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历史
兵团发展历程

兵团发展历程兵团发展历程主要指的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的发展历史。
下面是兵团发展的主要阶段:1. 成立阶段(1954年-1962年):新疆兵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当时成立了第一支农垦团,目的是为了解决新疆地区的边疆建设和民族团结问题。
在此期间,成立了一系列的农垦团和农场,开始了农垦开发的初步工作。
2. 发展壮大阶段(1962年-1978年):在这一阶段,兵团经历了较快的发展。
1962年,中国政府决定将新疆地区的农垦团和农场合并为生产建设兵团。
兵团的任务包括农田开垦、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等。
兵团逐渐形成了集农业、工业、建设、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
兵团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援建力量,人口逐渐增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3. 转型发展阶段(1978年-19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兵团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这一时期,兵团着重发展工业和农牧业,并加强与内地地区的经济联系。
兵团经济迅速增长,成为新疆的经济增长极,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
4. 现代化建设阶段(200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兵团在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农村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兵团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同时,兵团也面临着环境保护、资源短缺和人口流动等挑战,因此加大了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总体来说,兵团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通过大规模的农垦和工业建设,推动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兵团在改革开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新疆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兵团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沿革

新疆⽣产建设兵团历史沿⾰新疆⽣产建设兵团历史沿⾰新疆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远从西汉屯⽥戍边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2000余年,相袭⾄今。
早在汉代张骞“凿空”(《史记.⼤宛列传》)西域后,汉武帝元封6年(公元前105年),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猎骄靡时,在乌孙国的胘靁(今伊犁河⾕)即开始了屯⽥,史称⾚⾕屯⽥,这是西汉在西域最早的屯⽥点。
公元前101年,汉驻军屯⽥于轮台、渠犁(今轮台和库尔勒)两地,并置使者校尉管理屯⽥事务。
公元前68年─公元前62年,西汉相继派兵车师交河,设置戊⼰校尉专司屯⽥。
公元前60年,汉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都护府乌垒城(今轮台县境),总领天⼭南北两道,从此西域正式划⼊祖国版图。
当时,屯⽥遍及西域各地。
轮台、渠犁、焉耆、龟兹(库车)、车师前(吐鲁番西)、楼兰(今罗布泊周围)、伊循(今若羌县东⽶兰)、姑墨(阿克苏)、⾚⾕(乌孙国都,今伊塞克湖东南)等地都是重要屯⽥区。
西汉时期屯⽥近70年中逐渐形成都护、戍已校尉、曲侯和屯长四级管理体制,直属中央⼤司农管理,新疆屯⽥⼠卒达2万余⼈。
公元9年,王莽篡国建⽴新朝后,实⾏民族歧视政策,西域⼤乱,屯垦事业中断。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再通西域,沿袭西汉成例,继续设置西域都护及戍已校尉管理西域,屯⽥区扩⼤到伊吾庐(今哈密)、⾦满城(今吉⽊萨尔县)、柳中城(今鄯善县鲁克沁⼀带)、⾼昌壁、疏勒(今喀什疏勒县)等地。
在此后魏晋南北朝的将近400年内,中原政治势⼒,此消彼长,对西域的管理虽相对削弱,但派遣官吏,推⾏中央政令从未中断。
隋代,隋炀帝即位后积极经营西域,于公元610年在西域设伊吾郡,在伊吾⼤兴屯⽥。
唐朝在西域的屯⽥始于630年,到791年吐蕃攻占西域时停⽌,历经161年,以军屯为主,有军就有屯,在11个屯⽥区中,有7个是西域战略要地,主要分布于伊州(今哈密地区)、西州(吐鲁番地区)、乌垒(今轮台县策⼤雅乡)、于阗(今和⽥附近)、庭州(吉⽊萨尔县⼀带)、轮台(唐轮台、乌鲁⽊齐南部乌拉泊古城)等地。
兵团的历史及现状

增长138.9%,每年平均递增24.3%。
7、兵团恢复及其发展(1981年—至今) 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
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兵团恢复后党政及公、检、法等接受自治区领导,生产 年度计划、长期规划、生产、财务、物资供应、劳动工 资作为农垦部直属单位,受农垦部领导,同时列入自治
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2009 年兵团实现生产总值 610.7 亿元,三次产业的 比重为 33.5:33.8:32.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37 万 元,连续 9 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十一五”前四年,
兵团GDP年均增长12.7%。
图1:2005—2009年兵团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
148.54万人,农牧团场发展到158个,独立核算工矿企业 发展到112个,耕地面积达80.86万公顷,播种面积达 55.68万公顷,粮食总产72.03万吨,棉花总产2.49万吨。 工农业总产值达97669万元,占自治区的1/3,粮食、棉花、 甜菜也分别占自治区的21.8%、31%和99%。
5、兵团亏损及撤销(1966—1975年)
1978年2月,国务院决定新疆农垦总局改由国务院主管部和
自治区双重领导,国家建设投资和农场所需主要物资由国务 院主管部直接供应,新疆农垦事业渐有起色。1981年粮食总 产达到92.3万吨,比1977年增长48%;棉花总产5.25万吨, 比1977年增长3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4亿元,比1977年
园。20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3家报纸、期刊和1555个卫
生机构。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经济体系和健全的科研、教 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和公检法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杨成武、李天焕,1949.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杨成武、李天焕,1949.1)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是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改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直属兵团,下辖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军,司令员杨成武。
1950年8月,第二十兵团番号撤销。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建立时间1949年1月撤销时间1950年8月司令员杨成武目录1 历史沿革2 编制序列历史沿革编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辖的二十个兵团之一,其前身是华北军区第三兵团。
1949年1月,华北军区三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所属一、二、六纵队依次改称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军。
该兵团直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指挥。
1950年8月,该兵团番号撤销,所辖各军直属华北军区。
11月,以原第二十兵团机关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领导机构。
[1] [2]编制序列编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天焕、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文年生、政治部主任向仲华。
下辖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军。
六十六军下辖196、197、198师,军长萧新槐、政委王紫峰。
六十七军下辖199、200师,军长韩伟、政委旷伏兆。
六十八军下辖202、203、204师,军长徐德操、政委漆远渥。
第二十兵团直属军委指挥,它的前身是华北第三兵团,1948年7月,华北第三兵团正式成立,辖第一、第二(欠第四旅)、第六纵队。
第一纵队是1947年11月石家庄战役后,以北岳军区独一、独二、独四旅编组而成,亦称北岳纵队,归北岳军区指挥,1948年7月编人第三兵团。
第二、第六纵队原属第二兵团,1948年7月编人第三兵团序列。
第三兵团成立后,军委赋予其解放与经营全绥远的任务。
1948月9月初,该兵团从河北易县出发进军绥远并包围了归绥。
为配合东北人民解放军人关作战,11月15日,第三兵团奉命撤围归绥,东返参加平津战役,12月24日解放张家口。
国民党军历史上的兵团

国民党军历史上的兵团第一兵团1947年3月,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进攻华东解放区,以6个整编师组成第一兵团(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辖40、108、148旅;整编28师,师长李良荣,辖52、80、192旅;整编57师,师长段霖茂,辖117旅、预4旅;整编65师,师长李振,辖160、187旅;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辖51、57、58旅;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辖19、44、63旅),司令官为汤恩伯。
同年4月,为了便于指挥,将所属部队分为四个纵队,以整编74、83师为李天霞第一纵队,以整编28、57师为李良荣第二纵队,以整编25、65师为黄百韬第四纵队(同时第三兵团下属的整编48师和7军也编成第三纵队,改归第一兵团指挥)。
1947年5月,第二纵队调出兵团序列,同时由于第一纵队内部张灵甫、李天霞发生矛盾,遂决定由黄百韬统一指挥25、74师,而65、83师改为执行守备任务。
当月,由于隶属第一兵团的国民党头号主力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役被歼,汤恩伯被撤职。
第一兵团改由范汉杰任司令官,兵力仍旧为6个整编师,但仅25师为原第一兵团老部队(整编5师,师长邱清泉,辖45、96、200旅;整编11师,师长胡琏,辖11、18、118旅;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辖40、108、148旅;整编64师,师长黄国梁,辖131、156、159旅;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辖6、16旅;整编85师,师长吴绍周,辖23、110旅)。
同年6月,国民党军统一调整1、2、3三个兵团序列,整编75、85师改归第三兵团指挥。
1947年8月第一兵团改称胶东兵团,恢复6个整编师的编制,但仅25、64师是老部队(整编8师,师长李弥,辖42、103、166旅;整编9师,师长王凌云,辖9、76旅、预2旅;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辖40、108、148旅;整编45师,师长陈金城,211、212、213旅;整编54师,师长阙汉骞,辖8、36、198旅;整编64师,师长黄国梁,辖131、156、159旅)。
兵团的历史及现状综述

但是特殊的体制和使命,兵团经济发展滞后与自治区。
二、兵团的现状
(一)资源状况
兵团散布于新疆69个县境内。有“三边性”和风头水尾的特征
1、地理概况与土地资源
新疆是我国国界线最长的省区,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等8国毗连。占 全国陆地国界线总长的1/4。兵团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3国接壤,管辖的国界线有2019千米。 兵团的土地面积7.43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47%,农用土地总 面积419.86万公顷,其中耕地104.31万公顷,园地6.52万公顷,林地 44.39万公顷,牧草地242.65万公顷。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是全
实。提高”八字方针,兵团压缩基本建设投 资,纠正高指标,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精简 机关,下放干部。
4、全面大发展时期:第一次辉煌(1963—66年)
经过调整,从1963年起,兵团各项事业很快进入一个全面 大发展时期,农牧团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
1966年底兵团职工总数增到80.86万人,总人口增至
1960年工业总投资达7548万元,除续建工程外,又新建企业
39个,至年底全兵团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43个,工业总产 值达60149万元,比1957年增长2.5倍。此期兵团工农业生产 发展规模是新疆农垦发展史上发展最快的3年。
3、兵团调整期(1961—1962年)
1961-1962年,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
移交地方管理。
1975年5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农垦总局。
尔后,11个地州、相继成立农垦局,管理全疆国营 农场。兵团解体,1976年,自治区部分地、州,将 其20多个国营农场下放到县,有的将农场拆散下放 到公社。原所属的2个汽车团、10个汽车营以及
兵团历史与兵团精神

七、恢复兵团:(1975一1981)
农垦总局:6年间生产下坡,经济亏损超过“文革”;三股势力 抬头,社会动乱;国防力量削弱;边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苏联 发动侵阿战争。1979年中越边界战争。国际形势严峻。 王震力主恢复兵团。1981年8月,邓小平视察新疆,决定恢复兵 团。“稳定新疆的核心”。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决定恢复兵团。1982年6月1日,自治区举行恢复兵团庆祝 大会。 意义重大,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促进边疆发展,增强国防力量, 增进民族团结。 1990年,江泽民视察新疆。中央决定兵团在国务院实行计划单 列。发展壮大兵团。
三区民族军:1944年9月,尼勒克县牧民起义。1945年成立“东 土”政府,后改为三区参政会。13个团、2.5万人。苏联军事支 持。《白皮书》指出其两个阶段:“东土”艾力汗吐烈,后革命 派阿合买提江等领导。毛泽东: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
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包尔汗宣布起义,12月17日三军入城式, 新疆和平解放。
曾经有一种精神,使我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在生命的绝境求得
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南泥湾精神。驻疆人民解放军凭着这种精神 在万古荒原,在“死亡之海”站稳了脚步,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 没有房屋,掘地为穴,建起“地窝子”;没有工具,自己锻造砍 士曼,镰刀;没有水,迈开双脚,踏遍群山寻水源,开渠引水到 荒原;没有耕畜就人拉犁,肩头磨破,血染纤绳,“一寸一把汗, 一步一哼哈。”流传千古的神话愚公移山,在这里是活生生的现
三、解放军三大任务
剿匪平叛。北疆“新疆反共总司令”乌斯曼等叛乱。
1952年底基本平息。
减租反霸,建党建政。1951年底开展土改。省、县、 区、村建立政权,改造旧政权。建立党组织。 大生产运动。20万大军如何生存、如何立足?老百姓 养不起,经济落后。甘祖昌每月去北京运银元,周总
精品解析: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会制作工具B.有爱美意识C.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磨光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可知,北京人会制作工具,A项正确;"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爱美意识无关,排除B项;“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人工取火无关,排除C项;“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磨光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隋朝D.宋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商贸繁荣促进了货币量的增长,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年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D项正确;秦朝、汉朝、隋朝不满足材料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
9.他认定了写实主义的艺术目标,一往无前为之呐喊、传播和奋斗;他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艺术精品,表现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是
A.徐悲鸿B.齐白石C.冼星海D.聂耳
【答案】A
【解析】
【详解】徐悲鸿在1930年完成油画《田横五百士》,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A项正确;齐白石代表作《虾》,排除B项;冼星海代表作《黄河大合唱》,排除C项;聂耳为《义勇军进行曲》作曲,排除D项。故选A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3月 5
4、陶峙岳率部起义、新疆和平解放 解放大军逼近新疆 新疆国民党部队内主和派、主战派斗 争激烈 斗争后期、主和派占上风 1949.9.25新疆国民党部队和平起义 1949.9.26新疆省政府起义
1 、一野解放西北大部、解放大军云集 河西走廊
1949年: 7月10日 8月26日 9月 6日 9月23日 9月24日
西北战役正式开始 解放兰州 解放西宁 攻克银川 解放酒泉
2014年3月 4
2、党中央对新疆和平事业的关注
49年3月5日——13日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对解放新疆做出战略部署
3、新疆三区革命不断壮大
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 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 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希望和平, 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 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2014年3月 28
3、兵团任务
毛泽东提出兵团要做“三个队”即: 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 邓小平要求兵团做:“稳定新疆的核心”指 出: 兵团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兵团是巩固国家边防的重要力量; 兵团是新疆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兵团是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的重要力量。
1988年——1992年,推行承包经营责
任制改革
2014年3月
14
1993年——2000年,推行承包职工两费自理及产 权制度改革
2001年——2005年,出台(1+3)文件,推出“固 定、自主、分配、服务”的改革重点 2006年出台(1+3)补充文件,团场进入制度创新 阶段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兵团进入三化建 设新阶段。
授课人
何克湘
2014年3月
1
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要在全 兵团集中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宣传教育活动。 2012年1月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 要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2013年1月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 会议强调:弘扬兵团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2014 年1月6-7日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 会议再次强调: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增强兵团传播中 华文化能力 。
2014年3月 37
——八师石河子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材之“十个一”经典 军垦故事 老军垦战士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跟老军垦战士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兵团精神”如何发扬光大?如何用“兵团精神”反对“四风”,搞好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献身兵团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提高 学习效果,弘扬“兵团精神”,八师石河子市党的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众多的军垦故事中,整 理出“十个一”经典军垦故事,用来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 重要教材。 “十个一”经典军垦故事是对以“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 神”的生动诠释,是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兵团精神”找差 距的标杆,对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9年11月 党中央为张仲翰彻底平反
中央加强对农垦事业的领导
中央恢复兵团建制
(1981年12月3日中发(1981)45号文 件)1982年6月1日,自治区党委主持 召开恢复重建兵团大会。
2014年3月 13
六、兵团恢复后农牧团场改革的五 个阶段
1983年——1987年,借鉴农村改革经
验,推行家庭农场
1954年10月7日兵团成立
1954年——1957年 三年准备
1958年——1960年 三年发展
(农业开发向塔里木、准葛尔进军。并 初步建起了兵团工业基础)
2014年3月 10
1961年——1963年 三年调整 (经济调整、战备防边 (1962年伊塔事 件)) 1963年——1966年 三年提高
(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兵团工农业总产 值占自治区的26.39%、军事实力明显 增加)
兵团精神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安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兵团精神的凝聚作用使兵团人不畏艰难、自强 不息、团结奋斗、勇于胜利。兵团精神具有很强 的激励作用,鼓舞兵团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兵 团精神始终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通过教育、启发、 引导,使兵团干部职工不断提升和丰富他们的精 神世界,为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道 德和智力支持,推动兵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兵团精神的提炼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 厚重历史,根植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来,是兵团人为之献身的屯垦戍边 千秋伟业的主流价值所在。塑造以兵团精神为核 心的主流价值观,激发了广大兵团人的信心和激 情,使屯垦戍边事业随时代的变迁实现本质不变、 得到不断创新进取。
2014年3月
35
20
新疆的主要问题
1、新疆的领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2、新疆的民族问题 3、新疆的宗教问题 4、新疆的能源问题(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 5、新疆的边防问题(我国西部的战略屏障)新疆与 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5390公里) 6、新疆的向西开放问题(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7、新疆反三股势力的斗争问题
2014年3月 41
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 会议 主要精神
2014年3月 31
4、兵团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开拓奋进.
热爱祖国——兵团精神的灵魂(核心) 无私奉献——兵团精神的本色(品格) 艰苦创业——兵团精神的体现(重要内容) 开拓奋进——兵团精神的追求(内在要求)
2014年3月 32
兵团精神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兵团人在近六十 多年的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 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和结晶;是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 华民族精神在兵团的生动展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代代的 兵团人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 成绿洲,创造了塞外似江南的人间奇迹,唱响了一曲建设 祖国、巩固边疆的壮歌,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不断地升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种 极为可贵的兵团精神,用血汗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4年3月 2
一、解放战争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奠定军垦事业的基础
三、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兵团事业大发展 四、十年动乱,兵团事业遭受挫折 五、恢复兵团建制,振兴军垦事业 六、兵团恢复后农牧团场改革的五个阶段
七、中央大力加强兵团建设
八、兵团的使命和任务
2014年3月
3
一、解放战争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
2014年3月 36
兵团精神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 定的锐利武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弘扬兵团精神,赋予兵团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都统一于兵团精神之中。要大力弘 扬兵团精神,以此教育、凝聚、鼓舞和激励广大 干部职工群众,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 主流价值、转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追求,凝聚强 大合力、提供不竭动力。
(1)屯垦戍边境内的安定 团结。防范、震慑和打击“三股势力”,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014年3月
17
(2)兵团屯垦戍边是四位一体
一是开发建设边疆,促进新疆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 二是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 荣
三是维护新疆稳定,捍卫祖国统一 四是巩固边防
2014年3月
11
四、十年动乱,兵团事业遭受挫折
文革中,兵团政治形势不稳,经济形 势不好 1975年4月20日中发(1975)11号文件 (撤销兵团,成立新疆农垦总局) 1975年——1977年 农垦经济继续滑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垦 经济形势出现转机
2014年3月 12
五、恢复兵团建制,振兴军垦事业
2014年3月
33
兵团精神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业者们留 下的宝贵遗产。兵团儿女用自己的青春、 热血和生命,凝成了兵团精神,成为兵团 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值得兵团人永 久珍惜、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是兵 团发展的力量源泉。
2014年3月
34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的主流价值所在
2014年3月 29
江泽民要求兵团做四个方面的模范:
做生产建设的模范;
做安定团结的模范;
做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
做保卫边疆的模范。
2014年3月
30
胡锦涛指出兵团要发挥三大作用
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 大军作用; 增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 砥柱作用; 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 铁壁作用 并强调兵团要继续起“四个队” (生 产队、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 作用。
2014年3月
15
七、中央加强生产建设兵团
1.实行计划单列(1990年3月)国务院 文件 2.中央支持兵团进一步发展壮大 1997 年(17)号文件 3.国务院2007年(32)号文件 4.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0年5月17 日——5月19日)
2014年3月 16
八、兵团的使命、地位和任务
1.兵团的使命屯垦戍边
(2)平叛平匪
(3)对民族军整编和对起义军改编
(4)建党建政、减租反霸
2014年3月 8
3.大生产运动与艰苦创业的三年
1950年1月,王震发布命令,开始大生 产运动 1953年,粮食基本自给,并相应建成 一批工厂 (二十二兵团在石河子发展状况)
2014年3月
9
三、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兵 团事业大发展
2014年3月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