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1.死荷载计算公式死荷载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以及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设备、设施等引起的荷载。

根据不同情况,死荷载可以分为常规死荷载和附加死荷载两部分:1.1常规死荷载计算公式:常规死荷载包括墙体、楼板、屋面等的自重,计算公式如下:D=γ_g*G其中,D为常规死荷载,γ_g为重力加速度,G为自重。

1.2附加死荷载计算公式:附加死荷载为设备、设施等固定于建筑物上的荷载,计算公式如下:D_a=γ_a*G_a其中,D_a为附加死荷载,γ_a为重力加速度,G_a为设备、设施等的自重。

2.活荷载计算公式活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引起的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

根据不同情况,活荷载可以分为规定荷载和可变荷载两部分:2.1规定荷载计算公式:规定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固定的荷载,计算公式如下:L=γ_l*A其中,L为规定荷载,γ_l为规定荷载的分项系数,A为规定荷载的面积或长度。

2.2可变荷载计算公式:可变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变化的荷载,如人员的活动、设备的移动等,计算公式如下:L_v=γ_v*A_v其中,L_v为可变荷载,γ_v为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A_v为可变荷载的面积或长度。

3.风荷载计算公式风荷载是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荷载。

根据不同情况,风荷载可以分为静风荷载和动风荷载两部分:3.1静风荷载计算公式:静风荷载是指风流速较小或者建筑物较小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公式如下:W_s=0.5*ρ*V_s^2*C_s*G_s其中,W_s为静风荷载,ρ为空气密度,V_s为静风速度,C_s为静风荷载系数,G_s为建筑物的投影面积。

3.2动风荷载计算公式:动风荷载是指风流速较大或者建筑物较大情况下的风荷载W_d=0.5*ρ*V_d^2*C_d*G_d其中,W_d为动风荷载,ρ为空气密度,V_d为动风速度,C_d为动风荷载系数,G_d为建筑物的投影面积。

4.地震荷载计算公式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引起的荷载。

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

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

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
第一章概述
1.1 背景
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的确定,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

因为价格不断波动,会对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困扰,特别是长期施工的项目,更容易产生价格的波动,如果没有合理的指数计算,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

1.2 目的
本文旨在为指出合理的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以减少企业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波动,并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第二章公式的确定
2.1 公式
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
P:当前价格
P0:历史价格
T:当前价格系数
T0:历史价格系数
P/P0 = T/T0
即:P =P0×T/T0
其中,P0 为某一施工阶段的历史价格,T0 为该施工阶段的历史价格系数,P 为当前施工时所需付出的价格,T 为当前施工时的价格
系数。

2.2 公式的适用性
该公式适用于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利枢纽工程、桥梁与道路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建筑技术工程以及市政工程等等。

第三章结束语
以上,就是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给予企业制定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公式提供参考。

如果企业对公式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专家,我们会尽快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1.基坑底面面积计算公式
基坑底面面积计算是指计算基坑底面的面积,以确定挖方的范围。

基坑底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基坑底面面积=立方坡度法面积×壁脚面积改正系数
其中,立方坡度法面积是指基坑底面的实际面积,壁脚面积改正系数是考虑到实际施工中的壁脚形状对挖方面积的影响,通常取值为1.1-1.5
2.基坑边界计算公式
基坑边界计算是指计算基坑的边界线,以确定开挖深度和挖方范围。

基坑边界的计算公式为:
基坑边界=基坑底面边长×竖向开挖系数
其中,基坑底面边长为基坑底面的实际边长,竖向开挖系数是考虑到基坑侧壁坡度和土方开挖方式对基坑边界线的影响,通常取值为1.1-1.3
3.基坑平均深度计算公式
基坑平均深度计算是指计算基坑的平均深度,以确定土方开挖的量和支护的设计。

基坑平均深度的计算公式为:
基坑平均深度=(基坑最大深度+基坑最小深度)/2
4.土方量计算公式
土方量计算是指计算基坑开挖过程中挖方和填方的土方数量,以确定工程施工的土石方工程量。

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基坑底面面积×基坑平均深度-基坑底面硬质层面积×硬质层厚度)/排土率
其中,基坑底面硬质层面积是指基坑底部存在硬质层的区域面积,硬质层厚度是指硬质层的实际厚度,排土率是指挖方土石方的施工效率,通常取值为0.8-1.0。

以上是基坑开挖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在工程施工中,准确的计算和判断对于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基坑开挖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工程条件和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

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一、工程量常用计量单位:1.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m3);2.以面积计算的为平方米(m2);3.以长度计算的为米(m);4.以重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t或 Kg);5.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个或组)。

汇总工程量时,其准确度取值:立方米、平方米、米以下取两位:吨以下取三位;千克、件取整数。

二、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计算:1、余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一回填土总体积(或按施工组织设计计算)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须取土体积。

三、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1、推土机推士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2、铲运机运士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 45m计算。

3、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距离计算。

四、土方工程有关计算公式:1、挖沟槽:V=[H1(a+2c+pH1)+H2(a+2c)]×L2、坑、土方:棱台体:V= [a×b+(a+a1)(b+b1)+a1×b1]=(a+2c+pH)(b+2c+pH)H+ p2H33、圆台体:V= ×π× H(r12+r1r2+r22)4、锥体公式:V= ×h×S5、正圆锥体公式:V= ×π×r2×h6、球面体公式:V= ×π×h2×(3r-h)7、平整场地:S=a×b+4×(a+b)+16五、锚杆护壁计算:1、锚杆钻孔接入土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2、锚杆制作安装按吨计算。

3、喷射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定额中未包括搭设平台费用。

4、护坡砂浆土钉按设计图纸以吨计算。

六、砖烟囱计算:1、筒身,圆形、方形均按图示筒壁平均中心线周长乘以厚度乘以高度并扣除筒身各种孔洞、钢筋混凝土圈梁、过梁等体积以立方米计算,其筒壁周长不同时可按下式分段计算。

弱电工程项目各系统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各系统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各系统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依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预算常用方法和公式,损耗率

预算常用方法和公式,损耗率

建筑工程预算常用换算方法一、基础垫层材料换算方法:1、灰土、砂、碎砖、碎石等单一材料、定额用量按下式取定:定额用量:定额计量单位×压实系数×(1+损耗率)++++++++++压实系数=虚铺厚度÷压实厚度2、多种材料混合垫层则用混合物的半成品数量遍入定额,其压实系数在定额附录配合比中已经考虑。

3、碎石或碎砖灌浆垫层,其砂浆或砂的用量按下式计算:砂浆(砂)=+×填充密实度×(1+损耗率)×定额计量单位。

实例计算:以计价表2-116子目1:1砂石垫层为例(配合比以体积比计算):(1)石子的空隙率为+×100%=44.4%,石子的空隙用砂填缝的密实度为90%。

(2)碎石40MM用量:0.5(定额计量体积)×1.04(压实系数)×1.5(容重)×1.02(损耗)=0.8T(3)黄砂用量:0.5(定额计量体积)×1.04(压实系数)×〖1.46(容重)×1.05(密实系数)÷1.18(此处应考虑干砂含水膨胀率18%)〗=0.676T填缝隙用黄砂:〖0.5-0.5×0.56(石子密实体积)〗×0.9×1.04×(1.46×1.05÷1.18)=0.28T合计黄砂用量:(0.676+0.28)×1.02(损耗)=0.98T。

二、砖砌体材料换算方法:每立方米各种不同厚度砖墙用砖和砂浆用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如下:A=+×KA:砖理论耗用量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指0.5,1,1.5,2等)砂浆净用量=1-砖墙×每块砖体积实例计算:以计价表3-29一砖外墙子目为例标准砖用量:+=529.10块/M3凸出墙面砖线条、扣梁头、垫块、预制板头等增加0.268%,即529.10×(1+0.268%)=530.51块/M3,另计损耗按1%计算:530.51×(1+1%)=536块/M3。

建筑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监理工程师重要公式分享

监理工程师重要公式分享

监理工程师重要公式分享监理工程师是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监督工程质量,还需要全面了解各种工程计算公式。

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些监理工程师常用的重要公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责。

一、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监理工程师需要了解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以下是常用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1.1 强度设计值计算公式:fcd = fck / γc其中,fcd为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k为混凝土标准强度,γc为材料强度折减系数。

1.2 非配筋简支梁跨中弯矩计算公式:M = (q * l^2) / 8其中,M为跨中弯矩,q为分布荷载,l为梁的跨度。

二、钢筋计算公式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工程师需要了解钢筋计算公式,以确保钢筋的合理布置和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2.1 标准配筋率计算公式:ρs = As / (b * h)其中,ρs为标准配筋率,As为钢筋面积,b为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

2.2 钢筋弯曲引伸应力计算公式:σs = (M * e) / (W * h)其中,σs为钢筋弯曲引伸应力,M为弯矩,e为钢筋与受压区边缘的距离,W为截面模量,h为截面高度。

三、桩基设计公式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监理工程师需要掌握桩基设计公式,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桩基设计公式:3.1 岩石桩承载力计算公式:Qb = Ap * c其中,Qb为岩石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侧面积,c为岩石的黏聚力。

3.2 桩端阻力计算公式:Qs = qs * As其中,Qs为桩端阻力,qs为单位桩身端阻力,As为桩身的侧面积。

四、土方计算公式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任务,监理工程师需要了解土方计算公式,以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方计算公式:4.1 开挖土方量计算公式:V = A * h其中,V为土方量,A为开挖面积,h为开挖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