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体系的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难点及资助体系的作用

财 政 部 台 了 《 于 认 真 做 好 高 等 学 校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关 生 认 定 工 作 的 指 导 意 见 》 , 件 中 对 于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文
生 的 认 定 范 围 、 定 原 则 、 定 标 准 、 定 机 构 、 定 程 认 认 认 认
导 下 。许 多 高 校 都 在 构 建 和 谐 校 园 文 化 方 面 作 了 有 益 的
意义。
一
、
目前 高校 家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认 定工 作 的 不足
关 键 词 : 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家
认定
资 助
( ) 定 依 据 : 乏 权 威 性 、 实性 。 一 认 缺 真
高校 在认 定 贫 困生 时 主要 是依 据 学 生提 供 的贫 困证 为做 好 高 校 家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认 定 工 作 ,教 育 部 、 2 0 级 某 大 一 新 生 申请 学 校 的 特 困 生 ,在 他 个 人 填 07 明 , 时结 合 学生 在 校 的生 活 消费情 况 。 观来说 这 一方 同 客
该 生 虽 然 家 庭 情 况 和 同 地 区 的 相 比 略 差 ,但 其 在 学
校 学 习 期 间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基 本 费 用 是 完 全 足 够 的 ,评 比 的标 准 不 仅 仅 是依 照南 京 市 城 区 的最 低 生 活 保 障标 准 ,
探 索 。 校是 社会 主 义现代 化 建设 高级人 才的培 养 基 地 , 高 然 而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 在 高 校 中普 遍 存 在 。 从 构 建 和 谐
校 园 文 化 角 度 思 考 . 如 何 做 好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 工 作 已 成 为 高 校 学 生 工 作 的 重 点 。 同 时 . 高 校 根 据 国 家 资 助 政 策 . 极 落 实各 项 资助措 施 . 真 开展 奖学金 、 学贷 款 、 积 认 助 勤 工 助 学 、 难 补 助 、 费 减 免 等 资 助 工 作 。 为 家庭 经 济 困 学 困 难 学 生 创 造 良好 的 学 习环 境 , 其 能 够 安 心 学 习 , 康 使 健
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探究与思考

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探究与思考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认定和帮助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究和思考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认定标准的确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应该是公正、合理、科学的,能够确保真正有需要的学生获得帮助,而避免虚报问题的发生。
目前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是较为分散、定性定量不一致,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认定标准。
应该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统一的评估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认定流程,明确认定标准与程序,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以达到公正、科学、合理的认定结果。
二、资源整合的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需要广泛的资源支持,涉及学费资助、生活费资助、勤工助学、资金补助、心理辅导等众多方面。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机构较为分散,信息不畅通,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应该提高学校资助中心的整合能力,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加强与各类社会资源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
三、社会诚信度的提高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虚报与滥用问题,有些学生“假困难”而得到了不应得的资助,有些学生因自身条件不符合标准而被漏掉。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应该在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下建立诚信度体系,加强学生透明度的管理,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完善举报、惩戒制度,使诚信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标志。
四、贫困生自我提升的机会要想最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需要让贫困生有能力自我提升,逐渐走出困境,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要加大高校贫困生教育机会,研究建立品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贫困生成长体系,注重突出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鼓励学生勤奋进取和积极向上。
同时,也要加强就业指导、创业支持等方面的工作,让贫困生有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需要综合施策,包括认定标准的确定、资源整合的加强、社会诚信度的提高和贫困生自我提升的机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就读 的东部高 校经济 发达 , 物 价高 , 他 可
能就是贫困生 了。另外 , 生活上衣食 是否 节俭 , 娱乐 消 费水 平如何 , 在校期 间 的学 习、 生活 和工作 情况 等 , 这些标 准都 难 以
定性和定量 。
异, 不 同地 区 、 不 同高校 的学 生及家庭 成 员对经济 困难 的主观感 受 、 认识也不 尽相
系审 核 民主评 议 公示——学 校 审核批 准 公示 。具体程序 如下 : 家庭经济 困难 学生
、
我 国高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认 定
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
( 一) 认 定 标 准 多样 化
在每年春季学期结束 暑假期间 、 秋季 开学 地 区物价 、 消费结构 的差 异
指导 意见 。
( 二) 认定材料可信度不高
随着新资助政策体 系的建立健全 , 国
家 资助力度 之大 、 资 助项 目之 多 、 覆 盖 范 围之广 , 都是前所 未有 的。 因此 , 国家制定 的各项高 等学校 资助政 策 和措 施 是否真 正 落实 到家庭 经济 困难 学生 身上尤 为 重
【 中图分类号 】G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1 1 c 一
00 06 -03
平、 评选 过程 也符合 文件要 求 , 但是 这种
做法 看似 程序合 理 、 民主公 平 , 但 在实 际
目前 , 各高校 对本校家庭经济 困难学 生的认 定模式大 同小异 ,普遍 的做 法是 :
同。因此 , 全国各省 、 市、 自治 区教 育行政
《 高 等 学校 家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认 定 申请 表》 并 附上《 家 庭经济 困难学 生调查 表》 。 每 年秋 季学期开学后各高校根据所在 省 、 市、 自治 区教 育部 门文件 要求 , 符合 条件 学 生 自愿写 申请提交给班主任 、辅导 员 ,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科学量化体系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科学量化体系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一环,是保证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和高效开展的前提。
但当前大多数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界定标准单一、困难证明失真、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科学量化体系,旨在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科学量化根据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6月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是指国家招收的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没有明确和细化,缺乏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科学地界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资助工作最关键的环节,其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资助的落实与实施,影响到学生享受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公平,甚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①。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分析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新的合理的界定标准,旨在通过科学量化体系衡量学生的贫困程度,使高校资助工作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
一、研究设计(一)问卷调查本次采用分层不按比例抽样问卷调查某高校300名学生,实际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
调查对象中,本科生占74%,专科生占26%;贫困生190名,非贫困生110名;来自农村的在校学生80.68%;男女生平均比例约为1:1.5。
(二)个体访谈访谈对象是学校资助工作人员2名,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党支部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每系约谈3名。
访谈主要从系部评定过程中贫困生认定出现的问题、对策两个问题入手。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单一,存在造假情况如何确定家庭经济困难生真实身份,并区分困难等级,是保证有限资助额最优化分配的前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难点与对策

某高校学生隐私保护实践案例
01
案例背景
某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学生隐私 保护。
02 03
案例细节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 加密处理,并限制工作人员对信息的访问权限。此外,学 校还通过开展隐私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隐私保护的 意识。
案例分析
该案例体现了高校在保护学生隐私方面的积极做法。学校 通过制定隐私保护政策和开展宣传活动,确保学生的个人 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 ,提高资助工作的效果。
资助效果最大化
为了使资助效果最大化,需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但同时又需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如何在两者之间 找到平衡是一个难题。
认定标准和程序的公平性问题
标准和程序的不透明性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存在不透明的情况,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不熟悉政策或流 程而无法获得资助。
主观因素影响认定结果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动态变化的 ,而目前的认定方法往往只能反 映学生入学时的经济状况,难以 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态变化。
研究展望
01
制定更加科学和明确的认定标准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和制定更加科学、明确和统一的高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02 03
加强学生隐私的保护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探索更加保护隐私的认定 方法,例如利用大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减少对敏感信息的直接使 用。
隐性经济困难难以发现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尊心等原因,不愿意公开自己 的家庭经济状况,导致学校难以发现其隐性经济困难。
学生隐私保护与资助效果之间的矛盾
学生隐私泄露风险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研究分析

生 的贫 困认定 。[ 但是, 这种调查 表的获得非常容 易 , 很 多地 方 民政 局和政府 对学 生 的家庭 状 况从来没 有仔 细
考察 , 通 常都是盖 章 了事 , 甚至 有 的学 生 出现走 后 门的
情况 , 很轻 易地就 过 了关 , 而那 些家庭 真正有 困难 的学 生却 由于种种 原因没有相关证 明。此外 , 还有学 生骗取
不受伤害 , 会有意地 向学校隐瞒其 贫困事实 。由此造成
本来该有资助资格 的同学并没有得到 国家的资助。
( 四) 学 生强 烈 的虚 荥心
每个人 有会有 虚荣心 , 学生 也会有 , 一 些学 生 宁愿 将 自己贫穷 的包袱 放在心里 ,在 同学 面前假装摆 阔 , 好
面子 , 装大款 , 用父母 的血汗钱肆意 妄为 , 同时在学 习和 生活 上 , 也 与经济 条件好 的 同学 比, 这种 情况对 评定 小
系。
[ 关键词 ] 高校经济困难生 [ 中图分类号 ] G 5 2 2 . 5
贫苦认 定
问题
建议
对策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1 5 — 0 0 言
四海 , 地 区经 济情况 的不 同 , 家庭 的经济情 况也存 在很
资助 的情况发 生 , 有些学生看 到身边 的同学受 到了 国家 的资助 , 就想尽一切办法 和关 系拿去贫 困同学 的贫 困证
扶力度进一步提升 。但 由于各种原 因 , 目前我 国还未 有
对贫 困生进行认定 的科学方法 , 相 关的教师在贫 困认 定 工作 中有诸多的困难 。由此可见 , 对科学 的、 合理的 以及 行之有效 的贫 困生认 定方法 的探 索 , 是每一个高 校进行 资金帮扶过程 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 二、 现代高校对认定贫困学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 一) 很难确定 家庭 困难 的认定标准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其次 , 当地政府把关不严 , 一些地方政府或 民政局开具的证明存在 很 大的“ 水分” 部分地区民政部 门在认定时并不做实际调查 , 。 证明材料 完全 由家长或学生本人填 写, 只要材料拿过来就给盖 章。 甚至有的民政 局直接就问学生是否需要贫困证 明 , 笔者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个问题 。 在 现实T作 中, 我们 不难发现 , 有些所谓 的“ 贫困生” 你需要什 么材 料 , 他就能很快拿来什么材料 , 但从 其消费水平 和学生反馈的生得 到及时有效 的资助 , 一直是各高校 亟
待 完善 的问 题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目前 ,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政府的文件制定 了本校 的认定方案 , 基本模式是“ 学生申请——学校审批 ” 。学校成立院级 、 年级( 或专业 ) 、 班级三级认定评议小组 , 由学生本人填写《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 查 表》加 盖家庭所在地 乡、 , 镇或街道 民政部门公章 , 并提 交《 高等学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认定 申请表》 到贫 困生认定评议小组 , 在调查摸底 的
l 定标 准 难 以 统 一 , 认 20 0 7年 6月教育部 、 财政部下发的《 关于认真做好 高等学校家庭经 济 困 难学 生 认 定 工 作 的 指 导 意见 》 , 庭经 济 闲 难 学 生 是指 学 生 本 人 中 家 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 以支付 其在校学 习期间的学 习和生活 基 本 费用 的 学 生 据 此 , 国各 省 、 。 我 自治 区 、 直辖 市教 育 、 政 部 门 参 照 财 本行政 送域 内各地( 、 ) 市 州 的城 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 障标准 , 确定 了各地 ( 、 ) 市 州 的家庭经济困 难学 生认定标准 , 设置 了一 般困难 、 困难 和特殊 困难 等级 。各高校基本把 家庭人均 收入持平或低 于当地 居民最低生 活 保障线的学生定为家庭经济 困难学 生, 其中家庭人 均收入低 、 多子女上 学, 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 、 遭遇 自然灾害 或突发事件 等的学生 家庭 定为一般 贫困, 此 以外 , 亲 、 除 。 单 孤残学生 、 烈士子女 , 自边远地 区等 来 的学 生 定 为 特 殊 贫 困 。而 有 中高 档 通 讯 工 具 、 乐 电器 、 娱 时装 或 化 妆 品 等奢侈品 , 经常外出旅 游 、 出入弼吧或长期租用 电脑 ( 特殊专业除外 ) 的 学生不能认定为家庭 经济 困难学生 。 这个标准看似明确详细 。 但操作起来却很周难 。 国各地经济水平 我 差异很大 , 各大中小城市 的最低生活保 障线有很大 区别。即使在 同地域 的高校之间 , 甚至同一学校的不 同专业之间 , 学生 的消费情况也有很大 差异 ,而且高校学生 的消费水平线与当地居 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往往 并不一定吻合,维持正常学 习和生活开支 的标准到底定为多少 比较合 理, 各高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界限 。另外学生 的情况千差万别 , 不能简 单 的搞一刀切, 比如单就不能有手机 这一项就引起 了大家的广泛争议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研究

SC TN02 N5 CE E0Y0 O盛团 I &CL 1 . E HO. 0 N 一 2
家庭 经济 困难 学 生 认 定 工作 的 实施 研 究 ①
潘 堂 忠 ( 广西机 电职业技 术学 院 南宁 5 0 0 ) 3 0 7
摘 要: 随着 国家对 家庭 经济 l 难学生的 奖助 力度加 大, t i 家庭 经济 困难 学生认定工作 作为 国家奖助 学金 评定 的前提 和基础 , 已成为 高校安 全文 明建设 和谐稳 定发展 的重要 工作 。 文章根 据 国家的相关 文件精神 , 结合 认定 中的实 际问题 , 总结工作开展 经验 , 面阐述 了家庭 经 全 济 困难 学生 认 定工作 的组 织 实施 。 关键词 : 家庭 经济 困难 认定 实施 中 图分 类 号 : 6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3 9 ( 0 0 ( ) 2 1 0 1 7 — 7 12 1 ) 2b一0 1 — 2 2 家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 一 直 是 国 家 和 社 会 关注的群 体。 年来 , 着招生规模扩 大、 近 随 物 价 增长 、 发 自然 灾 害 等 各 种 因 素 影 响 , 突 家庭 经 济 困难 学生 占 在 校生 的 比 例 有 增 无 减 。 帮 助 普 通 本 科 高 校 、 等 职 业学 校 家 为 高 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顺 利 完 成 学 业 , 中央 财 政 2 l 年 拨 付3 . 9 元高 校 国家 奖 助 学金 ; 0 1 4 8亿 加上 2 l 年 预拨 的5 .9 00 4 8 亿元 2 l 年地 方 高 O 1 校 国 家 助 学 金 和 2 1 年 部 门 预 算 安 排 的 o1 l . 4 元 中央 高 校 国家 奖 助 学 金 , 32亿 中央 财 政 全 年 共 拨 付 1 3 元 高 校 国 家 奖 助 学金 。 0亿 财 政 部 要 求 , 地 以 及 相 关 高 校 要 根 据 有 各 关管 理 规 定 , 照 公 开 、 按 公平 、 公正 的 原 则 , 活 保 障 家庭 的学 生 。 定 依 据 : 生 出具 已 认 学 加 盖 家 庭 所 在 地 乡 、 或 街 道 民 政 部 门 公 镇 章 的 Ⅸ 等 学 校 学 生 及 家庭 情 况 调 查 表 》 高 、 城 市 低 保 或 农 村 低 保 证 明 及 相 关 证 明 材 料 。 照认定标准 , 果没有低保 证明 , 按 如 应 不 能 认 定 为 特 困生 。 ( ) 突 发 事 件 特 殊 困难 ” 生 。 定 依 2“ 学 认 据 : 生 出具 已加 盖 家庭 所 在 地 乡 、 或 街 学 镇 道 民政 部 门 公 章 的 Ⅸ 等 学 校 学 生 及 家 庭 高 情 况 调 查 表 》 提 供 家 庭 出现 突 发 事 件 的 证 、 据 材 料 , 病 历 、 票 、 故 材 料 、 害 证 如 发 事 灾 明 、 院文 书等。 法 ( ) 一 般 困难 ” 生 , 持 日常 基 本 生 3“ 学 维 活 困 难 的 家庭 的学 生 。 定 依 据 : 生 出具 认 学 已加盖家庭 所在地 乡 、 或街 道民政部 门 镇 公 章 的 Ⅸ 等 学 校 学 生 及 家 庭 情 况 调 查 高 表》, 镇 家庭 学生 的 家 庭人 均 月纯 收 入 不 城 高于 高 等 学 校 所 在 地 城 镇 居 民最 低 生 活 保 障标 准 2 %; 村 家 庭学 生 家 庭 人 均 纯收 入 O 农 较 低 ( 《 西 高 等 学 校 家 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以 广 认 定 工 作 指 导 意 见 》 据 , 庭人 均纯 收 入 为 家 较 低 的 界 定 标 准 为 : 人 均 纯 收 入 低 干 8 月 o 元 )事 实 上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 。 由于 农 村 居 民 的生 产 支 出 、 产成 本难 以 确 定 , 生 从而 在 实 际操 作 中无 法 对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进 行 衡 量 和 判 定 , 终 无 法 得 出 确 定 的 认 定标 最 准 。 此 可 通 过 掌 握 国家 和 各 地 市 的 低保 因 家庭( 困难 家 庭 ) 定 的 基 本 思 路 和 做 法 来 认 判定 。 经济 困难学生 的认定工 作) 一学 生 工 作 处 学 生 资 助 管 理 办 公 室 ( 体 组 织 和 协 调 全 具 院 困 难 学 生 认 定 工 作 , 织 各 系 部 建 立 家 组 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档 案 , 全 院 学 生 困难总 支 书 记担 任 组 长 。 系 ) 班 级 评 议 小 组 和 监 督 小 组 ( 议 小 组 由 评 辅 导 员和 班 团干 代 表 、 生 党 员代 表 、 通 学 普 同 学 代表 等 组 成 , 导 员担 任 组长 ; 督 小 辅 监 认 真 组 织 评 审 工作 , 实 将 指 标 落 实 到 符 切 组 由 团支 部 书 记 、 生 党 员代 表 、 团 干 代 学 班 合 条件 的学 生 。 因此 , 观 、 客 科学 、 理 地 认 合 表 和 普 通 同 学 代 表 等 组 成 , 支 部 书 记 担 团 定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 , 障 国 家 拨 付 的款 保 任组 长 。 。 ) 项 公 平 、 正 、 效 地 分 配 使 用 , 事 关 校 公 有 是 2. 有效 的 认定 程序 和 合理 的认 定 办法 2 园安 全 文 明 建 设 、 谐 稳 定 发 展 的 重 要 工 和 ( ) 生 自愿 申请 。 生 如 实填 写 《 1学 学 家庭 作 。 经济 困难 学 生 认 定 申请 表 》, Ⅸ申请 表 》、 将 《 等 学 校 学生 及 家庭 情 况 调 查 表 》 其 它 高 和 相 关 证 明 材 料 交 辅 导 员 , 果是 再 次 申请 如 1 明确家庭经 济困难学 生的定义和认定 标准 认 定 的 , 家 庭 经 济 状 况 无显 著 变 化 , 只 若 可 2 7 , 育 部 和 财 政 部 联 合 出 台 了 00 年 教 提交Ⅸ 家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认 定 申请 表 》 不 , 《 于 认 真 做 好 高 等 学 校 家 庭 经济 困 难 学 关 再 提 交 《 等 学 校 学 生 及 家 庭 情 况 调 查 高 生 认 定 工 作 的 指 导 意 见 》 以 下 简 称 意 ( 表 》 对 一 些 确 实 困难 但 又 不 提 出认 定 申请 。 的 学 生 , 导 员应 做 好 学 生 的 思 想 疏 导 工 辅 见 》 。 意 见 》 明 确指 出 :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 中 家 作 , 困 难 学 生 全 部 参加 认 定 。 使 生 是 指 学 生 本 人 及 其 家 庭 所 能 筹 集 到 的 资 金 , 以 支 付 其 在 校 学 习 期 间 的学 习 和 生 难 ( ) 级 民主评 议 。 2班 由于 无法 确定 学 生的 家庭 人均 纯收入 , 因此开 展认 定工作 时 , 在查 活 基 本 费 用 的 学 生 。 意 见 》 要 求 各 高 校 《 还 证学 生 的低 保 证 明等证 明( 据 ) 证 材料 的基 础 合 理 依 据 学 生 的 家 庭 经 济 收 入 、 庭 成 员 家 主 的 组 成 、 庭 成 员 的 健 康 状 况 及 学 生 在 校 2 家庭 经济困难认定工作 的组织 和开展 上 , 要是 要 考 察 学生 的 日常 生活 消 费情 况 家 1 及是 否 申请 或 参加 校 内外 勤 工助 学 学 习 、 活 消 费情 况 , 参考 当地 城 市 居 民 生 并 2. 成立 完 整 的家 庭 经济 困难 认 定 工作组 和水 平 , 情况 等 。 必要 时可查 学生 校 园卡 的消 费情 况。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标 准 等 确 定 困 难 档 次 。 合 织 机 构 结 ①以 学 生 宿 舍 为 单 位 , 宿舍 长 组 织 申 为 确 保 认 定家 庭 经 济 困难 认 定 工 作 公 Ⅸ 见 》 相 关 规 定 , 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的 意 的 家 家 档次标准 与实际操作可 分为以下几 点。 平 、 正 、 效 , 展 认 定 工 作 须 由上 而 下 请 困 难 认 定 的 同学 填 写 《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公 有 开 生 认 定基 本 信 息 表 》 并 组 织 本宿 舍 未 申请 , ( ) 特 别 困难 ” 生 , 须 是 城 镇 居 民 成 立 各 级 认 定 、 督 工 作 组 。 1“ 学 必 监 学 生 资 助 工作 领 导 小 组 ( 导 全 院 家庭 认 定 的 学 生 对 申请 者 按 困 难 程 度 进 行 排 领 最 低生 活 保 障 家 庭 或 农 村 特 困 群 众 最 低 生 序 , 本 宿 舍 申请 学 生 人 数较 多 , 进 行 投 如 可 表 1家庭 经济 困 难 学 生认定 基 本信 息 表 票排 序 。 如 表 1 ( ) ②以 班 级 为 单 位 , 长 、 支部 书记 组 班 团 序 烛毫 枞 均 入 砖 棚啊 耳●丧青 鹦■ 穿 时 平 时 时 事如非 动电 量 舌 量 吾 I 《 请 事 生奉 } 平 平 奉 蒋 .酣 申 ) } 勘■ 织班团干部 编制班级《 家庭 经 济 困难 学 生 加 年 收 恍纛 奠毒簟坎 囊●办生 t 肇矗 搬 翦 菇 捌 一 专 生 培 擞 寰 电 有 坤, 枞 & 加校内井 人I 瞎 撬赉 入, 化 转量| 日 轴' 横 捩量 1 ★ 上 、● A F 话 1 1 1 .蔫 罩 吧 证 ^菅 算 盘 盎 其 其 — 正啼 学 拖 带 认定 主要 考 察 信 息 汇 总 和 初 步排 序 表 》 并 , 日I Jj幡 l .№ ● 幡 肌 幡 1 - 嗣 慵巩埘 H , 其 檀 黼 I I , 船 组织 召开 班 会 对 申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体系的研究【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特殊的群体,怎样对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地认定已成为我们高校学生助学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
一、认定工作的基本程序
高校基本是按照“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学院评定”的过程来认定。
先由家庭经济困难资格的同学报名;然后成立由班主任、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他们根据个人申请、证明材料以及对申请人日常生活状况的考察进行综合民主评议,之后报所在学院;学院对上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核;学院审核之后上报给学校。
二、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些原因,目前全国高校尚未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各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也有比较大的差异。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作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和认定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诚信意识淡薄,所开证明失真。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材料之一,理论上应是对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却很难凭这一纸调查表确定学生是否贫困以及贫困的
程度。
首先,有部分学生弄虚作假,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真实。
其次,是一些基层单位和民政部门不负责任,办事人员开具贫困证明时讲关系,求利益,或者随便应付,开出有不切实际的证明。
(2)认定工作的界定划分难度大。
“学生填——教师选——学校批”这一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模式已被许多高校所采纳和认可。
但在这一认定程序中却忽略了这样的情况,即学生本身是一个动态因素,很多事情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使他自身的条件发展变化目前缺少
了一种动态的回馈机制。
其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又分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
但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
另外,贫困具有相对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以及专业的不同也会导致对贫困家庭界定不一致。
(3)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不申请,界定过程缺乏监督。
各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通常是:学生本人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乡镇(村)、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辅导员等评议小组了解相关情况进而确定其是否是家庭经济困难并认定其贫困程度。
这也就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内向、自卑,往往不愿主动说明和公开自己的情况。
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会从保护隐私、碍于面子等方面考虑,不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而这类情况在新生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但是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困难,甚至比较富裕的同学却进行申报,造成有限的资源并没有分配给真正有需要的学生,同时界定过程中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权力过大且缺乏监督,有些人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等有违公平的行为。
(4)班级评议过程
不完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需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环节,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及普通学生,采取民主投票方式评定困难等级。
但评议小组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评选结果,部分评议小组成员根据自己个人倾向和个人人际关系投票而忽视实际情况;大一新生刚入学不久后就开始困难学生认定,同学之间缺乏了解、熟悉的过程,很容易评判失误;评选前拉选票情况较严重,同寝室、同乡、朋友等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评议结果,评议过程缺乏监督规范。
(5)监督举报机制不健全。
在认定实践中,很少有学校建立完善的监督举报体制。
该机制的好处是,既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提供的认定材料及平时学习生活中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又杜绝了非真正意义的家庭困难学生,使他们有所顾忌不敢随便提出申请。
三、完善评定工作的新思路
(1)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学生的评估体系。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尽快收集有关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信息,通过学生本人如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乡镇(村)、社区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班主任、同学、室友反映情况,调查一卡通等的消费情况,对申请资助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口、职业、家庭收入、学费负担、日常表现、贫困证明以及以前受资助情况等逐一建档,建立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构建贫困学生数据库。
由于学生刚入学,彼此不熟悉,这时的数据是相对客观的,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
另外由于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了解更深入真实,辅导员、班
主任要常听取学生反映,对家庭困难学生档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等跟踪调查。
最后建立相关的监督惩罚制度,对弄虚作假、冒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出明确的纪律处分,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
(2)严格核实材料,加强诚信教育。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首先,对民政部门出具家庭困难的证明材料(困难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等),严格审查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困难证明材料是否合格,最大程度减少弄虚作假的情况;其次,所有申请的学生,需要提供一份包括所有人员的户口簿复印件等基本情况说明,作为困难学生认定的参考依据。
而且,在申报之前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宣传,可以签定诚信承诺书,从心理层面到现实层面对困难学生开展广泛地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认定程序、认定方法和认定标准。
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学生中父母双亡、单亲离异、变故等情况或者是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进行整理,确保每位特殊困难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
(3)加强对评议小组引导,确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权益。
要成立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小组。
评议小组由院系主要领导牵头,辅导员、班主任为工作组长,班委、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普通同学、室友、以及一起共事的同事组成。
一方面,民主评议小组要求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另一方面,评议小组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走访寝室、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日常消费等。
但在评议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内心世界,
不要刻意去触碰他们的伤痛。
评议结果出来后,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这样能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公开,方便大家的监督。
(4)加强构建监督机制。
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水平,应让每位学生都能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程序、方法和标准,防止学生间拉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资助。
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学生家庭信息有重点的核实,落实之前学生已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和等级确定后,学院应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的最后结果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公示,接受学生的查询和举报。
同时,应当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跟踪调查机制。
随时了解学生家庭与经济状况变动。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同时,我们应当在总结自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用到自身的工作中,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确实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献出真心、捧出爱心,通过合理的物质资助、积极的心理帮扶、理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终成才,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9,8(3)
[2]赵丹钰.对贫困生评定现状模式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
报.2010(2)
[3]肖小琼,徐红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2008,8(12)
[4]何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