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练字
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

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考点一炼字(句)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要炼的字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我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有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有的“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自诩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杜荀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有的则“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
炼句,属于诗歌句意题型,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意深刻。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典例剖析]1.(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炼字”的四个角度1.修辞角度“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
“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导入新课清风细柳淡月梅花A、摇、映B、舞、隐C、扶、失二、考点透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更具凝炼、含蓄等特点。
诗歌的语言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如比喻义、隐含义、暗示义等,它们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效果。
理解诗歌的语言是读懂诗歌的前提,鉴赏诗歌的语言则又是诗歌解读的深化。
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呈现频率较高的命题形式。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份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品评诗歌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
(2)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义、色彩、情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
(3)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确认、概括和评价。
三、自主学习指出下列诗句中划线的词的词性,并对其中一句进行赏析。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四、交流展示总结规律:五、提问方式1、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甚么?2、某字历来被人们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甚么作用?3、这首诗某句中的某个字可否换成另一个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哪个字?请赏析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字,你同意这类说法吗?六、课堂示例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最后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甚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技巧攻略
巧解诗歌“炼字”题的三种方法
1.套用法。 试题中常见的“炼字”有两种。一是动词。动词的使用常常能对诗歌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可使诗歌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二是形容词。巧用形 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 如临其境。因此,考生可以记住各类词的词性,以及它们作关键词时通常具有的作用, 答题时可直接套用。 2.删换法。 先整体把握诗歌中某一句的内容,然后再把该句中的关键字删去或换成另外一个字, 看其内容及表达效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核心素养 设题方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鉴赏评价 D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新课标之后主要从炼字、炼词、炼 句、分析语言风格等方面考查。其中对“炼字”题的考查相对频繁,2017-2022 年6年考查了3次,分别是2021·浙江卷·T19、2020·天津卷·T16、2017·山 东卷·T15 难度中等,主要以主观简答题为主。 鉴赏诗歌的语言,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即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 赏品位”。 一是主观题,二是客观题。
这个变化就体现了该字的关键之处,往往是答题的要点。
技巧攻略
巧解诗歌“炼字”题的三种方法
3.倒推法。 一种情况是先看命题者所给出的提示,如:“全诗表达了对百姓疾 苦的关注,作者在某联中用了某字,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学 生在回答问题时,一般要说该字用得好,而“好处”中的其中一点就是 “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另一种情况是先分析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或说明的道理,再根据某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行倒推分析。
炼形容词、数量词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指出哪个字用得好,解释该字的含义。
把该字放在原句中进行分析。(手法, 语法,效果等)
说明该字在原句中起到的作用,或烘 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等。
课堂演练: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问:请赏析颔联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背”是“相背”的意思。(解释字的含义)
②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结合诗句描述画 面),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的对比 (有手法答手法)。 ③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表达效果及作 者情感)。
总结: 炼字 描摹物态能抓住景物特征; 描摹心理能妙传人物心绪; 描摹情景能让人身临其境。
(叠词)
牛刀小试一:
阮 郎 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
湘逢故人“。欲”。它细腻精准地写出了黄昏时分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
冠多误身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刹那之间 【注】 的景象。
问:词的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比较精炼?
牛刀小试二:
答:①网,有网子,网罗之意。 ②拟人和化静为动 的手法,生动、新奇地表达了想要留住春天的 思想感情。
三.从写景状物上突破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有些词的使用,使写景状物更加细腻精准,从 而突出景物的特征。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 中“软”“涌”二字的妙 处。
答案:①“软”,“柔软”的 意思,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 触觉写视觉,生动的写出了夕 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 独特美感; ②“银山”运用比拟的手法, “涌”是“涌动”的意思,化 静为动,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 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 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

•
;街拍第一站 https:/// 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
鉴赏其语言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 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 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一、炼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 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 “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 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 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 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 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 动的美写出来了。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炼字的常见类型。
2﹒了解炼字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诗歌炼字的解题和拟题训练。
二、教学过程一)知识归整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类题型所出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炼动词,其作用是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诗歌通常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写出了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
请分析下列诗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一个“怨”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情,诗人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戍边士兵的怀乡之情。
高中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

,请简要赏析。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注: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2015湖北卷)
劳停驿
欧阳修
例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题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示 范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
驿,是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
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 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 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 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 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 法,就叫做炼字。
古人炼字精神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欧阳修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 甫
高考考情
• (2017山东卷)《早上五盘岭》 • “斗”“攒”两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2016天津卷)《骤 雨》 • 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2014四川卷)《秋暮吟望》 •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 (2007天津卷)《黄氏延绿轩》 •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 (2007全国卷Ⅱ)《新晴野望》 •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②。流光 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流光容易把人抛”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 简析其表达效果。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的主旨句“一片春愁待酒浇”的“一片” 改为“一种”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4.上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两个词用得 好,为什么?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技巧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技巧(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古典诗歌的炼字技巧。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语言的考查内容,提高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2、规范鉴赏诗歌语言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2)古人作诗作词,非常注重炼字。
咱们知道有句话“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一、品赏佳句,推敲字词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诗歌炼字可以达到美妙的艺术境界,那么炼字的本质是什么?二、炼字的定义炼字——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苏东坡曾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炼字,本质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词意两工,这样的字才光芒四射。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在考试中诗歌炼字考查形式是什么?三、考点链接1、考点:赏析评价诗词语言。
2、考查方式:主观题形式。
3、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5)炼字的主要类型四、炼字的主要类型1、炼动词。
动词的锤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2、炼修饰语--形容词和副词。
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4、炼特殊词--数量词、色彩词、拟声词。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5)这一节咱们就从动词的角度来体会古典诗歌炼字的妙处五、你敢试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打分 炼字类:释含义+描景象+谈作用
1——2分
没有解释含义,没有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回答空洞
请你打分 炼字类:释含义+描景象+谈作用
3分 没有描摹景象,描述的词语不够准确
请你打分 炼字类:释含义+描景象+谈作用
4分 回答不完整,没有点出这两个字的作用
请你打分 炼字类:释含义+描景象+谈作用
温 馨 提 示:
诗歌是文化艺术的结晶,首先是欣赏, 只有带着喜爱欣赏的心态去对待,然后辅 以科学规范的做题技巧,才能打开思路, 在考试中拿到更多的分数。
新密二高
17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新密二高
18
学会规范审题和答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
炼字
炼字题的提问方式
• 提问方式1 :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 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 提问方式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提问方式3 :某字有的版本用另一 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
赏析词语的四个思考方向
1.看字是否传神 2.看字是否表情 3.看字是否造境 4.看字是否显性
样的意境,或 是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作 用)
真题体验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 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 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
5分 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但不够准确。
【参考答案】
① “拳”和“退”。用“拳”字 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 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 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②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 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③两者不仅渲染了鹭宿沙滩、鸿 飞长天这样宁静的风景,也表达了作 者对闲适无拘生活的向往。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 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 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 「参考答案」
•
• 网,用网捕捉的意思。作者运 用比喻手法,(步骤一,释含义, 明手法) 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 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 留住春天。(步骤二,描画面)非 常生动、新奇,表达着挽留春天的 愿望。同时,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 意无可奈何又难以排解的情绪 (结合情感点明作用)。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 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 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 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4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2015山东卷)
【答题范式】
释含义(明手法)+描景象+谈作用(析感情)
【答题套路】
某字运用了 ( )手法,描绘了( ) 的画面或展现了一种( )的场景,抒发了 作者( )的感情。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卜算子 张元干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②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③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①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词风“长于悲愤” ②明河:即银河。 ③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 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第二步:.尽量分点陈述,条理清晰。首先要把答 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 2.结合该字含义和原诗内容合理分析。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 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切记空洞,要答得具体。比如光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4.规范用语。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术语。
把该字放
• 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水气使行入云原句中
第一也步充:满解湿气而显得浓重凝滞,突出了外描在述景象。
释该环字境在的句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面对国事 中的多含难义内。 心的凄凉和沉重。
•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 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第的三氛步围:,点出 表现了作者愁苦难以派遣的迷惘该。字烘托了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