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锦瑟 习题(含答案)

锦瑟 习题(含答案)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中“风情”应该解释为“情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题中C项由“更与何人说”可以推测答案。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8.
(1)齐彭殇为妄作
(2)纵一苇之所如
(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4)久在樊笼里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群山万壑赴荆门
(7)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殇”“苇”“壑”“颁”“摧”“钩”“霜”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锦瑟》同步练习附答案

《锦瑟》同步练习附答案

《锦瑟》同步练习附答案一、默写训练。

1.《锦瑟》中李商隐以“,”两句借锦瑟而自况,暗示自己与众不同,天赋极高,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感叹年华胜景已逝。

2.《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的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无限伤感的两句是“,”。

3.李商隐在《锦瑟》中“,”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4.李商隐在《锦瑟》中以“,”两句来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寄寓了心中难言之悲。

二、课内回顾。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

D.尾联“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表达了全诗主旨。

6.《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心情有什么作用?(选择一两处即可)三、拓展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四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7.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8.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9.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锦瑟 习题(含答案)

锦瑟 习题(含答案)
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2.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在时间上从“今晨”又回到“昨夜”,点明了幽怨是因为离别。女主人公迁怒于穿越朱户的月光,但恰恰是这种任性的埋怨,让人看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无眠的情景,可谓无理而妙。
B.“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化用了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泪珠一般。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美而哀婉的妙境。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6.(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学而不厌(每句做一字,该题不得分,重点关注划线句)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现代文阅读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树喻女子年轻美貌的句子是:“,。”
(2)李煜《相见欢》“”句借“梧桐”这一意象表达愁情。
(3)韩愈《师说》引用古代圣人从师学习的经历,阐明老师和弟子的区别在于“,”。
(4)杜甫《登高》中写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客游的一句是“”。
三、句子默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8.
(1)齐彭殇为妄作
(2)纵一苇之所如
(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4)久在樊笼里(5)塞上 Nhomakorabea云接地阴
(6)群山万壑赴荆门
(7)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登高》和《锦瑟》练习题附答案

《登高》和《锦瑟》练习题附答案

《登高》和《锦瑟》练习题附答案《登高》和《锦瑟》练习题附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栈()锦瑟()峥嵘()渚清()崔嵬()惘然()抚膺长叹()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地崩山催一夫当关朝避长蛇萦绕B.渚清沙白艰难苦痕风急天高潦倒C.东船西舫天涯沦落沧海月明谪居D.千呼万唤杜鹃啼血义愤填膺锦瑟3.《登高》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登高》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5.《锦瑟》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6.《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7. 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8.对《锦瑟》一诗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常见的几种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

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法予以阐述。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1.略2.A3.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4.第三联从时空着笔。

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

《锦瑟》课后练习答案

《锦瑟》课后练习答案

《锦瑟》课后练习答案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锦瑟》课后练习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栈( ) ?锦瑟( ) ?峥嵘( ) ?渚( )崔嵬( ) 惘然( )抚膺长叹(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地崩山催一夫当关朝避长蛇萦绕B.渚清沙白艰难苦痕风急天高潦倒C.东船西舫天涯沦落沧海月明谪居D.千呼万唤杜鹃啼血义愤填膺锦瑟3.《锦瑟》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4.《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课外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这首诗首尾两联是怎样呼应的?6.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

据此说说“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画菊③?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

③这首《画菊》是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

7.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①《菊》:②《画菊》:8.简要说明《画菊》诗中以下喻体比喻什么。

①百花:②疏篱:③抱香:④北风: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1题。

(2005高考北京卷)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9.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锦瑟》练习题带答案

《锦瑟》练习题带答案

《锦瑟》练习题(带答案)锦瑟》练习题一、文言文翻译攘鸡戴盈之(宋国大夫)曰:“什一(税率十分抽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二、诗词鉴赏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张辽字文远。

雁门马邑人也。

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

少为郡吏。

汉末,并州剌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

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

还,进败,以兵属董卓。

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数有战功。

迁裨将军。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

与夏侯渊围吕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

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

辽欲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

”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豨乃许降。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豨欢喜,随诣太祖。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

”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也。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七千余人屯合肥。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诸将皆疑。

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锦瑟 练习题

锦瑟 练习题

锦瑟练习题锦瑟,是古代一种弦乐器,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里通过几道练习题,来考察读者们对《锦瑟》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练习一:简答题1. 诗中,“故国神游”,“长啸”和“凄切”分别代表了什么意境?2. 诗人使用“弦外音”来表达了什么情感?3. 诗中的“飘摇”和“恍惚”意味着什么状态?4.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使用了对比手法,请解释这种对比带给读者的意义。

5. 你觉得诗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练习二:填空题1. “洞庭波光里”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泊?2. “稻花香里说丰年”中的“香”指的是哪种气味?3. 诗中的“不与肉乡遥相忆”的“肉乡”指的是哪里?4.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花”指的是哪种花卉?5. 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故人”,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谁?练习三:解读题请结合诗中的意境、描写和表达方式,回答以下问题:1. 诗中作者使用大量象征意象,如“棋布星陈”、“秾艳”等,请解释这些意象对诗中情感的增强作用。

2. 诗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和情感?3. “结恨儿童入赋”中的“入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对“赋”儿童感到遗憾和惋惜?4. 诗中的“悔多阙少”一句意味着诗人对什么感到悔恨?5. 诗人通过对锦瑟演奏技法的描写,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在这乐器之上,请谈谈这种情感投射的作用。

练习四:创作题请你以《锦瑟》为灵感,写一首诗歌或一段散文,表达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与诗中情感类似的经历,或者对诗中情感的理解与体悟。

练习五:讨论题请你就下列观点给出你的见解:1. 诗中的“故国神游”与现实生活中的“追忆故国”有何区别?2. 诗人所表达的“恍惚而别”是否体现了一种无法自拔的伤感情愫?3. 诗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是否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4. 诗中的“岁岁花相似”是否代表了生活的无尽重复与平淡?5. 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是否凸显了个人情感的主导地位?练习题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这些题目能够让你更深入地理解《锦瑟》,并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和感悟。

锦瑟练习题大全

锦瑟练习题大全

锦瑟练习题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古代乐器?A) 锦瑟B) 古琴C) 笛子D) 二胡2. 锦瑟的原型是由以下哪个物体演变而来?A) 琵琶B) 小号C) 古筝D) 竖琴3. 锦瑟的琴弦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A) 丝线B) 金属丝C) 羊肠D) 蜘蛛丝4. 锦瑟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战国C) 汉朝D) 宋朝5. 锦瑟是通过哪种方式演奏的?A) 拨弦B) 吹气C) 弹拨D) 敲击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 锦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 )2. 锦瑟与古筝的外形非常相似。

( )3. 锦瑟的琴弦数量是固定的。

( )4. 锦瑟的演奏方式比较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 )5. 锦瑟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宫廷音乐演奏。

( )三、填空题1. 锦瑟是一种古代________乐器。

2. 锦瑟最早由________所创造。

3. 锦瑟的琴弦通常由________制成。

4. 锦瑟的演奏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5. 锦瑟的琴弦数量一般为__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锦瑟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锦瑟的演奏方式有哪些?请进行详细描述。

3. 锦瑟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4. 锦瑟在现代音乐中是否还有用途?请阐述你的观点。

五、综合题请以锦瑟为主题,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锦瑟的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文章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这里不再给出文章示例)以上是关于锦瑟练习题大全,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了解锦瑟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 李商隐
2.
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 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 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

D.
尾联“此情”与“惘然”照应, “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
句表达了全诗主旨。

3.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休,欢乐。

B. 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 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 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泪变珍珠的传说和狄仁杰沧海遗珠的典故,托 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 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 晓的声音了。

4.对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 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 情。

C. 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

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 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 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 不胜怅惘了。

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二、简答题
1、阅读李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2、《锦瑟》 用典比较多, 请你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心情有什么作用 (选择一两处即可)
答:
4、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

(4 分
《锦瑟》参考答案
译文: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 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
锦瑟无端五十弦, 沧海月明珠有泪, 、选择题
一弦一柱思华年。

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此情可待成追忆,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只是当时已惘然。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 B. 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C.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D.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杜鹃(子规) 锦瑟(一种管弦乐器) 惘然(迷惘、茫然)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可待(可以) 莫愁(不要愁苦) 华年(青春年华)
3、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 、“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3 分)
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一、1、 D 剖析: A 项中杜鹃(一种鸟,啼声哀凄); B 项中可待(难道、哪能); C 项中莫愁(古时洛阳女子)
2、 D 剖析:D 项中尾联“此情”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3、 A 剖析:A 项中此句义为:无法预测在来生李、杨是否能团聚,这一生他们的爱情肯定完结了。

休:完,结束。

4、B剖析:B项中用“望帝啼春”的典故不是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

二、1、参考答案: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 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

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2、参考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表现了这样的情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

这里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的梦境,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2)“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无限伤感,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3)“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男海鲛人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鲛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4)“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与典三所涵一致。

3、颔联含义:(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

(或: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 3 分;颔联含义 1 分,心态 2 分。


4、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
渴望。

如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写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

“玉生烟”又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但又不能把握和亲近的理想景色。

(4分;感情 2 分,举例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