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4.doc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 )(分数:1.50)A.《论语》B.《诗经》√C.《乐府诗集》D.《离骚》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各个方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谏逐客书》选自( )(分数:1.50)A.《孟子》B.《论语》C.《左传》D.《史记》√解析:《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始皇赢政的一篇奏章。
3.苏轼在( )中表现了和友人的真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分数:1.50)A.《祭十二郎文》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陈情表》D.《前赤壁赋》解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以画竹为线索,展现了作者苏轼和文与可的真挚友谊及其睹物思人的悲痛。
4.下列选项中不是《郑波克段于鄢》的主要写作特点的是( )(分数:1.50)A.人物性格鲜明B.剪裁详略得当C.矛盾冲突尖锐D.心理刻画细腻√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刻画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使用衬托手法,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
文章叙事线索清晰,文字简洁。
写法详得当,写战争的具体经过,详写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从而突出主题。
5.下列作品属于蒲松龄的是( )(分数:1.50)A.《石崇与王恺争豪》B.《宝玉挨打》C.《婴宁》√D.《长亭送别》解析:《婴宁》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
6.下列作者有“文章巨公”之称的是( )(分数:1.50)A.杜甫B.柳永C.白居易D.韩愈√解析: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他推崇儒学,提倡散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分数:1.50)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论语》解析:《左传》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文采斐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2.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 )(分数:1.50)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因素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解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意思是:不能与夏生秋死的昆虫谈论冬天的冰雪。
庄子用它作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3.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是( )(分数:1.50)A.为子孙忧B.维护鲁国的利益C.夺取鲁国的大权√D.施行王道解析: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是扩充自己的实力,伺机夺取鲁国的政权。
孔子严厉谴责了季氏的侵略行为和弟子的失职,从而反映出孔子反对贪欲,反对兼并,认为人臣应恪尽职守,提倡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等政治主张。
4.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偏爱的人是(分数:1.50)A.共叔段√B.郑庄公C.颍考叔D.公子吕解析:庄公寤生,姜氏恶之,爱共叔段,后来姜氏又帮助共叔段夺权,从而挑起了兄弟之间君位的争夺。
而颍考叔和公子吕都是郑庄公的臣子。
5.在《段太尉逸事状》中,“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中的“副元帅”是指( )(分数:1.50)A.郭晞B.郭子仪√C.焦令谌D.朱泚解析:“副元帅”是指汾阳王郭子仪。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肃宗宝应元年进封汾阳王。
肃宗至德二年四月,郭子仪兼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出镇河中。
6.《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 )(分数:1.50)A.勇猛善射的武功B.体恤部下的武德C.终生未封的遭遇√D.治军简易的特点解析:《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才气无双,名声远扬,战功赫赫却不得封侯;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却能官至丞相。
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5. 古文阅读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谏逐客书》,作者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2.《谏逐客书》中,作者用“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做法来论证秦王的错误,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对比法C.演绎法D.类比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3.作者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论证“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A.《五代史伶官传序》B.《答司马谏议书》C.《谏逐客书》D.《报刘一丈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5.李斯的代表作是A.《谏逐客书》B.《寡人之于国也》C.《大同》D.《陈情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6.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7.《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A.逐客正确B.逐客错误C.逐客利于秦D.客有负于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8.《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9.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1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李斯《谏逐客书》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11.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行年四岁,舅夺母志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B.此后又过了四年,母亲改了嫁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D.我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古文阅读题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下列本文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2.《季氏将伐颛臾》中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说理,其论证方法属于A.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B.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C.由个别到一般D.由一般到个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3.《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A.反对B.赞成C.无所谓D.顺其自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4.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A.五帝时代B.“三代之英”的时代C.夏、商、周三代D.春秋战国时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5.《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6.下列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李白B.辛弃疾C.王安石D.杜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类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8.《谈时间》主要论述A.时间的作用B.要挽住时光的流逝C.如何去打发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9.钱钟书的揭示抗战期间中国知识界众生相的长篇小说是A.《敌后琐记》B.《洗澡》C.《小二黑结婚》D.《围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10.《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主要人物是A.郑庄公B.郑武公C.姜氏D.共叔段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1.《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A.顾秉谦B.刘一丈C.宗臣D.严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2.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誉为A.“白话文西化”B.“新文艺腔”C.“冰心体”D.“工笔美文”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3.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A.“新月社”B.“文学研究会”C.“创造社”D.“左翼作家联盟”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4.朱自清发表的第一部散文集是A.《背影》B.《踪迹》C.《你我》D.《欧游杂记》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5.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杰出的A.作家B.诗人C.杂文家D.剧作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6.下列诗句运用了比兴方法的是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7.下列作品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的是A.《氓》B.《国殇》C.《陌上桑》D.《行路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8.《炉中煤》中的“我年青的女郎”指的是A.心爱的姑娘B.日本的妻子C.诗人心目中的祖国D.未实现的梦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9.中国诗歌史上诗歌流传下来最多的诗人是A.陆游B.自居易C.杜甫D.李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0.人称“曲状元”的元代散曲作家是A.王实甫B.关汉卿C.郑光祖D.马致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2.李清照的词集是A.《漱玉词》B.《乐章集》C.《淮海词》D.《稼轩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3.《红楼梦》的体裁是A.长篇章回白话小说B.长篇文言文小说C.诗体韵文小说D.现实主义小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小说知识24.小说《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A.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B.七斤的飞黄腾达C.皇帝坐了龙庭D.辫子事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小说知识25.《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A.回顾式写法B.片段写法C.闭锁结构D.开放式结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戏剧知识。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5. 填空题填空题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________。
七斤、八一嫂、赵七爷是鲁迅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
《风波》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________ 时期。
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________》《边城》《围城》中的主人公。
小说《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________。
正确答案:鲁迅风波呐喊五四运动祝福辫子风波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味小说”的源头和代表作家是________。
老舍最成功的话剧作品是《________》。
正确答案:老舍茶馆3.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是________ 。
莫泊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成名作是《________》。
《米龙老爹》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________。
正确答案:莫泊桑羊脂球莫泊桑4.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的俄国作家是________。
正确答案:契诃夫5.欧.亨利的作品主要以“________”的独特风格而著称。
正确答案:“含泪的微笑”6.________的戏剧是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
曹禺创作的第一部话剧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曹禺雷雨7.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________的代表。
正确答案:桐城派8.“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罗曼.罗兰9.陈子昂的《________》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正确答案:登幽州台歌10.省、市、地、州各有关部门批准授予记者职称的,应将专业干部确定与晋升业务职称申报表抄送省委宣传部和省人事厅________。
[以备查考] 正确答案:备案11.该批机器设备,________即可运抵你厂。
[要不了几日;几天之内]正确答案:不日12.兹送去科技展览人场券80张,请__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李将军列传》选自( )(分数:1.50)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的战斗生涯,赞扬了他抗击匈奴的卓越功绩。
2.《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分数:1.50)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解析:《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是( )(分数:1.50)A.武姜B.郑庄公C.共叔段√D.公子吕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庄公斥责共叔段的话。
4.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分数:1.50)A.《短歌行》(其一)B.《燕歌行》C.《氓》√D.《长恨歌》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抒发了胸中郁积的怨愤。
5.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分数:1.50)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解析: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著名史论文,论述了国家的兴盛和衰亡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6.中国诗歌史上,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分数:1.50)A.《春江花月夜》√B.《出塞》C.《离骚》D.《孔雀东南飞》解析:《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7.《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分数:1.50)A.朱眦B.白孝德C.焦令谌D.郭晞√解析: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是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 )大类。
(分数:1.50)A.十B.十一C.十二√D.十三解析:《乐府诗集》现存100卷,将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既有民歌又有文人拟作,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泛,艺术成就突出,对我国文学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2.《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分数:1.50)A.《世说新语》√B.《左传》C.《聊斋志异》D.《国语》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通过写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揭露了晋代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3.苏轼在( )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分数:1.50)A.《行路难》(其一)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关山月》D.《前赤壁赋》√解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
4.相传《诗经》的删定者是( )(分数:1.50)A.刘向B.左丘明C.孔子√D.郭茂倩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删定。
5.下列作品属于欧阳修的是( )(分数:1.50)A.《李将军列传》B.《马伶传》C.《段太尉逸事状》D.《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重要史学观点;《李将军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柳宗元。
6.下列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 )(分数:1.50)A.王维B.陶渊明√C.孟浩然D.谢灵运解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认为是田园诗派创始人,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个散文家是( )(分数:1.50)A.柳宗元、王安石B.韩愈、曾巩C.韩愈、柳宗元√D.柳宗元、苏辙解析:“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我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鸣:出名B.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私:私下贿赂C.异道行,可数百里可:大约D.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且:而且正确答案:D2.“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正确答案:C3.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正确答案:C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尚恨有阙者B.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正确答案:B5.在《宝玉挨打》中,贾政狠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李斯《谏逐客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始终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B.运用了归纳论证法C.多用比喻论证法D.大量采用排比、对偶正确答案:C7.《张中丞传后序》一文中重点刻画了许远的( )A.宽厚谦和B.正义凛然C.疾恶如仇D.自私狭隘正确答案:A8.下列各句加横线字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B.引绳而绝之C.罗敷前置辞D.侣鱼虾而友麇鹿正确答案:D9.鲁迅《灯下漫笔》将历史总结和现实分析结合起来,对当时社会上( )思潮的实质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
A.崇洋B.复古主义C.享乐主义D.妥协苟安正确答案:B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喷喷_______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反语
(C)暗示
(D)比喻
(D)《谏逐客书》
3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作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
(A)国君要以德治国
(B)为政要以民为本
(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
4《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尚书》
5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
(B)欧阳修
(C)王安石
(D)陆游
19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
(A)反驳论据
(B)反驳论点
(C)反驳论证方式
(D)反驳论证过程
20下列各句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是( )
(A)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辟邪说,难壬人
(D)为天下理财
21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14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 )
(A)《容忍与自由》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马伶传》
15《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对比
(B)类比
(C)象征
(D)烘托
1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最能体现中心论点的语句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7晚年自称为六一居士的人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司马光
(D)李清照
18下列作家中,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是( )
(A)苏轼
(A)暗喻
(B)明喻
(C)对偶
(D)比拟
11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
(A)《陈情表》
(B)《马伶传》
(C)《出师表》
(D)《报刘一丈书》
12下面句子中都是反映李密家境状况的一组是( )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A)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
(B)毅力大小不同,效果就不相同
(C)只有毅力至强,事业方能成功
(D)如果方向不对,就会劳而无功
25在《论毅力》中,作者用以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这一中心旨意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层递
(C)排比
(D)比拟
26鲁迅先生《灯下漫笔》中的“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了”等语,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 )
22《论毅力》的文体是( )
(A)说明文
(B)抒情散文
(C)记叙文
(D)议论文
23《论毅力》中,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
(A)半途而废
(B)功亏一篑
(C)事倍功半
(D)劳而无功
24在《论毅力》中,粱启超引用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的话作比喻,是为了强调( )
(A)第一段是向对方解说上次回信简短而这次又“具道所以”的原因
(B)第二段是取守势,针对司马光来信的指责进行辩驳。先高屋建瓴地确立了一条双方均应遵循的议事原则:名实相符
(C)文章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司马迁对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指责,表现了作者坚持真理、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D)第三段以自谦结尾,不失赠答之礼
(B)作者在文中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句直接指责了秦王的过错
(D)本文结构曲折多变,严谨有序,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9《谏逐客客
(D)商人
10李斯《谏逐客书》文“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④⑤
13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6《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7《谏逐客书》选自( )
(A)《左传》
(B)《汉书》
(C)《战国策》
(D)《史记》
8下列关于《谏逐客书》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的一篇奏议,劝诫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专升本类试卷]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4
一、单项选择题
1《秋水》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
(A)空间的限制
(B)时间的限制
(C)先天素质的限制
(D)后天教育的限制
2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出自于(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