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表格计算(精典)

合集下载

必背5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考前必背】冲刺中考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全国通用)(解

必背5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考前必背】冲刺中考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全国通用)(解

中考必背重点知识(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质量守恒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注意事项:①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①质量守恒并非体积守恒①实际参加的总质量等于实际生成的总质量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实验一、红磷燃烧原理:254O P 522O P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①气球先胀大后缩小①天平平衡五细节: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①玻璃管(不可换为玻璃棒)作用——引燃红磷①气球(调节气压)①冷却后称质量①细沙——防止锥形瓶受热炸裂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原料: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原理:Fe+CuSO 4===FeSO 4+Cu现象:①铁钉表面有紫红色固体出现①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①天平平衡实验三、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的反应原料: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原理: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现象:①粉末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①天平不平衡不平衡原因:生成物中有气体,气体发生扩散。

实验四、镁条燃烧原料:镁条原理:22O Mg MgO 2现象:①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①天平不平衡增加:有气体参加减轻:部分氧化镁发生扩散,没有称量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存在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五个不变——宏观: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②元素种类不变;微观:③原子种类不变;④原子个数不变;⑤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改变——①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②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与读法如下:2.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的信息以2H2O2H2↑+O2↑为例(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H2O;生成物:H2和O2。

随课专题--5--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

随课专题--5--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

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化学反应中,随着时间的延续,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

这就给判断谁是反应物,谁是生成物提供了依据。

即: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如果有“待测”项,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算出。

选项中往往考察:1、物质是反应物、生成物、还是催化剂、杂质?2、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3、反应物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的质量比4、某物质的组成元素及其质量比等5、化学反应及其反应类型;化学计量数之比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90 10 8 2反应后质量/g 11 59.25 29.75 10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此推断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4.5 2.0 1.0 8.0反应后质量/g 0 16.9 待测 8.0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0 80 10 25反应后质量/g 111 0 1 3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A. A+B→C+DB. B+C+D→AC. A→B+C+DD. B+D→A+C4、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2 1反应后质量/g 16.9 0 2 未知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D的质量是g;(2)C物质可能是(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定变;②构
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中:实际质量下:列比
例式。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表格题、元素守恒计算)(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表格题、元素守恒计算)(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表格题、元素守恒计算)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中的“待测”数据为8B.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C.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37gD.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解题思路: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为:①求待测值;②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③结合选项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37+32+2+3=“待测”+0+66+3,求得“待测”数据为5,A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判断出A、B为反应物,C 为生成物,D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变,有两种情况:①D与发生的反应没有关系;②D是催化剂,B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A在反应前后的变化量为32g,故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2g,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C一定是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一定条件下,M、N、P、Q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N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P、Q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8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答案:D解题思路: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为:①求待测值;②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③结合选项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3.4+0.8+64.6+0=0+X+66.4+1.6,求得X=0.8。

A.要判断反应类型,需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判断出M为反应物,P、Q为生成物,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正确。

B.N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变,有两种情况:①N与发生的反应没有关系;②N是催化剂。

化学中考必考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中考必考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中考专题:质量守恒定律一、表格型1.(2019.云南)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可能是催化剂B. X的值等于15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 : 132.(2019.益阳)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 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 : 4D. 待测值为133.(2019.辽阳)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表中X的值是0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C.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 : 114.(2019.无锡)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 : 1B. x + y = 75C. 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 x的取值范围:0≤x≤305.(2019.梧州)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了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c的质量范围一定是:0≤x≤30C. 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之比一定为2 : 1D. 若16≤y≤36,则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6.(2019.龙东)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2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 : 27D. 该反应中物质W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0g7.(2019.青海)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下列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之比。根
B
AB
据实验数据填空, 生成水中氢氧元
反应前的质量(g)89.5 214.4 素的质量为
反应后的质量(g)86.3 218 _01__.:4__:38__.2_.
氧元素 水的质
的质量 量
拓展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 合气体4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 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 沉淀的质量为 _______g
生成物
0
t1 时间(S)
2KClO3
MnO2 △
2KCl+3O2↑
245
149
m 固体质量
96
物质总质量
KClO3的质量
KCl的质量
不 考 虑 催 化 剂
0 t0
t1 时间(S)
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 氧气
氢元素 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元素种类不变
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R + O → CO + H O 将一定量的某可燃点物燃R和氧气(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反应后)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生成了3种物质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微观应用
——氢原子
——氧原子
一定条件
82H2+41O2 一定条件 28H2O
拓展
A
H2
实验室用纯净、 干燥的氢气还 原氧化铜,来
测定水中氢元
素和氧元素的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NaOH+CuSO4→Na2SO4+Cu(OH)2↓
2KClO3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1)必须是化学反应,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和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才相等二.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应注意的事项注1: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1)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2)如果化学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在该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如果生成物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则在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3)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注“↑”;同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注2: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4)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5)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 : 2H2 + O2 2H2O2×1×216×22×(1×2+16)4 : 32 : 36即: 1 :8 :9含义1: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

含义2: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数比(2:1:2)含义3: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1:8:9)四.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应三个含义)(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水(2)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3)在点燃的情况下,每1份质量的氢气能与8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9份质量水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解\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列: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并求解;(4)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微型培优专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微型培优专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88 g 54 g ∶ =2∶3。 44 18
【示范题2】将一定质量的a、b、c、d 4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
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 物 质 a 6.4 待测 b 3.2 2.56 c 4.0 7.2 d 0.5 0.5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51
x
96
0
0
88
0
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值为5 B.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
C.R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D.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关于化学式的计 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51+96-88-54=5,88 g二氧化碳 中含有碳元素24 g,54 g水中含有氢元素6 g,故R中的碳、氢元 素质量为30 g,还含有氧元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6 =4∶1,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示范题4】(2014·安徽中考)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 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C.原子总数减少
B.质量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解析】选A。反应前后都有两种分子,故为混合物;原子总数、 总质量都不变,但分子数减少,故选A。
【示范题5】(2014·成都中考)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 “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 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题中考中有很多变形,下面这个题型有一定的代表性,同学们可以根据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1: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在反应物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 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A、50
B、40
C、
10 D、70
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 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参考答案:
1:D 2:C 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