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净工作台验证方案、报告

合集下载

超净工作台验证

超净工作台验证

超净工作台验证方案目录1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主要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安装确认(IQ)...................................................................................................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验证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净工作台设备验证方案介绍

超净工作台设备验证方案介绍

CHAPTER 02
超净工作台设备验证方案概述
验证方案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确保超净工作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 足预定的标准,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 性和效率。
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采用科学、公正、客 观的方法,对超净工作台设备进行多 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验证方案的范围和方法
范围
包括超净工作台的空气净化系统、照明系统、电 气控制系统、外壳和支架等部分。
清洁度验证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和步骤:采用粒子计数器、细菌培养皿或其他相关 仪器对超净工作台进行检测,记录各项指标的数值,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准备相关仪器和试剂,如粒子计数器、细菌培养皿等 。
3. 在超净工作台上采集样本,使用粒子计数器对尘埃粒 子数进行检测,使用细菌培养皿对微生物数量进行检测 。
能耗与节能
设备稳定性与可靠 性
人机交互与操作性 能
超净工作台设备应具有 高效空气净化能力,能 够过滤和去除尘埃粒子 、细菌、病毒等污染物 ,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 用户需求。
超净工作台设备在运行 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应符 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用户 需求,避免对工作人员 造成干扰和不适。
超净工作台设备的能耗 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 用户需求,同时应具备 节能环保功能,降低运 行成本。
背景
超净工作台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 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其进行设备验证是非常必要的。
范围和限制
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超 净工作台,包括水平层流超净工 作台和垂直层流超净工作台。
限制
本方案主要针对超净工作台的设 备验证,不涉及具体操作过程和 实验方法的验证。
验证

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净工作台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工程、电子等领域的洁净环境中。

超净工作台的清洁验证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洁净环境维持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清洁验证方法,确保超净工作台始终保持洁净状态。

二、清洁验证目标1. 确保超净工作台达到规定的洁净级别,满足相关行业标准和要求。

2. 验证超净工作台内部和外部表面的清洁度符合要求。

3. 检测超净工作台的维护和清洁措施的有效性。

4. 确保清洁验证过程可追溯、可验证。

三、清洁验证方法1. 准备工作(1)确保超净工作台正常运行,在工作台内保持适当的洁净空气流动。

(2)准备清洁验证所需的设备和试剂,包括粉尘评估仪、湿度计等,同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编制清洁验证操作规程和记录表,明确验证操作流程。

2. 表面清洁验证(1)选择适当的清洁验证方法,如色素涂覆法、白绒布法等,根据超净工作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使用事先制备好的验证试剂进行清洁验证。

验证试剂可以是清洁剂稀释液、颜料涂料等,具体选择根据验证方法而定。

(3)按照验证方法要求,将验证试剂均匀涂布于超净工作台表面,确保涂布完整并覆盖全部表面。

(4)验证试剂干燥后,使用粉尘评估仪等设备对超净工作台表面进行评估,记录评估结果。

3. 空气洁净度验证(1)根据超净工作台所在行业的洁净标准,选择适当的空气洁净度验证方法,如粒子计数法、菌落数计数法等。

(2)使用粒子计数器或菌落计数器等设备,对超净工作台内空气中的粒子数或菌落数进行检测。

(3)记录检测结果,并与规定的洁净标准进行对比,判断超净工作台的洁净程度。

4. 清洁验证记录和分析(1)根据清洁验证操作规程的要求,详细记录清洁验证过程中的数据、观察结果和评估结果。

(2)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超净工作台是否达到要求的洁净级别。

(3)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完善超净工作台的清洁措施和维护计划。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一、工作台清洁验证的意义超净工作台是医疗机构、实验室等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净化设备,主要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和样品的无菌环境,防止样品受到外界污染影响结果。

然而任何净化设备都需要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定期检验和验证,需要验证其清洁程度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因此,清洁验证是保证超净工作台性能稳定的必要手段。

二、清洁验证的步骤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验证方式和对象验证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自然沉降法和人工扫描法。

自然沉降法是将验证板放置于超净工作台内,使用其自身重力让采样板沉降一定时间后,再将其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析。

人工扫描法则是使用人工扫描采样板的方法,将采样板在超净工作台内扫描,将其保存并传送到培养基上进行分析。

对象一般指工作台内或周围的微生物。

其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操作需求进行考虑,可以选择菌种较为广泛的生物指示剂,也可以选择与操作场所卫生条件相符的实际菌种。

2、准备工作在验证开始前,需要对清洁验证板进行预处理。

常规操作包括对验证板进行预浸润、消毒和保存等处理。

同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和制备工作。

3、净化空间环境开始进行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的前置条件之一是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着装、手消毒、洗手站、操作空间清洁等几个方面。

4、采样取证进行清洁验证的关键环节是采样取证,该步骤需要参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在采样前需先清洗超净工作台内表面,运用已统一标准洗涤液消毒。

随后用消毒棉球擦拭采样面积。

再使用无菌采样板采样,注意采样要覆盖到整个操作区域的引导板。

5、传递培养处理完成采样后,需要将采样板传递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处理。

采样板需按照要求切开,培养在培养基杯中分层染色或传递到预制好的寻找剂等检测设备中进行分析。

6、统计与分析结果培养出的菌落数需要依据规则进行统计和分析。

无菌设备建立后每年要进行一定的验证,该结果需要认真保存,作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的参考。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超净工作台是一种高度洁净的实验室设备,用于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

为确保超净工作台的功能和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验证。

本文将介绍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的方案,包括验证目标、验证步骤、验证依据和验证频率等内容。

一、验证目标超净工作台的清洁验证主要目标是确认工作台内的洁净度符合规定的标准。

验证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洁净度:确认工作台内的空气洁净度符合规定的标准,通常使用微生物培养方法进行验证。

2. 工作区域洁净度:确认工作区域的物体和表面的洁净度符合规定的标准,通常使用显微镜和特定的验证试剂进行验证。

3. 运行稳定性:确认超净工作台的运行和过滤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过滤效果和气流平衡等。

二、验证步骤超净工作台的清洁验证可分为初次验证和日常验证两个步骤。

1. 初次验证初次验证是指超净工作台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的验证。

验证步骤如下:a. 检查超净工作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尺寸、材质和过滤装置等。

b. 清洁超净工作台内的表面和物体,使用洁净布和消毒剂进行清洁。

c. 运行超净工作台30分钟以上,以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d. 使用微生物培养方法验证超净工作台的空气洁净度,采集空气样品进行筛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e. 使用显微镜和验证试剂验证工作区域的洁净度,例如用荧光剂检查物体表面的清洁程度。

2. 日常验证日常验证是指超净工作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定期验证。

验证步骤如下:a. 每次使用前,检查超净工作台内的表面和物体是否干净,如有污物应及时清洁。

b.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微生物培养验证,采集空气样品进行筛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c. 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区域洁净度验证,使用显微镜和验证试剂检查物体表面的洁净程度。

d. 检查超净工作台的运行状态,包括气流平衡、过滤效果和噪音等。

三、验证依据超净工作台的清洁验证应基于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常用的验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洁净度: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确认超净工作台的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符合规定标准。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02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统一的报告格式,确保报告的
规范性和可读性。
报告提交
03
将验证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以便对超净工作台的清洁
效果进行进一步评估和使用。
验证结果跟踪和改进建议提
结果跟踪
对超净工作台的清洁效果进行长期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超净工作 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改进建议
根据验证结果和跟踪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强设备维护、提高 操作技能、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以进一步提高超净工作台的清洁效果。
评估标准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评估结果
根据检测和评估结果,对超净工作台的清洁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 括清洁度、微生物数量、空气质量等方面。
验证报告编写和提交
报告内容
01
包括验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详细描述超净工作台的
清洁效果和评估结果。
报告格式
检查超净工作台内部是否干燥,没有 残留的水珠和水分。
检查超净工作台的挡板、照明灯等部 件是否完好,没有损坏。
04
验证计划和实施步骤
验证计划制定
确定验证 生物控制等。
制定验证方案
根据验证目的,制定详细 的验证方案,包括验证方 法、验证周期、验证标准 等。
关闭超净工作台电源,并确保 没有人在超净工作台内。
打开超净工作台的外门,确保 内外空气流通。
清洁过程
使用专用的清洁布擦拭超净工作 台的表面、挡板、照明灯等部件

使用清洁剂和消毒液对超净工作 台内部进行清洗和消毒。
清洗完成后,用清水冲洗超净工 作台内部,确保没有残留的清洁
剂和消毒液。

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

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超净工作台是一种高度洁净的工作环境,主要用于电子器件、药品、食品等领域的生产和实验。

超净工作台的清洁验证是确保工作环境洁净度符合要求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对2023年超净工作台清洁验证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清洁验证的背景和目的超净工作台的清洁验证是为了确保工作台内部空气的洁净度符合规定要求,保证生产和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清洁验证的目的是评估超净工作台的洁净性能,确定其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并为后续的实验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清洁验证的内容和方法1. 清洁验证的内容清洁验证主要包括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的监测。

空气微生物监测是评估工作台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采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培养和计数来完成。

颗粒物监测是评估工作台内颗粒物污染水平的方法,可以通过空气采样和粒径分析来完成。

2. 清洁验证的方法(1)空气微生物监测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工作台内空气样品,采样时间和采样位置应符合规定。

将采样的空气样品分别进行培养和计数,根据计数结果确定工作台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

(2)颗粒物监测使用粒径分析仪对工作台内空气样品进行粒径分析,确定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浓度。

颗粒物监测可以分为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三、清洁验证的实施步骤1. 确定验证频率和样本数量根据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情况和洁净度要求,确定清洁验证的频率和每次验证的样本数量。

通常建议每个工作台每月进行一次清洁验证,并采集足够数量的样本进行监测。

2. 实施清洁验证按照清洁验证的方法进行实施。

首先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采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培养和计数。

然后进行颗粒物监测,采集空气样品并进行粒径分析。

确保验证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分析验证结果根据清洁验证的结果,判断超净工作台的洁净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洁净度符合要求,则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洁净度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洁和维护,然后重新进行清洁验证。

超净工作台验证报告

超净工作台验证报告

目录1、目的2、范围3、职责与验证计划4、基本描述5、确认实施内容6、偏差处理7、变更处理8、验证报告9、验证证书1.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层流洁净工作台验证方案,以确认其能够符合使用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层流洁净工作台的验证。

3.1.验证小组人员职责3.1.1.组长职责组织协调验证人员工作安排,落实验证使用仪器及对设备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进行指导;负责所有数据的分析、评价。

3.1.2.组员职责·操作人员:负责验证中的生产操作,对日常监控进行记录。

·现场QA人员:负责验证过程的取样,对现场进行监控。

·设备员:负责验证过程中所有与设备有关的调试、维修工作,负责对设备运行检查工作及收集验证中设备的有关数据。

·实验室QC人员:负责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

3.2.验证计划验证计划于2015年06月上旬进行验证。

4. 基本描述:本设备为层流洁净工作台,是造就局部高洁净空气环境的设备,为单人单面、垂直层流式。

适用于医药卫生、科研等部门,对提高产品成品率、精密度、稳定性、可靠性有显著作用。

5 方案实施:5.1.人员的确认·目的:确认所有执行本方案的人员的资格。

·程序:列出和确认所有执行本方案的人员。

·可接受标准:所有执行本方案的人员(姓名、签名和部门/公司)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并已接受本验证方案的培训。

·确认报告:填写附件5.1:人员的确认。

5.2.文件的确认·目的:确认验证所需文件资料及图纸是否齐全。

·程序:根据附件5.2所列资料清单,逐个检查确认所需的文件资料、图纸是否齐全,是否经过批准。

·可接受标准:附件5.2所列资料清单齐全,并经过批准。

·确认报告:填写附件5.2:所需文件的确认。

5.3.验证所用仪器确认所有用于测试的仪器均应有确认,并把确认结果记入附录表5.35.4.运行确认·目的:确认验证设备运行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净工作台验证方案方案起草人: 年月日方案审核人: 年月日方案批准人: 年月日目录1.综述2.验证的目的3.职责与成员3.1验证委员会职责3.2质量保证部职责3.3成员3.4验证实施的时间进度4.验证内容4.1安装确认4.1.1仪器基本信息4.1.2设备档案4.1.3安装条件确认4.1.4安装确认4.2运行确认4.2.1工作台上的仪表及实验中所用仪器仪表校验情况:4.2.2试验项目及限度标准4.2.3测试规则4.2.4照度4.2.5 尘埃粒子4.2.6风速的测定4.3 性能确认4.3.1沉降菌检查4.4偏差处理5.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6.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1.综述:本仪器为XXX型层流洁净工作台,是造就局部高洁净空气环境的设备,为单人单面、垂直层流式。

适用于医药卫生、科研等部门,对提高产品成品率、精密度、稳定性、可靠性有显著作用。

2.验证的目的:通过验证确认层流洁净工作台是否能够达到设备性能指标,符合检验产品需求。

3.职责与成员3.1验证委员会职责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3.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3.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3.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3.1.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3.1.6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3.2质量保证部职责3.2.1 负责验证用样品及其它消耗性备品的准备。

3.2.2 负责备品、备件的保存。

3.2.3 负责设备仪器的操作。

3.2.4 负责记录各种测试结果。

3.2.5 负责拟订再验证项目及周期。

3.2.6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

3.3成员4.验证内容4.1安装确认4.1.1仪器基本信息4.1.2设备档案4.1.3安装条件确认确认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原设计的条件。

4.2运行确认4.2.1工作台上的仪表及实验中所用仪器仪表校验情况:4.2.2试验项目及限度标4.2.3测试规则4.2.3.1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4.2.3.2对净化工作台的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4.2.4照度检测要求:室内温度已趋稳定,光源输出趋于稳定后进行。

检测方法:在距离台面0.3m的高度处等距离取三点检测,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检测记录4.2.5 尘埃粒子4.2.5.1方法:采用CLJ-D尘埃粒子计数器,按照《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尘埃粒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确定采样点数:在开机30分钟后,离操作台面边缘20cm,面高10~15cm处,左至右相隔25±5cm设测试点。

取样管口面向送风口,设三个测试点。

分布如下:4.2.5.2确定采样量:按公式VS =20/Cn.m×1000计算VS——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L;Cn.m——被测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被考虑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20——在规定被测粒径粒子的空气洁净度等级限值时,可检测到的粒子数,pc。

对于粒径为0.5μm的粒子,其VS=20/3500×1000=5.7L对于粒径为5μm的粒子,采取增加采样量的方法,以确保准确性,本次确定采样量为15L。

确定采样次数:每点测量3次。

4.2.5.3结果计算悬浮粒子浓度的采样数据应按下述步骤作统计计算。

⑴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C1+C2+……+CNA =N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C1-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I(I=1,2,…,N),粒/ m3N-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

⑵平均值的均值A1+A2+……+ALM =L式中;M-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 m3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I=1,2,…,L)粒/ m3L-某一洁净室(区)内的总采样点数个。

⑶标准误差:式中:SE为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m3。

⑷置信上限UCL=M+t+SE式中:UCL为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粒/m3。

t为95%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见下表:⑸结果评定:判断悬浮粒子洁净度级别应依据下述两个条件: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洁净级别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L≤级别界限。

全部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平均值的95%置信上限必须低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UCL≤级别界限。

4.2.5.4检验记录见下表(注:单位为个/ m3)4.2.6风速的测定4.2.6.1测点位置: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截面应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最好不大于200mm,测点设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少于9个点。

1 2 34 5 67 8 94.2.6.2检测方法:用热球风速仪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步骤按《热球风速仪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4.2.6.3检测记录:测点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数值4.3 性能确认4.3.1沉降菌检查4.3.1.1确定采样点与培养皿数因工作台面积小,可以仅取两个采样点,分布为对角线上的两个三等分点。

工作台为100级,根据沉降菌最少培养皿数可定为(ф90mm,沉降0.5h)14个,即每个采样点的培养皿数为7个。

4.3.1.2沉降菌的测定方法按照《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沉降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具体如下:⑴所用仪器、设备: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培养皿(ф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⑵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⑶方法步骤:取用两个ф90mm×15mm的培养皿,各注入15ml培养基,分别放在测点处,开盖暴露30min,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然后在30~35℃恒温培养箱中经48小时培养为用肉眼计菌菌落,并记录生成的菌落数CFU,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

若培养皿上有两个或以上的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两个或以上菌落计数。

以上操作重复7次。

每个区域取1个对照皿,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然后与采样后的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箱内培养,结果应无菌落生长。

4.3.1.3菌落计数:⑴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⑵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4.3.1.4 结果计算:⑴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⑵平均菌落数的计算见下式。

m1 + m2 +……+ m n平均菌数m=n式中:m为平均菌落数;为1号培养皿菌落数;m1m为2号培养皿菌落数;2为n号培养皿菌落数;mnn为培养皿总数。

4.3.1.5检测记录4.4偏差处理4.4.1若是采样检测不合格,重新连续取样检测;必要时,在不合格点更换取样人员,进行对照检测,以确定不合格原因;要做好相应的偏差调查报告并作为验证资料的一部分。

4.4.2若属系统方面的原因,需报验证委员会,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或对系统进行处理。

5.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质保部负责超净工作台的确认、运行情况,拟订再验证周期(附件5),报验证委员会审核。

6.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质保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报验证委员会。

验证委员会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附件6),确认超净工作台的再验证周期。

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包括:6.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6.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6.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6.4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超净工作台验证报告方案起草人: 年月日方案审核人: 年月日方案批准人: 年月日目录1.概述2.验证内容2.1安装确认2.1.1仪器基本信息2.1.2设备档案2.1.3安装条件确认2.1.4安装确认2.2运行确认2.2.1验证程序及合格标准2.3性能确认:2.3.1空载热分布测试2.3.2生物指示剂验证3.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1.概述本验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按已批准的方案实施验证。

旨在证实超净工作台是否能够达到设备性能指标,符合检验产品需求。

2.验证内容2.1安装确认2.1.1仪器基本信息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2.1.2设备档案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2.1.3安装条件确认确认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原设计的条件。

确认人: 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4.2运行确认4.2.1工作台上的仪表及实验中所用仪器仪表校验情况:确认人: 日期: 年月 日 复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4.2.2试验项目及限度标准4.2.3测试规则4.2.3.1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4.2.3.2对净化工作台的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4.2.4照度检测要求:室内温度已趋稳定,光源输出趋于稳定后进行。

检测方法:在距离台面0.3m的高度处等距离取三点检测,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检测记录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4.2.5 尘埃粒子4.2.5.1方法:采用CLJ-D尘埃粒子计数器,按照《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尘埃粒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确定采样点数:在开机30分钟后,离操作台面边缘20cm,面高10~15cm处,左至右相隔25±5cm设测试点。

取样管口面向送风口,设三个测试点。

分布如下:4.2.5.2确定采样量:按公式VS =20/Cn.m×1000计算VS——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L;Cn.m——被测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被考虑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20——在规定被测粒径粒子的空气洁净度等级限值时,可检测到的粒子数,pc。

对于粒径为0.5μm的粒子,其V=20/3500×1000=5.7LS对于粒径为5μm的粒子,采取增加采样量的方法,以确保准确性,本次确定采样量为15L。

确定采样次数:每点测量3次。

4.2.5.3结果计算悬浮粒子浓度的采样数据应按下述步骤作统计计算。

⑴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C1+C2+……+CNA =N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C1-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I(I=1,2,…,N),粒/ m3N-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

⑵平均值的均值A1+A2+……+ALM =L式中;M-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 m3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I=1,2,…,L)粒/ m3L-某一洁净室(区)内的总采样点数个。

⑶标准误差:式中:SE为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m3。

⑷置信上限UCL=M+t+SE式中:UCL为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粒/m3。

t为95%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见下表:⑸结果评定:判断悬浮粒子洁净度级别应依据下述两个条件: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洁净级别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L≤级别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