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答案一、单选题1、①2、②3、③4、④5、④6、③7、②8、③9、④10、②11、①12、③13、①14、④15、②16、③17、②18、①二、填空题1、因果性、预测性;2、6000;3、传染性;4、环境系统;5、交通安全文化;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7、F/C;8、正作用、负作用;9、降低事故发生概率;10、相互匹配;11、全面安全管理; 12、考核评价;13、制定对策措施; 14、安全投资;15、货币投资量;16、系统预推法;17、安全科学;18、大安全。
三、名词解释①多因果型(集中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则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称为多因致果型。
②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③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④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如生产安全、机械安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航空安全、建筑安全、核工业安全等。
狭义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四、简答题1、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1. 相互依存;2. 互为矛盾:安全不仅是生产价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生产价值好坏的决定因素。
实践证明:有安全,就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不但要保证新创生产价值的安全实现,还要保证原有生产资本不受损失。
但是,安全与效益又互为矛盾,企业要提高安全水平,就需要增加投入。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次形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美国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求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 l时,放热化学反应补偿值取1.00是指(C )。
A.轻微放热反应B.中等放热反应C.剧烈放热反应D.特别剧烈放热反应2.“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是由(A )颁布的。
A.日本劳动省B.世界银行国际信贷公司C.荷兰劳动总管理局D.中国劳动部3.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于(C )年通过了《预防重大事故公约》。
A.1991B.1992C.1993D.19944.我国目前实行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是( A )于1992年2月发布的。
A.劳动部B.卫生部C.人事部D.国家经贸委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工程)的( B )前完成。
A.可行性研究报告B.初步设计C.扩大初步设计D.工程图设计6.日本劳动省的《化工厂安全评价指南》,是一种(D )的安全评价方法。
A.半定量B.纯定性C.完全定量D.定性和定量相结合7.事故发生的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表示了系统的( A )。
A.风险率B.损失量C.严重量D.故障率8.一个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就可以使顶事件不发生,因此事故树的最小径集直接表示了系统的( A )。
A.可靠度B.危险性C.风险率D.安全性9.已知系统事故发生率P,风险率R,事故损失严重度S,则:(B )。
A.P= RSB.R=PSC.S =RPD.P = R/S10.a和b为某集合中的两个子集,根据布尔代数的运算定律,布尔代数式(a+ab)的简化式为( C )。
A.bB.abC. aD.b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火灾爆炸指数法是利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物质、设备等数据,通过逐步推算的方式,求出其潜在危险,其目的是(AC )。
A.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及扩大灾害的设备B.制定安全检查表C.将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纳人安全管理D.日常安全检查2.下列符号中,可以表示事故树基本事件的符号有(ABCD )。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
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
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三、判断1、丿,2、X,3、M,4、X,5、M。
四、简答1.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
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
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全系统工程》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二)附参考答案

D.平均近似法
答案:C
更多加微boge30619
3.模糊决策主要考虑了决策因素的哪个属性,请填写______。
A.确定性
B.随机性
C.模糊性
D.灰色性
答案:C
4.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有很多版本,我们教材中介绍的版本是______。
A.第六版
B.第七版
C.第八版
D.第五版
答案:B
5.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取决于______。
A.人文安全管理
B.危险物质、工艺及设备
C.作业、外部环境
D.上述因素都包括
答案:D
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6.( )安全系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都是指它的不确定性。
答案:正确
7.( )安全系统是灰色系统,因此分析得非常透彻是很困难的。
答案:正确
8.( )故障率曲线反映了元件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答案:正确
9.( )化工装备的安全分析采用HAZOP方法很合适。
答案:错误
10.( )事故发生的后果可从发生可能性和危害严重度两方面来描述。
答案:正确
11.( )元件故障率与其可靠度之和等于1。
答案:错误
12.( )单元危险性排序法的参数选择比较容易确定,因此其评定结果分散性较小。
18.( )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事故发生的概率。
答案:错误
19.( )若基本事件的几种重要度系数排序不一致时,以关键重要度排序为准。
答案:正确
20.(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科学。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13.( )安全是指无任何风险的状态。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

系统安全工程一、选择题1.事故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从 到 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A.结果、原因B.原因、结果C.初始、最终D.下、上答案:A 2.事故树分析时要确定顶事件。
所谓顶事件,是指事故树中唯一的、位于顶层的、只是逻辑门的 的事件。
A.中间B.输入C.输出D.无关答案:C 3.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时,要将待分析的事故对象作为 事件。
A.基本B.顶C.中间D.特殊答案:B 4.在事故树中,导致其他事故发生、只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任何逻辑门的输出事件的事件,称为 。
A.基本事件B.中间事件C.顶事件D.底事件答案:A 5.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非门B.或门C.与或门D.与门答案:D 6.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和B2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就会发生,则应使用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非门B.或门C.与或门D.与门答案:B 7.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事件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
A.径集B.割集C.最小割集D.最小径集答案:B 8.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导致顶事件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
A.径集B.割集C.最小割集D.最小径集答案:A 9.在事故树分析中,已知事故树的某个径集,在此径集中去掉任意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径集(即剩余的基本事件不发生不一定导致顶事件不发生),则这个径集被称为 。
A.径集B.割集C.最小割集D.最小径集答案:D 10.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 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A.工艺B.设备C.物质D.单元答案:C 11.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中其潜在能量释放速率的度量,被称为 。
B083700006安全系统工程A卷 (2)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5*20=30分)1. 预先危险性分析中的第3级危险源划为:()A.安全的B.临界的C.危险的D. 灾害的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是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的分值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A. 之和B.分数之和C.绝对值之和D. 乘积3. 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A.危险源B.人工作业C.机械D.人工作业与机械。
4.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 非门B. 或门C. 与或门D. 与门5. 我国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是从( B )开始的。
A. 20世纪80年代末B. 20世界70年代末C. 20世纪60年代末D. 20世纪50年代末6.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步骤不包括()A.确定分析对象系统 B.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C.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 D.调查原因事件7.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是()。
A.安全是绝对的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的要考虑的工作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D. 事故是系统的危险源8. 下列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哪个是属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A. 事故树分析B. 事件树分析C.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D. 因果分析9. 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中,常用的术语不包括()A.事故B. 引导词 C.后果 D.偏离10. 使用布尔代数的运算定律对布尔代数式(B+C)×A×C进行运算,其最简化结果是()。
A.B×A×C +A×C2 B.A× B×C +A×C2 C.A×C D.B×A×C +A×C11. 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A.危险源B.人工作业C.机械D.人工作业与机械12. 在事故树分析中,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最新安全管理知识题库】安全系统工程考试题(答案版)

A.矩形符号
B.圆形符号
c.菱形符号
D.屋形符号
答案:B、c、D
问答题:
1.系统安全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1)有助于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实行宏观控制;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预测;变纵向单科管理为综合管理;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
(4)为企业领导的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5)有助于保险部门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
2.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1)评价前的准备;
(2)系统内危险的辨识与分析;
(3)危险的定量化;
(4)制定安全对策;
(5)综合评价。(安全管理交流-..)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题(答案版)
1.事故发生的.风险率
B.损失量
c.严重量
D.危险级
答案:A
2.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是运用____的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A.卫生工程
B.人机工程
c.系统工程
D.安全工程
答案:c
3.从事故树结构角度分析,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指标是____。
A.结构重要度
B.临界重要度
c.概率重要度
D.相关重要度
答案:A
4.布尔代数表达式:A’(A+B)+B(A’+B)的化简结果为____。
A.A
B.A’
c.A+B
D.B
答案:D
5.采取措施使一个最小径集当中的所有事件都不发生,则顶上事件____。
A.发生
B.不发生
2020、2021石大远程在线考试——《安全系统工程》在线考试(主观题)参考资料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简答题(40分):1、解释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
2、简述故障与故障类型。
3、解释安全与风险的定义。
4、割集与最小割集的区别与联系。
5、径集与最小径集的区别与联系。
6、在HAZOP分析中,有哪些引导词,举例说明;7、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火灾评价法与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特法(MONT)有什么区别?;8、简述安全标准的定义。
9、解释什么是类推原理。
10、解释什么是安全决策。
11、简述安全检查表的优点;12、简述什么是预先危险性分析。
论述题(6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3个题,每题20分,共60分:1、行人过马路时,就某一路段而言,可能有车辆来往,也可能无车通行。
若有车,则分车前通过还是车后通过。
若在车前通过,如时间充分则无事故发生,如没有充足的时间,则看司机是否采取紧急措施。
若不采取措施,或采取措施但失败,则必造成人员伤亡。
以“行人过马路”为初始事件,画出行人过马路发生事故的事件树图。
2、燃气报警器由电源、检测器、接点和警报器四部分构成。
假设这四个部件的可靠度均为0.95。
试求:(1)绘制事件树分析图;(2)燃气泄漏后成功报警的概率。
3、对电机运作系统进行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4、某反应器系统如下图。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为此在反应器的夹套内通入冷冻盐水以移走反应热。
如果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会使反应器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导致反应失控。
以“冷冻盐流量减少”作为起因事件,进行事件数分析。
温度控制器温度报警器5、某废气洗涤系统如图所示,废气中主要危险有害气体包括:HCl气体、CO气体。
洗涤流程如下:为了稀释废气中CO气体和HCl气体的浓度,在洗涤废气之前先向废气中通入一定量的N2气体,然后再进行洗涤。
首先NaOH溶液反应器会吸收混合气体中的HCl气体,HCl气体处理完,会进入第二个CO处理的氧化反应器,在这里会供应氧气进来,跟CO起反应燃烧,然后产生CO2排放到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
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 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
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三、判断1、√,2、×,3、√,4、×,5、√。
四、简答1.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
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
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及贮运;(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6)环境条件;(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3.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1)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
(2)按查隐患要求列出的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为了避免重复,尽可能将同类性质的问题列在一起,系统地列出问题或状态。
(3)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的。
(4)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发生事故之前就被发现。
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二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
2.危险性预先分析: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件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
3.可靠度:产品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产品出现故障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间。
5.故障一般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时间、条件内,大兴安岭不到设计规定的范围。
6.事故树分析: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方法。
7.事故频率: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或生产周期内事故发生的次数。
8.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即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是事故评价定量化的标准。
9.风险率:衡量危险性的指标。
10.结构重要度:指不考虑基本事件自身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相等,仅从结构上分析各个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二、填空1.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简单系统、复杂系统。
2工艺控制;危险物质隔离;防火设施。
3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设备财产损失价值4.(1)科学地制定系统评价目标;(2)议价方法的运用;(3)科学地识别潜在危险和安全防范措施;(4)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5.位置重要度、敏感性、敏感性、6.预测、评价、控制危险三、判断1、√,2、×,3、×,4、×,5、√。
1.要使系统能达到安全的最佳状态,应满足:(1)在能实现系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系统的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2)配合操作和维修用的指令数目最少;(3)任何一个部分出现故障,保证不导致整个系统运行中止或人员伤亡;(4)备有显示事故来源的检测装置或警报装置;(5)备有安全可靠的自动保护装置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
2.冗余设计应遵循下列两个基本原则:(1)冗余度的选择问题。
虽然总的可靠度可以随冗余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冗余度高时效率不高。
利用低可靠度的部件比用高可靠度的部件构成冗余系统效果好。
(2)冗余级别的选择问题。
冗余级别越低,系统的可靠度越高。
3.事故树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故障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
(2)事故树分析能对导致灾害或功能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为改进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3)事故树分析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元、部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而且可对导致这些元、部件故障的特殊原因(人的因素、环境等)进行分析。
(4)事故树分析可作为定性评价,也可定量计算系统的故障概率及其可靠性参数,为改善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定量分析的数据。
(5)事故树是图形化的技术资料,具有直观性,即使不曾参与系统设计的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通过阅读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
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三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安全:指在系统运行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安全工程原理,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性并排除危险,或使危险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使用期限和投资费用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2..风险性:指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的可能性,其程度可用发生概率和损失大小的乘积来表示。
3.有效度:在某种使用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系统或产品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4.故障机理:是指诱发零件、产品、系统发生故障的物理与化学过程、电学与机械学过程,也可以说是形成故障源的原因。
5.故障效应:指的是某一故障发生后,它对系统、子系统、部件有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
6.故障概率:指一特定时间内故障模式所出现的次数。
7.概率重要度I g(i)。
: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变化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程度称为概率重要度I g(i)。
8.危险:指能导致发生意外事故的现实的或潜在的条件。
9.危险性:指对人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的可能性。
10.严重度:表示发生一起事故造成的损失数值。
1、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2、引起伤害的能量,遭受伤害的对象(人或物),相距很近3、势能、动能4、.缓冲装置、吸振器5、概率设计、耐环境设计、冗余设计、预防故障设计、人机工程设计6、注意的装置、舒适的工作环境、消除多余的间歇三、判断1、√,2、×,3、√,4、×,5、√。
四、简答1.安全评价的原则:(1)政策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劳动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2)科学性;在劳动安全议价中,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提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评价工作的指南。
主要体现为:①科学地制定系统评价目标;②议价方法的运用;③科学地识别潜在危险和安全防范措施;④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3)公正性;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①合理分配危险要素的权重值。
②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结论。
(4)针对性。
由于所评价的项目(系统)是现实的、评价目标也是一定的,因此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在评价过程中,分析、识别危险性也必须是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的。
2.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研究方法的特点:(1)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通过原因来分析系统故障(结果)。
(2)系统发生故障便可能丧失其功能。
(3)该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不需要数据作为预测依据,只要有理论知识和过去故障的经验积累就可以了,因而便于掌握。
(4)该方法适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装备设计和预防维修等环节。
3.建造事故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分析系统;建造事故树由全面熟悉开始。
必须从功能的联系入手,充分了解与人员有关的功能,掌握使用阶段的划分等与任务有关的功能,包括现有的冗余功能以及安全、保护功能等。
(2)选好顶上事件;建造事故树首先要选定一个顶上事件。
选好顶上事件有利于使整个系统故障分析相互联系起来,因此,对系统的任务、边界以及功能范围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
(3)合理确定系统的边界条件;有了边界条件就明确了事故树建到何处为止。
(4)调查事故事件是系统故障事件还是部件故障事件;要对矩形符号的每个说明进行检查,若是系统故障事件,在这个事件下面可用“或”门、“与”门或“条件”门,至于用哪种门,必须由必要而充分的直接原因事件来确定。
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四套一、名词解释:1.串联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发生故障,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这样的系统称为串联系统。
2.冗余设计: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功能的重复结构并行工作、确保在局部发生故障时不致丧失功能的设计。
3.故障事件:指系统或系统中的部件发生状态改变的过程。
4.割集(截集、截止集):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发生。
5.径集(路集、通集):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不发生。
6.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
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8.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9.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10.事故频率: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或生产周期内事故发生的次数。
二、填空1、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生产过程的大规模化、复杂化、高度自动化。
2.接地电线、抽放煤炭堆中的瓦斯、排空管3.提高单元可靠度,即减小λi;尽可能减少串联单元数目;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t4.系统或设备、人机相互关系、片面性、可靠性和安全性5.操作性、灵活性、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三、判断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