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与选择

合集下载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应用领域及使用安全要点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应用领域及使用安全要点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应用领域及使用安全要点电动工具应用领域机械工业中的钻孔、锯割、抛光、去锈、打磨和螺钉、螺栓、螺母的紧固等。

建筑装潢中的水泥钻孔,植筋,墙壁开槽,混泥土搅拌,瓷砖石材切割等。

农田矿山中的水利建设,隧道施工,开凿岩石,混泥土加实等。

园艺林业建设中伐木,取材,植树,修剪,草坪修理,碎枝等。

木材加工制造中锯,刨,割,雕刻、抛光等。

电动工具的分类电动工具按触电爱护可分为类工具、II类工具和III 类工具。

1、I类工具(1)I类工具防触电爱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需要将能触及的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爱护接地、接零线相连接。

一旦基本绝缘失效,依靠接地、接零爱护。

(2)I类工具金属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使用I类工具要求必需有牢靠的接地或接零。

(3)I类工具电源线必需采纳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状况下都只能用作爱护接地或接零线。

(4)I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Ω。

2、Ⅱ类工具(1)II类工具防触电爱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另有附加绝缘、补充绝缘等平安措施。

一旦基本绝缘失效,附加绝缘仍可保证使用者平安。

若是双重绝缘,本身则相当于基本绝缘加附加绝缘的水平。

(2)II类工具绝缘性能高,适用于较差使用环境。

其平安性能完全取决于工具的绝缘质量,不需实行爱护接地、接零措施。

一般带塑料外壳的产品都具有双重绝缘结构。

(3)II类工具是不带接地线的,电缆插头是二插。

除了基本绝缘外,塑料外壳可以作为附加绝缘来防止触电。

也有金属外壳的Ⅱ类工具,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

II类工具的明显部位有“回”字符号标志。

(4)II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7MΩ。

3、Ⅱ类工具(1)III类工具指防触电爱护依靠平安特低电压(SELV)供电的设备。

这类设备的内部电压不能高于平安特低电压。

(2)III类工具依靠平安特低电压供电来保证使用者的平安,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凡属下列小型设备均为手持电动工具:电动扳手、手电钻、手用电砂轮、电改锥、冲击钻、角向磨光机、胀管器、瓷片切割机等。

一、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根据GB/T3878-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手持电动工具按电击保护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1.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原件与设施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线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导电体,具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触头的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工具也认为是Ⅰ类工具,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线)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零件在基本绝缘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2.Ⅱ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依靠附加的安全措施,如算层绝缘或附加绝缘,没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全条件。

3.Ⅲ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依靠特低电压供电,工具内不产生高于特低电压的电压。

二、工具应用场合划分1、一般作业场所,可使用Ⅱ类工具;2、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3、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或在电器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的Ⅱ类工具。

三、使用条件1、在一般场所使用Ⅰ类工具,还应在电器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其中剩余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要求详见GB3883.1-2014的规定。

2、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Ⅱ、Ⅲ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源耦合器等应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

在狭窄作业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3、在潮湿、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4、当使用带水源的电动工具时,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要求符合GB3883.1-2014的规定,且安装在不易拆除的地方。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制度依据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1、I类工具。

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2、II类工具。

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3、III类工具。

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Ⅲ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第八章 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电气设备

第八章  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电气设备
第八章 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电气设备
第一节 手持式电工工具 第二节 移动式电动工具
第一节、手持电动工具
手持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轮、 冲击电钻、电锤、手电锯等。在使用时必 须用手握持手柄不断移动,并且在工作时 由于振动较大,其内部绝缘容易损坏。所 以危险性比其他电器较大,更容易发生触 电事故,所以在安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施。
刘某等人使用前,又没有对手电钻进行检查,合闸后,
刘某发现电钻不转,检查电钻时,右手握手电钻左手扶墙, 使电流通过双手形成回路,导致触电后坠地死亡。
二、原因分析 违反了《手持电动工具管理、检查、维修的安全技术
规程》 (GB3787——93)规定。 按规程要求: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保管人员必须进
行一次日常检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进行日常检查。 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使用I类工 具时还应采取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工 具电源线不得接长或拆换,需加长时应采用耦合器进行 联接。刘某使用的电钻插头被拆换过,送回来后也没检 查,使用时又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电源线又被用两芯 胶皮线接长,电源插头接地端被接到相线上,一系列的 错误行为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类别 安全性 方便性 生产及使用情况
Ⅰ类 较差 差 Ⅱ类 较好 好
不允许生产 但仍在使用 大量
Ⅲ类 最好 差
较少

金属壳体



保护绝缘


工作绝缘
示 意

带电体
二、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要求
1、手持电动工具的合理选用
(1)、一般场所,为保证安全,应选Ⅱ类工具 若选Ⅰ类,除应正确进行接地或接零外,还
应另外采取防护措施: a.使用绝缘用具(手套、鞋、垫、台) b. 装设漏电保护器 c. 安全隔离变压器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指电钻、冲击钻、电锤、射钉枪及手持式电锯、电刨、切割机、砂轮等。

手持式电动工具按其绝缘和防触电性能进行分类,共分为三类,即I类工具、Ⅱ类工具、Ⅲ类工具。

I类工具是指具有金属外壳、采用普通单重绝缘的工具;Il类工具是指具有塑料外壳、采用双重绝缘或金属外壳、加强绝缘的工具;Ⅲ类工具是指采用安全电压(例如36V、24V、12V、6V等)供电的工具:各类工具因其绝缘结构和供电电压不同,所以其防触电性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其选择和使用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择(1)一般场所(空气湿度小于75%)可选用I类或Ⅱ类工具。

(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工具,严禁使用I类工具。

(3)在狭窄场所(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作业时,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工具。

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1)I类工具的防触电保护主要依赖于其金属外壳接地和在其开关箱中装设漏电保护器,所以其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二处)必须可靠;而且其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应按潮湿场所对漏电保护的要求配置;其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且不得有接头,负荷线插头应具有专用接地保护触头。

(2)Ⅱ类工具的防触电保护可依赖于其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但使用金属外壳Ⅱ类工具时,其金属外壳可与PE线相连接,并设漏电保护。

Ⅱ类工具的负荷线成采用耐气候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且不得有接头。

(3)Ⅲ类工具的防触电保护主要依赖于安全隔离变压器,由安全电压供电。

在狭窄场所使用Ⅲ类工具时,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应设置在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使用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Ⅲ类工具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应按潮湿场所对漏电保护的要求配置,其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且不得有接头。

(4)在潮湿场所、金属构架上使用Ⅱ、Ⅲ类工具时,其开关箱和控制箱也应设在作业场所外面。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国标GB38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Ⅲ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手持电动工具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家庭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从简单的家庭维修到复杂的建筑工程。

手持电动工具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分类。

1. 电钻电钻是最常见的手持电动工具之一。

它们通常用于钻孔和螺丝拧紧。

电钻有两种类型:有线和无线。

有线电钻需要插入电源插座,而无线电钻则使用电池供电。

无线电钻更加方便,但是它们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经常更换。

2. 电锤电锤是一种用于钻孔和敲击的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钻混凝土和石头等硬质材料。

电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钻头或锤头进行旋转或敲击。

电锤通常比电钻更加强力,但是它们也更加重。

3. 电锯电锯是一种用于切割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的工具。

它们通常有两种类型:手持电锯和台式电锯。

手持电锯通常用于户外工作,而台式电锯则用于室内工作。

电锯的切割能力取决于它们的电机功率和锯片的质量。

4. 砂轮机砂轮机是一种用于磨削和切割的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金属和石头等硬质材料的加工。

砂轮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砂轮进行旋转。

砂轮机的切割能力取决于它们的电机功率和砂轮的质量。

5. 喷枪喷枪是一种用于喷涂和清洗的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汽车喷漆和家庭清洁。

喷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将涂料或清洁剂喷出。

喷枪的喷涂效果取决于它们的喷嘴大小和涂料的粘度。

手持电动工具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家庭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们的种类繁多,每种工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优点。

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安全规定。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持式电动工具随处可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但你是否了解这些手持式电动工具是如何分类的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按照触电保护方式来分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工具,也被称为基本绝缘工具。

这类工具的防触电保护仅依靠基本绝缘,也就是工具中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它没有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使用这类工具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否则使用者可能会有触电的危险。

二类工具,被称为双重绝缘工具。

其不仅有基本绝缘,还增加了附加绝缘,也就是在工具的基本绝缘损坏时,能够提供防止触电的保护。

双重绝缘工具的外壳一般都是塑料的,明显区别于一类工具。

二类工具不需要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三类工具,称为安全特低电压工具。

它是通过将工具内部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特低电压范围内,来防止使用者触电。

这类工具的电压通常不超过 42 伏,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接下来,按照用途分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也是多种多样。

钻孔类工具,如手电钻,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可以在各种材料上钻孔,如木材、金属、塑料等。

冲击钻则在钻孔的基础上增加了冲击功能,能够更轻松地在砖石等坚硬材料上打孔。

磨削类工具,像角磨机,可以用来打磨金属、石材等表面,使其更加光滑平整。

砂轮机则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磨削工作。

切割类工具,比如电锯,用于切割木材、塑料等材料。

电剪刀可以裁剪金属薄板等。

紧固类工具,像电动螺丝刀,能快速拧紧和松开螺丝,提高工作效率。

电动扳手则适用于较大规格的螺栓和螺母的紧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手持式电动工具。

例如,热风枪,常用于加热、软化塑料、胶水等材料,以便进行塑形或粘贴。

还有电动喷枪,可用于喷漆、涂胶等工作。

再说说按照电源类型分类。

常见的有交流电源工具和直流电源工具。

交流电源工具直接连接市电,使用方便,但受电源插座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警示《安全》2010年第12期
手持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握在手中、使用环境恶劣、移动性大、运行时振动剧烈,加之使用人员普遍不懂安全用电知识。

如果在施工时选择的工具类型不合适,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使用者安全的角度考虑,可根据触电保护特征分类。

按电击防护条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把电气设备分为0类、0Ⅰ类、Ⅰ类、Ⅱ类和Ⅲ类电气设备。

0类、0Ⅰ类、Ⅰ类设备都是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的设备,而且都可以带有Ⅱ类或Ⅲ类设备的部件。

所不同的是0类设备外壳上和内部不带电导体上没有接地端子;0Ⅰ类设备的外壳上有接地端子;Ⅰ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Ⅱ类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备,采用双重绝缘的电器上标有一个特殊的符号,是一个大写的“回”字。

Ⅲ类设备是使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设备。

Ⅱ类和Ⅲ类设备一般不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手持式电动工具没有0类和
0Ⅰ类,只有Ⅰ类、Ⅱ类和Ⅲ类。


中Ⅰ、Ⅱ类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
电压一般是220V或380V;Ⅲ类工
具的使用电压过去我国普遍采用
36V,现在我国标准规定为42V。

从使用安全角度看,使用手持式
电动工具造成的触电死亡,几乎都
是因使用Ⅰ类工具引起的。

今后
不得不使用时,必须采取其他安全
保护措施,如1∶1安全隔离变压器,
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安装漏电保
护器等。

Ⅱ类电动工具比Ⅰ类工具
安全可靠,主要是因为有一层附加
绝缘,当基本绝缘损坏时,操作者
仍能与带电体隔离,不致触电。


类工具由于使用42V以下的安全
电压,即使漏电,因通过人体的电
流很小,发生触电的可能性几乎为
零。

综合分析对比,选择Ⅰ类手持
式电动工具不安全,选择Ⅲ类手持
式电动工具虽然安全,但由于要用
专用变压器,增加投资,使用起来
也不方便,所以此类工具目前在我
国很少使用。

今后我国手持式电动
工具的发展方向是Ⅱ类电动工具。

(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择
Ⅰ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性
能差,在我国早已经停止生产。


前市售的手持电动工具已全部是
Ⅱ类电动工具。

由于Ⅰ类手持电动
工具只带有普通绝缘,外壳带有全
部或部分金属,加之使用时几乎没
有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的,一旦漏
电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应尽快
淘汰。

在施工时应根据使用环境和
使用条件选择手持式的类型。

例如
选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
器,或经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或
使用者戴绝缘手套,或使用者站在
绝缘台垫上;在一般场所,为保证
使用者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
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
类工具,须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
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
漏电保护器;在狭窄场所(如锅炉
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
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
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
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控制
箱、电源联接器等和Ⅱ类工具的漏
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
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
具;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
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
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马祥琴)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与选择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