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球成矿域和成矿区带
中国成矿带最新划分

成矿区带详细划分成矿省——属成矿域范围内的次级成矿区(带),它的范围受大地构造旋回的控制,成矿作用形成于一个或几个成矿旋回;发育有特定的矿化类型;成矿物质的富集主要与地球层圈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作用明显受区域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变质作用的控制,如我国华南成矿省受花岗岩浆的侵入和岩浆喷发作用的控制,形成与燕山成矿旋回(或火山岩)有关的有色、稀有、稀土及非金属“成矿系列组”,其中每个系列受成矿地质环境的控制。
成矿省内成矿地质环境形成某一或几个矿床成矿系列,出现成矿地质环境与矿床成矿系列大致对应关系,应用成矿年代学对矿床的测年资料,地质构造发展过程中的成矿旋回,各个成矿旋回在不同成矿区带内出现的成矿地质环境及对应的矿床成矿系列,构成了成矿省内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历史,应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剖析每个成矿省的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和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据此编制了每个成矿省的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图。
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深化对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区域成矿作用的科学依据。
有关“矿床成矿系列组”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的内容和含义在第四篇中将做详细论述。
全国划分的16个成矿省,80个成矿区(带)将中国大陆各个成矿旋回形成的各类矿床和相应的矿床成矿系列在空间分布上做了定位。
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按成矿省及其所属成矿区(带)阐明了成矿省的范围、区域构造概要、区域成矿特征;成矿省内成矿区(带)的划分、矿床成矿系列的形成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用每个成矿省的矿床成矿系列特征表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矿床成矿系列图”作了矿床成矿系列的空间定位。
提出在成矿省(或成矿区带)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规律及区域成矿作用的高峰期,区域构造演化的继承性和成矿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矿床成矿系列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构成了“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区域成矿作用框架。
世界四大成矿域典型矿床

特提斯成矿域
玉龙矿带地质构造及矿点分布略图
特提斯成矿域
玉龙斑岩铜矿床地质略图 1.上三叠统阿堵拉组; 2.上三叠统波里拉组; 3.上三叠统甲丕拉组; 4.喜山期花岗斑岩; 5.矿体编号;6.断层; K—钾化;Si—硅化; Ser—绢云母化; Ka—高岭土化;H—角岩; Pr—青磐岩化;Mb—大理 岩;Sk—矽卡岩;de—褪色 带;Fe—铁矿体;Cu—铜矿 体;Mo—钼矿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 太 平 洋 成 矿 域
环太平洋成矿域
Henderson Molybdenum deposits
冈瓦纳成矿域
奥林匹克坝铜-铀-金-银矿床
冈瓦纳成矿域
冈瓦纳成矿域
劳亚成矿域
劳亚成矿域
劳亚成矿域
劳亚成矿域
劳亚成矿域
劳亚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区域地质构造分布图 Ⅰ-扬子陆块;Ⅱ-羌塘-昌 都微陆块;Ⅲ-冈底斯-念 青唐古拉陆块;Ⅱ1-江达 -朱巴龙岛弧;Ⅱ2-玉龙徐中陆缘山盆;Ⅱ3-昌都 -芒康陆内陷;Ⅱ4-类乌 齐-左贡陆缘山盆;F1-金 沙江深断裂、印支板块 俯冲带;F2-字嘎断 裂;F3-妥坝-芒康断 裂;F4-澜沧江大裂;F5怒江深断裂、燕山期板 块俯冲带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展示中国地质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矿产资源勘查的精准度和效率,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勘查技术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概述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主要类型。
通过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储量和开采利用现状的梳理,为后续的成矿规律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地质因素的分析,揭示各类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同时,结合国内外成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全国重要矿产的成矿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为矿产勘查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还将关注勘查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勘查技术方法在矿产勘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这些新技术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效果与前景。
本文将对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结合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分析未来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中国矿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中,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是理解矿产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探讨了成矿作用与地壳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变质作用以及区域地质演化等多方面的关系。
成矿区带

Europe district
Metallogenic domain domain
Circum-Pacific Metallogenic Domain
Tethyan-Himmalaya Metallogenic Himmalaya district
Caribbean District S. American district African district India district
1930年魏格纳第三 次深入格陵兰岛考 察气象时,不幸长 眠于冰天雪地之中 -年仅50岁,他的 遗体在第二年夏天 才被发现。
假说与验证
魏格纳验证: ⑴山系: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 系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 褶皱山系遥相呼应;美国阿巴拉契亚 山的褶皱带,其东北端没入大西洋, 延至对岸,在英国西部和中欧一带复 又出现;
Mountain belts of similar age also match when Pangea is joined.
Pattern Matching of Geological Record across the Atlantic
The age of rock units generally match when the continents are rotated back in position.
⑶、沉积矿产
–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矿产产出,蒸发岩矿产、多金属矿产、有
机矿产。
⑷、裂谷盆地中的低温热液矿床
⑴、砂岩铜矿; ⑵、卡林金矿; ⑶、穆龙套型金矿; ⑷、密西西比型铅锌矿;
2.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2.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在现代大陆边缘也分为两种类型,与海洋地壳呈 现渐变过渡构造的大陆边缘称为被动大陆边缘。
成矿区带划分

Himalayan Polycycle
7.板块构造
现代成矿区带研究都是以板块构造为基础,可以划分为: ⑴、大陆裂谷成矿区域 ⑵、被动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⑶、活动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⑷、大洋裂谷成矿区域 ⑸、大陆热隆成矿区域
1912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 的讲演, 提出了大陆漂 移的假说。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阐述了大陆漂移说。
4、大洋裂谷
Central Rift Valley of the Mid-Atlantic Ridge
Fig. 17.27
Detail from H.C. Berannrket, based on Heezen & Tharp
5、中国中生代成矿作用
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1、环太平洋成矿域
东南亚成矿带 ( W-Pb-Zn-AuMo-Cu)
2、特提斯成矿域
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带(CuPb-Zn-Sn)
一、大陆裂谷成矿区域
– 1.裂谷成因 – 2.裂谷形态 – 3.裂谷建造与发展阶段 – 4.裂谷盆地中的主要矿床类型
四、大洋裂谷成矿区域
1.构造位置 2.成矿作用 3.地球化学特征 4.典型矿床分析
二、被动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 1.陆缘构造与沉积作用 – 2.陆缘沉积矿床 – 3.陆缘裂谷环境及矿床
二、主要成矿区带
1、大陆裂谷
2、 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在现代大陆边缘也分为两种类型,与海洋地壳呈 现渐变过渡构造的大陆边缘称为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 缘有特殊的 构造形式, 一般发育有 陆缘隆起、 裂谷、海湾 泻湖盆地。
3、活动大陆边缘
Benioff zone Andesitic Volcanism and Earthquake
成矿规律

成矿规律成矿规律是在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及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阐明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由于成矿规律研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至今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以下介绍的几个基本问题是在成矿规律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其中有些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有些是经验总结,还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有些是正在探索中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工作。
一、成矿区域与成矿时代地壳中的矿产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地壳中某种或某些矿产大量集中的那一部分地区称为成矿区域。
在一个成矿区域中,矿化往往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或某些地质时期内。
这样的矿化比较集中的时期称为成矿时代。
(一)成矿区域1. 金属成矿省1913年法国地质学家L. de Launay首次提出了金属成矿省(metallogenic province)的概念,意指在地壳特定的区域内产出异常多特定类型的矿床。
以上概念可以理解为成矿地质构造与矿床组合的一种耦合定式,是一种静态的思维方式,但已经初步表达了区域成矿的思想。
迄今经过9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其研究的内涵和研究方法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第28、29届国际地质大会将“成矿作用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省演化”作为专题讨论。
在第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成矿年代学”讨论会上,裴荣富(1996)提出金属成矿省已由过去在大地构造背景上圈定不同类型矿床而划分成矿区带的静态方法,发展为从地质历史演化分析入手,深化研究背“景”、成矿“场”、成矿“相”和矿“床”,即“景”、“场”、“相”、“床”4个成矿等级体制耦合性规律的动态方法;并认为这4个等级体制的耦合梯度是评价或预测成矿远景区的依据。
每个成矿省属于一个特定地区,它们在岩石圈演化中形成一组或多组在时空演化上有密切联系的特定矿床群。
Amstutz(1996)认为金属成矿省演化是一切成矿因素的函数。
裴荣富等(1994)提出了金属矿省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矿构造背景研究,主要从地质历史演化研究不同时期区域构造的交汇样式、相互作用强度和彼此影响的范围,探讨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提出有利“成矿构造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②“成矿构造场”研究,主要研究“成矿构造场”中综合控矿因素有利组合和汇聚的机制,尤其应突出研究其中“金属成矿相”的形成、分布与结构,阐明它形成的最有利时空域;③成矿地质事件研究;④编制不同比例尺的金属成矿省的成矿分带图,依据成矿与构造的统一性和地质历史演化中动态成矿新概念,编制新的成矿分带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
浅谈矿床的成矿系列与区域成矿规律

浅谈矿床的成矿系列与区域成矿规律[摘要]目前的矿床学界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区域中矿床或者是矿化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矿床学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足够重视,矿床学者们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以矿床来为研究的对象,并利用成矿系列思想来对成矿规律进行研究。
[关键字]矿床成矿系列区域成矿规律1 矿床成矿系列的内含与划分矿床成矿系列指的是在时空域中的基本矿床组合的自然体。
它是组成全球矿床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矿床成矿系列的存在才形成了全球矿床世界。
它的定义可简略为:在特定的四维时间、空间域中,由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
特定的时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一般是指一个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特定的空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是指上述地质构造活动所涉及的地质构造单元,亦就是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一般相当于形成的三级构造单元,或跨越或包含在老的构造单元内。
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是指在此特定的时空域中发生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是指在上述特定的时空域内由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组合,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成因联系。
这四个因素组成一个矿床成矿系列,构成特定时空域中一个矿床组合自然实体。
因此,每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在全球均是唯一的矿床组合实体。
也可以说每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就是一个完整的亦是最基本的成矿系统,如下图一所示为矿床成矿系列。
2 以大兴安岭北段为例分析其区域成矿的时空特征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北段大多是以金为主,多金属矿床并存的矿床,其成矿的时间是在燕山晚期,也有少许的矿床是在印支- 燕山早期形成的。
该地区的矿床大多都分布在哈乌尔断裂向西及莫尔道嘎北向的前燕山期花岗岩与前中生代地层出露的隆起地,大部分的铅- 锌通常都位于得尔布干断裂西北侧的凹陷地区,其中铜等的多金属矿床一般都是位于这两者中间的过渡呆。
总体来说,大兴安岭北段是由东南到北西依次表现为铅、锌、银矿带。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成矿省——属成矿域范围内的次级成矿区(带),它的范围受大地构造旋回的控制,成矿作用形成于一个或几个成矿旋回;发育有特定的矿化类型;成矿物质的富集主要与地球层圈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作用明显受区域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变质作用的控制,如我国华南成矿省受花岗岩浆的侵入和岩浆喷发作用的控制,形成与燕山成矿旋回(或火山岩)有关的有色、稀有、稀土及非金属“成矿系列组”,其中每个系列受成矿地质环境的控制。
成矿省内成矿地质环境形成某一或几个矿床成矿系列,出现成矿地质环境与矿床成矿系列大致对应关系,应用成矿年代学对矿床的测年资料,地质构造发展过程中的成矿旋回,各个成矿旋回在不同成矿区带内出现的成矿地质环境及对应的矿床成矿系列,构成了成矿省内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历史,应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剖析每个成矿省的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和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据此编制了每个成矿省的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图。
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深化对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区域成矿作用的科学依据。
有关“矿床成矿系列组”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的内容和含义在第四篇中将做详细论述。
全国划分的16个成矿省,80个成矿区(带)将中国大陆各个成矿旋回形成的各类矿床和相应的矿床成矿系列在空间分布上做了定位。
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按成矿省及其所属成矿区(带)阐明了成矿省的范围、区域构造概要、区域成矿特征;成矿省内成矿区(带)的划分、矿床成矿系列的形成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用每个成矿省的矿床成矿系列特征表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矿床成矿系列图”作了矿床成矿系列的空间定位。
提出在成矿省(或成矿区带)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规律及区域成矿作用的高峰期,区域构造演化的继承性和成矿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矿床成矿系列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构成了“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区域成矿作用框架。
一、成矿区(带)的划分1.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Ⅰ1-古亚洲成矿域Ⅰ2-秦祁-昆成矿域Ⅰ3-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Ⅰ4-滨西太平洋成矿域Ⅰ5-前寒武纪地块成矿域成矿域属洲际性的成矿单元,受全球性地质构造带(区)所控制,受控于特定的构造旋回及相应的成矿旋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磅】全球成矿域和成矿区带矿床在空间上及时间上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是地球岩石圈结构、区域地球化学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根据矿床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可以在地壳中划分出成矿域和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带。
成矿域是全球I 级成矿单元,一般与全球性、跨洲际的大地构造区域相对应,在成矿域内部可进一步划分出成矿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等不同序次、不同规模的成矿单元。
根据全球构造演化背景与成矿特征,可将全球划分为4大成矿域和21个巨型成矿区带。
劳亚成矿域劳亚成矿域展布于地球北部,横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3大洲,是世界最大的成矿域。
成矿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以前寒武纪地块及叠加其上的显生宙沉积盆地和构造带为主,其次是显生宙造山带及新生代风化壳。
劳亚成矿域以天然气、煤炭、铁、钾盐、石油、铀、猛、铬、铅锌、镍、鹤、钼、锑、金、银、磷、金刚石等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为特色,成矿时代贯穿整个地质时代,以古生代为主,中生代和元古宙次之,新生代和太古宙又次之。
该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北美成矿区、格陵兰成矿区、欧洲成矿区、乌拉尔-蒙古成矿带、西伯利亚成矿区、中朝成矿区等6个巨型成矿区带。
北美成矿区北美成矿区位于劳亚成矿域西部,东与格陵兰成矿区相望,西、南分别与北科迪勒拉成矿带和加勒比成矿带为邻,其展布范围包括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包括北美地块的大部分地区和阿巴拉契亚造山带。
该成矿区内的主要矿产有铁、铀、铅锌、铜、镍、煤、金、银,其次是天然气、磷、金刚石、钾盐等,代表性矿床有加拿大的斯内克河BIF型铁矿床、拉布拉多BIF型铁矿床、麦克阿瑟河不整合型铀矿床、西加湖不整合型铀矿床、萨德伯里铜镍硫化物矿床、萨斯喀彻温蒸发岩型钾盐矿床,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沉积煤矿床、德卢斯铜镍硫化物矿床、苏必利尔湖铁矿床、维伯纳姆带MVT型铅锌矿床等。
格陵兰成矿区格陵兰成矿区位于劳亚成矿域西部、北美洲东北部,其展布范围包括格陵兰岛及冰岛,西南、东南分别与北美成矿区和欧洲成矿区相望。
在大地构造上,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为格陵兰地盾,属北美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缘为古生代造山带;冰岛则主要由古生代褶皱带组成并位于大西洋中脊上。
格陵兰岛80%的面积被冰层覆盖,在其西南海岸产有菲斯克内塞特大型层状杂岩型铬矿床,此外,尚有铁、铜、铅、锌、钼、镍、铂、铀、钍、锆、铌、稀土、铍、石油、煤等矿产。
冰岛的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欧洲成矿区欧洲成矿区位于劳亚成矿域中部,西与格陵兰成矿区相望,东、南分别与乌拉尔-蒙古成矿带和特提斯成矿域的地中海成矿带、西亚成矿带为邻。
其展布范围为欧亚大陆西北部,包括乌拉尔山脉以西、特提斯成矿域以北的欧洲部分,在大地构造上主要由东欧地块及斯堪的纳维亚造山带组成。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有钾盐、铁、锰、汞、石油、天然气,其次是铬、金刚石、磷、煤、银等,代表性矿床有白俄罗斯斯塔罗宾蒸发岩型钾盐矿床、俄罗斯库尔斯克BIF型铁矿床、乌克兰克里沃罗格BIF型铁矿床和尼科波尔沉积锰矿床、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等。
乌拉尔-蒙古成矿带乌拉尔-蒙古成矿带位于劳亚成矿域中东部,东北主要与西伯利亚成矿区相接,西、南分别与欧洲成矿区、中朝成矿区、西亚成矿带、喜马拉雅成矿带为邻。
该成矿带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大地构造上主要由乌拉尔造山带和天山-兴蒙造山带等组成。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天然气、石油、铁、锰、铬、铜、金、锑、磷、煤,其次是铀、银、钨、锡、铅锌、汞等,代表性矿床有俄罗斯的乌连戈伊天然气田和波瓦尼柯夫天然气田、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卡拉扎尔沉积型锰矿床和肯皮尔塞蛇绿岩型铬矿床、中国的崖湾热液型锑矿床和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乌兹别克的卡尔马克尔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穆龙套黑色岩系型金矿床。
西伯利亚成矿区西伯利亚成矿区位于劳亚成矿域东北部,西、南与乌拉尔-蒙古成矿带相接,东与楚科奇-鄂霍茨克成矿带为邻。
其展布范围包括中西伯利亚高原及泰梅尔半岛,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伯利亚地块。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有煤、金、金刚石,其次是铜、锑、铅锌、镍、锰、钾盐等,代表性的矿床有俄罗斯的通古斯卡煤田、苏霍依洛克黑色岩系型金矿床、和平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诺里尔斯克铜镍硫化物矿床、涅帕蒸发岩型钾盐矿床、萨利克热液型锑矿床等。
中朝成矿区中朝成矿区位于劳亚成矿域东南部,北、西、西南与乌拉尔-蒙古成矿带、喜马拉雅成矿带、中南半岛成矿带相接,东与东亚成矿带为邻。
其展布范围与包括中国中部和朝鲜半岛若干古老陆块的中国地块相当。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有煤、铁、磷,其次是钨、钼、铅锌、铜、镍、金等,代表性矿床有中国的东胜-神府煤田、昆阳沉积磷矿床、鞍山-本溪BIF型铁矿床、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滦川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等,朝鲜境内产有著名的检德变质型铅锌矿床。
特提斯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横亘于地球中部,地跨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等4大洲,连接劳亚、冈瓦纳2大成矿域,构成地球的“腰带”是世界最小的成矿域。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较简单,主要是显生宙造山带,其次是新生代风化壳,其展布范围与特提斯造山带的范围相当。
特提斯成矿域以锡、钾盐、铅锌、铝土矿、铜钼等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为特色,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占绝对优势。
该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加勒比成矿带、地中海成矿带、西亚成矿带、喜马拉雅成矿带、中南半岛成矿带等5个巨型成矿区带。
加勒比成矿带加勒比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的最西端,东与地中海成矿带相望,北、西、南分别与北美成矿区、北科迪勒拉成矿带、安第斯成矿带、南美成矿区为邻。
加勒比成矿带主要展布于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的大安的列斯群岛及小安的列斯群岛,这些岛屿均为新生代形成的安山岩质的火山岛。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铝、镍、金,代表性矿床有牙买加圣安娜红土型铝矿床和曼彻斯特-克莱瑞顿红土型铝矿床、古巴莫亚湾红土型镍矿床、多米尼加普韦布洛维霍火山岩型金矿床。
地中海成矿带地中海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的西段,西与加勒比成矿带相望,东与西亚成矿带相接,南、北分别与欧洲成矿区和非洲-阿拉伯成矿区为邻,其构造背景为阿尔卑斯造山带。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钾盐、铅锌、汞、磷、锰、铜其次是铁、铬、镍、锡、钼、金、天然气等,代表性矿床有德国汉诺威-斯塔斯富特蒸发岩型钾盐矿床、斯洛文尼亚伊德里亚热液型汞矿床、摩洛哥乌拉德-阿卜墩沉积磷矿床和甘图尔沉积磷矿床、西班牙阿尔马登热液型汞矿床、意大利蒙特-阿米亚塔热液型汞矿床、波兰克拉科夫-西里西亚MVT型铅锌矿床等。
西亚成矿带西亚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的中段,东、西分别与喜马拉雅成矿带和地中海成矿带相接,南、北分别与欧洲成矿区、乌拉尔-蒙古成矿带、非洲-阿拉伯成矿区、印度成矿区为邻。
其展布的主体范围为伊朗高原。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钾盐、天然气、铜、钼,其次是铬、铁、锰、铅锌、钨、汞等,代表性矿床有土库曼斯坦沙特利天然气田和卡尔柳克-卡拉比尔蒸发岩型钾盐矿床、库尔茹尼热液型汞矿床、伊朗萨尔切什梅黑斑岩型铜钼矿床、俄罗斯特尔内奥兹矽卡岩型钨钼矿床。
喜马拉雅成矿带喜马拉雅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的东段,西与西亚成矿带相接,北、东、南分别与乌拉尔-蒙古成矿带、中朝成矿区、印度成矿区、中南半岛成矿带为邻。
其构造背景为喜马拉雅造山带。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铜、钼、铅锌,代表性矿床有中国的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金顶砂页岩型铅锌矿床。
中南半岛成矿带中南半岛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的东南段,北与喜马拉雅成矿带相接,东、南、西分别与中朝成矿区、东亚成矿带、澳大利亚成矿区和印度成矿区为邻。
在大地构造上属东南亚古陆,后者是冈瓦纳大陆分离北移部分,在古生代末及中生代初与欧亚大陆碰撞嵌接在一起并遭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叠加改造。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锡、铝、锑,其次是铅锌、银、钾盐等,代表性矿床有泰国拉郎-普吉砂锡矿床、马来西亚坚打谷砂锡矿床、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砂锡矿床和西加里曼丹红土型铝矿床等。
中南半岛东、西、南3面环抱的大陆架区是亚洲重要的油气带。
冈瓦纳成矿域冈瓦纳成矿域展布于地球南部,横跨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等4大洲,是世界第二大成矿域。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以前寒武纪地块及叠加其上的显生宙沉积盆地和构造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新生代风化壳。
冈瓦纳成矿域以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金刚石、铅锌、铜、镍、铁、金、铬、锡、铀等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为特色,成矿时代贯穿整个地质时代,以元古宙和新生代为主,太古宙和中生代次之,古生代又次之。
该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南美成矿区、非洲-阿拉伯成矿区、印度成矿区、澳大利亚成矿区、南极成矿区等5个巨型成矿区带。
南美成矿区南美成矿区位于冈瓦纳成矿域的西部,东、南分别与非洲-阿拉伯成矿区、南极成矿区相望,西与安第斯成矿带相接。
其展布范围与南美地块基本相当,包括除安第斯山脉以外的南美大陆。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有铝、锡、镍、铀、铁、铅锌,其次是锰、铬、铜、金、石油等,代表性矿床有巴西铁四边形变质型铁矿床、卡拉贾斯变质型铁锰矿床、乌鲁库姆-木通BIF型铁锰矿床和巴鲁阿尔托、尼克兰迪亚、韦尔梅柳、特隆贝塔斯等红土型铝土矿矿床。
非洲-阿拉伯成矿区非洲-阿拉伯成矿区位于冈瓦纳成矿域的中部,西、南、东分别与南美成矿区、南极成矿区、澳大利亚成矿区相望,北与地中海成矿带和西亚成矿带相接。
其展布范围与非洲-阿拉伯地块基本相当,包括除阿特拉斯山脉以外的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金刚石、铜、铝、镍、铬、铅锌、金、磷、猛、铀,其次是铁、锡、锑、钾盐等,代表性矿床有沙特阿拉伯加瓦尔油气田、科威特布尔甘油气田、几内亚博克和图盖-达博红土型铝矿床、南非金伯利金刚石矿床和布什维尔德层状杂岩型铬镍矿床、南非卡拉哈里沉积锰矿床和维特瓦特斯兰德砾岩型金铀矿床,刚果(金)科尔韦济砂页岩型铜矿床、津巴布韦大岩墙层状杂岩型铬矿床。
印度成矿区印度成矿区位于冈瓦纳成矿域的东北部,西、南、东南分别与非洲-阿拉伯成矿区、南极成矿区和澳大利亚成矿区相望,北与西亚成矿带、喜马拉雅成矿带和中南半岛成矿带相接。
其展布范围与印度地块基本相当,包括恒河以南的印度半岛。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为铝、铁,其次是天然气、铬、铅锌、金等,代表性矿床有奥里萨、安德拉、潘其帕特马里、萨帕拉等红土型铝矿床和拜拉迪拉、伯拉杰姆达、比哈尔-奥里萨等BIF型铁矿床。
澳大利亚成矿区澳大利亚成矿区位于冈瓦纳成矿域的东南部,西、南分别与非洲-阿拉伯成矿区和南极成矿区相望,东北与中南半岛成矿带、东亚成矿带和伊里安-新西兰成矿带相接。
其展布范围与澳大利亚地块基本相当,包括大分水岭以外的澳大利亚大陆。
该成矿区主要矿产有铅锌、银、金、铀、镍、铝、锰,其次是铁、铜、钼、磷、金刚石等,代表性矿床有布罗肯希尔SEDEX型铅锌银矿床、芒特基斯铜镍硫化物矿床、哈默斯利变质型铁矿床、奥林匹克坝岩浆热液型铀铜金矿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