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二中第七章是关于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主要围绕基因、染色体、遗传规律以及不同的进化方式展开。

本文将对该章节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1.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指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层面的物质基础。

它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序列组成。

基因不仅决定了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还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反应和生命活动。

具体而言,基因可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两部分。

外显子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其功能,而内含子则不编码蛋白质,仅调节基因表达。

2. 基因的表达调节基因的表达调节是指在不同情况下调整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速率,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调节基因表达可以通过DNA的甲基化、染色质重构、特定转录因子的结合等方式实现。

此外,环境因素、激素、化学物质等外界刺激也会影响基因表达。

3. 染色体与遗传规律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它是准确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人类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每种细胞都有两套完整的染色体。

遗传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法则、渐渐遗传法则和连接互换。

孟德尔法则中对孟德尔的孟德尔模型进行了深入阐释,它指出了遗传性状的表现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而渐渐遗传法则和连接互换则对孟德尔法则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它们用更加复杂的方式解释了遗传物质在基因水平上的互作与相互调控。

4. 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发生的错误或突变,它将对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红细胞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都与基因突变有关。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我们深入理解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帮助。

5. 进化与适应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它是物种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演化,是从许多代物种中逐步形成的过程。

进化主要分为平衡进化和长期进化两种类型。

平衡进化是指在遗传平衡的状态下,物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①物种是可变的。

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2)历史贡献: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的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材料。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遗传的变异是幸存或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书p111(3)进步意义①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③它指出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4)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第七章生殖和发育1. 生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两个个体的配子结合形成的新个体,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 无性生殖:只有一个个体参与,不需要配子结合,新个体与原个体基本相同。

2. 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储存精子。

- 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储存卵子,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来容纳和滋养受精卵。

3. 有性生殖的过程- 受精:一精卵结合。

- 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经过分裂、增殖、分化,逐渐形成胚胎。

- 胚胎的着床: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发育。

- 胎儿的发育:经过各种器官和系统的逐渐发育,最终形成完整的胎儿。

- 分娩: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完毕后,通过阴道被排出体外。

4. 无性生殖的方式- 芽生殖:通过侧芽、顶芽或地下茎等方式,原个体长出新的生物体。

- 分裂生殖: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生物体。

- 子实体生殖:通过花药中的花粉和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形成种子。

- 孢子生殖:通过产生孢子,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的生物体。

5. 特殊的繁殖方式- 熟态生殖:部分动植物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改变个体的生殖方式。

- 地下菌丝生殖:真菌的地下菌丝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生物体。

6. 生殖调节- 内源性调节:由个体内部的生物物质调节生殖系统的活动,如激素的分泌。

- 外源性调节:由外界环境的变化调节生殖系统的活动,如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7. 生殖方式与进化- 有性生殖能提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潜力。

- 无性生殖具有高效、简便的优势,但缺乏基因的重新组合,容易导致遗传缺陷和易感性。

8.性别比与性别选择- 性别比:雄性与雌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关系。

- 性别选择:动物在繁殖过程中,选择优秀的配偶,以增加自己的繁殖成功率。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七章:生物技术综合应用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生物技术:运用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 分类:- 传统生物技术:包括人工选择、杂交育种等。

-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等。

2.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和重组目的基因,实现对生物体基因的控制和操作。

- 基本原理:- DNA的切割和黏接: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切割,并用DNA连接酶把不同来源的DNA片段黏接起来。

- 基因的克隆:将黏接好的基因片段插入载体DNA中,形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中,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体。

- 基本方法:- DNA的体外复制:采用PCR技术或聚合酶链式反应,大量产生特定DNA片段。

- DNA的切割和黏接: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对DNA进行切割和黏接。

- DNA的测序:通过Sanger法或新一代测序技术,确定DNA序列。

- 基因的克隆: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DNA中,形成重组DNA,然后导入宿主细胞中。

3.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转基因作物的育种、农药的生物合成和肥料的生物固氮。

- 基因工程在工业上的应用:生产特定微生物、酵素工程、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

4.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细胞中,使得目标生物体具有外源基因的特性。

- 原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插入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使得该外源基因在目标生物体中得到表达。

- 方法:- 提取外源基因:通过PCR技术或其他手段,从供体物质中提取目标基因。

- 构建载体:将目标基因插入载体DNA中,形成重组DNA。

- 转化:通过基因枪法、电穿孔法、冷冻法等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目标生物体的细胞中。

- 筛选与培养: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基因细胞,并进行培养和筛选。

必修2第7章知识点

必修2第7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2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知识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___ _____和___ ___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2) :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4) :自然选择的结果。

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 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 。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 。

③生物的变异是 ,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① 原因:不断淘汰 的基因,积累 的基因。

② 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①隔离类型:常见的有 和 。

②隔离实质: 不能自由交流。

③ 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 、 及 。

④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知识点二 物种形成与生物多样性1. 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

2. 生物多样性(1)内容: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2)形成原因: 。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

【重难点探究】:1. 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的关系图:2. 地理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的过程:一个种群――→地理隔离 ―――――――――――→多种因素突变、重组、选择、漂变等 变―→亚种―――――→出现生殖隔离新物种 3.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1 / 1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基础 手段 内因 结果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①按定义计算:A%=A/(A+a)*100%(A+a 表示全部等位基因数)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½杂合子频率③X 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X b的基因频率=X b数目/(2*女性个体的人数+男性个体的人数)=X b /(X b +X B)*100% 4、遗传平衡定律:(1)满足条件:种群数目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没有迁入和迁出; 没有自然选择(2)设A 的基因频率为p ,a 的基因频率为q ,则(p+q )2=p 2+2pq+q 2=1,其中p 2代表基因型AA 的频率,2pq 代表基因型Aa 的频率,q 2代表基因型aa 的频率。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3、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7章 第1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7章 第1节

①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既相似又相异―→结论: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

必 修
帝创造的。这给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论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

人 义。


返回导航
·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地的植被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美丽的恐怖”局面。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这
种扩张也是一种适应现象。
下面相关叙述中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B ) A.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植物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B.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应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物 必
C.加拿大一枝黄花比本地植物更适应本地的环境


D.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A.过度繁殖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解析] 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说明
具有较厚外壳的蜗牛能适应其生活环境。
生 物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变式训练2〕 (2018·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
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熟的
生 物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为: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提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喷洒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 ) 提示:害虫抗药性在喷洒农药前已经存在,农药只起选择作用。 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未能从本质上合理地解释可遗传的变异。( √ )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资料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资料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①物种是可变的。

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2)历史贡献: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的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材料。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遗传的变异是幸存或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书p111(3)进步意义①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③它指出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4)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即种群内所有个体、所有细胞的所有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
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3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4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5
(1)主要内容
6
①物种是可变的。

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7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8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9
形态上的退化。

10
(2)历史贡献: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11
12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3
(1)主要内容
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
14
15
后代,不同的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材料。

16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
17
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8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19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遗传的变异是幸存或被淘汰,适
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
21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书p111
22
(3)进步意义
①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23
24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释了
25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6
③它指出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
27
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28
④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
29
力的武器。

30
(4)局限性
31
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32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
33
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34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5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36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37
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
化的基本单位。

38
39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即种群内所有个
体、所有细胞的所有基因。

40
41
③种群的基因频率:一个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有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42
同基因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

43
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44
计算: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45
④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具有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
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46
47
计算: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48
注:遗传平衡规律(哈迪-温伯格定律):在一个有性生殖的群体中,在种群足够大,种群内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的
49
50
条件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

51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52
①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其中染色体变
53
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

54
②变异是不定向的(由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基因重组的多样性和染色体变
55
异的不定向性所决定的),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它只为进56
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7
③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58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和加
59
60
强,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
61
化。

62
2、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63
(1)物种的含义: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64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种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65
(2)隔离的含义: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66
现象。

67
(3)隔离的类型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8
①地理隔离
69
概念: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
70
特点: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交流;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结果:形成不同的亚种
71
72
②生殖隔离
73
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特点: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74
75
结果:形成不同的物种
76
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77
①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8
②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
79
③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80
(4)物种形成的方式
81
①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年代逐渐形成。

82
即:种群---------小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新物种
83
②骤变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

84
③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远缘杂
85
交(如甘蔗-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86
(5)物种形成的环节
87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88
②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89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90
91
1、共同进化
92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93
94
(1)生物多样性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5
(2)生物进化大致过程
96
古细菌——蓝藻和细菌(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真核生物(有性生殖,97
基因重组,进化速度加快)——寒武纪大爆发(大量动物,生态系统结构复杂,98
有利于进化)
①生物进化的方向: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99
100
②真核生物出现意义: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形成生物101
系统的第三级——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③陆生生物出现的意义:原始蕨类植物及原始两栖类的登录改变着陆地环境,102
103
陆地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