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培训
辊压机的操作及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

辊压机的操作及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辊压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用于在金属板材或金属管材上进行弯曲和压制。
下面将介绍辊压机的操作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
一、辊压机的操作方法:1.首先,检查辊压机的各个部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传动装置、辊子、定位装置等。
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2.打开电源,启动辊压机,待其正常运转后,进行试运行,检验辊轴和捻轴装配是否正常。
3.将待加工的金属板材或金属管材放置到辊压机上,并通过调整辊轴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所需的弯曲半径。
4.调整辊压机的上辊和下辊,使其与待加工的金属板材或金属管材接触。
5.启动辊压机,逐渐将金属板材或金属管材送入辊轴之间,进行压制和弯曲。
6.在加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加工负荷的变化,保持合适的速度,避免过载。
7.加工结束后,关闭辊压机电源,并进行安全检查,清除残留物。
二、辊压机的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1.失去动力:可能是电源故障或电机故障。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供电是否正常,检修电机或更换电机。
2.轴承过热:轴承过热可能是由于润滑不良或使用时间过长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及时对轴承进行润滑,或更换新的轴承。
3.卷料不整齐:可能是辊轴之间的调整不当或轴承松动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重新调整辊轴的位置,确保辊轴之间的间隙均匀,并紧固好轴承。
4.加工品出现错位或变形:可能是辊轴之间的距离不均匀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重新调整辊轴的位置,保持辊轴之间的距离均匀。
5.辊子打滑:可能是辊轴或辊子磨损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新的辊轴或辊子。
6.辊子的表面粗糙:可能是辊子表面磨损严重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进行磨削或更换新的辊子。
以上是辊压机的操作方法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
在操作辊压机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辊压机故障处理3

辊压机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及常规处理办法辊压机辊面的使用寿命与现场的使用、操作有着紧密关系,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日常管理,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1、在运转过程中必须保证辊压机的饱和喂料。
2、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除铁器和金属探测仪的正常使用,严禁硬质金属进入辊压机内部。
3、一定要保证每星期清理,外排一次恒重仓,其目的是将富集在循环系统里面的铁渣,游离二氧化硅等进行外排,不让其加快对辊面的磨损。
4、辊面产生剥落后,不论面积大小一定要及时补焊,否则会对基体造成损害。
5、严格要求进入辊压机的物料大小应按照说明书中所示执行95%≤45mm/max≤75mm。
6、进入辊压机的物料温度应≤100℃。
第一部分辊系部分一、辊压机辊缝过小1.检查进料装置开度,是否开度过小,物料通过量过小造成,应调整到适当位置。
2.检查侧挡板是否磨损,侧挡板若磨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能造成跳停,应时常查看。
3.检查辊面是否磨损,辊面磨损将严重影响辊压机两辊间物料料饼的成型,严重时还会引起减速机和扭力盘的振动,应尽快修复。
二、辊压机辊子轴承温度高1.检查用油脂牌号,用油脂的基本参数、性能和使用范围,检查是否能够适用于辊压机的工况,不适则应该立即给予更换适用的用油脂。
2.检查加入轴承的油脂量,轴承用油脂过多则润滑不足,造成干摩擦,引起轴承损伤和高温;用油脂过多,则轴承不能散热,造成热量富集造成轴承温度高,引起轴承损伤,应按照说明书中用量加注。
3.检查轴承是否已经磨损。
轴承温度高还可能是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物料不均或者进入了大块硬质物体引起轴承振动损伤,甚至是违规操作造成轴承受损引起,应观察运行状况,从声音、振动情况、电流和液压波动情况以及打开端盖仔细检查等方式查处实际情况,并及时妥善处理。
4.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可通过进水和回水温度、流量等检查是否供水足够。
三、辊压机震动大1.检查喂料粒度,查看喂料粒度是否过大。
辊压机的操作及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

辊压机操作控制首先从稳压仓料位控制回料量等方面入手调节辊压机的运行,确保辊压机系统运行平衡。
辊压机运行调节参数主要是挤压粉碎力(压力),磨辊转速,料饼厚度(辊缝尺寸)和控制辊压机电机电流。
a. 在确保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适当地提高辊压机的压力,合理调节系统运行保护的延时程序,既有利提高辊压机作功能力,又有利于系统正常纠偏。
b. 一般规律是辊压机两主辊电流越高,说明辊压机作功越多,系统产量越高。
要求达到电机功率的60% 以上。
c. 根据挤压物料特性和磨机生产不同品种水泥时,确定辊压机垫片厚度和辊缝尺寸大小。
d. 重视辊压机下料点的位置,喂料要注意料仓物料离析导致偏辊,偏载。
因细料难以施压和形成“粒向破碎”。
所以,细粉越多,辊缝越小,功率越低。
e. 导料板插入深度越深,辊缝越小,功率越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辊压机进料口到稳压仓下料点之间柱壁面上粘结细粉后,也影响辊压机产量。
f. 加强辊压机侧挡板的维护, 间隙控制在2 -5mm 之间较为合适, 经常检查侧挡板磨损状况, 防止磨损严重漏料。
g.定期检查辊压机辊面, 若出现剥落与较大磨损要及时补焊处理。
h. 防止辊压机振动而跳停的故障。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1、辊压机是利用高压料层粉碎的机理,采用单颗粒粉碎群体化的工作方式进行连续工作。
常见故障有:①辊压机气动阀板阀刚开启时常造成辊缝过大跳停;②辊缝偏差大跳停;③辊轴温差大跳停;④干油给油器故障跳停;⑤两辊异常振动,动、静辊电流不稳,挤压效果不佳等。
我们主要从辊压机的操作参数、以及入辊压机物料的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采取措施。
具体如下:(1)辊压机气动闸板阀刚开启时料柱对辊子冲力大,液压系统来不及纠偏造成辊缝过大跳停。
对此从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在气动闸板阀汽缸的排气孔处加装球型阀门,把球型阀门开口在1/4处.使气动闸板阀缓慢开启减小对辊子的冲击力;二是从PLC程序控制上将卸荷阀线路短接,使卸荷阀只在停机排料时工作,在辊压机运行情况下卸荷时只通过比例方向阀卸荷,保证系统压力缓慢下降,避免开阀时压力过大瞬时快速卸荷而造成辊压机跳停。
辊压机、打散机和磨机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

一、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辊压机是利用高压料层粉碎的机理,采用单颗粒粉碎群体化的工作方式进行连续工作。
常见故障有:两辊异常振动,动、静辊电流不稳,挤压效果不佳,出辊压机斗提负荷过重,甚至压死斗提等,我们主要从入磨物料的性质和辊压机的操作参数以及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具体如下:1)配料中(特别是熟料中)含有大量的细粉,熟料飞砂量较多,这是引起辊压机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
对此从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减少配料库中熟料的离析现象。
原来两台水泥磨熟料配料共使用一个配料库,因库顶熟料进料口稍微偏离中心位置,库内熟料离析严重,对此将原设计而未用的石灰石库启用改为熟料库,库下的配料秤作相应调整,实现水泥磨双系统分别单独配料,减小了熟料的离析;二是当熟料中细粉较多时,可增加混合材中沸石掺量,达到调整物料平均粒径的目的。
根据经验,入辊压机物料平均粒径在20mm以上,最好在35mm-45mm之间,辊压机不易振动且挤压效果好,如物料太细,可将动、定辊之间的垫铁加厚,由原来的10mm加为12mm,液压压力也可适当降低,以减小振动。
2)打散分级机分级能力降低,回粉中细粉太多,循环负荷加大,导致总配料量降低,辊压机缓冲小仓中含有较大颗粒的新鲜物料减少。
3)入辊压机小仓皮带处漏风严重,或者系统收尘风机风量过小,造成布料器通风少,收尘效果差,细粉不能被及时抽走,进入小仓内细料较多。
4)入磨物料中综合水分太小。
如物料中平均粒径偏低,含水分也偏低,物料通过辊压机时,两辊之间的啮合角就小,物料很容易顺辊隙冲下,不易形成稳定的料饼,造成辊压机振动和挤压效果差。
根据经验,入辊压机物料综合水分控制在0.8%-1.3%之间比较理想,我们采取在熟料配料秤上增加淋水装置,来控制适宜的物料水分,改善了挤压效果。
5)入辊压机物料粒径不均,夹有较大的颗粒,在两辊挤压过程中,较细的物料下泻过快,容易造成辊压机两端辊缝偏差大,不能形成稳定的料层,从而引起振动或跳停。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训

轴承振动过大
总结词
轴承振动过大是辊压机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生产质量下降。
详细描述
轴承振动过大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辊压机制动或调速装置不良、传动带松动或辊面磨损不均等原因引起的。处 理方法包括检查轴承状态、制动和调速装置以及传动带状态,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和维修设备,调整辊面以确保 磨损均匀。
润滑系统故障
总结词
润滑系统故障是辊压机常见的故障之一 ,可能导致设备磨损加剧和生产效率下 降。
VS
详细描述
润滑系统故障可能是由于润滑油不足、润 滑油污染或润滑系统元件损坏等原因引起 的。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润滑油位、润滑油 质量和润滑系统元件状态,及时补充润滑 油、更换污染的润滑油和维修损坏的润滑 系统元件,确保设备得到良好的润滑。
液压系统故障
总结词
液压系统故障是辊压机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详细描述
液压系统故障可能是由于液压油不足、液压油污染、液压元件损坏或液压系统压力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液压油位、液压油质量和液压元件状态,及时补充液压油、更换污染的液压油和 损坏的液压元件,调整液压系统压力至正常范围。
辊压机能够有效地将物料粉磨至微米级,广泛应用于陶瓷、水泥、化工等领域。
辊压机的结构组成
辊子
辊子是辊压机的核心部件,通 常由高强度耐磨材料制成,表 面经过特殊处理以提高耐磨性
和使用寿命。
机架
机架是辊压机的支撑结构,承 受着整个设备的重量和运行时 的反作用力。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负责驱动辊子旋转, 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轴承等 组成。
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状态
总结词
液压系统是辊压机的动力源,其正常运行对于辊压机的 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状态,能够预防 因液压系统故障导致的生产事故。
辊压机出现的主要故障

扶风公司:一:辊压机辊子轴及减速机中空轴拉伤原因分析:辊压机的动力是由电机通过减速机传递给辊子的,而辊子和减速机是通过锁紧盘固定的。
锁紧盘是靠拧紧高强度螺栓使包容面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负载传送的一种无键联结装置。
为了保证一定的扭矩和轴向载荷值,一定要按规定的拧紧力矩锁紧。
安装辊压机时,如果未按锁紧盘所要求的数据拧紧螺丝,则有可能造成辊压机轴和减速机中空轴滑动,使辊压机轴和减速机中空轴拉伤。
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热喷涂和冷焊。
丰润公司一、堆焊完后辊子电流偏大,两辊子电流差别大原因分析:1.堆焊时两个辊子的直径不同或圆柱度不好;2. 与两个液力偶合器里油位的高低有关,油位低的传动时失转较多,可能电流低,而油位高的电流高。
解决措施:1.辊子堆焊修复时一定要保证两个辊子的直径大小相同,且保证圆柱度;2.保证两个液力偶合器油位相同;二、上机架开裂原因分析:焊接部位恰好在销子处,该处机架本身强度弱,再者焊接时消除应力措施不够解决措施:1.不在销子处焊接;2.加大过渡圆角;3.做好应力消除措施。
三友公司一、动辊有上窜现象原因分析:可能是堆焊后两个辊子直径不同,两辊通过物料产生作用力时,直径大的辊子可能受向上的力,产生上窜现象。
解决措施:利用停机机会现场确认两个辊子的直径,如该原因被证实,则下次堆焊时要保证两辊直径相同。
二、采用先下料后加压的措施时,后续加压时间较长原因分析:先下料时,物料将辊子撑开一定的缝隙,此时物料处于相对松散状态。
加压后,辊子将物料压缩,辊缝变小,液压缸活塞相应地向前移动,缸内空腔变大,需要一定的油液补充,补充完毕后才能使压力继续升高,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
时间长短与辊缝大小,物料密实程度和泵的流量等有关。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缸内始终处于保压状态,不需要大量油液,此时泵流量大小的作用就不大了。
解决措施:1.要控制好开始下料时的加压压力与继续加压时的辊缝大小,可根据摸索得出经验;2.可适当增加泵的排量。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训

第一部分辊系部分
❖ 一、辊压机辊缝过小 ❖ 1.检查进料装置开度,是否开度过小,物料通过量过小
造成,应调整到适当位ຫໍສະໝຸດ 。 ❖ 2.检查侧挡板是否磨损,侧挡板若磨损,将造成一定的
影响,严重时还能造成跳停,应时常查看。 ❖ 3.检查辊面是否磨损,辊面磨损将严重影响辊压机两辊
间物料料饼的成型,严重时还会引起减速机和扭力盘的 振动,应尽快修复。 ❖ 二、辊压机辊子轴承温度高 ❖ 1.检查用油脂牌号,用油脂的基本参数、性能和使用范 围,检查是否能够适用于辊压机的工况,不适则应该立 即给予更换适用的用油脂。
第2页/共20页
❖ 2.检查加入轴承的油脂量,轴承用油脂过少则润滑不足, 造成干摩擦,引起轴承损伤和高温;用油脂过多,则轴 承不能散热,造成热量富集造成轴承温度高,引起轴承 损伤,应按照说明书中用量加注。
❖ 3.检查轴承是否已经磨损。轴承温度高还可能是轴承在 运行过程中受到物料不均或者进入了大块硬质物体引起 轴承振动损伤,甚至是违规操作造成轴承受损引起,应 观察运行状况,从声音、振动情况、电流和液压波动情 况以及打开端盖仔细检查等方式查处实际情况,并及时 妥善处理。
❖ 4.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可通过进水和回水温度、 流量等检查是否供水足够。
❖ 三、辊压机震动大、扭力盘震动大 ❖ 1.检查喂料粒度,查看喂料粒度是否过大。 ❖ 2.检查辊面是否有凹坑,若辊面受损形成凹坑,将引起
辊压机的振动,还会引起减速机、电机的连带损坏,产 量也将受到影响,应及时补焊。
第3页/共20页
❖ 辊压机辊面的使用寿命与现场的使用、操作有着紧密关 系,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日常管 理,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 1、在运转过程中必须保证辊压机的饱和喂料。 ❖ 2、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除铁器和金属探测仪的正常
辊压机常见故障保护跳停分析及处理

辊压机常见故障保护跳停分析及处理1、辊压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作为生产设备最主要的功能是完成工艺要求,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且能节能、降耗,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辊压机的电气系统检测保护及相应处理相当重要。
以下就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系列辊压机所做的常见故障保护跳停作以分析。
1.1 动/定辊故障分析及处理⑴ 左/右辊缝大故障根据经验,通常我们把动辊相对定辊移动40mm位置定为辊缝极限位,当辊缝达到极限位后,限位开关发出信号或程序里面出现响应信号,辊压机跳停。
原因:是辊压机气动闸板阀刚开启时料柱对辊子冲力大,液压系统来不及纠偏造成辊缝过大跳停。
处理:①调整斜插板位置,是下料产生的冲击力适当,避免过大冲击力;②设定辊压机左右两侧的初始压力,不能太低,一般7Mpa 左右,且避免初始下料压力大卸荷情况出现;③避免较大、较硬的物块进入,超过辊压机粉碎能力,导致辊缝过大现象。
⑵ 左右辊缝差大故障一般当辊缝差大于4mm时,辊缝较大的一侧自动加压,如果不能纠偏,当辊缝差大于8mm时称重仓气动阀关闭,停止下料纠偏;辊缝差大于10mm辊压机跳停。
原因:①称重仓没有稳定料柱,使称重仓失去靠物料重力强制喂料的功能;另外插板阀开度等造成料偏;②物料粒度不均,内有较大颗粒物料,细料下卸过快;③液压缸左右压力不一致,压力小侧被物料撑开;④侧挡板螺栓松,导致一侧下料过快;⑤有铁块或其它金属进入。
处理:①保证称重仓的料位,使插板调节阀左右一致,并适当增加液压缸的初始压力,使物料不致于轻易撑开辊缝,下料过快,不能形成足够料压导致料偏;②对于物料颗粒可在物料进入称重仓前增加筛网,对其进行筛选,较小物料可直接进磨机,较大物料排外或其它处理;③对于压力不均衡现象,首先保证最低工作压力7Mpa左右,低于7Mpa自动加压,但加压增加1~1.5Mpa停止,以保证满足工作压力同时左右压力尽量均衡,另外应检查左右液压缸是否频繁加压,如果是检查液压元件④;定时检查侧挡板螺栓,防止松;⑤在称重仓前边工艺添加除铁器和金属探测仪,以保证铁块或其它金属不能进入辊压机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