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校园网精品课程习题
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医学统计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医学统计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2.原始数据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均数、标准差均变()。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3.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t界值表的自由度为n₁+n₂-2。
()A、错误B、正确4.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5.下列哪些属于计量资料的指标?()A、年龄B、身高C、性别D、血型E、体重6.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
()A、错误B、正确7.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正确答案:D8.合理的抽样设计可以减小抽样误差。
()A、错误B、正确9.在秩和检验中,在不同组间出现相同数据要给予“平均秩次”,而在同一组的相同数据不必计算平均秩次。
()A、错误B、正确10.与实验相比,()。
A、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控制更为严格B、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C、调查结果更为可靠D、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则E、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11.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r>0,b>0。
()A、错误B、正确12.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n2B、n1+n2 -1C、n1+n2+1D、n1+n2-2正确答案:D13.以下不是χ2检验的用途()。
A、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B、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C、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D、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E、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14.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三部分()。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全

第一章:单选题(5/5 分数)1.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部分.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正确. 有目的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2.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白细胞计数.住院天数.门急诊就诊人数.病人的病情分级.病人的病情分级- 正确. ABO血型分类3.为了估计某年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从华北地区的5个城市随机抽样调查了1500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997元,标准差是391 元。
该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总体是().华北地区1500户家庭.华北地区的5个城市.华北地区1500户家庭的年医疗费用.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 正确. 全国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4.欲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某研究者调查了1043人,获得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学及以上)、高血压家族史(有、无)、月人均收入(元)、吸烟(不吸、偶尔吸、经常吸、每天)、饮酒(不饮、偶尔饮、经常饮、每天)、打鼾(不打鼾、打鼾)、脉压差(mmHg)、心率(次/分)等指标信息。
则构成计数资料的指标有().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打鼾.月人均收入、脉压差、心率.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 正确.吸烟、饮酒. 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打鼾5.总体是指().全部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的一部分.全部样本.全部研究指标. 全部同质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的值-正确第二章-单选题(10/10 分数)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 全距.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四分位数间距. 四分位数间距- 正确.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 正偏态分布. 负偏态分布.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正确. 对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大学《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1. 010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有变异的医学现象2. 010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010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4. 0104.随机误差指的是: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5. 0105.系统误差指的是: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6. 0106.抽样误差指的是: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7. 0107.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过失误差D.记录误差8. 010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指的是: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B.概括性的研究结果C.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D.所有的观察数据9. 010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指的是:A.可测量的生物样品B.统计量C.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10. 0111统计学的主要作用是:A. 使分析更为简单B. 避免计算出现错误C. 改善数据质量D.探测随机现象的规律11. 0112概率描述的是:A.总体具有的特征B.数据具有的特征C.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D.随机现象的规律性12. 0114.统计描述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B.描述数据特征C.概率分布D.抽样误差13. 020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P百分位数9514. 0202.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15. 0203.将一组定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A.化为计数资料B.便于计算C.能够更精确地检验D. 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16. 0205. 变异系数主要用: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C.衡量测量的准确度D.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17. 0206.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A.变异系数B. 离均差平方和C.极差D. 标准差18. 0207.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用:A. 四分位数间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方差19. 0208.一组原始数据的分布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A.数值离散度大B.数值离散度小C.数值偏向较大的方向D.数值偏向较小的方向20. 0210在衡量数据的变异度时,标准差与方差相比,其主要特点是:A.标准差小于方差 C.标准差更容易计算C.标准差更为准确D. 标准差的计量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21. 0213.比较健康人群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异水平,应采用的指标是:A.标准差B.百分位数C.极差D. 变异系数22. 0214.中位数与算数均数相比,其特点是:A.容易计算B.计算出的结果更为可靠C.不易受异常值影响D.更适合对称分布的数据23. 0301.正态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A.⎺X±SB. μ±σC. X±2SD. μ±1.96σ24. 0302.标准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和位置参数分别为:A 0,1B 1,0C μ,σD σ,μ25. 0303.正态分布N(μ,σ2),当μ恒定时,σ越大则: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 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变C.曲线越“瘦高”D.曲线越“矮胖”26. 0305.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A.50%B.95%C.97.5%D.99%27. 0306. 若随机变量X服从N(μ,σ2 )的正态分布,则X的第97.5百分位数等于()A. μ+1.96σB.μ-1.64σC.μ-σD.μ+1.64σ28. 0308.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A.在此范围“异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在此范围“正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29. 0309.确定某项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正常人”指的是:A.从未患过疾病的人B.患过疾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C.排除了患过某种疾病的人D.排除了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30. 0311.要评价某地区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其统计学方法是:A.用均数来评价 B 用参考值范围来评价C.用几何均数来评价D.用变异系数来评价31. 0401 如果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缓解并延长生命,则应发生的情况是( )A.该病患病率增加B.该病患病率减少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32. 0402.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乙肝易感人数B.平均人口数C.乙肝疫苗接种人数D.乙肝患者人数33. 0403.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A.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B.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C.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D.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34. 0406.相对危险度RR的计算方法是( )A.两个标准化率之比B.两种不同疾病的发病人数之比C.两种不同疾病患病率之比D.两种不同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概率之比35. 0407.比数比OR值表示的是( )A.两个标准化率的差别大小B.两种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差别程度C.两种不同疾病患病率差别程度D.两种不同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程度36. 0408.计算患病率时的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 )A.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平均值B.全年年初的人口数C.全年年末的人口数D.生活满一年的总人口数37. 0409.死因构成比反映的是( )A.各种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B.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C.疾病在人群的分布情况D.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38. 0410.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是( )A.患病率高于发病率B.患病率低于发病率C.计算患病率不包括新发病例D.患病率与病程有关39. 0412.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该指标属于( )A.相对比B.构成比C.发病率D.传染率40. 0413.某医师对其所在科室近5年某病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该病患者农村人口200人,城镇人口50人,分别占80%与20%,则结论为( )A.农村人容易患该病B.城镇人容易患该病C农村城镇都易患该病 D.尚不能得出结论41. 0501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B.客表达验的原始数据C. 代替冗长的文字述和便于分析对比D.容易进行统计述和推断42. 0502.述某疾病患者年龄(岁)的分布,采用的统计图是()A.线图B.条图C.百分条图D.直方图43. 0503.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B.线图C.条图D.直方图44. 0505.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载脂蛋白B-100的数量依存关系,应绘制的图形是()A.直方图B.箱式图C.线图D.散点图45. 0506.下列统计图适用于构成比关系的()A.直方图B.箱式图C.误差条图、条图D.圆图、圆百分条46. 0507.对有些资料构造统计表时下列可以省略的是()A.标题B.标目 C线条 D.备注47. 0509.描述某现象频数分布情况应选择的是( )A.圆图B.百分条图C.箱式图D.直方图48. 060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A.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B.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C.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D.抽样误差越大49. 0602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样本不是随机抽取B.测量不准确C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个体差异及抽样50. 0603.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A.减小系统误差B.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C减小标准差 D.适当增加样本含量51. 0604.对于正偏态分布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t分布52. 0606.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9.1×109/L,其含义是A.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B.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C.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D.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53. 0607.某地抽取正常成年人200名,测得其血清胆固醇的均数为3.64mmol/L,标准差为1.20mmol/L该地正常成年人血清胆固醇均数95%的可信区间是A.3.64±1.96×1.20B.3.64±1.20C.3.64±1.96×1.20/√200D.3.64±2.58×1.20/√20054. 0609.假设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认为样本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 D.认为总体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55. 0610.关于假设检验,正确的说法是A检验水准必须设为0.05 B必须根据样本大小选择检验水准C必须采用双侧检验 D.必须建立无效假设56. 0611假设检验水准a指的是A.检验的置信度B.控制Ⅱ类错误的概率C.控制1类错误的概率D.无效假设的概率57. 0613.假设检验中的P值的含义是A.总体间有差别时出现现有样本及极端情况的概率B.总体间无差别时出现现有样本及极端情况的概率C.总体间有差别时H成立的概率D.总体间无差别时H成立的概率58. 0701.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反映的是A.两样本数据集中趋势的差别B. 两样本数据的变异程度C. 两样本均数之差的变异程度D. 数据的分布特征59. 0702.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P>0.05说明A.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C.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60. 0706.增加t检验的检验效能,应该使用的方法是A.减小I类错误B.减小测量的系统误差C.减小测量的随机误差D. 增加样本量61. 0707. 以下不能用配对t检验方法的是(C)A比较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B.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量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C.比较早期和晚期肝癌患者各15例癌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D.比较糖尿病患者经某种药物治疗前后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62. 0709. 对于配对设计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H0是A. 两样本均数相同B. 配对数据的差值总体均数为0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总体均数不同63. 080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A.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组内均方大于组件均方C.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D.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64. 0802.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A.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B.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C.组内方差等于组间方差D.总方差等于各组方差之和65. 080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A.某因素效应大小B.随机测量误差大小C.全部数据的离散度D.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66. 0806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P<0.05,则结论为: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 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C 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D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67. 0814 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已知总样本量为60,分为4个不同的处理组,则组内变异的自由度为A 3B 56C 57D 5968. 0901. 两样本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率差别越大B.两总体率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率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69. 0907当四个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是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70. 0911. 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是A. 对总变异进行分解计算X2值B.根据总体间差别的大小计算X2值C.根据样本配对的情况计算X2值D.根据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差异计算X2值71. 0912. 对三行四列表资料作X2检验,自由度为A. 1B. 2C. 6D. 372. 1001.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A)A.适用范围广B.检验效能高C.检验结果更准确D.充分利用资料信息73. 1010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甲组中最小数据有2个0.2,乙组中最小数据有3个0.2,则数据0.2对应的秩次为A 0.2B 1.0C 5.0D 3.074. 1011.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应用条件是A. 两样本服从正态分布B. 两总体服从正态分布C. 两样本方差齐同D.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75. 1013.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 两组配对的差值中位数为零B.两总体均数相同C.两总体分布位置相同D.两组配对的差值均数为零76. 1101,两数值变量的相关关系越强,对应的是A 相关系数越大B 回归系数越大C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D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77. 1105,1~17岁儿童可以用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回归方程为y ^=14+4x,若将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A 常数项改变B 回归系数改变C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改变D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不改变78. 1106,对同一资料进行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下列正确的情形是A ρ=0时,r=0B ρ>0时,b>0C r>0时,b<0D r<0时,b<079. 1107下列双变量中,适用于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的是A年龄与体重 B民族与血型C体重与体表面积D母亲文化水平与子女的智商80. 1108 若直线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p<0.05,则可认为两变量间A有密切的关系 B有一定的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密切D存在数量依存关系81. 1111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的原则是保证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B)A纵向距离的离均差最小B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垂直距离相等 D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82. 111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合理的直观分析方法是A计算回归系数 B做回归直线C计算截距或常数项D绘制散点图83. 1501实验性研究随机化分组的目的是A.减少抽样误差B.减少实验例数C.提高检验效能D.保持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84. 1502.关于实验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正确的说法是A.精密度较准确度更重要B.准确度较精密度更重要C.精密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D.准确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85. 1503.在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对照时,最高效的对照形式是(D)A.历史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安慰剂对照86. 1504.实验没计的三大原则是A.随机、对照、自法B.随机、均衡、重复C.随机、对照、均衡D. 随机、对照、重复87. 1505.某医师研究某新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对照组采用阳性药物溶栓胶囊,这属于A.空白对照B.历史对照C.标准对照D.安慰剂对照88. 1509.临床试验需要在设计阶段确定主要指标的目的是A.便于试验实施B.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C.减少非处理因素的影响D.避免结果的任意性89. 1511.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设立对照组B.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C.是否是抽样研究D.是否主动施加干预措施90. 1514.诊断试验中的灵敏度指的是(B)A.检测仪器的敏感性B.对患病的人检出的概率C.对未患病人检出的概率D.阳性预测值。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病毒性肝炎患者2.36 2.15 2.52 2.28 2.31 2.53 2.19 2.34 2.31 2.41
A.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
C.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D.配对设计t检验
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100
32.SMR表示
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
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
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
33.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
E.第二类错误概率小
42.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A. t检验B. u检验C.秩和检验
D. 检验E. F检验
43.作两均数比较,已知 、 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
A. t检验B. u检验C.秩和检验
D. F检验E. 检验
44.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 检验结果为:甲文 ,乙文 ,可认为
A. A≥5 B. T≥5 C. A≥5且T≥5
D. A≥5且n≥40E. T≥5且n≥40
38.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 > ,可以为
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
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
39.四格表 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 n>40且T>5 B. n<40且T>5
1 2.74 4.49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医学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频数分布通常具有集中趋势、离散趋势两个基本特征。
P412、统计表一般需有标题、线条(横线)、标目、数字四个基本结构。
3、四格表应用基本公式进行卡方检验的条件是:n≥40 、T≥5 。
4、正态分布的两个决定参数是:位置参数μ、形状参数。
P535、正态分布中央95%的观察值的分布区间是(μ-1.96σ,μ+1.96 σ)。
P536、概率抽样三个基本原则是:随机化原则、同质性原则、 n足够大。
7、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对照、随机化、重复。
P20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B--.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血压2. 已知我国部分县1988年死因构成比资料如下:心脏疾病11.41%,损伤与中毒11.56%,恶性肿瘤15.04%,脑血管病16.07%,呼吸系统病25.70%,其他20.22%.为表达上述死因的构成的大小,根据此资料应绘制统计图为--D---.A.线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百分条图 E.统计地图 3. 在一项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0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4%,于是,认为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相同.这个结论是---C--. A.正确的B. 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可识别的队列人群 C.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D.不正确的,因为用百分比代替率来支持该结论 E.不正确的,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4. sx表示---C--.A.总体均数 B. 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C.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D.变量值x的离散程度 E.变量值x的可靠程度5.做两个总体均数比较t检验,计算t>t0.01,(n1+n2-2时,可以认为-B----.A.反复随机抽样时,出现这种大小的均数差异的可能性大于0.01B.样本均数差异是由随机抽样误差所致的可能性小于0.01,可认为两总体有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统计学校园网精品课程习题绪论习题一、最佳选择题 1、抽样研究中的样本是:A、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中特定的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随意搜集的一些观察对象 2、总体是由: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 3、检验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资料,属于:A、等级资料B、计数资料C、计量资料D、等级或计量均可 4、概率等于 0 的事件称为:A、小概率事件B、必然事件C、不可能事件D、偶然事件 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对照、重复、随机化B、重复、随机化、设置对照C、处理因素、试验单位、设置对照D、均衡、重复、随机化二、简答题:1、什么是变异2、什么是随机化3、简述对照组常用的干预方式4、简述随机化的意义及主要作用5、简述医学测量结果的分类(数据类型)三、是非题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复、对照、随机化 2、等级资料较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精确 3、搜集资料时常采用的方法有实验 4、某医生欲研究加锌牛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某小学校 10 岁儿童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喝加锌牛1 / 21奶,另一组喝普通牛奶,此属于标准对照 5、概率为 1 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调查设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A. 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 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 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D. 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2. A.整群B.系统C.分层 D.简单随机 3.所得到的样本量最小的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4.调查用的问卷中,下面的四个问题中,()是较好的一个问题。
A.你和你的妈妈认为女孩几岁结婚比较好____。
B.如果只生 1 个孩子,你希望孩子的性别是:1.女; 2.男; 3.随便 C.你 1 个月工资多少_____。
D.你一个月吃盐____克。
5. 在()中,研究者可以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而在()中则不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A. 调查研究B. 社区干预试验C. 临床试验D. 实验研究(二)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2.简单随机抽样 3.系统抽样 4.分层抽样5.整群抽样 6.概率抽样 7.非概率抽样(三)是非题 1. 系统抽样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的标准误计算简单。
---------------------------------------------------------------最新资料推荐------------------------------------------------------() 2. 调查表里的开放式问题是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两个或多个固定答案供调查对象选择。
() 3. 调查设计又称为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或现况研究,用于了解某一特定时间横断面上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卫生事件的分布情况。
() 4. 根据调查目的和指标,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单位,划清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特别是做参数估计时更为重要。
() 5. 调查表中项目的排列顺序要符合逻辑,使被调查者易于接受,问答有条不紊和防止遗漏。
表示()抽样时均数的抽样误差。
()(四)计算题 1. 某医师打算估计右半肝切除手术中的出血量的总体平均数, 要求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时, 误差不超过 100(ml) 的可能性为 95%, 问需要调查多少例? 2. 某医师打算研究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比例,要求算得的样本比例与真正的总体比例之差超过 4%的概率不大于 5%,问需要调查多少例? 3. 欲了解某单位职工 HBsAg 阳性率,该单位现有3 / 21职工 1000 人,试按照系统抽样法,抽取一例数为 100 的样本。
4. 欲调查某中学学生近视率,该校有 2019 人,若取样本例数 100,试作简单随机抽样设计。
5. (产品质量抽检方案) 设有一药品其质量指标现在医院要对一批药进行验收,药厂希望高质量的产品(所接受;问样本容量至少应该是多少? 2~(0.11, 0.3 )XN , 以小者为佳. 能以高概率95%为医院实验设计习题一、最佳选择题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A、随机化、盲法、设置对照B、重复、随机化、设置对照C、随机化、盲法、配对D、齐同、均衡、随机化 2、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A、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B、设置对照、重复、盲法C、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机化D、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3、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4、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 C、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D、两者无区别 5、为研究新药 A 治疗胃病疗效,在某医院选择 40 例胃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药 A,对照组用公认有效的药 B。
---------------------------------------------------------------最新资料推荐------------------------------------------------------ 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历史对照二、简答题 1、随机分组的作用是什么? 2、同样是比较 G 个总体均数差别,为什么有时用完全随机设计,有时用随机区组设计或拉丁方设计? 3、比较甲、乙、丙、丁四种饲料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
实验对象为8 窝小白鼠,每窝 4 只,应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方法? 4、试述析因设计与裂区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5、比较空白对照、两种中药、两种西药治疗局部烧伤的疗效。
试验方法是先在家兔身上复制 5 处局部烧伤的动物模型,然后给予不同处理。
问可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方法?三、是非题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随机化、盲法、设置对照 2、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3、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无根本区别 4、随机误差即为实验误差 5、盲法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偏性四、计算题 1. 将 20 只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人员闭着眼睛用手去鼠笼中随机抓小鼠,抓出 10 只小鼠作为实验组,剩余 10 只作为对照组。
由于实验人员是闭着眼睛用手随机抓,故该分组为随机分组。
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 某医院为观察某新药治疗5 / 21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用氨苄青霉素作对照。
病人入院时,体温在39℃以下分在治疗组,体温在39℃以上分在对照组。
结果新药疗效优于氨苄青霉素。
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3. 目前使用的狂犬疫苗经全程注射后有效率为 88. 37%,现推出一精制苗,根据文献,该苗在全程接种后必须提高 8%以上才有推广价值。
(1)如果取 =0. 05, 1- =0. 80,单侧检验时,需要多大的样本含量才能实现研究目的?(2)如果取 1- =0. 90,又需要多大的样本含量?(3)根据两个样本含量的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4. 为研究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婴儿血红蛋白的影响,根据文献,经母乳喂养的婴儿 42 天血红蛋白均数为 117. 7g/l,人工喂养为103. 3g/l, 42 天婴儿血红蛋白的总体标准差=10. 2g/l。
取单侧0. 05,检验功效为 0. 80,每组例数相等,问每组需要多少病例才能发现差异?若母乳喂养组样本含量占整个样本含量的 60%,则每组又各需多少病例? 5.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Ⅱ 型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以维生素 B1、 B12治疗为对照。
根据有关文献的报道,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55. 6%;复方丹参注射液总有效率为 88. 2%。
若取 =0. 05, =0. 10,两组病例数相同的情况下,各组需要---------------------------------------------------------------最新资料推荐------------------------------------------------------ 多少病例才能发现有差别?第六章正态分布与参考值范围估计一单项选择 1 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可采用 A 均数与标准差 B 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 C 全距与中位数 D 均数与变异系数 2 欲比较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两组数据的变异度,宜采用 A 标准差 B 极差 C 变异系数 D 四分位间距 3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和,曲线形状越扁平,则 A 越大 B 越大 C 越小 D 不能确定和值的情况 4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0与1 B 1与1 C 1与0 D 1与1.96 5 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适用于如下分布 A 偏态分布 B 正态分布 C 任何分布类型 D 以上均不是 6 若同一群7岁男孩身高均数为100cm, 标准差为5 cm体重均数为20kg , 标准差为3 kg,则这群男孩。
() A 身高变异程度大于体重变异程度 B 身高变异程度等于体重变异程度 C 身高变异程度小于体重变异程度 D 身高变异程度与体重变异程度之比为5:3 7 对于某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下列论断有几句是正确的:A 正常人某指标有95%分布在此范围内。
B 某人该指标位于此范围内,认为其正常的概率是95%C 某人该指标位于此范围外,认为其不正常的概率是5%D 非正常人某指标有5%分布在此范围外。
8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1. 96倍的标准差到均数的面积为() A 95% B 45% C 97.5% D 47.5% 9 标准正态分布曲7 / 21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的范围是() A -1.64~1.64 B -~1.64 C -~1.28 D 1.28~1.28 10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0与1 B 1与0 C 0与0 D 1与1 二名词解释 1 正态曲线 2 正态分布 3 标准正态分布 4 标准化变换三简答题 1 同一资料的均数是否一定大于标准差? 3 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是什么? 4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的联系与区别? 5 简述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涵义及制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步骤。
四计算题 1 己知某市100名健康成年男性工人血红蛋白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 X =14. 18g/100ml, s=1. 22g/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