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

合集下载

远方自动监控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实现

远方自动监控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实现

远方自动监控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实现【摘要】随着地区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实施无人值班模式,而作为高压电网线路主保护的高频通道一直无法实现远方监控,不利于电网设备的监控。

本文对传统的高频通道交换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自动化系统实现远方自动监控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功能。

【关键词】高频通道;试验;自动;监控0 引言现马鞍山地区电网220kV线路主保护通道主要为高频通道和光纤通道。

由于高频保护原理是闭锁式保护,按照高频保护运行管理规程要求,每天都需要运行人员进行通道交换试验,因此在现场实际运行中,高频通道维护量较大。

随着地区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区电网实施统一集中监控,而作为高压电网线路主保护的高频通道一直无法实现远方监控,不便于运行维护和设备监控。

1 远方自动监控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方案为了实现高频通道监控自动化,马鞍山公司综合多年高频的运行经验,最终选择了对南瑞公司技术成熟的数字式收发讯机进行改进,增加遥控、遥信及网络通信功能,通过远方遥控启动高频通道试验,通道交换的试验波行图由当地的保护信息管理机上传到自动化主站系统。

1.1 遥控启动和复归高频通道试验功能的实现利用自动化系统的遥控功能,远方控制变电站内测控装置的的遥控空接点,实现远方遥控启动高频保护的通道试验和远方复归收发信机信号。

以南瑞继保公司的RCS900系列装置为例,将RCS9705测控的遥控空接点并接于收发信机的试验按钮和复归按钮回路,如图1所示。

图1图21.2 网络通信实现数字式收发信机的遥信功能线路高频保护配置的数字式收发信机利用网络方式与变电站内的保护信息管理机相连,将数字式收发信机的各种报文信息、定值以及录波波形上传至保护信息管理机,再利用2M专用光纤通道,加装协议转换器,将2M的光纤电路转换成RJ45的网络信号,将变电站内保护信息管理机的信息直接传送至调度监控保护主站系统,如图2所示。

1.3 遥信信息1.3.1 硬接点信号收发信机装置运行异常后,闭锁和报警两个硬接点信号通过RCS-9705装置传送至自动化主站监控系统,告知监控人员装置的异常运行状态。

2011年广西电网变运人员接受中调调令资格认证考核试题2

2011年广西电网变运人员接受中调调令资格认证考核试题2

2011年广西电网变运人员接受中调调令资格认证考核试题2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共4 道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题)1、保护和监控系统分、合闸回路经“远方/就地”切换开关控制的断路器,在正常运行及热备用状态时,可以将断路器控制模式切换至“就地”。

(×)2、各变电运行单位可自行设立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

(×)3、必要时,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可以越级向下级调度机构调度对象运行值班人员下达调度指令,运行值班人员应当执行,执行后迅速报告调管该设备的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

(√)4、“两票三制”中两票是:工作票、操作票,三制是:交接班制、监护制度、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

(√)5、当变电站母线电压过高时,可以通过投入电容器的方法解决。

(×)6、变电站自行管辖设备若在操作后可能对中调调度管辖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的,须在操作后征得中调值班调度员的许可。

(×)7、对于计划操作,值班调度员应提前下达操作预令,受令单位值班员应根据操作预令要求尽快准备好现场操作票,之后即可自行进行操作。

(×)8、环状系统合环点设有同期装置时,应启动同期装置进行合环。

(√)9、用母联开关向备用母线或检修后的母线充电时,应投入母联开关的纵联保护,充电正常后退出充电保护。

(×)10、开关可以切、合额定电流以内的负荷电流和切断额定遮断容量以内的故障电流。

(√)11、刀闸可以拉、合变压器中性点地刀。

(×)12、紧急检修指设备因缺陷或异常,需要在两个工作日内停运处理的检修。

(√)13、中调调管设备若已经转为检修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在这些检修设备上添加一些更加全面的安全措施。

集控站送地调远动信息规定(终稿)

集控站送地调远动信息规定(终稿)

集控站送昆明地调远动信息内容规定为满足昆明供电局主网调度和配网调度对变电站远方信息的监控需要,特对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直送昆明地调调度自动化主站、各集控站转发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远动信息内容进行规范,本规范不包括变电站厂站端当地监控系统采集信息的设计内容。

地调主站对四遥信息采集的原则如下:(1)尽量采集位置信息的原则。

一次接线图上的设备凡可以采集的位置信息应尽量采集,包括所有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

(2)尽量减少保护信息的采集量原则。

每个变电站必须有事故总信号(由所有可跳断路器的保护信号合成),其余根据一次设备分类(如主变、母线、线路等)原则上合并上送。

如“1#主变保护动作”、“35kV线路保护动作”,再根据断路器跳闸位置来区分判断。

(3)凡是信息合并后会影响到调度员对事故(障碍)的判断和处理方式的,该信息量应分开采集。

如“低周、低压动作信号”。

(4)为减少无效信息的数量,主站端应采取一定措施滤除接点抖动等遥信误发信息。

一、500kV电压等级变电站直送昆明地调调度自动化主站的远动信息1.遥信量●新设计厂站遥信接点注意事项:①反映位置状态信号建议采用常开接点;②分相操作断路器应取三相合成位置信号,以避免单相事故跳闸时漏收遥信信息;1.1一次设备信息(断路器、与电网运行方式相关的隔离开关、变电站内所有设备的接地开关等)1)各主变:断路器、母线侧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旁路隔离开关、主变侧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断路器与主变侧隔离开关之间的接地开关、中性点接地开关位置。

2)各母联、旁路:母联断路器、母线分段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旁路断路器、母线侧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旁母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旁路断路器与旁母隔离开关之间的接地开关位置。

3)各线路:断路器、母线侧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旁母侧隔离开关、线路侧隔离开关和线路侧接地开关、线路侧隔离开关与断路器之间的接地开关位置。

4)各无功补偿:母线侧隔离开关、所有接地开关、和其他的隔离开关、总断路器和分路断路器位置。

2022-202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预测试题2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预测试题2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2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组,其厂用备用电源快速自动投入装置,应采用具备下列哪种同步鉴定功能?()A.相位差B.电压差C.相位差及电压差D.相位差、电压差及频率差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第6.6.3-5条规定,2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的厂用备用电源快速自动投入接线,应具有相位差及电压差的同步鉴定装置。

装置的整定原则应使备用电压尽快自动投入,又不对电动机产生有害的冲击。

2.蓄电池充电装置额定电流的选择应满足下列哪些要求?()A.满足初充电要求B.满足均衡充电要求C.满足核对性充电要求D.满足浮充电要求正确答案:B、D本题解析:《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第6.2.2条规定,充电装置的额定电流的选择应满足下列条件:①满足浮充电要求;③满足均衡充电要求。

3.220~500kV变电所所用低压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原则包括()。

A.应计及电阻B.短路电流计算时,应考虑异步电动机的反馈电流C.不考虑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D.系统阻抗宜按高压侧的短路容量确定正确答案:A、C、D本题解析:《220kV~1000kV变电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2016)第6.1.2条规定,站用电低压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应符合下列原则:①按单台站用变压器电源进行计算;②应计及电阻;③系统阻抗宜按高压侧保护电器的开断容量或高压侧的短路容量确定;④不考虑异步电动机的反馈电流;⑤馈线回路短路时,应计及馈线的阻抗;⑥不考虑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⑦当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大于0.1s时,可不考虑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在我国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逐渐实现无人值守以,经验实现了大规模推。

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 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由于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行水平, 不仅仅是一个运行管理的问题, 还涉及到变电站的设计模式、运行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各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而国外同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差异在我国, 许多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 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

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 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 也都是实行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 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由此发现, 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

(1)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三遥” 信号的采集上, 国内外自动化系统有差异国内外自动化系统在遥测、遥信的对象基本上是相同的, 变电站的数据分为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故分析数据。

一般在满足供电可靠性、母线电量平衡、线损、电压合格率等生产管理需要的前提下, 考虑到信号太多会增加值班人员和系统的负担,各量采集的原则是少国外大部分变电站都实现了无人值守, 即使有的变电站内有1 ~2名值班人员, 他们的职责一般也仅限于变电站内的安全值守, 更多的变电站则完全没有人。

而在国内变电站却很难实现真正的“无人” 值守。

首先, 即使开关等一次设备能实现远方操作, 但由于开关控制电源、开关操作电源等辅助操作和对设备操作状态确认检查都需要在现场完成, 导致很多一次操作也必须到变电站现场或需要现场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其次, 保护的操作还没有实现遥控功能;第三, 很多操作都是一次和二次操作相互交叉进行的。

无人值班站后台监控机远程维护应用

无人值班站后台监控机远程维护应用

无人值班站后台监控机远程维护应用探讨摘要:无人值班变电站在供电系统应用日益广泛,通过远程控制软件进行日常维护就十分必要。

文中通过对比两种常见的远程控制软件,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后台监控机远程维护。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远程;维护abstract: the unmanned substation i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applications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routine maintenance through remote control software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contrast two kinds of common remote control software, the use of existing computer and network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unattended substation background monitoring machine for remote maintenance.key words: unmanned substation; remote; maintenance中图分类号:u2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 引言阿拉善电业局管辖的变电站分布在阿拉善盟约27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道路较为狭窄等原因为综自系统检修人员现场维护设备带来诸多不便。

无人或少人值班变电站陆续投运后,极大降低了人员、设备维护成本,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及时处理简单的突发远动设备故障。

目前,我局无人值守站后台监控机均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考虑一种远程维护方案:在监控机内安装远程操作程序,远端主机可利用该程序登陆各无人值守站后台监控机,进行数据监视、控制、维护等工作。

220kV无人值班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220kV无人值班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置测 控单 元 , 1 k 宜按 每 间 隔 配置测 控 、 V O 保 护一 体装 置。各 测控装 置相 对独立 ,完 成 就地 设 备信息 的采集 和处理 、断 路 器监 控 及 同期 合 闸等功能 ,操 作方式 具备 站 内设 备就 地操 作 、就 地工 作站操 作和 中心控 制站远 方 操作相互闭锁等功能,间隔层设备所配置的 功能 只影 响本单 元而 独立 于其 他单元 ,有较
i t r a e vl l O n e f c an 2 i a p ddr s O. s e l 98. 2. 25 25 2 5. 1 1 5. 5. 5 0
q t ui
o tl t p tu k p r i k y r n 设 簧上 连干道 口 n e
p t r nk e r i vl l nk t e t u yp r nk por r k p r i v a 9 t t un e m t l n 0 qu t i
p r O o e / 8 o t e /l t 0 4
qui t
i t r a e e /l n ef c l
维普资讯
2 § 鱼: 2
S ENO[ & CI I ECH NOIOGY IFORMA I N 1ON
工 业 技 术
2 0 2k V无人值班站综合 自动化 系统设计
厉 志 湛
( 南阳电力勘测设计 院 河 南南阳 摘 要 : 文论述 了 2 0 V无 人值班 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 系统的 设计及 系统 配置。 该 2k 关键词 : 无人值班 变电站 综合 自动化 设 计 中图分类号 : M6 T 4 文献标 识码 : A
4 30 ) 7 0 0
变 电站 自动 化和 无人值 班是 当今 电网调 12 无 人值班 变 电站 . 对 整个 变 电站 的监 视 、测量 、控 制 和运行 管 度 自动化 领域 的必然 趋势 ,其发 展势头 方 无人值 班 变 电站 是指 无 固定 值班 人 员在 理 。 兴未 艾 。无人值 班是 电力 ’业随 着科学 技术 站 内进行 日常监 视 与操作 的变 电站 ,站 内主 】 : 2 2 网络 结构 . 的发 展而 产生 的新型 的变 电站运 行方式 ,在 要设 备的操 作 和监控 由 中心 控制 站远 方监控 系统 网络结 构按纵 向分 为变 电站层 和间 这种 运行 方式里 ,先 进技术 成分 含量大 ,它 系统 或上 级调 度 中心 调度 自动化 系统 的四遥 隔层 ,变 电站层 设置冗 余的 远动终 端和就 地 集 中包 含 了工 业 自动 化 ,人工 智能 分析 ,通 功能 实现 。无 人值班 变 电站 可采 用综合 自动 工作 站 ,布置在 二次设 备 间。远 动终端 将按 讯 等多学 科先进 技术 的结 晶 ,这 是科学 发展 化 系统实 现 ,也 可采 用常觇 二次 设备和 远动 照调 度端 和 中心 控制 站要求 的通 信规约 实现 般 规 律 所 直 接 导 致 的 必 然 结 果 。但 是 , 20 V 无 人值 班变 电站监控 系统的设计 目前 2k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通常由以下内容组成:
1. 设计载荷:根据变电站供电范围和负荷需求确定变电站的设计负荷。

2. 设计电压等级:根据变电站所在区域的电网电压等级确定变电站的设计电压等级。

3. 设计布局:根据变电站用地条件和设备布置要求,合理确定变电站的布局。

4. 主要设备选型:根据设计载荷和电压等级要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主要设备。

5. 设计安全防护: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变电站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雷击、防震等。

6.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远动、自动故障检测与定位、遥控、遥信等功能。

7. 备用电源设计:为了保证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连续供电,需要设计备用电源系统,包括发电机组、蓄电池组等。

8. 维护与检修设施设计:设计维护与检修设施,包括工具、设备、维修车辆、办公室等。

9. 安全管理与监控系统设计:设计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与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闸门打开监控、入侵报警等。

10. 通信与传输系统设计:设计变电站的通信与传输系统,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无线通信等。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具体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
引言
变电站无人值班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并陆续建设了一批集控站来监视和控制这些无人值班变电站,但这些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及以下。

随着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试点工作的展开,如何监控和管理这类变电站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苏州供电公司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建设了苏州市区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及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

该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为:在苏州供电公司本部调度通信中心远动机房建设监控系统的主机系统,依靠苏州市区光纤自愈同步数字序列(SDH)和异步传输模式(ATM)电力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根据需要,在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中心设置计算机监控工作站,实现对相应监控中心管辖的责任区域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远方计算机监控功能。

在苏州市区可以形成多个监控中心,实现多个责任区域的无人值班远方计算机监控功能,以不断适应电网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1 监控系统方案分析
监控系统的设置有两种可选方案:①设置多套监控系统,每套监控系统独立运行,实现对责任区域内无人变电站的远方监控,优点是各个监控系统的处理容量比较小,配置可以比较简单,监控系统之间没有影响,可靠性相对比较高;②设置1套监控系统,然后通过网络延伸配置远程监控工作站来完成相应的监控任务,优点是监控系统的总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可靠性较低,原因是通常基于局部网络环境的SCADA系统,没有很好地解决监控系统在城域网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信息分层传输、责任区域的处理、非平衡异步网络传输控制、网络安全性等新问题,而且大多采用基于客户/B艮务器(C/S)模式,使系统十分依赖于数据库服务器,一旦服务器故障,则导致整个SCADA系统完全瘫痪。

为了便于对各变电站实现远方监控和管理,构建网络化的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将是发展趋势。

必须设法使监控系统按照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的特点来实现整体功能,确保系统可靠性不完全依赖于某个功能节点的可靠性,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单个节点也能具备基本的监控功能,并在其他节点故障恢复时保持信息的连续性。

另外,系统的安全性涉及多个方面,除了采用成熟和相对安全的Unix操作系统、网络通信考虑使监控系统网络成为独立的网络系统并与MIS等系统实行有效隔离外,还应考虑监控系统在监控操作等应用软件方面的安全性。

一方面,系统应具备完整的操作口令管理体系并与责任区域处理功能相结合,能够区分不同的操作用户、不同的操作节点、不同的操作区域、不同的操作设备对象以及不同的运行模式;另一方面,系统应实现信息的分层处理,系统只能够提供与监控区域相关和有效的信息给监控操作员,无关信息和责任区域以外的信息不能干扰责任区域内的监控操作员。

对于基于网络的监控系统,实时性的主要瓶颈还是在于前置数据采集通信环节。

单个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信息量是以往常规远动信息量的3倍以上,特别是在对多个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同时远方监控的情况下,监控信息的总量明显增加。

常规远动数据采集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已经难以满足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集中监控的信息容量及实时性要求。

而推广和采用IEC 60870-5-101,103,104通信协议,并依靠成熟、可靠,快速的自愈光纤通信网络,可以克服和解决监控系统实时性的瓶颈问题。

2 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
整个监控系统采用OPEN—2000型SCADA系统,分为1个主姑端和N个基于城域网的监控中心站。

图1所示监控系统中含2个监控中心站。

主站端设置在调度通信中心远动机房,主要包括系统前置通信处理子系统、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网络通信设备以及系统维护工作站,实现系统对所有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监控中心站根据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管理的需要设置在相应的地理中心变电站内,主要包括监控工作站、打印设备和简单的网络接口设备,实现对地理区域内所有变电站的远方监控等功能。

监控系统信息处理的容量为64个厂站,首期按照48个厂站的硬件配置。

监控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为OPEN—2000系统基本SCADA软件,并根据苏州供电公司监控系统的功能规范要求进行改进和完善,包括前置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时计算与统计、事件处理与报警、人工操作与控制、网络通信及双网管理软件、历史数据库管理软件、实时数据库管理软件、图形和报表生成及管理软件、图/模/库一体化软件、网络拓扑动态着色软件、历史潮流和事故反演软件、测试与诊断软件等。

另一部分为监控管理软件、信息分层处理软件、责任区域处理软件、IEC 101/103/104通信处理软件、实时信息分析处理告警软件、综合查询统计分析软件、分布式系统管理软件、系统诊断自动中文短消息报警等监控系统重点开发应用的软件功能。

3 系统重点开发应用的软件功能
3.1 “1+N”方式的分布式数据处理功0能
由于与变电站的数据通信都集中在主站端前置处理子系统完成,为了确保可靠性,把属于各个监控中心站的信息处理工作(包括各责任区域内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信息)由其相应的工作站来完成,而不采用依赖于数据库服务器的通常C/S模式。

每个工作站节点具有相对独立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处理的结果通过分布式管理软件来保证满足各个节点实时数据库的一致性。

我们把这种主站端通过对N个监控中心站相应工作站节点工作状态的准确判断来支持数据的分布处理方式称为“1+N”方式,该分布式管理软件也称为“1+N”管理软件。

在“1+N”方式下,当主站端数据库服务器完全故障时,各个工作站节点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SQL语句串,将重定向到由“1+N”管理软件自动搜索出来的正常工作的工作站节点上去访问,并按照时序记录这些SQL语句串。

当主站端数据库服务器故障恢复时,记录在工作站节点上的SQL语句串将在“1+N”管理软件的支持下,按照时序恢复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

“1+N”方式不仅确保监控中心站的SCADA功能不受影响,而且使监控系统仍然可以保存一段时间(大于24h)的历史信息;并当主站端数据库服务器恢复正常工作时,可以恢复故障时间段的历史信息。

因此,可以使监控系统在仅有1台前置通信工作站正常工作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并在其他故障节点恢复后实现所有数据库的同步恢复。

采用“1+N”方式的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可靠性,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对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要求。

3.2 信息分层处理
监控系统针对不同的信息,按责任区域(变电站、电压等级、具体设备)和操作权限级别(操
纵工作站节点、操作员、操作员组、口令有效期)分层次处理,每个监控中心站(或工作站)只处理责任范围内需要处理的信息,并且只能监视、操作、控制到责任区域内的相关设备和信息,其他无关设备的信息(包括告警事件、画面、报表、历史信息等相关SCADA信息)将被屏蔽,起到各个工作站节点之间信息分层和安全有效隔离的作用。

3.3 IEC 101/104/103通信协议的应用
系统采用104协议实现对变电站监控设备的数据通信,采用103协议实现对变电站保护管理机的数据通信。

变电站监控设备和变电站保护管理机的网络接口为同一网段的不同IP地址,主站104和103协议工作在同一个IP地址。

常规串行通信采用IEC 870-5-101协议。

监控系统对保护管理机信息和监控设备信息具有同等的处理能力,可以确保保护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准确性以及数据库管理的有效性。

网络通信和常规串行通信的通道切换满足数据的一致性及惟一性要求,特别是对下行遥控命令采取严格的闭锁条件限制,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一个数据通道有效。

网络通信按照协议文本提供了直观明了的分层报文原码实时显示功能,并具有模拟报文调试功能,对重要报文(例如事故遥信、遥控操作)的原码采用数据库统一管理。

3.4 实时信息分析处理告警功能
监控系统对变电站遥测、遥信(包括事故遥信、保护信号)的处理,可以根据网络拓扑以及默认的、人工设置的逻辑条件并结合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检修、挂接地线、测试校验、人工模拟、遥控操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误遥信的出现,并提高事故遥信判断的正确性。

此外,根据信号的实时性、类型、责任区以及重要性进行合理分类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告警处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变电站监控的要求。

3.5 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监控系统应用了商用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平台,采用模糊对象识别技术实现综合查询功能,不仅可以根据时间、具体设备对象进行历史信息的查询,还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结果等条件来查询满足条件的具体设备和时间段,为统计分析电网运行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3.6 系统诊断自动中文短消息报警
监控系统采用软硬件相对独立配置的PC机自动值班子系统对系统进行诊断告警。

当监控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发送手机中文短消息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排除监控系统内部的各种异常。

同时,监控系统运行值班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消息查询系统运行情况。

4 结语
目前,监控系统已经投入运行,现已接人狮山变、寒山变、金山变、宝带变等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信息以及市区部分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信息,并设置了一个220kV狮山监控中心站。

今后将建设完善新区狮山、园区葑门、市区彩虹3个监控中心站,逐步取代现有监控系统,最终实现一套无人值班变电站计算机集中监控系统对苏州市区
220kV及以下等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计算机远方监控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