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酸酐结构
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高三第二次模拟(实验班)化学试题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8gC2H4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 28gN2和6g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 AC. 标准状况下,11.2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D. 0.1mol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答案】A【解析】A、C2H4和CO的摩尔质量都为28g/mol,28gC2H4和CO的混合气体为1mol,则其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选项A正确;B、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28gN2和6g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小于2N A,选项B错误;C、标准状况下,11.2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N A,如氧气与金属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选项C错误;D、l个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多个Fe(OH)3,1molFeCl3完全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胶粒数没有N A个,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 三氯甲烷(CHCl3)又称氯仿,可用作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COCl2)。
其反应式为2CHCl3+O22COCl2+2HCl,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三氯甲烷前要先检验一下其是否变质,检验用的最佳试剂是A. NaOH溶液B. AgNO3溶液C. 溴水D. 淀粉碘化钾溶液【答案】B【解析】A、加入NaOH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来检验,故A错误;B、氯仿被氧化时生成H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可检验,故B正确;C、溴水与氯化氢不反应,不能用来检验,故C错误;D、淀粉KI试剂与氯化氢不反应,不能用来检验,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氯仿是否变质的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氯仿变质的方程式结合有关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解题关键:根据方程式2CHCl3+O22COCl2+2HCl,可知,如果氯仿变质会生成HCl,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氯化氢生成判断氯仿是否变质,如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
有机化学羧酸及其衍生物

Organic Chemistry
Ⅰ羧酸
一、羧酸、羧基的结构 1)羧酸:
H
C O
OH
R
C O
OH
Ar C O
OH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9 羧酸及其衍生物
2)羧基的结构:
C O
R
Organic Chemistry
OH
O
..
R C O H
形式上看,羧基由羰基和羟基组成。羟基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所 占据的 p轨道和羰基的 π键形成 p-π共轭。羟基氧上电子云密度有所 降低,羰基碳上电子云密度有所升高。因此,羧酸中羰基对亲核试 剂的活性降低,不利于HCN等亲核试剂反应。 Organic Chemistry
对于含不饱和键的不饱和羧酸则取包括羧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烯酸并注明不饱和键的位置命名含脂碳环羧酸和芳香羧酸时则把脂碳环和芳环当作取代基choh3乙基己酸3丙基4戊烯酸coohchcoohchcoohcoohcooh乙基丙二酸邻苯二甲酸环戊基甲酸四物理性质羧酸的沸点比相近分子质量的其它有机物要高
3—丙基—4—戊烯酸
COOH
COOH
乙基丙二酸
环戊基甲酸
邻苯二甲酸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9 羧酸及其衍生物
四、物理性质
羧酸的沸点比相近分子质量的其它有机物要高: 乙 丙 酸(60):117.9℃ 醛(58): 48.8℃ 8 ℃
Organic Chemistry
正丙醇(60): 97.4℃ 甲乙醚(60):
味道 沸点
酰氯和酸酐都对粘膜有刺激性,酯有香味。 酰氯、酸酐和酯由于不能形成氢键,熔沸点与分子量相近
分析化学3胺

胺的命名普通命名
简单的胺,把他所含烃基的名称和数目
写在前面,按简单到复杂先后列出后面加
上胺字:
CH3CH2NCH2CH2CH3
CH3CH2NH2NH2Βιβλιοθήκη CH3乙胺苯胺
甲乙丙胺
胺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选最复杂的烃基作母体,称某胺,氮上 其它的烃基作为取代基,并用N定其位。
遇到比较复杂的胺则以烃为母体, 把氨基作取代基。
R N R X-
R 季铵碱: 季铵盐分子[R4N]+X-中的X-被 OH- 取
代的化合物。显碱性,NaOH相近
[R4N]+OH-
R
+
R N R OH-
R
胺的命名 氨?胺?铵?
氨:作为取代基时称氨基,如-NH2
CH3NH-甲氨基
胺:作为官能团时称胺,CH3NH2甲胺 铵:氮上带有正电荷时称铵如 CH3N+H3Cl 氯化甲基铵
有机合成中用来保护氨基。 例:由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退热药)
(二)酰化反应 磺酰化反应
伯胺和仲胺都能与酰氯或 酸酐反应而生成酰胺。
不溶于酸和碱
R兴S斯O2堡N+反R3应Cl-
分离提纯和鉴别: 伯胺 仲胺 叔胺
(三)与亚硝酸反应 区别伯仲叔胺
1. 伯胺与亚硝酸反应 ( N2↑ )
(1).脂肪伯胺在强酸存在下与亚 硝酸反应,生成醇并定量放出氮气↑。
结构:
.. 107º ..
108º ..
N H HH
N H3C H H
N H3C CH3CH3
氨的结构 甲胺的结构 三甲胺的结构
(一)碱性与成盐反应
氨及胺的碱性强弱比较:
(CH3)2NH > CH3 NH2 > (CH3)3N > NH3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1.1.6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已知有机物A 、B 之间存在转化关系:61222A C H O +H O B+H ()HCOO (已配平)。
则符合条件的A 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B.6种C.7种D.8种2.某烷烃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B.4种C.5种D.7种3.分子式为512C H 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B.6种C.7种D.8种4.丁烷(410C H )失去1个氢原子后得到丁基(—49C H ),丁基的结构共有(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5.分子式为C 9H 11Cl 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0种B.36种C.39种D.42种6.并六苯的某衍生物结构简式为,其苯环上的氢原子再被1个Cl 原子 取代的产物有( ) A.3种B.6种C.7种D.8种7.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有机物 A 能与钠反应,且完全燃烧只生成2CO 和2H O 。
若 A 含一个六碳环,则环上一氯代物的数目为( ) A.4B.5C.3D.28.分子式为511C H Br 且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9.分子式为5102C H O 并能与饱和3NaHCO 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10.分子式为512C H O 的有机物,能与Na 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 ( ) A .6B .7C .8D .911.分子式为482C H Cl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7种B. 8种C. 9 种D. 10 种12.分子式为5102C H O 且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化合物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3.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包括立体异构)正确的是( ) A.乙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B.分子式为512C H O 且属于醇的有机物有6种C.分子式为482C H O 且属于酯的有机物有4种D.分子式为48C H 且属于烯烃的有机物有4种14.对羟基桂皮酸()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3NaHCO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2CO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 A.15种B.16种C.17种D.18种15.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熊猫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
032二烯烃

O
+
R N O-
O-
+
RN O
O
RN O
(b) 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极限结构只是电子排布的变化,原
子核位置不变。
CH3CH CH CH2+
+
CH3CH CH CH2
CH2 CH O
CH3 CH O
H
(c)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极限结构的成对电子数目必须相同。
CH2 CH CH2
H2C CH CH2
H2C CH CH2
n
丁苯橡胶
n CH2 CH C CH2 Cl
聚合
CH2 CH C CH2 Cl
n
氯丁橡胶
四. 离域体系的共振论表述法 (1)共振论的基本概念
共振论:即离域体系可以用几个经典结构的叠加来描述。
CH2 CH CH CH2
+CH2 CH CH2 CH2-
-CH2 CH CH2 CH2+
1,3-丁二烯的共振杂化体
一. 二烯烃的分类
二烯烃是指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二烯烃的 通式都是CnH2n-2,都含有两个不饱和度。根据分子中两个双 键的相对位置,又可以分成下面三种:
(1)累积二烯烃 是指分子中两个双键合用一个碳原 子,即含有>C=C=C<结构的二烯烃。例如:
CH2 C CH2
丙二烯
CH3 CH C CH2
1,4- 制产物:利用平衡
1,2-加成反应进程 1,4-加成
达到控制的主要产 物。
2. 狄尔斯(O.Diels)-阿德耳(K.Alder)反应
共轭二烯烃与含活化烯键或炔键(烯键或炔键碳原子上有
的化合物(称为亲二烯体)反应,生成含六元环的化合物。例 如:1,3-丁二烯与丙烯醛反应,生成环己烯-4-甲醛:
有机化学II-13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和芳香族羧酸都是固体。
水溶性:
C1~C4羧酸可以和水混溶。芳香族羧酸分子量大,
难溶于水。 4-11碳部分溶解;羧酸盐水中溶 解性好
(长链羧酸盐为好的表面活性剂)。
实 例
O O H H
COOH OH
COOH
O
OH
邻位
诱导吸电子作用大、 共轭给电子作用大、 氢键效应吸电子作用大。 pka 2.98 苯甲酸的pka 4.20
间位
诱导吸电子作用中、 共轭给电子作用小。
对位
诱导吸电子作用小、
共轭给电子作用大。
pka 4.08
pka 4.57
二元酸: 有两个解离常数 举例:
十八酸 硬脂酸
CH2 COOH CH2 COOH
乙二酸(草酸) 丙二酸(胡萝卜酸) 丁二酸(琥珀酸)
HOOC
COOH
顺丁烯二酸 (马来酸)
反丁烯二酸 (富马酸)
苯甲酸(安息香酸)
(乙)系统命名法
(A)脂肪族羧酸
母体: 选含羧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不饱和羧酸选含羧 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连续碳链为主链.
内酐
COOH 230oC COOH
CO O + H2O CO
二元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混合酸酐
O
O
CH3CH2 C Cl + Na OCCH3
△
O O CH3CH2C OCCH3
3. 酯的生成
RCOOH + R'OH H+
RCOOR' + H2O
酸酐反应特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研究酸酐的基本性质和反应活性。
2. 探讨酸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特别是与醇、酚、酰胺等化合物的反应。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酸酐反应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酸酐是一类含有两个羰基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亲电性,能够与多种化合物发生反应。
常见的酸酐包括乙二酸酐、丙二酸酐、丁二酸酐等。
酸酐与醇、酚、酰胺等化合物反应时,可以生成酯、酐、酰胺等化合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酸酐(如乙二酸酐)- 醇(如甲醇、乙醇)- 酚(如苯酚)- 酰胺(如乙酰胺)- 碱性催化剂(如NaOH)- 醋酸(用于中和)仪器:- 圆底烧瓶- 冷凝管- 热水浴- 抽滤装置- 旋转蒸发仪- 紫外-可见光谱仪四、实验步骤1. 酸酐与醇的反应- 将一定量的醇加入圆底烧瓶中,加热至回流温度。
- 缓慢滴加酸酐,同时不断搅拌。
-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醋酸中和,然后进行抽滤。
- 将滤液旋蒸浓缩,得到产物。
2. 酸酐与酚的反应- 将一定量的酚加入圆底烧瓶中,加热至回流温度。
- 缓慢滴加酸酐,同时不断搅拌。
-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醋酸中和,然后进行抽滤。
- 将滤液旋蒸浓缩,得到产物。
3. 酸酐与酰胺的反应- 将一定量的酰胺加入圆底烧瓶中,加热至回流温度。
- 缓慢滴加酸酐,同时不断搅拌。
-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醋酸中和,然后进行抽滤。
- 将滤液旋蒸浓缩,得到产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酐与醇的反应- 反应产物为酯,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发现产物在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峰,与理论预测一致。
2. 酸酐与酚的反应- 反应产物为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发现产物在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峰,与理论预测一致。
3. 酸酐与酰胺的反应- 反应产物为酰胺,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发现产物在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峰,与理论预测一致。
六、实验结论1. 酸酐与醇、酚、酰胺等化合物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酯、酐、酰胺等化合物。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
O
OO
O
O
R CXR CO C RR CO RR ' CN 2H ( RCN)
O
上述化合物中均含有 R C 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 均可以核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消去反应; ② 均可由羧酸制备; ③ 水解均可以得到羧酸。 一、羧酸衍生物结构的比较:
1、酰胺:
O
CN O
H C NH 2 CH 3 NH 2
1.376
1.474 Oδ -
H C NH 2
C
δ+
NH 2
① 羰基碳正电荷降低,亲核加成困难;
② N原子电荷降低,碱性减弱,显弱酸性。
2、酯:
O
H C O CH 3 CH 3 OH
CO
1.334
1.430
OC O
由于O的电负性大于N,因此,酯中羰基碳 的正电荷应大于酰胺中羰基碳的正电荷。
酯 +酯
β -酮 酸 酯
酯 + 甲酸酯
α -甲 酰 酯
酯 + 苯甲酸酯
α -苯 甲 酰 酯
酯 + O C( OE t) 2 酯 + 草酸酯
取代丙二酸酯 β -环 二 酮 酯
酯+ 酮
β -二 酮
二元酸酯
β -环 酮 酯
七、达参缩合:
O
α-卤代酸酯+ C O
α ,β -环氧酯 O E tO -
O + C Cl2HC Ot E
取代基—I效应:
O
X2>R C O >RO> N2 H
羰基的正电荷:
O
OO
O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二酸酐结构
丙二酸酐,也称为马来酸二乙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6O3。
其分子式中含有两个羧酸基和一个双键。
丙二酸酐的结构是一个五元环,由两个羧酸基和一个双键构成。
它的分子中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羧酸基,这意味着它具有反式立体构型。
在分子中,双键的两侧分别连接着一个羧酸基和一个乙基基团。
丙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用于制造塑料、树脂、涂料、染料等化工产品。
它还可用作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包括用于制造药品、香料和食品添加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