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褚时健:87岁“橙王”的逆袭
褚橙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

褚橙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摘要:一、褚橙创业故事概述二、褚橙成功原因分析1.创始人褚时健的背景与经验2.产品品质与创新3.品牌塑造与传播4.市场定位与销售策略三、褚橙给创业者的启示1.坚持与毅力2.专注与创新3.品牌建设与传播4.市场洞察与策略正文:一、褚橙创业故事概述褚橙,源于褚时健这位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的二次创业。
在经历了人生低谷后,他以八十多岁的高龄投身农业,创立了“褚橙庄园”,打造出备受市场追捧的褚橙品牌。
这一创业故事不仅在中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褚橙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品的优质,更在于褚时健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营销策略。
二、褚橙成功原因分析1.创始人褚时健的背景与经验褚时健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
他在创立褚橙之前,曾成功领导云南红塔集团,使其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为他在农业领域的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2.产品品质与创新褚橙的成功,离不开其卓越的产品品质。
褚时健坚持采用优质的橙子品种,并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严格的品质管理,确保每一颗褚橙都香甜可口。
同时,他还创新性地引入了互联网销售模式,借助电商平台,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的褚橙。
3.品牌塑造与传播褚橙的成功,离不开其品牌的塑造和传播。
褚时健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传递出坚持、奋斗的价值观,使褚橙成为了一种象征,引发了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同时,他还借助媒体宣传和口碑传播,让褚橙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4.市场定位与销售策略褚橙在市场定位上,巧妙地避开了与其他橙品牌的竞争,将自己定位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橙子。
在销售策略上,褚时健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面布局,让消费者能够轻松购买到褚橙。
此外,他还创新性地推出了“褚橙庄园”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三、褚橙给创业者的启示1.坚持与毅力褚橙的成功,给创业者最大的启示就是坚持与毅力。
褚时健在八十多岁的年纪依然敢于创业,面对困难和挑战,他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
橙子与褚时健_成长故事

橙子与褚时健褚时健一生,与两样东西结缘,一是烟草,二是橙子!得意的时候,褚时健玩的是烟草,烟草是国家专控产品,褚时健动不动出手就是多少多少个亿,玩得潇洒,玩得利落,也玩得漂亮。
褚时健51岁开始接手云南玉溪烟厂并任厂长,之后没用几年的功夫,就把玉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玩成了行业内的龙头老大,玩成了亚洲最大的烟草企业。
在当时的中国烟草行业内外,听到褚时健的大名,各地地方官员无不毕恭毕敬、争相巴结!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企业界呼风唤雨、风靡全国的烟草大佬,后来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阶下囚。
大悲大喜的人生经历和充满变数的不确定性,不但褚时健自己没有任何预测,就连当时全国各地的许多“褚时健”粉丝,对此也是一头雾水,深感悲哀!之后,跌入人生低谷的褚时健连遭厄运,70岁时女儿自杀,71岁时他被判处无期徒刑进了监狱,74岁时他因病被保外就医。
75岁时,宝刀未老的褚时健在云南民族地区哀牢山承包了2000亩荒山种橙子,起早贪黑、辛勤耕耘,从此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创业生涯!事过境迁,如今对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84岁高龄的褚时健已不愿再向任何人提及,罪也好,冤也罢,在老人看来,也许命中都注定自己的人生中难逃此劫,所以想通之后,褚时健的心也就淡定从容了。
对此,王石在微博发言,引用美国二战英雄巴顿将军的话来评价褚时健大喜大悲的人生时做了正面肯定:“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反弹力是人生中的一种内在动力和激情,对于强者来讲,作用力有多大,反弹力则有多大,反之对于弱者来讲,则恰恰相反,一衰到底!84岁那年,褚时健在哀牢山开垦的果园产了8000吨“褚橙”,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
放眼中国企业界,能像褚时健这样大起大落、东山再起的好汉确实是凤毛麟角,然而意志坚强的褚时健在自己84岁高龄时却化蛹为蝶一一做到!从“烟王”到囚犯,再到“橙子大王”,在褚时健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是哀牢山挽救了他,同时也是他乐观开朗、永不服输的性格挽救了他,既挽救了他的肉体,也挽救了他的灵魂,从而让他到了晚年业有所成,心有所依,情有所寄!如今,褚时健种植的“褚橙”作为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励志符号,上市后一直价格不菲,卖得不错。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褚时健案曾引发了一个59岁现象”,即官员退休前捞一把”的讨论。
80多岁,完成了从烟王”到橙王”的转变。
这个人,本就是传奇。
褚时健简介:褚时健,192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2002年,74岁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
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橙子通过电商进京,而他本人也成为励志的典范。
遗憾的是,1995年被人举报贪污后,唯一的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
褚时健的烟叶、褚橙,都非常成功,他在种植、农业管理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文/李志刚褚时健今年已经86岁了,现在又到了褚橙收获的季节。
三四年前,我曾经两次前往位于云南新平县嘎洒的褚时健果园。
根据我2009年的采访数据,每年全国烟草系统就要帮他消耗1千吨左右,红河集团的厂长是褚时健的弟子,前几年,每年红河集团就帮他消费400吨,当时产量也才1千多吨。
不过,这不是褚橙”做起来的关键原因。
褚橙”有褚时健本人的人脉、资源、名气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褚时健把他的企业家管理能力运用到种植中。
那里离玉溪有200多公里,1963年到1979年,褚时健在嘎洒办过糖厂。
他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他选择在这里承包2400亩土地种植冰糖橙。
嘎洒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气温很高。
玉溪25摄氏度的时候,这里能达到35摄氏度。
这易于冰糖橙转化糖分,口感更甜。
我估算了一下2002年到2009年总成本是4000多万元。
褚时健非常舍得投入,果园修了足球场大小的水池,用于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几百万元,有机肥料厂、冷酷、鲜果厂大概花了900万元。
褚时健85岁卖橙的传奇故事

褚时健85岁卖橙的传奇故事褚时健和马静芬认为人不能活在过去烟王褚时健85岁种橙子成亿万富翁橘子、橙子、柚子当季的这个冬季,昔日的烟草大王褚时健种的“褚橙”成了北京、成都、厦门等地最红的水果:褚橙卖断了货的消息不断;王石(微博) 等企业家也纷纷关注并点评褚橙,甚至称之为“励志橙”。
褚时健,这位中国烟草业昔日的风云人物,如何在75岁的高龄回到云南哀牢山种起了橙子,十年的种橙生涯经历了什么?褚橙成为今冬最红水果是因为它的口味?还是背后的一对八旬高龄老人不服输的精神……上周,本报记者来到了褚时健的橙园,和褚时健一起生活了三天,探寻褚橙背后的故事。
■白天转果园晚上向孙女传授种橙心得11月的清晨云南有些寒意,哀牢山上的云雾忽近忽远,刚才还是眼前一片崇山峻岭,转过身去发现自己又在一片浓雾之中。
习惯早起的褚时健穿了一件短袖,外面套了一件毛线背心,早早就在厨房忙活起来了。
因为嘎洒日照太强,褚时健被晒得黑黑的,不管晴天下雨,都习惯了戴一副墨镜。
这栋山顶的三层黄色小楼,既是褚时健果业公司的所在地,也是他们在山上的安身之所,小楼四周则是2000多亩的果园,这是他75岁再度创业的心血。
这个曾经的烟草大王倾其所有,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些果树拴在了一起。
早饭是鸡汤面。
面是挂面,鸡汤是老伴在农家乐请客剩下打包回来的。
虽然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烟王,现在又是人们眼中的橙子大王,褚时健夫妇节俭惯了,就连饭桌上的鸡骨头都要打包回来给自家的小狗吃。
这两天孙女和侄女一家子回来,褚老夫妇特别高兴,带着大家回了果园。
等着年轻人都起床了,便招呼吃早饭。
褚时健话不多,因为糖尿病的缘故腿脚也不是特别好,但他给每个人盛面、浇汤,还反复叮嘱有辣子、盐巴、酸菜。
小黄楼的院子里,总是放着一筐新鲜的橙子。
这几天橙子成熟,来访的客人也多了。
若是熟人,褚时健便陪着说会儿话,唠唠家常。
若是生客,橙子自取,褚时健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小黄楼门口蹲着两只石狮子远眺前方,似乎在暗示着主人不同寻常的人生。
从烟王到橙王八旬老人褚时健再创财富人生奇迹

从烟王到橙王八旬老人褚时健再创财富人生奇迹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上旬刊》 2012年第5期文/ 顾军人们好奇的不是褚时健种了什么,而是当人们都以为这位80 多岁饱经风霜的老人不可能再做出什么时,他又干成了一件事。
这位如今已85 岁高龄的老人,二次创业选择了一个“投资回报缓慢”的行业,并用其“从不放弃”的坚持告诉世人,他从来没有失踪,只是曾经迷路了而已。
10多年前,他从荣誉的巅峰猝然下坠时,没有人相信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能重新站起来。
时间给了他最大宽容。
风雨过后,当他再次回归公众视野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的他。
那个曾经给他无上荣耀却又害他至深的光环已然脱下。
这几年,好多媒体采访过他,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远远观望,少有交谈”。
万科的王石曾到果园拜访过他,“出于对企业家的尊敬”。
彼时,王石随手捡起一个落在果园的冰糖橙,吃了一口,悠然道:“和美国加州的橙子一个味道。
”这已是他经营果园的第10 个年头,精细化的种植和哀牢山的湿热气候、充足的阳光,让他的橙子有了独特的味道。
他的果园也越做越大,2008 年的纯利润是1800万元。
2009年,它的产量比头年提高了1000余吨。
2011年,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
不过与之前大名鼎鼎的“烟王”名头相比,这一次,他的名字隐没在了他所种植的“云冠冰糖橙”之后。
显然,现在的他更希望的是,大家记住的是冰糖橙的味道,而非那个曾经显赫的名字褚时健。
意想不到的“褚果”人们好奇的不是褚时健种了什么,而是当人们都以为这位80 多岁饱经风霜的老人不可能再做出什么时,他又干成了一件事。
2002年,保外就医的褚时健承包了一片2400 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
那一年他已经75岁。
2008 年春节,一种名为“云冠”的冰糖橙在市场上火爆热销,除了不一般的美味,这种橙子在坊间还有另一个名称“褚时健种的橙子”。
2400 亩果园,30 余万株果树,这样的规模让人们重新打量褚时健。
褚时健橙王传奇

褚 时健 对上市有 无兴趣 ,这家公 司看好 褚 橙” 登陆股市 。褚 时健 听 了 ,连 连摆手 。 “ 没这 司都 要在 上市后 拿走 股 民一 笔钱 的。我 8 5
时健 橙子 的口碑和赢利 能力, 有意运作 “ 褚 双手,房 子、肥料 、树苗都是我 出, 按照公 司的要求做, 一年 收入差不多有 6 万块左右。 跟f 玩 。再 说,投资公 他们 还 可以 自己养上 几十只土鸡 、几 头猪。 门
过 管理 层 ,烟农也 获益 颇丰 。在这种 激励 褚 时健收 到的是最好 的烟叶。
王 石感 慨 地说 :我 当时 就想 ,如 果 “ 我遇 到 他那 样 的挫 折,到 了他 那个 年 纪 , 我会 想什 么?我知 道 ,我一 定不会 像 他 那
样 勇敢 。 ” 王石的感 慨 ,褚时健并 没有 听到。他
是个有追求 的人 。 ”
比,色泽 上我们 已经 赶 上 了,但我 们还 有 得 验 证。那 时红河 烟厂职 工 的工资 甚至 高 这样 的小橙 子。 的橙子 我们卖 8 1 别 块 公斤, 这个才卖 3 。 块 搞这个的话 , 就亏本 了 ” 我们 。
褚 时健笑 了起来 。 “ 年这种果 子 的产量 占到了 7 今 %,有 8 5岁的橙 王
就了多少百 万 富翁、为 多少人 解 决了吃 饭
他站起 身, 从茶几 上拿起一个 小橙子 , 这个橙 子 的表皮 布满 粗糙 花纹 。他给客 人 端 详,语 调浑厚 : 和美 国进 口的冰糖 橙相 “
问题 ,已数不可数 。 听有人说 起 王石 曾经撰 文 向他 致敬 , 他 l了 , 王石就站 在那里” 男 “ ,褚时健 指 了指门 口 :他来 过两 次,我们站着,每 说 “ 次都说两个多小 时的话 。 事业做 得不错 , 他
褚时健的故事【优秀2篇】

褚时健的故事【优秀2篇】褚时健的励志人生故事篇一从二十多岁开始,褚一斌就一心想离开父亲。
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父亲并不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尤其对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言。
他有了坚强的靠山,也生活在山的阴影里。
刚好一个朋友说有机会去日本留学,褚一斌要奋力一搏,脱离父亲的庇护。
褚时健给他的条件是“成家了就可以走”。
这有点像民国时期新青年离家求学前的最后一个任务。
褚一斌在半年时间内迅速完婚。
1987年,他奔赴日本求学,其后在新加坡定居并从事金融工作。
此后,褚家突生变故,盛极而衰,褚一斌一直流寓在外。
“我对老爷子一直很佩服,也同情。
作为儿子,我肯定想尽力帮他,但我又不愿把自己牺牲掉。
”褚一斌说,起初自己不太想回来,因为父亲实在是个性格很强悍的人。
褚时健家族观念极强,家族的事业需要有人继承。
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褚一斌最终还是回到玉溪。
他结束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次进入到父亲的事业里。
“我今年五十几岁了,走到哪里还都是‘褚老的儿子’。
”褚一斌有些无奈。
但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对这些也释然了。
褚一斌的做派和褚时健截然不同。
尽管也回国干了几年农业,在他身上还能清晰感受到海外生活多年的金融精英气息。
2007年底,他刚回国,受父命所托去看一块地。
那天,他和村长、支书、会计等人聊到很晚,索性住了下来。
会计把床让给了他,他才躺下把被子一盖,就被冲鼻的味道熏个够呛。
“从那里作为一个起点,现在我一个月不去田里还真觉得少了点什么。
原来的朋友叫我去打球,我说我正打着呢,不过不是用球杆,是用锄头。
我的球场也够大,有几千亩地呢。
”褚一斌玩笑道。
他搞金融时做海外市场,常年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身体也好了不少。
12月的玉溪,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加之天气阴沉,我们在褚家位于大营街的别墅小院里烤火,聊天,并在火上烤起了红薯、鸡翅和云南特色的包浆豆腐。
正热哄哄的吃着,原本在客厅休息的褚时健忍不住跑了出来,“我来指导你们一下,他弄得不好吃。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褚时健,一个传奇人物的名字。
他是中国烟草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橙汁产业的开拓者。
在他84岁的高龄,他再次成为亿万富翁,这是一个令人注目的故事。
褚时健出生于1929年,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年轻的时候,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从贫苦的农家儿子成为了烟草业的巨头。
他在中国烟草总公司工作了几十年,成为了中国烟草业界的领军人物。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烟草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家之一。
然而,褚时健并没有满足于此。
1994年,褚时健退休后,他将目光转向了橙汁产业。
在当时,中国的橙汁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而且国内外市场对橙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褚时健看到了这个商机,并决定抓住它。
他成立了神州橙汁集团,开始了他的橙汁事业。
当时的橙汁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和设备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褚时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科学研发,改良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他还大力扶持橙农,帮助他们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努力,褚时健带领着神州橙汁集团迅速崛起,成为了中国橙汁行业的领导者。
褚时健在经营橙汁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忘记社会责任。
他注重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事业。
他投资、建设了多个环保项目,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和扶贫工作。
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褚时健已经是中国烟草业和橙汁业的领军人物。
他的财富也在不断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褚时健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这无疑是他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褚时健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坚持。
他坚信:“天道酬勤”。
他从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热情和追求。
他不仅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
褚时健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正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有了褚时健这样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他们的成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褚时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成就的故事,更是一个勇于追梦、奋发向前的中国精神的写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褚时健:87岁“橙王”的逆袭
褚时健,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他曾经是“中国烟草大王”,一手将玉溪卷烟厂从一个落后的小厂发展成跻身世界前列的红塔集团。
1999年褚时健因贪污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2002年,75岁的褚时健因糖尿病严重获得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到哀牢山种橙子。
2013年,褚时健带着橙子进京,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创造利润3000万元。
昔日烟王,今日橙王,大起大伏,大悲大喜,历经沉浮,老而弥坚,这是一个无关荣辱、有关岁月的传奇!
烟王神话
玉溪卷烟厂在过去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
1979年10月,玉溪卷烟厂迎来了改变它命运的人物,一个51岁的汉子走进了厂长办公室,他曾当了21年的右派,这时他才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改生涯,他的名字叫褚时健。
褚时健刚刚进入卷烟厂的时候,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玉溪卷烟厂的烟根本就卖不出去”,褚时健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一是技术设备落后,二是烟叶原料质量问题。
然而在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容易。
1981年,在全国烟厂无一例外地使用国产卷烟机的情况下,褚时健率先为玉溪卷烟厂引进了国外的生产设备,并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面对烟叶质量问题,褚时健创造性地提出了冲破厂区界限,由烟厂投资,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第一车间”直接设在田间,建立“优质烟叶基地”的设想。
另外还实行三合一(即玉溪卷烟厂、玉溪烟草专卖局、玉溪市烟草公司合而为一)制度。
“三合一”实行后,烟厂向农业投资,烟草公司收烟叶,获利丰厚。
中国烟草就是在“三合一”制度确立时发展得非常快,全国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从几百亿到四五千亿。
改革的实行从来不是轻易的,迎难而上的褚时健赢得了成功。
20世纪90年代,红塔集团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企业,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被称为“印钞厂”。
褚时健成了中国的“烟草大王”,全国最红的国企红人。
他的政治荣誉不胜枚举: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
跌宕人生
“烟草大王”的神话并没有持续多久。
1995年褚时健因为被人举报贪污而被调查,并于1997年7月正式被捕,存在“经济问题”的褚时健最终被判无期徒刑,锒铛入狱。
他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当时也被警方控制调查,1995年12月,褚时健唯一的女儿在被扣押期间自杀。
听到消息的褚时健潸然泪下,那一年的中秋节,他一个人蜷缩在办公室,盖着一条毯子看着电视,悲凉得很。
当年,褚时健集产销和管理大权于一身,办事效率固然很高,然而权力过于集中,却缺少一个相应的监督机制。
这也使得管理上出现了漏洞。
褚时健当时马上就要退休,想到为国家辛苦了半辈子,交权之后就什么也得不到了,于是他贪念一起和几个人贪污公款300万美元,他自己分得170万美元。
也就是这一念之差,致使褚时健晚节不保,黯然入狱。
1998年的两会上,十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为褚时健“喊冤”,一个听上去很能打动人的说法是:“一个为民族工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国企领导,一年收入竟不如歌星登台唱一首歌!”据悉,当时作为云南红塔集团的董事长,褚时健的工资水平仅相当于烟厂一个普通工人,18年的工资收入总共不过60多万元。
这个案子也引发了国企领导人薪酬制度的改革,就在褚时健被判刑的第二年,红塔集团新的总裁就拿到了年薪100万。
经济学家晏智杰说:“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而惋惜。
”怀有这种心情的人不在少数。
判刑多年之后,褚时健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今天重新过来说,当初不应该那样。
”
从橙开始
2002年,褚时健因患糖尿病获得保释外出就医,其活动范围也被限制在老家一带。
大多数人觉得,褚时健的一生也许就在老家中慢慢度过了。
然而,就是这个75岁的老人,用了十年时间,创造了另一个企业神话。
褚时健说:“在牢里的时候,心想我70多岁了,以后能不能活着出去,出去以后又靠什么生活?后来,我弟弟来看我,带了他种的橙子,我吃了一口,心想,味道还可以啊,要是能出去就种橙子吧。
后来,得了病,身体状况很差,再不出去看病,估计就死在里面了。
出来后,就想找点事做,消磨时光。
”
这些年,80多岁的他每个月下地8-10天,对果园管理盯得非常细致,严格管理。
从玉溪到嘎洒果园,200多公里全是山路,行车至少3个多小时。
褚时健打电话通知次日8点到果园开会,第二天他绝对准时到,所以没有一个下属敢迟到。
每个技术员、每户农民干得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他都很清楚。
他到果园时,吃住就和工人一起,一起聊天,深知工人的想法和情况。
他对质量把关极严,品种不好的、个子太小的、质量不好的橙子,他都让摘掉,怕别人说这是褚时健种的橙子,如果差了,丢脸,也坏名声。
褚时健的希望是把褚橙做到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他的目标就是要超过美国的新奇士,他说,“新奇士的外观漂亮,口感不行,价格却卖得很贵。
”他常告诉员工:“现在还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过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
”他说:“干什么都要争第一!”
万科董事长王石说:“褚时健居然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橙子。
橙子挂果要6年,那时他已经75岁了。
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
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是环保生态。
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
橙子红了
褚时健从“烟王”变成了“橙王”,如今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
创业企业家胡海卿曾去拜访褚时健。
在去果园的路上,每当路上出现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老人都会很欣喜地花上几分钟向胡海卿讲,这是跟他种橙子的谁家新买的摩托车。
褚时健自豪地说:“现在园子里的两口之家,他们只要出两双手,房子、肥料、树苗都是我出,按照公司的要求做,一年收入差不多有6万块左右。
他们还可以自己养上几十只土鸡,几头猪。
以前他们的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现在日子好过了,孩子上大学,学费也掏得出。
技术员年薪10多万,不比做公务员差。
”
2011年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托人问褚时健对上市有无兴趣,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潜力,有意运作“褚橙”上市。
他听了连连摆手。
“没这个心情跟他们玩。
再说,投资公司都要在上市后拿走股民一笔钱。
我85岁了,管不了几年,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钱,但亏了股民,怕别人背后指指戳戳……就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言语之间,流露出对上市的反感。
“做实业是挣慢钱,但却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炒楼、炒股是挣快钱,属于短期投机行为,无关企业家精神。
”经济学家冯立果说,在这点上,褚时健能够花10 年去做“褚橙”这个牌子,正是体现了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稀缺的“挣慢钱”的精神。
“他们那一辈的老企业家不怕吃苦,是实实在在做企业。
”
“褚橙”和褚时健的励志故事一起在大江南北红了。
褚时健的成功,有媒体分析出四个原因。
一是品牌。
这来源于种橙子的果农褚时健本人。
二是品质。
这些靠喝山泉水、施有机肥的橙子口感好,酸中带甜,网友称为“品甜中微酸的感觉有如人生”。
三是渠道。
有人说是电子商务立了功,也有人认为是褚时健积累下来的人脉发挥了作用。
四是文化。
而这就是褚时健自身的故事,几度东山再起,“褚橙”也成了“励志橙”。
“我卖的不是冰糖橙,而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这是在推广禇橙时,“本来生活网”市场总监胡海卿的一句话。
他称,“褚橙”热销,是因为它给人提供了“一个精神层面无法替代的体验”。
而新的事业,也让褚时健超越了生命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