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模拟实验三(模拟子公司和电信-联通机房)
虚拟仿真典型示范案例

虚拟仿真典型示范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虚拟仿真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场景和现象,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可能性。
在各个领域中,虚拟仿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中复杂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虚拟仿真典型示范案例,展示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虚拟仿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航空航天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测试来验证新技术和新设计。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在计算机上模拟飞机或航天器的飞行或发射过程,以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和性能。
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分析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工程师们可以模拟飞机在不同速度和高度下的飞行情况,了解飞机的气动性能,预测飞机的飞行性能。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测试。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汽车工程师们在计算机上模拟汽车的行驶过程,包括车辆的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安全系统等。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工程师们可以预测汽车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性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医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们进行手术模拟和培训。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医生们可以模拟复杂手术的过程,熟练操作手术器械,优化手术方案,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们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军事领域是虚拟仿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军事实验和训练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试验和模拟演练。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军事人员在计算机上模拟战争的情况,模拟各种作战任务和战斗场景,提高军事人员的作战意识和战术技能。
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帮助军事人员进行武器装备的设计和测试,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虚拟仿真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它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数据通信实训报告实训过程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数据通信实训,使我对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架构、传输介质和通信协议等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数据通信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1. 实训设备:华为eNSP网络模拟器、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RJ-45水晶头、网线等。
2. 实训软件:华为eNSP网络模拟器。
三、实训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搭建(1)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2)根据实训要求,设计并搭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等设备的连接。
(3)利用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制作网线,将设备连接到网络拓扑结构中。
2. 交换机配置(1)了解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如VLAN划分、端口镜像、STP等。
(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3)配置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4)配置端口镜像,实现端口流量监控。
3. 路由器配置(1)了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NAT等。
(2)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3)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4)配置动态路由,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学习路由信息。
(5)配置NAT,实现内网访问外网。
4. 网络安全配置(1)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2)配置防火墙,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
(3)配置入侵检测系统,防止恶意攻击。
5. 网络故障排查(1)了解网络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如ping命令、tracert命令等。
(2)利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3)利用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
(4)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训过程1. 熟悉实训设备,了解网络拓扑结构。
2. 搭建网络拓扑结构,连接设备。
3. 配置交换机,实现VLAN划分、端口镜像等功能。
4. 配置路由器,实现静态路由、动态路由、NAT等功能。
企业运营虚拟仿真竞赛实验报告

企业运营虚拟仿真竞赛实验报告一、实验目标本实验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企业运营环境,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企业运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高学生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企业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通过构建虚拟仿真环境,模拟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的运营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扮演企业决策者的角色,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学生了解实验规则和要求,熟悉虚拟仿真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2. 创建企业:学生根据实验设定,创建自己的虚拟企业,配置企业资源、生产能力等。
3. 市场分析:学生分析市场环境,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信息,制定销售策略和产品定位。
4. 运营决策:学生根据市场分析结果,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财务预算等运营决策。
5. 实施运营:学生按照运营决策进行实际操作,控制生产进度、销售过程和财务管理等。
6. 绩效评估: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评估企业绩效,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7.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实验经验,反思不足之处,提高自身能力。
四、实验结果以下是学生在本次实验中的主要成果:1. 学生成功创建了自己的虚拟企业,配置了相应的资源和企业结构。
2. 学生根据市场分析制定了有效的销售策略和产品定位,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 学生制定了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和库存成本。
4. 学生通过财务管理实现了企业的盈利目标,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5. 学生通过绩效评估发现并解决了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绩效。
五、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企业运营环境,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通过制定和调整运营策略,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通过绩效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能够提升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综合布线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布线技术水平。
二、实验原理1. 综合布线的定义综合布线是指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各种信号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布线系统中,以传输和控制各种通信信号的技术和方法。
综合布线可分为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种。
水平布线主要负责建筑物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通信,包括工作区、水平配线间、水平主干线和总配线间等;垂直布线主要负责建筑物之间的通信,包括楼与楼之间的通信、楼与总部之间的通信等。
综合布线的设备主要包括光纤、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配线架、配线模块等。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的搭建搭建一个虚拟网络环境,包括几个建筑物和各种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等。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的结构和布置,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的划分、布线路径和布线设备的选择等。
根据规划设计,进行综合布线的实施工作,包括光纤的敷设、配线架的安装和设备的连接等。
对已实施的综合布线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包括光纤的连接状态、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等。
四、实验步骤使用网络模拟软件,搭建一个虚拟网络环境,包括多个建筑物和各种设备,模拟实际的布线情况。
4. 综合布线测试和调试五、实验效果评估通过实验,评估学生对综合布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布线规划的准确性、布线实施的合理性和布线测试的可靠性等。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在综合布线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善学生的综合布线技术水平。
七、实验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增加虚拟网络的规模和复杂度来进行拓展,加深对综合布线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联通机房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通信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重要一员,中国联通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通信服务。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通信行业的运行机制,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近期走进了中国联通某地市级机房,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学习,了解联通机房的运行模式、技术特点及管理规范,为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实践内容1. 机房概况本次实践所在的中国联通某地市级机房位于市区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各类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数百台。
机房分为核心区、接入区、运维区等区域,实现了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和高效运行。
2. 运行模式(1)7×24小时监控:机房实行7×24小时监控,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保障通信畅通。
(2)故障处理: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会迅速响应,通过远程或现场处理,尽快恢复网络运行。
(3)设备维护: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巡检、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技术特点(1)高性能服务器:机房采用高性能服务器,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2)高速传输网络:采用高速传输网络,确保数据传输速度,降低网络延迟。
(3)智能运维系统: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对网络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性能优化等功能。
4. 管理规范(1)安全管理:机房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防火系统等,确保机房安全。
(2)操作规范:运维人员需遵守操作规范,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3)文档管理: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运行数据等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续维护和故障排查。
三、实践体会1. 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机房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联通运维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
他们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高效的团队协作机房运维工作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
中国联通项目成功案例(1)

中国联通工程成功案例应用背景中国联合通信〔下文简称中国联通〕的成立在我国根底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对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联通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
2000年6月,中国联通股份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成为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除日本外亚洲规模最大的一次股票初次发行。
中国联通坚持“两新、两高、一综合〞〔建立新机制、建设新网络、采用高技术、实现高增长、开展综合业务〕的开展战略,以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国际国内长途通信为重点业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效劳,提高效益,迅速增强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开展,努力把中国联通建设成为一个国际一流的电信企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做出奉献。
uC(0ZtM-n经过几年的开展,中国联通从总部到省市分公司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业务生产支撑、市场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据。
这些数据有量大、分散、存储格式相异等特点,造成数据上报不及时、缺乏统一管理,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
如何综合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为各部门提供完整、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是目前当务之急。
` G7v|a1.1 需求背景中国联通业务统计分析系统的委托单位为中国联合通信。
工程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省市分公司的移动通信业务、国际国内长途通信数据、结算中心的结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集团总部的方案部、财务部、上市办建立统一业务信息统计分析平台。
通过不同的分析角度为联通公司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用户开展、业务开展、收益情况、结算情况、市场竞争能力情况、营销管理情况、效劳质量情况等信息。
这与通过联系或其他人工获取信息的途径相比拟,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为中国联通各部门执行其职能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
简单举例来说,联通公司的上市办这一部门其中之一的职能是向投资者公布他们所关心的公司业务开展的状况,如现有移动通信客户开展情况、增值业务使用情况、销售网点的数量、销售本钱的控制情况、某个省公司每天发短信的数量等等问题,涉及到多方面且很具体,通过我们的统计分析平台,可以快捷、准确获取综合信息,给投资者以满意的答复。
161410125 覃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模拟交换机工作姓名:覃柯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7.5.7目录一、基础型实验 (3)二、工程型实验任务及目的 (14)三、开发运行环境 (15)四、主要功能分析及界面设计 (15)五、架构、模块及接口设计 (17)六、详细设计 (18)七、主要源代码 (18)八、心得体会 (26)一、基础型实验针对5个实验,逐个用拷屏和文字记录实验过程、步骤、结果、以及你的结论1、熟悉使用traceroute(P15)。
tracert 192.168.1.100tracert tracert -d 192.168.1.100tracert -h 5 192.168.1.100 tracert -w 5 192.168.1.100 使用PingPlotter软件2、用ping检测网络连通性(p109)3、配置和检查本机的网络(p164)4、使用WHOIS(p282)1在线WHOIS数据库查询的相关信息(下面是使用站长之家)查询DNS查询IP国内大学IP范围https:///view/f55bb9bef121dd36a32d8285.html2 使用nslookup程序实例1:要将默认的查询类型更改为主机(计算机)信息,并将初始超时更改为10秒,则需输人命令“Nslookup-querytype=hinfo-timeout=10”。
实例2:査洵IP地址。
Nsiookup命令最简单的用法是查询域名对应的IP 地址,包括A记录、MX记录、NS记录、CNAME记录。
要査洵A记录,需要按“Nslookup域名”格式输人命令,如“Nsloo kup '要查询MX记录,需要按“Nslookup-q=mx域名”格式输人命令,如“Nslookup-q=mx ”。
要査洵NS记录,需要按“Nslookup-q=ns域名”格式输入命令,如“N lookup-q=ns ”3 对的查询,百度一共有4个IP地址45 在发动攻击前可以用WHOIS数据库和nslookup工具来执行对一个机构的网络侦查,能通过禁止外来用户的ping操作,和屏蔽相关的WHOIS信息来防止6 可以更清晰更透明,便于用户对域名信息的查询5、安装和熟悉使用wireshark(p37、p131、p203、p255) 1 抓http协议监测其中某个包,选择Follow UDP或者Follow TCP筛选查找比如我打开,想要查找和nuaa相关的二、工程型实验任务及目的实验十一模拟交换机工作1、实验目的:要求学生掌握Socket技术及交换机工作过程2、实验内容:1.要求学生掌握利用Socket进行编程的技术2.产生8个进程,其中两个代表交换机,6个代表主机完成下面拓扑i.任何一个主机可以可以通过Socket发送数据给另外一个ii.交换机显示处理过程,包括查表过程和自学习过程iii.必须采用图形界面,每个主机/交换机可以设置自己的标识三、开发运行环境VS2015四、主要功能分析及界面设计主要用多线程来建立多个socket连接,每建立一个socket连接,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自身的mac地址,由交换机的服务端记录下clientsocket和mac地址,完成对交换机表自学习中的初始化,然后交换机服务端reciver由主机发送来的信息,通过比较固定格式中的mac地址来确定要发送的主机,如果找不到则进行广播,发送给另外一台交换机,发送根据记录下来的clientsocket来发送,主要结构如下:对于交换机1:1.头文件2.定义的需要用到的结构体数组Struct info和结构体指针struct threadinfor3.定义的线程函数,由于交换机1用多线程创建了4个服务端(3个主机,一个交换机2),交换机1的所有服务端可公用一部分,当accept的时候得到clientsocket记录下来用以处理4.程序,创建socket服务端的前部分和判断收到clientsocket创建新的线程用以建立4个socket连接交换机2:交换机2和交换机1的区别在于交换机1相对交换机2是服务端,则交换机2的主程序先创建一个线程用以当客户端与交换机1的服务端相连主机:3个主机与交换机1相连,3个主机与交换机2相连,除了与交换机1和交换机2相连的端口号不同,其余都一样,主题部分则是用while(1)循环发送消息与接收消息五、架构、模块及接口设计架构:主机3 主机3| |主机1——交换机1 ——————交换机2——主机2| |主机2 主机1模块:服务器端客户端交换机表的初始化在服务器端,对转发消息的处理也在服务器端接口设计:#include<iostream>#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string.h>#include<winsock2.h>#include"pthread.h"#pragma comment(lib, "pthreadVC2.lib")#pragma comment (lib, "ws2_32.lib") //加载 ws2_32.dll#define BUF_SIZE 1024using namespace std;WSADATA wsaData;struct info { //用结构体数组定义该交换机的表SOCKET cS[4];//SOCKET cS[4];char mac[4][1024];char Str[4][1024];int MsgCount;};struct info INF;char mac[1024];char infor[1024];struct threadinfor{SOCKET clntSock;int i;};六、详细设计七、主要源代码交换机2:#include<iostream>#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string.h>#include<winsock2.h>#include"pthread.h"#pragma comment(lib, "pthreadVC2.lib")#pragma comment (lib, "ws2_32.lib") //加载 ws2_32.dll #define BUF_SIZE 1024using namespace std;WSADATA wsaData;struct info { //用结构体数组定义该交换机的表SOCKET cS[4];//SOCKET cS[4];char mac[4][1024];char Str[4][1024];int MsgCount;};struct info INF;char mac[1024];char infor[1024];struct threadinfor{SOCKET clntSock;int i;};void *swich2_socket(void *arg){threadinfor *ti;ti = (threadinfor *)arg;ti->clntSock;ti->i;//SOCKET csock = *(SOCKET*)clntSock;//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数据char buffer[BUF_SIZE] = { 0 }; //缓冲区recv(ti->clntSock, buffer, BUF_SIZE, 0);//INF.cS[ti->i] = ti->clntSock;scanf("receive:%s\n", &buffer);int p = 0;for (p = 0; p < 1024; p++){if (buffer[p] == '#')break;elseINF.mac[ti->i][p] = buffer[p];}memset(buffer, 0, BUF_SIZE);while (1){if (recv(ti->clntSock, buffer, BUF_SIZE, 0)>0);{if (buffer[0] == '*'){printf("this is the message you need to deal with:%s\n", buffer);for (p = 1; p < 1000; p++){if (buffer[p] == '&')break;elsemac[p] = buffer[p];}//接收完毕消息开始判断if (strcmp(INF.mac[0],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1_0\n");send(INF.cS[0], buffer, 1024, 0);}else if (strcmp(INF.mac[1],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1_1\n");send(INF.cS[1], buffer, 1024, 0);}else if (strcmp(INF.mac[2],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1_2\n");send(INF.cS[2], buffer, 1024, 0);}else{printf("send to swich2\n");send(INF.cS[3], buffer, 1024, 0);}}}}Sleep(100);return 0;}void *swich2_swich1(void *args){int w = 0;//初始化DLLWSADATA wsaData;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向服务器发起请求sockaddr_in sockAddr;memset(&sockAddr, 0, sizeof(sockAddr)); //每个字节都用0填充sockAddr.sin_family = PF_INET;sock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sockAddr.sin_port = htons(1601);char bufSend[BUF_SIZE] = { "888# "};char bufRecv[BUF_SIZE] = { 0 };//创建套接字SOCKET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connect(sock, (SOCKADDR*)&sockAddr, sizeof(SOCKADDR));//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发送给服务器printf("send mac to swich1: \n");send(sock, bufSend, strlen(bufSend), 0);//接收服务器传回的数据printf("");while(1){if (recv(sock, bufRecv, BUF_SIZE, 0) > 0);{if (bufRecv[0] == '*'){printf("this is the message you need to deal with:%s\n", bufRecv);for (w = 1; w < 1000; w++){if (bufRecv[w] == '&')break;elsemac[w] = bufRecv[w];}//接收完毕消息开始判断if (strcmp(INF.mac[0],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2_0\n");send(INF.cS[0], bufRecv, 1024, 0);}else if (strcmp(INF.mac[1],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2_1\n");send(INF.cS[1], bufRecv, 1024, 0);}else if (strcmp(INF.mac[2],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2_2\n");send(INF.cS[2], bufRecv, 1024, 0);}else{printf("can not find\n");}}}}}int main(){pthread_t swich;pthread_create(&swich, NULL, swich2_swich1, NULL);int i = 0, j = 0, m = 0, n = 0, l = 0;pthread_t t[3];WSADATA wsaData;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创建套接字SOCKET serv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绑定套接字sockaddr_in sockAddr;memset(&sockAddr, 0, sizeof(sockAddr)); //每个字节都用0填充sockAddr.sin_family = PF_INET; //使用IPv4地址sock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具体的IP地址sockAddr.sin_port = htons(1602); //端口bind(servSock, (SOCKADDR*)&sockAddr, sizeof(SOCKADDR));//进入监听状态listen(servSock, 20);//SOCKADDR clntAddr;//int nSize = sizeof(SOCKADDR);//ti.clntSock= accept(servSock, (SOCKADDR*)&clntAddr, &nSize);int Count = 0;while (Count < 3) //一但收到信号创建新的线程{struct threadinfor ti;SOCKADDR clntAddr;int nSize = sizeof(SOCKADDR);ti.i = Count;ti.clntSock = accept(servSock, (SOCKADDR*)&clntAddr, &nSize);INF.cS[Count] = ti.clntSock;if (INVALID_SOCKET != ti.clntSock){printf("begin to setting socket\n");//pthread_create(&t[ti.i], NULL, swich1_socket, &ti);if (pthread_create(&t[ti.i], NULL, swich2_socket, &ti) < 0){perror("could not create thread");return 1;}printf("Handler assigned\n");Count++;}else{perror("accept failed");return 1;}}for (j = 0; j < 3; j++){pthread_join(t[j], NULL);}//pthread_join(swich, NULL);}//一条一条消息处理/*n=3;while (n > 0){for (m = 1; m < 1000; m++){if (INF.Str[n][m] == '&')break;elsemac[m] = INF.Str[n][m];}for (l=0; m < 1000; l++,m++){infor[l] = INF.Str[n][m];}//判断是否能找到要发送的主机,找不到则发送给交换机2 if (strcmp(INF.mac[0],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1_0\n");send(INF.cS[0], infor, 1000, 0);}else if (strcmp(INF.mac[1],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1_1\n");send(INF.cS[1], infor, 1000, 0);}else if (strcmp(INF.mac[2], mac) == 0){printf("send to swich1_2\n");send(INF.cS[2], infor, 1000, 0);}else{printf("send to swich2\n");send(INF.cS[3], infor, 1024, 0);}n--;}*///closesocket(servSock); //关闭套接字//closesocket(ti.clntSock); //关闭套接字//WSACleanup(); //终止使用 DLL//return 0;主机:#include<iostream>#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winsock2.h>#pragma comment (lib, "ws2_32.lib") //加载 ws2_32.dll #define BUF_SIZE 1024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w = 0;//初始化DLLWSADATA wsaData;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向服务器发起请求sockaddr_in sockAddr;memset(&sockAddr, 0, sizeof(sockAddr)); //每个字节都用0填充sockAddr.sin_family = PF_INET;sock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sockAddr.sin_port = htons(1601);char bufSend[BUF_SIZE] = { 0 };char bufRecv[BUF_SIZE] = { 0 };//创建套接字SOCKET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connect(sock, (SOCKADDR*)&sockAddr, sizeof(SOCKADDR));//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发送给服务器printf("Input mac: \n");scanf("%s", &bufSend);send(sock, bufSend, strlen(bufSend), 0);memset(bufSend, 0, BUF_SIZE);while (1){printf("Input the message you want to send: ");scanf("%s", bufSend);send(sock, bufSend, strlen(bufSend), 0);//接收服务器传回的数据recv(sock, bufRecv, BUF_SIZE, 0);//输出接收到的数据printf("Message form server: %s\n", bufRecv);memset(bufSend, 0, BUF_SIZE); //重置缓冲区memset(bufRecv, 0, BUF_SIZE); //重置缓冲区}//closesocket(sock); //关闭套接字//WSACleanup(); //终止使用 DLL//return 0;}jia八、心得体会在本次实验编写过程中,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socket编程,一切从零开始,以前的c/c++基础不够扎实,写得十分慢,写代码的思路也不够清晰,一开始到最后完成编写推翻了很多思路,经历了几次从头开始,把一开始繁琐的程序精简了很多,才成功写出了最后的代码,在本次实验进行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写一道程序,要先明确思路,把整体的结构想通,不然埋头往下写一直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错误,还难以排查,平时要多写代码,才能熟练运用各种函数,业精于勤荒于嬉,对我来说,以前写过一些代码,但是写得少,平时又不抓紧时间写,最后拖延了很久,虽然最后完成了编写,但是确实花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最后,我要多编写一些程序,掌握更多的计算机语言。
市场营销手机模拟实验报告

宁波大学商学院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市场营销管理学院: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报告人姓名:学号:班级:工商管理111学期:2012~2013-2商学院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制实验成绩实验项目名称电话机模拟销售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本实验用手机做完整的产品营销实验,训练学生以渠道合作、市场交易、招投标三种方式进行产品销售,领会和掌握三种销售模式的区别,并实现产品直接销售利润最大化的组合模式。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市场营销综合实训软件,机房三、实验方法(原理、流程图)开拓市场-------产品设计包括包装设计,技术研发,生产线的购买----------宣传策略包括广告,促销活动---------渠道策略包括商场策略,自由招投标交易市场超市策略--------生产--------交货四、实验过程、步骤及内容1、登录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2、前期准备:(1)市场调查,市场细分,竞争环境调查。
吸取上一次实验的经验教训,观察全国各大市场的市场调查信息,选择确定机会较大的目标市场通过对比各市场中高低的市场需求量,目标市场最后定位在竞争力较弱的西北地区。
(2)定价:定价在建议价的最低,在市场竞争初期时,低价格在销售渠道竞争的时候都可以参与竞争。
3、市场开拓,参与竞争(1)首先开拓市场,提高可销售数量(2)重点提升知名度。
进入市场竞争,目标市场确定之后,前期设计的广告直接大量投放。
根据上次试验的经验,市场竞争时知名度要素非常重要,快速大量的进行媒体宣传。
依据宣传的效果,果断选择了纸面媒体,为了快速提升知名度,所有纸面全部投放。
知名度:18.791市场开拓费用160000.00市场开拓费用200000.00市场开拓费用300000.00市场开拓费用420000.00购买媒体费用1500000.00购买媒体费用136000.00购买媒体费用160000.00购买媒体费用168000.00购买媒体费用7000000.00因为知名度的大大提高,同期低档产品几乎垄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模拟实验三
【实验目的】
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内容】
模拟子公司机房,模拟电信、联通机房,形成完整的企业网络,并配置各数通设备,互ping测试验证通过。
【实验环境】
计算机一台,华为模拟软件ensp
【实验拓扑】
修改模拟实验二的拓扑结构图:
(1)将“dianxin”主机用一台交换机(S5700)替换模拟电信中心机房网络,“liantong”主机用一台交换机(S5700)替换模拟联通中心机房网络。
(2)用一台防火墙和一台主机模拟子公司的网络,并通过防火墙连接到电信或联通中心机房的交换机。
设备的IP地址规划如下:
拓扑结构如图:
【实验步骤】
1. 配置中心机房的交换机(以电信为例)
(1)划分2个VLAN:vlan 10(g0/0/1)、vlan 20 (g0/0/2)
<dianxin>system view
[dianxin]vlan 10
[dianxin-vlan10]port g0/0/1 (此处以g0/0/1为access端口)
[dianxini]vlan 20
[dianxin-vlan20]port g0/0/2
(2)配置VLANIF地址
[dainxin]interface vlan 10
[dianxin-Vlan-interface10] ip address 119.97.211.25 255.255.255.252 [dainxin]interface vlan 20
[dianxin- Vlan-interface20] ip address 119.97.200.25 255.255.255.252
2.子公司防火墙的配置:将连接主机的端口加入trust区域,连接电信交换机的端口加入untrust区域
#将子公司内网划分到trust区域
[zigongsi1]firewall zone trust
[zigongsi1-zone-trust]add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将连接电信的外网划分到untrust区域
[zigongsi1]firewall zone untrust
[zigongsi1-zone-untrust] add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配置域间包过滤,以保证网络基本通信正常
[zigongsi1]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 interzone local trust direction inbound
[zigongsi1]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 interzone local trust direction outbound
[zigongsi1]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 interzone local untrust direction inbound
[zigongsi1]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 interzone local untrust direction outbound
3.配置相关路由
(1)配置网络10.64.65.0到达网络10.0.0.32的静态路由
#在zigongsi1防火墙上配置到达网络10.0.0.32的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0.0.0.32 255.255.255.240 119.97.200.25
(或者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19.97.200.25)
#在dianxin交换机上配置到达网络10.0.0.32的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0.0.0.32 255.255.255.240 119.97.211.26
(或者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19.97.211.26)
#在USG5320防火墙上配置到达网络10.0.0.32的静态路由(此条路由在实验二中已经配置)
ip route-static 10.0.0.32 255.255.255.240 10.0.0.14
(或者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0.0.14)
(2)配置网络10.0.0.32到达网络10.64.65.0的静态路由
#在S9306上配置到达网络10.64.65.0的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0.64.65.0 255.255.255.240 10.0.0.1
#在USG5320防火墙上配置到达网络10.64.65.0的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0.64.65.0 255.255.255.240 119.97.211.25
#在dianxin交换机上配置到达网络10.64.65.0的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0.64.65.0 255.255.255.240 119.97.200.26
5.验证
用CLIENT11(IP:10.64.65.2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网关:10.64.65.1)主机与总公司的业务服务器互相ping,若配置正确,两台主机能够ping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