
院子里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爸爸妈妈经不住满园春色
③“第一次”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当时的情形 是怎样的,在尝试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又 是怎样克服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④当时自己的感受如何,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 启示……
2.写出从这次的尝试中得到哪些启示。要
有所感悟,对以后的生活有所指导。
3.在写成初稿后,自己认真修改,还可以
在小组内修改,让同学提出修改的建议,再根据 同学提出的建议,合理修改自己的作文。
一、题目及要求 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 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要求:内容翔实,感情真挚,对读者有一 定的启发性。
二、思路指导
1.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 思:
①可以以事情的发展过程为序,理清文章的写 作脉络。 ②介绍事件发生的环境。
的吸引,早早跑到院子里晨练了,他们时而随杨柳“起 舞”,时而与春风“相拥”,锻炼得可带劲儿了。
②
②第二段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并交代了“我”自 己洗碗的原因,为后文作了铺垫。
③抓住了“我”洗碗的动作来写。 看着他们,我也想出去踢几脚“扫堂腿”。但是 看到杯盘狼藉的饭桌,想到父母的辛苦,我没有被 “诱惑”。我拿出了一个空盆子,把饭桌上的餐具放 了进去,接了半盆水,倒进了几滴洗洁精泡了泡,模 仿父母的动作:左手拿碗,右手持刷,迅速地刷了起
如何让小学三年级学生写好第一次习作论文

如何让小学三年级学生写好第一次习作小学三年级由原来的写话过渡到了成段的习作训练,学生对习作充满疑惑,充满神秘感,让学生写第一次习作至关重要。
第一次习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犹如一道坎,迈过去了便一马平川——能解除他们的疑惑,打破他们对习作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相反,这一步走不好,也会成为后期习作的绊脚石。
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度过这道坎——写好第一次习作,非常重要。
十多年的教学,我对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第一次习作有如下结累。
一、让“习作”变“故事”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了口语交际、写话的训练,“习作”对他们来说还是新鲜词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觉得习作是多么高深莫测,望尘莫及。
要用最浅显、最贴近儿童的语言让学生知道习作是什么,打破学生对习作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问我“什么是习作”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习作就是要我们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讲故事你们会吗?”学生们都兴奋地回答“会”,我趁学生的兴致说:“关键是要把故事写下来告诉别人,大家愿意吗?”学生都高兴地答道:“愿意!”。
此时,学生对习作不在疑惑,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二、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故事”可写。
新课标人民版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学这内容时我将它分为两大块——写什么和怎么写。
写什么是选材,课余生活太丰富了,到底写什么?第一次习作时我缩小习作范围,要求学生统一以“有趣的课间游戏”为题,写一写自己课间活动时最喜欢的游戏,帮助学生找到了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
这一下学生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了。
怎么写是习作方法的指导。
该怎么写呢?要求学生将时间,人物,地点和所做游戏的过程写出来,在过程中一定要将最有兴的地方写细致一点,让人读了也高兴。
这样学生就知道该怎么写了。
三、以“心情”开头,用“心情”结尾。
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刚起步,谈不上习作技巧,他们只讲故事,没有一个好的开头,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尾,而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又关乎学生习作的完整性和文章的习作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学生要写好开头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