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_高考作文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量力”与“尽力”(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量力”与“尽力”(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1955年,钱学森在归国临开船前说:“我打算竭尽努力,去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1980年,陈云说:“我们要改革,但步子要稳;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决不要再作不切实际的预言。
”今天,朝着新目标迈上新征程,在“量力”与“尽力”之间,做好选择和平衡,我们就一定能谱写好现代化的新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节选自《人民日报》社论《“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题目符合“一点四面”(“一点”是指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的命题思想,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写作时,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的含义。
作文材料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钱学森在归国前说的话,它具有代表性:既是决心,也是愿望。
第二部分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说的话,它具有权威性:既是教训总结,又有警示性。
第三部分是对前两个部分的总结和综合,提出明确要求——在“量力”与“尽力”之间,做好选择和平衡,谱写现代化的新篇章。
其次,考生要综合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挖掘其间的深意。
如,钱学森回国时,为何说要“尽力”?因为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尽力是一种气魄和担当。
陈云为何说“要量力而行”?因为当时中国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需要实事求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绝不能脱离实际。
而现在呢?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梦,既要尊重科学也要满怀气魄,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便如车之双轮,相辅相成。
这道题目的任务要求有两点:一是在“量力”与“尽力”之间,做好选择和平衡;二是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就是说文章不能脱离所给定材料的内容和范围。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舍己为人作文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舍己为人作文
咱们得尽全力啊,这世界上没啥事儿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
就像你打游戏,不全力以赴怎么可能通关呢?就像你追女神,不拼尽全力怎么可能抱得美人归呢?所以啊,咱们得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和努力去拼一把,这样就算最后没成功,至少也不留遗憾啊。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一股脑儿地往前冲,得看看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啊。
这就像你跑步,不能一开始就冲得太猛,得根据自己的体力来慢慢加速。
你要是硬要逞能,最后可能就是累趴下了,还啥都没得到。
所以啊,咱们得量力而行,别盲目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得脚踏实地地一步步来。
还有啊,有时候咱们也得学会为别人着想,别光顾着自己。
这就像你坐公交,看到老人或孕妇,你就得主动让个座儿,别光想着自己舒服。
这种小事儿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所以啊,咱们得学会舍己为人,多为别人考虑考虑,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范文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我们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意味着竭尽全力而不是有所保留,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锲而不舍而不是半途而废,开拓进取而不是因循守旧。
尽力而为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增强责任、精心谋划、锐意创新。
只有找准定位,才有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发挥优势,达到事半功倍;只有增强责任,才有可能深思熟虑,满怀激情、有所作为;只有精心谋划,才能把握主动,举一反三,掌握科学方法,把握成功之道,提高效率;只有锐意创新、扫除障碍,才可能在学习、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实现超越。
强调尽力而为,会激发潜能,挖掘潜力,化消极为积极,变劣势为优势,由被动变主动,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从而破解难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好的基础上实现快的发展。
量力而行,意味着立足实际而不脱离实际,遵循规律而不违背规律,实事求是而不凭空想象,理智清醒而不盲目冲动。
量力而行的前提是尊重规律、了解实情、掌握政策、理智冷静。
不尊重规律,往往会好高骛远、“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瞎干蛮干;不了解实情,往往会脱离实际、盲目乐观、异想天开,以致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悲剧;不掌握政策,往往会方向不明、重点不清、费力不讨好;不理智冷静,往往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欲速不达。
因此,应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思路、制定的规划、设立的目标梯子也难以触及。
从而积蓄力量,打好基础,步子迈得稳,往前行得远。
尽力而为需要树立责任观念。
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起来就难有激情,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想为、不去为;不是没有力,而是怕出力、少出力。
本来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和干成的事情结果仍旧落空,本来通过积极作为能够破解的难题、解决的问题和化解的矛盾最终依然存在。
只有把职业当成事业,把混日子变成“过日子”,才能在尽力而为中有所作为、大有可为。
量力而行需要破除急躁心态。
进入“十二五”,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成为新一轮发展共识。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军转考试范文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军转考试范文在军转考试这个舞台上,“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就像两位忠诚的战友,它们携手并肩,能助力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尽力而为——军人的拼搏底色。
军人是什么?军人是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勇士。
这种特质延伸到军转考试中,就体现为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是一种态度,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强。
就像在训练场上,无论多苦多累,都要咬着牙完成任务一样。
在军转考试的复习中,尽力而为意味着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到极致。
比如说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公共基础知识里涵盖了政治、法律、历史、文化等众多板块。
这时候,不能因为内容繁杂就打退堂鼓,而要像攻克敌人碉堡一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拿下。
白天时间不够用,那就晚上接着学;教材看一遍不懂,那就看两遍、三遍。
这种尽力而为的态度,是对自己过往军旅生涯的尊重,也是对未来新生活的积极争取。
我有个战友,他在准备军转考试的时候,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但是他就是靠着这股尽力而为的劲儿,每天早上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背政治理论,晚上挑灯夜战做数学题。
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对着镜子练习面试的表达。
最终,他成功地通过了考试,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这就是尽力而为的力量,它能让我们超越自己的想象。
二、量力而行——理性的战略考量。
光有尽力而为还不够,我们还得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不是懦弱,不是退缩,而是一种理性的战略考量。
军队打仗讲究知己知彼,准备军转考试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如果在复习的时候,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那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比如说,有的战友逻辑思维能力强,在数量关系和逻辑判断方面有天赋,但在记忆大量的文字材料上比较吃力。
这时候,他就不能硬着头皮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背诵上,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分配时间。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益求精,在不擅长的领域保证基本得分就好。
量力而行还体现在对考试目标的设定上。
如果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有限,就不要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过高,非要报考那些竞争超级激烈的岗位。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导写及范文(含答案)

作文专题训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州地方有一只蜗牛,它觉得自己太软弱无能了,就自我责备一番,决心振奋起来,有所作为。
它制定了两项计划,一是向东去攀登泰山,总计路程要走三千多年;二是向南到长江和汉水去,总计路程也要走三千多年。
可是估算一下自己的寿命,不过早晚之间就要死去。
于是它万分悲愤,枯死在蓬蒿秆上,为蚂蚁所讥笑。
上述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感触?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译自《於陵子》。
此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需整体感知寓言故事情节,梳理来龙去脉,找出事件的因果逻辑链条。
中州蜗牛何以最终枯死?关键在于其好高骛远,夙有鸿志,而实力不逮,终致自怨自艾,悲愤而死。
“知己识彼,百战不殆。
”中州之蜗,其自我认知与理想定位,存在严重缺陷。
登泰山,抵江汉,路远时长,非极其有限之生命所能实现。
主观的理想定位与其客观的实力水平存在巨大落差,然而它未能理性正视“力不能及”的缺憾,未及时改正自身眼高手低的毛病,调整奋斗目标,调适奋斗心态,终于陷入“枯死”的悲惨结局。
这是该寓言故事的哲理内涵。
“少年心事当拏云”,年轻人固然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要志存高远,但也不可好大喜功,不切实际。
立意:1.确定目标、树立志向,要符合客观实际。
2.与其自怨自艾,不若自知自强。
3.人生要有规划,规划须与时俱进,灵活调整。
4.“志”“力”“物”三者并具,才能抵达理想的巅峰。
5.要理性审视自己“能为、可为”的是什么,才能有所作为。
范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登泰山,三千年,到汉水,三千年,一只早晚便要死的蜗牛定下如此计划,难怪会被蚂蚁讥笑。
蜗牛如是,我们有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衡量自己能力,定下鸿志,不去行动,无法实现,被人耻笑。
我以为:当梦想变成空想时,不妨量力而行,适当降低梦想的高度,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申论范文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申论范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目标,这时候“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就像两位智慧的导师,站在我们的左右两侧,给我们指点迷津。
先来说说“尽力而为”吧。
尽力而为就像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战士,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和力量。
你看那些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他们个个都在尽力而为。
就像苏炳添,他为了在百米赛道上能够跑出更好的成绩,背后付出了无数的汗水。
他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次训练都是拼尽全力,把自己的体能、技术发挥到极致。
正是这种尽力而为的精神,让他不断突破亚洲人的百米速度记录,成为了亚洲的骄傲。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努力工作争取晋升机会,尽力而为都能让我们离目标更近一步。
它就像是一把火,点燃我们内心的斗志,驱使我们向着梦想狂奔。
但是,如果只讲尽力而为,有时候也会像脱缰的野马,跑得太远而迷失方向或者累垮自己。
这时候,“量力而行”就该登场了。
量力而行是一位冷静的智者,它提醒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现状。
就好比盖房子,你得知道自己有多少材料、多少资金、多少人力,要是盲目地想要盖一座摩天大楼,最后可能连个小茅屋都盖不起来。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人,看到别人创业成功,自己也热血沸腾一头扎进去,完全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人脉和资金,结果往往是铩羽而归。
量力而行就是要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好好地掂量一下自己,不做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事情,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失败。
那这两位导师是不是互相矛盾呢?其实不然。
它们就像一对好搭档,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相辅相成。
比如说,你想要减肥。
你首先得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如果你体重基数很大,身体又不太好,那就不能一开始就选择高强度的运动和过度节食。
但同时,在这个合理的计划范围内,你要尽力而为。
每天按照计划去运动,每一顿饭都尽量控制饮食,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再一个贫困地区想要发展经济,得量力而行,看看自己有哪些资源,是有独特的农产品呢,还是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高中语文作文量力而行和全力以赴

高中语文作文量力而行和全力以赴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语文作文量力而行和全力以赴1记得我4岁那年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泳馆。
我套着游泳圈兴奋地下了水,看见一个姐姐没有套游泳圈在水上游来游去,玩得很欢。
我羡慕极了,心想:没套游泳圈多好玩啊,干嘛要这副累赘?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脱下游泳圈,可就在游泳圈离手的那一刻,身体一下就沉了下去,当时也不知道应该憋住气,水很快从口鼻疯狂灌入,呛得我拼命地挣扎着,脑子里一片空白,除惊恐还是惊恐……正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一双强有力的手一把将我捞出。
原来是爸爸呀。
他见我被吓得大哭,就把我抱在怀里,反复地安慰我说没事了。
晚上的时候,爸爸叫我喝水。
我说不想喝,看到水都怕。
记得当时爸爸这样开导我: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滋养,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生命,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同样也有它可怕的一面,对不会游泳的人来说,落入深水当中呛水是很正常的事,严重的可能因此而丧命,所以,学会游泳也是人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万一有一天,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意外落水,便可转危为安,再说,平时游泳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今回想当初无知无畏的我,感到阵阵后怕。
好在当时爸爸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技能是需要后天通过努力习得的,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人能行的,自己现在一定也行。
其实,行与不行,重在量力而行!高中语文作文量力而行和全力以赴2博古览今,许多人已经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但他们仍不甘于满足,没有享受到“天上宫阙”“琼楼玉与”般的太上皇生活,这人生似乎就少了点层次和意义。
易金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这种精神虽然不错。
但在现实生活中,过分的追求,往往差强人意,使人头破血流。
在人生的大海上迷失了彼岸的方向。
可谓成也”追求”,败也“追求”。
是故,事无巨细,量力而行才不失为一种明智。
曾经,有一位登山者,到了多米的地方,止步了。
后来人们问他,还差那么一点了,为什么要放弃呢?这位登山者却一脸自豪,“我已经尽了我最大努力,不是我不想再攀登,而是我知道,我的极限就是这米。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军转考试范文

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军转考试范文在军转考试的征程中,乃至在我们的整个人生道路上,“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先来说说“尽力而为”。
这就好比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明知前方有枪林弹雨,困难重重,但依然勇往直前,拼尽全力。
军转干部们,在军队的时候,哪一次任务不是在尽力而为?抗洪抢险时,那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去堵洪水决口;执行紧急任务时,哪怕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也要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刻。
这种尽力而为的精神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
在军转考试中也是一样,这是我们开启新征程的一道重要关卡。
面对那些复杂的知识体系、海量的复习资料,我们要是没有尽力而为的决心,怎么能行呢?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战场上的一个据点,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攻克。
就拿申论来说,那些大篇幅的材料分析,一篇又一篇的作文写作练习,如果不尽力,怎么能在考场上妙笔生花?那些行测里的逻辑推理、数量关系等题目,要是不绞尽脑汁、尽力去思考,怎么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呢?尽力而为是一种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它能激发我们的无限潜能。
光有尽力而为还不够,还得“量力而行”。
这可不是让我们偷懒或者退缩,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就好比行军打仗,你得清楚自己的兵力、装备和补给情况。
如果盲目地去攻打强大数倍的敌人,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在军转考试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有的战友可能在军事理论方面基础扎实,但在一些文化知识上稍有欠缺;有的可能文字功底好,但对数字分析却一头雾水。
这时候,我们就要量力而行。
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历史知识方面比较薄弱,那你不能一股脑地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死记硬背那些繁杂的历史事件上,而是要根据考试的分值比重、自己提升的空间等因素,适度投入精力。
量力而行还能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一味地只知道尽力而为,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的情绪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考作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感谢您的阅读.
人,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拓宽人生的宽度。
于是大多数人都明智的选择后者,暗暗立定自己的鸿鹄之志。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就像你在荒原里百无聊赖时得了一张通往远方城市的地图,你决定往那儿走,但路需由你自己开辟,前途未知——那地方你可能一时半会儿到不了,也可能永远也不能到达。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所人都载而归,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毕竟是环境的产物,因而总要受到某些制约——无论是环境条件,还是自身的因素。
当你所处的环境不容许你实现你的理想,或是你的自身条件不足时,你的理想将暂时不能实现,甚至理想将成为空想。
有了这些限制性因素,好比是让你戴着脚铐来跳舞。
能不能跳好这支舞,关键在于你是否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你所处的不断变换的每个环境中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你应该了解客观的环境条件——要知道,给你的是木材,你永远也制不出金雕工艺品,但你可以把他雕琢成八面玲珑的木雕艺术。
当然,你还应该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中向目标迈进一步。
在这样的量力而行,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之后,再做到尽力而为。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一生换的职业很多,却因为他是力争上游,力争做最成本行业好的,结果鲜花和掌声就始终伴随着他。
12岁时,他是一家纺织厂的工人。
小小的他决心做全厂最出色的工人。
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最后,他成为了全厂最出色的工人。
后来,命运又安排他当邮递员,他想的是怎样做全美最杰出的邮递员,他又成功了。
安德鲁.卡耐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依据环境和自身的地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争做最好、塑造最佳的一生。
他的座右铭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最好的自己,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但可以保证的是,不这样做,你一定不能实现你的理想。
赵括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却不知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长平之战时,秦军将领白起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不顾实际环境,
只会照搬照抄兵法的弱点,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的方法将赵军引入绝境。
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我们也只有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争做到最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也只有做到最好,才会有机会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心境。
所以,是工人的就要先做好工,是农民的就要先种好地,是军人的先当好兵,是做生意的,就先当一个最好的商人。
即使,实现不了最初的梦想,我们也可以拍着胸膛说:虽然我还不是所用人中最好的,但我是最好的自己!
正如道格拉·拉赫在他的是中写的:“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是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让我们做一个自己满意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