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精彩试题(Word含解析汇报)

合集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资料概述与简介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每小题3分) 1. A(“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错,“入仕为官古代文人人生价值读书能成就一部分贪官 二、(36分) 4.(3分)D 5.(3分)C (不是“所有官吏”,只是文官,武官属于兵部管辖。

“选拔考试”在唐开元以后是礼部的事。

) 6.(3分)B(“每一件事”不当,原文“每事谘廓”的意思是常常用事来咨询;“同意后才”原文无据。

) 7.(10分) ⑴蔡廓通过北地的傅隆问傅亮:“铨选官员的事如果全部把(它)交给我,我就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不能接受这一职务。

”() ⑵蔡廓年龄和官位都不大,却被当时的名流所推崇敬重,每当到了时令年节,都恭敬地束好衣带到他家里拜望。

() 8.(5分)上句写夜间所闻所感,下句写清晨所见,从听觉、感觉、视觉等方面多角度写景,(2分)写出了山雨夜涨之时山村的静谧清寒之美和雨后天晴山村的明朗青翠之丽,(2分)暗示了诗人宁静舒畅的心境。

(1分)。

9.(6分)塑造了闲适、高雅、关注民生的诗人形象(2分。

答全2分,少1个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苍鸠”、“燕子”、“溪声”、“山色”等清新自然春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麦穗初长”、“鸡犬静”的农村独特环境和“吏民稀”的安宁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终日”与邻居酬对诗句,以至忘了饥饿,表现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4分答全得4分,2点3分,1点2分) 10.(6分)⑴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⑵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25分) 11.(25分) (1)E3分,A2分,B1分。

(B.取名虫嫂,还含有“低贱的意思”,“蔑视”的意味。

C.虫嫂“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错误,从小说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沦为小偷,是生活所迫,也是有尊严的。

D.“童话”句非“百姓语”。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卷 语文 Word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卷 语文 Word含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1卷(单项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第一卷1至4页,第二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本部分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缔(dì) 玩弄(nòng) 可塑性(sù) 蔫头蔫脑(yān) B坎坷(kě 狙击(zǔ 上档次(dàng) 扪心自问(mēn) C潜力( qián) 坊间(tāng) 骨碌(gū) 难兄难第(nán) D夹生(jiā) 量筒(liáng 胳肢窝(gé) 管窥蠡测(l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跑酷 擎天柱 过渡政府 涸泽而鱼 B、峰会 手动挡 健身路径 代际公平 C、宫阕 放冷箭 激浊扬清 毁家书难 D、篡改 涨停板 察颜观色 蜚声文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糟粕,吸收精华。

B、据悉,山东省一直在酝酿起用全国高考卷;虽然近年来山东卷质量不断提高,但使用全国卷可大大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更利于统一考查,公平选才。

C、李克强欧洲之行的闭幕演讲,给来自欧洲政界、商界的600多名听众吃下了一枚开心果:中国经济定会平稳运行,不会出现有些舆论所说的硬着陆。

D、王晓峰同学绠短汲深,做语文课代表再合适不过了,他基础知识扎实,文学功底深厚,相信他能协助语文老师把我们班的语文学习搞得更生动活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对改革有多少不同意见,对反腐有何种议论,坚持公平正义都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

(完整版)2019届绵阳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完整版)2019届绵阳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绵阳市高中 2016 级(2019 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

《周礼·春官》所载“九祭”中,第三祭“炮祭”,这种烧柴祭天的仪式,被认为是爆竹的起源。

爆竹的流行,始于唐而兴于宋。

南宋时,开始用火药制作烟火。

至于其功能,依然延续驱鬼避邪的旧俗,其后,烟火延伸为敬神拜祖之祭祀以及检阅军队等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至明清,烟火除祭祀功能外,更多用于节庆、典礼、娱乐、婚丧嫁娶等礼仪。

及至我们这一代,烟火原初的驱邪、祭祀功能逐渐淡出,差不多蜕变为纯娱乐工具。

对烟火的质疑,来自于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

相比起来,烟火与都市文明在实践层面上的冲撞、矛盾关系,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关系。

的确如此,烟火爆竹的四处散放,给都市留下自娱的快乐,也带来各种问题。

都市为此付出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代价。

因此,有学者将此现象谑称为恶俗、恶习,虽刻薄了些,却也道出了由烟火燃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压力下,改变烟火的燃放方式,便成为都市文明发展的必然。

如何既存护烟火所固有的习俗与记忆,又使其在与都市空间的结合中,转型为当代艺术形态,日益成为时代课题。

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佳方案。

烟火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以全新的视觉景观呈现出都市的活力,也准确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诉求,更为重要的,它还将爆破有效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有效避免了散放时可能带来的危害。

烟火作为公共艺术的范例极多,在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际性的音乐烟火大赛及各类庆典上,以某一主题为旨归的大型烟火燃放与爆破,已然成为常态。

就艺术创作而言,烟火是一个具有无限开拓空间的新领域。

在艺术家手中,烟火被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突破原有局限,一跃成为大型的爆破艺术新形态。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 1 5年11月1日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第1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6页。

满分1 50分。

考试时间1 50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惶恐不遑顾及焕然涣然冰释B.雀跃声名鹊起簇拥蜂涌而至C.爆炸山洪暴发委屈卑躬曲膝D.平议凭心而论留恋流连忘返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潇洒姿态。

B.你的作文仍不够成熟,但结构安排方面还差强人意,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进步。

C.我今天闯席做不速之客,是为了李梅亭的事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

D.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争议新闻、疑点事件呼之欲出,让人难以把握、鉴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B.本届政府将持续深入进行反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外等情况定期报告,自觉接受监督。

C.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如果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市场经济规则,否则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

D.明年是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通过十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吁请国际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防止和应对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袭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

,:,,。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①西伯利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②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③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④贝叶注意到.⑤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⑥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A.②④①⑥③⑤B.①⑥⑤④③②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⑤⑥③④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

2016届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下水作文)

2016届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下水作文)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A(B.蜂拥而至C.卑躬屈膝D.平心而论)2.D(呼之欲出: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A.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真气壮地谈话。

B.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C.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3.D(A.偷换主语,应在“将受到”前加上“违规旅行社”;B.成分残缺,需补出“落实”的宾语中心语,将末分句改为“并自觉接受监督的制度”;C.否定不当,可去掉“否则”)4.A(材料出自《动物游戏之谜》,“必修3”第60页)二、(9分,每小题3分)5.B(“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偷换概念,原文“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6.C(A.“二十岁生日时”和“这些仪式”不准确,原文是“占筮确定行礼日期”,“某些仪式……发生了重大变异”;B.“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错,原文是“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D.原文为“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7.C(“所有女子于笄礼后等待出嫁”以偏概全,原文“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三、(6分,每小题3分)8.B(薄:鄙薄)9.B(介词,在。

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连词,因为\ 介词,用;D.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第Ⅱ卷(共123分)四、(31分)10.(8分)(1)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4分。

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2)凭一个妇人尚且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有被发现。

(4分。

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11.(3分)在对比中讽刺冯道以及当时社会上寡廉鲜耻的读书人。

(3分。

画线处各1分)12.(4分)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 桓公既贤\ 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 语曰\ 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 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4分。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解析版)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解析版)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

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

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

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

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

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

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

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

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

四川省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绵阳市高中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参考答案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1—5 CABCB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6—10 CACCB 11—15 BCABC 16—20 ABCAB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21-25 ACBDD 26—30 CDDBC31-35 ABADA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36—40 ADGFE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30分) 41-45 DBCBC 46-50 BCABC 51—55 BDABD56—60 ABBCA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61。

to take 62。

jobs63. greater64. themselves 65。

has come66. using 67。

mainly68。

by/through 69。

the70。

that/which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We are required to collect our smart phones and keep it in the t e a c h e r’s d u r i n g t h ethem weekdays. In fact the most of us obey this regulation, but some still play v a r i o u s t r i c ktricksagainst it. I’m among those。

Once,I hand in a waste phone. Mr. Li, o u r h e a d t e a c h e r,handedseemed∧ignore all that。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丝织品,代表了丝织物的最高技术水平。

在我国众多的锦中,最为著名的有蜀锦、云锦、宋锦和壮锦,而蜀锦,_ ,它不仅成为当时上层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而且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①有“母天下锦”的美誉 ②由于工艺精湛、美妙绝伦③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④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⑤蜀锦用经线起花,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⑥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④①⑥③⑤② C .④①③⑥⑤②D .②①⑥③⑤④试卷第2页,共13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开设实体店卖书。

B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对青篙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

C .自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 .进人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为人做事一向 ,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敢自作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用前【考试时间:20 1 5年11月1日9:00-11:30】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第1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6页。

满分1 50分。

考试时间1 50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惶恐不遑顾及焕然涣然冰释B.雀跃声名鹊起簇拥蜂涌而至C.爆炸山洪暴发委屈卑躬曲膝D.平议凭心而论留恋流连忘返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潇洒姿态。

B.你的作文仍不够成熟,但结构安排方面还差强人意,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进步。

C.我今天闯席做不速之客,是为了梅亭的事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

D.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争议新闻、疑点事件呼之欲出,让人难以把握、鉴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所得、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B.本届政府将持续深入进行反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外等情况定期报告,自觉接受监督。

C.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如果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市场经济规则,否则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

D.明年是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通过十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基文吁请国际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防止和应对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袭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

,:,,。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①西伯利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②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③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④贝叶注意到.⑤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⑥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A.②④①⑥③⑤B.①⑥⑤④③②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⑤⑥③④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

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

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

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

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

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

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

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

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

《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

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

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

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

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容就是易服和命字。

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

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

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

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5.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成年礼最核心的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

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7.根据原文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多权利和责任。

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闺中等待出嫁。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予以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o"岂虚言也哉!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甚人而不得见也。

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

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

东过,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

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

氏仰天长恸日:“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

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

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氏,而笞其主人者。

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氏之风宜少知愧哉!(选自《新五代史·道传·序》)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维不,国乃灭亡维:法度B.薄其世而不肯出欤薄:迫近C.凝家青、齐之间家:安家D.闻氏之风宜少知愧哉宜:应当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 B.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夫晋,何厌之.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C.以.疾卒于官 D.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第II卷(共1 23分)本部分共4大题,12小题。

,四、(3 1分)10.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4分)(2)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

(4分)11.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说的目的。

(3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划8处)(.4分)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咏云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

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

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注】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辞章。

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的“惊”“孤”二字。

(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1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小题)(6分)(1)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王》)(2) ,不思其反。

(《诗经·氓》)(3)纵一苇之所如,。

(轼《赤壁赋》)(4)飞湍瀑沆争喧胚,。

(白《蜀道难》)(5) ,有暗香盈袖。

(清照《醉花阴》)(6)酌贪泉而觉爽,。

(王勃《滕王阁序》)(7)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 ,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烟雨淹城涂万作①风从远处吹来,在繁繁复复的蒹葭间流动,一座历经沧桑的淹国故都若隐若现,梦回春秋,淹城。

②《诗经》开篇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迷……”三千年时光,讲述一个美丽邂逅:翩翩少年,寤寐思怀,辗转反侧,只为伊人。

少年抚琴弄瑟,唱着心中的情歌,爱在钟鼓声中成熟。

关雎井边,执子之手;外城河畔,与子白头。

③人传说《关雎》中“窈窕淑女”原型,正是淹城的主宰者淹君的女儿百灵公主,而那位“好逑”君子则是留国的王子南。

④淹城位于市南面的泽国水乡,是春秋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地面水城遗址。

淹国最早为奄国,淹君即奄君。

淹城诚如其名,三河环绕构成三道天然防线,是冷兵器时代上佳用兵之地。

关于淹城及淹城主人历史真实的研究,一说淹城乃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即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因背叛周成王被逐,率残部辗转南下,在此开河筑城;一说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札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与之决裂,并在封地建造此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