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利学问答题
水利工程:环境水利试题预测三

水利工程:环境水利试题预测三1、问答题水体污染监测分为哪儿类,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水体污染监测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分析法:另一类是仪器分析法O化学分析法包括称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包括光学分析法(江南博哥),电化学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等。
2、判断题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正确答案:错3、问答题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正确答案: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征,选用评价的环境因已按不同层次建立环境因素集,形成评价对象系统的树状结构,简称评价树。
⑵将各层次的环境因了-划分评价等级,构成评价集,确定各环境因F的隶属函数值、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层次的权重.值,得到各层次模糊关系矩阵。
⑶根据基本层次(可量化环境因子)的模糊关系矩阵,从最低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以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构成上一层次的模糊关系矩阵,再进行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
如此循环往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与矩阵运算。
⑷最终获得水电工程对环境(对象系统)总体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
4、问答题水环境在Fl然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正确答案:水是Fl然生态环境存在的重要环境要索,是生态系统的命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所有生命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体中有60Q90%为水分。
(2)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介质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介质,是其赖以生存的“血液”。
太阳能不仅提供了生态系统光合过程的能量,而且驱动了水在生态系统的转化。
水体在太阳能和地球引力的驱动下,不断循环转化和迁移,这种循环过程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生命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3)水能保证生命体中营养物质的输送水是优良的溶剂,能够使需要的营养物质溶解,并在生命体内输送和排泄。
一些影响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也是通过水发生作用的。
(4)水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优良介质水溶液是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供生命体分解消化食物和合成更新机体组分。
环境水利学习题

环境水利学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宪法、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项法、环境标准、处理环境纠纷程序的法规、其他相关法律、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2.什么叫冷害?夏季水库深孔泄水时水温很低,如灌溉则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泄冷水对鱼类生长也不利,常形成所谓“冷害”。
3.水库中水温分层的规律是什么?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水温分层结构,它取决于库区地形、气象条件、水文条件、泄水口布置及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一般有混合型水温结构和分层型水温结构之分,前者多出现在水体掺混强的径流型水库,后者多见于低中纬度地区、水流较缓的大型深水水库。
所谓混合型水温结构指的是在一年中,库底水温与库表水温相差不大,基本上是同温的;而分层型水温结构在夏天库底水温与库表水温差别大,呈明显的分层现象。
分层型水库水温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层特性,其分层状况是呈一种与净辐射强度的年循环有关的周期变化。
4.水体污染监测分为哪几类,包括哪些内容?水体污染监测可分为水体污染现状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代表水体污染现状的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有时还包括农业退水、初级雨水和酸性矿山排水。
水体污染监测就是以这些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水体为对象,监测影响水体的各种有害物质和因素,以及有关的水文和水文地质参数。
5.水体污染监测分析方法有哪些,怎样选择?⑴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为称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两种。
⑵仪器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是利用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6.何为废水的一级、二级、三级处理?一级处理只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质,也称为机械处理,只是预处理,一般达不到排放要求;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也称为生物处理或生物化学处理,一般废水均能达到排放要求;三级处理也称为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为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质(氮和磷)、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溶解盐类等,以便达到某些水体要求的水质标准或直接回用于工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环境水利学(试题19道含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环境水利学(试题19道含答案)在垂向分布上,水库入库污染物浓度为悬浮沉积物》表层沉积物》沉积物>底层水〉表层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以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在一起的链环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A.连环链B.食物链C.水解反应D.降解作用正确答案:B沿水深变化的温跃层是在()。
A.水库底部B.水库上部C.水库中部D.水库大坝前正确答案:C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石是()。
A.宪法B.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C.环境保护单项法D.环境标准正确答案:A水质指标都是直接用水中所含该种杂质的量(即浓度)来表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水质的细菌学评价指标是指水中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通过它来间接判断水质被污染的情况。
O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水体自净的含义是什么?水体的自净是哪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使曾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体的自净是水体中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三种作用在天然水体中并存,同时发生,又相互影响。
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A.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C.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正确答案:A水体的人为污染源的种类很多,成分复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水体的人为污染源?()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退水D.酸雨正确答案:D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正确答案: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要保证拟建工程贯彻执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 的环境管理方针。
通过评价预测拟建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环境对策,以保证拟建工程影响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评价结果也为领导部门决策 (拟建工程的可行性、方案论证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环境水利学试题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环境水利学答案考核册形成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分校班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环境水利学作业一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4分,共44分)1、环境与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代。
2、环境水利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环境水利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水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水利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的环境管理。
3、环境水利学课程的任务与特点是什么?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极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特点:环境水利学是水利科学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新科学,是环境学建立以后,向水利工程学渗透而形成的一个分支。
环境水利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研究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变化的环境给水利科学提出的新问题的一门学科。
.4、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的差异有哪些?现代水利是对传统水利的发展,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系统的水利发展理论体系。
与传统水利相比,现代水利以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重点,突出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环境水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环境水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环境监理是从属于监理,本身不具有独立性。
()A、对B、错2.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指标中的关键指标是资源指标和()。
A、生活指标B、生态指标C、生产指标D、公共设施指标3.根据水质组分,水质模型可分为_____。
A、单一组分B、耦合组分C、多重组分D、稳态模型4.夏季深孔泄水时水温很低,如灌溉则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泄冷水对鱼类生长也不利,常形成所谓()。
A、冷害B、热污染C、紊动D、氧化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中,_________是应用最广泛,成熟程度最高的方法。
A、抽出处理技术B、渗透反应墙技术C、监测自然衰减技术D、原位生物修复技术6.水环境一般可以分为静态水环境和动态水环境。
前者则是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体,如河流、渠道中的水流;后者是指流速很低甚至没有流动的水体。
()A、对B、错7.水质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污染物质在水环境中的混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方程或方程组。
()A、对B、错8.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A、大气、水、海洋、土地B、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C、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D、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9.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
A、对B、错10.农业水体污染的控制有_____对策。
A、发展节水型农业B、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C、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D、降低农业发展速度,控制农业发展规模11.移民安置评价的关键指标是资源指标和生活指标。
A、对B、错12.河流的径流量决定了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
在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河流的径流量越大,稀释能力就越强,污染程度就越轻。
()A、对B、错13.生活饮用水一般规定浑浊度不超过1度。
环境水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水利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环境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一、;二、。
2、水体形成的条件:一、;二、;三、。
3、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和。
4、水资源综合治理的措施:一、;二、;三、;四、。
5、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步骤:一、;二、;三、;四、。
6.在水质指标中,1L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数称为。
7.水资源要用和两个指标衡量。
8、环境水利学的研究基本内容:一、;二、;三、;四、;五、。
9、天然水体水循环的几种方式:一、;二、;三、;四、。
10、地下水污染的特征:一、;二、;三、。
11、氧化塘可以分为:、、、。
12.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河、湖、海等地表水的,植物叶面,使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 ,然后又通过或其他降水形式重返地球表面,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13、环境水利学是研究兴建水利工程引起的水利环境问题和环境变化对、、影响的学科。
14、天然水体按照其空间赋存形态课分为、、。
15、在水体中发生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净化的种类:、、。
16、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一、;二、;三、;四、;五、。
17、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能力的一种表现。
18、生态系统的功能由、和三部分组成。
19、水资源要用和两个指标衡量。
二、选择题1.、水体污染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属于()。
A.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 C.生物作用 D.生物化学作用2.、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A. 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 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C. 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 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
3.、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的设计流量应采用()。
A. 河流防洪设计流量B.河流枯水期流量C. 河流平滩流量D. 河流百年一遇洪水流量4.、天然河流中污染物质的基本扩散包括()A.分子扩散;B. 分子扩散与紊动扩散;C. 紊动扩散;D. 分子扩散与热扩散。
5.、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水利学形考任务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水利学形考任务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单选题(2个*15分=30分)1、_______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选择一项:A. 环境B. 自然界C. 生态系统D. 无2、资源水利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A. 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B.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C. 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D. 工程的技术可行性信息文本二、多选题(2个*20分=40分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大气、水、海洋、土地B.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C. 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D. 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2、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环境与经济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B. 环境是发展经济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可以直接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
C. 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环境又会在一定时期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
D. 经济增长战略和增长方式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经济发展就会有利于环境保护,可以为改善环境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否则若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盲目地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建设,牺牲环境求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三、判断题(3个*10分=30分)1、环境水利学是一门“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只要掌握基本理论就可以了。
选择一项:对错2、环境水利学是水利科学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新学科。
选择一项:对错3、资源水利是工程水利的基础,工程水利是资源水利的发展与提高。
选择一项:对错4、资源水利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选择一项:对错5、所谓“工程水利”,就是以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为核心,通过工程措施除水害、兴水利,以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需要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6、所谓“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开形考任务 《环境水利学》 (46)

题目:水和水体的区别?答案:答:在环境领域中,水和水体是相互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
水就是指纯粹意义上的H2O,不含任何杂质。
水体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除了贮水体中的水外,它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质、水生生物和底泥。
题目:氮、磷、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答案:答: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过高,就会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有机物可以笼统地分为容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难降解的有机物。
容易降解的有机物能够立即被微生物所利用,是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难降解的有机物,除腐殖质和纤维素之外,大多是毒性比较大的有机物,在水体中容易积累,导致长期毒理效应。
有机物对水体中其他物质的存在形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题目:水质检测分析方法分为哪几类,包括哪些内容?答案:答:水质检测的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析法,另一类是仪器分析法(也叫做物理化学分析法)。
(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为称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两种。
(2)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例如,利用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
由于这类分析方法一般需要较精密的仪器,因此称为仪器分析。
在仪器分析中使用较多的是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其他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如中子活化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等。
此外,还有水质检测的各种专项分析仪器,如浊度计、溶解氧测定仪、化学需氧量测定仪、生化需氧量测定仪、总有机碳测定仪等。
题目: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答案:答:(1)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体的含水量在60%~90%;(2)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介质;(3)水能保证生命体中营养物质的输送;(4)水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优良介质;(5)水能保持生态温度平衡。
题目: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案:答: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定空间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演变、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水利学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66分)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的目的是要保证拟建工程贯彻执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
通过评价预测拟建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环境对策,以保证拟建工程影响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评价结果也为领导部门决策(拟建工程的可行性、方案论证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有哪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二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几种?各有哪些优点?⑴清单法:是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把某项水利水电工程各种有关影响以表格形式列出,并常附有定量计算和环境参数的解释与说明,通过各类影响值的分析或运算进行影响评价。
⑵Leopold矩阵法:主要优点是可以用做影响识别阶段的筛选工具,并且可以对影响项目和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行动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显示。
⑶叠置(图)法:优点是通过叠图可以直观地、清楚地显示每一个地理单元的信息群,便于发现矛盾,权衡利弊和进行调整。
⑷网络法:通过完整的网络系统表示影响的原因与结果,从初始行动开始,向所有可能的组合放射,终结于评价出可能的环境影响。
一定程度的网络分析对于评价环境因素不是太多的建设项目是很有用的。
⑸投资—效益分析法: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比较普遍地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
⑹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既能反映明确边界特征,又能反映模糊系统特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提出有量值比较概念的综合评判结果。
⑺赋权关联度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4.跨流域调水工程环境影响有哪几部分内容?各有什么影响?⑴对调出地区环境影响:①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的发展。
在枯水季节更可能造成紧邻调出口的下游地区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困难。
②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积加剧;流量减小使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降低,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另外也会影响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③若调水过多便会减少河流注入海湾的水量,使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质及河口稳定。
⑵对调入地区环境影响:①改变了调入地区水文和径流状态,从而改变了水质、水温及泥沙输送条件。
②改变了调入地区地下水补给条件,引起地下水位升高。
若调水灌溉的排水系统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沼泽化。
③改变调入地区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生态环境、栖息条件,相应动植物的种群、数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调入区土地的利用。
④如调水时不注意对水质的控制,可能造成调入地区介水疾病的传染,影响人们健康。
⑶调水工程沿途地区环境影响:跨流域调水往往输送很长距离,有的长达上千千米。
一方面由于输运工程跨越众多河流需要修建大量交叉建筑物,对跨越河流引起河床演变和防洪新问题。
另一方面输运工程沿程经过一些调水工程范围内的工业和城市,可能引起对调水的污染。
另外调水工程沿程跨越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域,可能承受这些地域对所调水体的污染。
有的调水工程将所经过的众多河流和湖泊作为部分引水线路,这些河流和湖泊事先有污物,或者其后被来自调水区域已污染的水体所污染,这样引起调水工程沿途各地对被调水体的污染。
5.移民工程影响评价应该作哪些方面的评价工作?水库移民安置区的人口环境容量评价、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移民安置规划宏观控制评价、水库移民系统经济评价。
6.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有哪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应包括:⑴水利水电工程状况;⑵无工程时的环境状况;⑶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⑷水利水电工程导致资源无法改变和无法恢复的损失;⑸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比较方案及其影响;⑹对不利影响的减免或补救措施;⑺提出可能采取的替代方案;⑻提出环境保护可行性技术经济论证意见及环境措施投资估算;⑼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⑽结论和建议。
7.水利水电工程影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1982年2月水利部颁发的《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规定》(草案),1989年水利部、能源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与水利联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作为行业标准,这都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跨流域调水工程输运区对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⑴沿线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⑵介水传染;⑶沿线交叉建筑物与河流环境的相互影响;⑷移民搬迁的环境影响;⑸施工期环境影响。
9.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三大系统?⑴对象系统:对象系统总体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系统。
第二层次一般可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进一步细化,以下逐层次细化,直至达到可以量化的具体环境评价因子。
⑵时间系统:主要是指在环评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时间系列进行评价,一般可分为不同建设阶段的评价时间系列与不同开工期建设的评价时间系列两个子系统。
对于不同建设阶段的评价时间系列子系统又可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三个子层次。
对于不同开工期建设的评价时间系列子系统又可分为近期开工、中期开工、远期开工三个子层次。
⑶识别系统:是环评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确定工程环评中的影响关系,确定工程环评中的价值标准,确定工程环评结论。
一般识别系统要建立一个标准系统,一个识别指标系统。
10.蓄水工程的环境影响有哪几方面?⑴对局部气候的影响;⑵对水质的影响;⑶对地面径流、泥沙及地下径流的影响;⑷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⑸环境地质的影响;⑹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1.帕蒙工程法的主要评价参数是什么?森林、野生动物、珍稀及濒危物种(陆生)、水库渔业、下游渔业、富营养化、水草、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岸坡稳定、淤积、地下水位、水库漏水、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寄生虫病、公共卫生、营养物、作物生产、水产、防洪、发电、诱发地震、流量变化、蒸发、盐水入侵、温度分层、溶解氧、浊度、pH、重金属、农药、供水、航运、灌溉、搬迁、公路重建、考古价值、输电线、风景、水质、娱乐。
1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有哪几方面?⑴进场道路和施工道路开通所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问题及土地碾压占用问题,其影响与一般公路相似。
⑵大坝修建的水库基地清理和土石方采掘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水质问题。
⑶输水涵洞开掘,有出渣堆弃问题,有施工道路开通的影响问题。
⑷物料输运和人员流动的交通噪声扰民、扬尘影响及拥挤堵塞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⑸施工区破坏植被,改变地形地貌,可造成景观影响,甚至会破坏有保护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⑹施工期植被破坏,或因修路、弃渣、人为活动侵占或破坏某些野生物生境、活动场所或阻断其迁徙通道,影响珍稀濒危与特有植物、古树名木等,可造成陆生生态影响。
⑺施工期可能对文物古迹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⑻施工队伍的信区建设造成植被、土地占用及污染问题,施工人员偷猎盗伐滥采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施工人员引入疫源性疾病等会对当地居民健康带来影响。
13.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兴建水利工程将影响鱼类生活的环境条件。
建库后下游河道天然水文情势改变,其中水流状态和涨水过程的变化对鱼类影响较大。
水库蓄水后由于水库水文条件和营养物质的变化,也会对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产生影响。
14.为什么说环境监理是从属于监理,但是它又具有本身的独立性?环境监理是伴随着工程监理而产生的一项全新的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继续和延伸。
环境监理不仅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它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它是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引入的作为独立于工程监理的另一个第三方。
15.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与信息交流方式。
⑴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众参与非常重视,因为环境问题直接与公众的生活、生产有关。
公众有权了解待建水利水电工程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公众可以随时提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自己的感受、意见。
对于正确评价工程环境影响与搞好工程环境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⑵信息交流方式有:信息公布、信息反馈、信息汇总、信息交流。
16.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征,选用评价的环境因子,按不同层次建立环境因素集,形成评价对象系统的树状结构,简称评价树。
⑵将各层次的环境因子划分评价等级,构成评价集,确定各环境因子的隶属函数值、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层次的权重值,得到各层次模糊关系矩阵。
⑶根据基本层次(可量化环境因子)的模糊关系矩阵,从最低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以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构成上一层次的模糊关系矩阵,再进行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
如此循环往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与矩阵运算。
⑷最终获得水电工程对环境(对象系统)总体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
17.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中如何确定环境因子的隶属度?按下述线性函数式计算各自的隶属度:⑴对越大越优型评价因子,A 、B 两个水库的隶属度分别为:21222111x x x r x x x r h h +=+=⑵对越小越优型评价因子,A 、B 两个水库的隶属度分别为:2122211111x x x r x x x r k k +-=+-=18.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确定环境评分的两个原则各是什么?越大越优和越小越优的原则。
19.灌溉工程的环境影响有哪几方面?⑴蓄水工程环境问题;⑵输水系统环境问题;⑶灌区内部的环境问题。
20.人口环境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人口环境容量与该地区的面积、气候条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供给水平、生活条件、人口素质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与社会福利制度、法律完善程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居民环境意识有关。
21.什么叫人口环境容量?如何通过调节手段来满足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要求?人口环境容量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一个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地承受的人口数量。
人口环境容量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实质上是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与人的统一体。
在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口环境容量时,先假定自然、经济、生活水准等指标分别为一定值,然后通过关系式,就可确定该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即人口环境容量。
再与本地区实有人口相比较,看环境容量是过载了还是有富余。
通过对比我们就可以通过有目的地干预诸自变量,调整环境容量。
如果人口环境容量不足,就可以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允许范围,改善自然环境,增大投入,使环境容量得以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