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道路工程检验批表格SY4210-2017

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1、竣工图2、图纸会审纪要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4、设计变更文件5、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证明文件6、材料配合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7、施工记录8、地基处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检验资料9、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 路基用土符合设计要求和JTG F10的规定2压实度(%)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m)主干道、次干道支道=零填及挖方0~0.3 ≥95 ≥94填方0~0.8 ≥95 ≥940.8~1.5 ≥94 ≥93>1.5 ≥92 ≥903 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规定值一般项目1 纵断高程(mm)+10,-202 中线偏位(mm)≤10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平整度(mm)≤205 横坡(%)±0.5%6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7 路堑段上边坡应平整稳定8路基表面应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路基边坡坡面应平顺、稳定9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值、碎落台的位置应适当,外形应整齐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砂砾垫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碎石桩(砂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SY4210-2017)(SY4210-2017)砌体挡土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平整度取值按每20m取1点最大值填写加筋土挡土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挡土墙墙背填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 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一般项目1 填土表面应平整,边线应直顺2 边坡坡面应平顺稳定,不应亏坡,曲线应圆滑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土沟(排水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SY4210-2017)(SY4210-2017)拦水带、急流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管道基础及钢筋砼排水管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聚乙烯缠绕结构壁排水管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检查井(雨水口)砌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SY4210-2017)(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管道顶上铺设路面沟槽回填土压实度(%)主干道、次干道≥95=支道≥93=一般项目1 管道顶上回复自然地面时,沟槽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2 填土表面应平整、无杂物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石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矿料级配、配合比设计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40的规定2 压实度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3 厚度(mm)大于或等于85%设计厚度4 弯沉值(0.01mm)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平整度(mm)标准差σ(mm)≤2.0最大间隙h(mm)≤52 纵断高程(mm)±203 宽度有侧石(mm)±30无侧石(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应有积水现象6面层应平整、坚实,不应有松散、泛油脱落、裂缝、堆挤、烂边和粗细料集中现象7施工缝应密实平整,纵向接缝、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弯沉值填写代表值,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沥青贯入式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弯沉值填写代表值,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沥青表面处置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弯沉值填写代表值,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砂石路面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SY/T 7038的规定2 压实度(%)≥94= 3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泥(灰)结碎(砾)石面层、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水泥、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和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水泥、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稳定粒料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石灰、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石灰、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水泥、粉煤灰、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和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水泥、粉煤灰、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和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石灰、粉煤灰、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浮土、脱皮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石灰、粉煤灰、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浮土、脱皮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级配碎(砾)石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压实度(%)≥98 ≥96= 3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边线应整齐,无松散现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填隙碎石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压实度(固体体积率)(%)≥98 ≥96= 3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表面应平整密实,边线应整齐,无松散现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水泥(或石灰)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 水泥(或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拌和应均匀,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路缘石铺设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混凝土路面砖人行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混凝土路面砖、石材地面砖广场或停车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路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无设计要求时≥85%=一般项目1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2 平整度(mm)≤20 ≤103 横坡(%)±1.04 路肩应直顺,曲线应圆滑,不应有堆积物5 路肩表面应密实平整,横坡应平顺,不应有积水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
二灰碎石基层

砂砾垫层施工一、施工工艺流程天然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二、施工方法1.验收路基路基验收包括路基的宽度、标高、平整度和弯沉值等内容。
对路床上的车辙及松散区进行翻挖、清除,并以同类材料填补,重新进行碾压,使之达到规定的允许偏差和压实度。
2.施工放样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垫层外侧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标出垫层边缘的松散高度。
3.集料运输以20m为一个施工段,根据摊铺用料量计算卸料车数,也可以用石灰打出方格线,把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天然砂砾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卸至画出的方格内。
4.推土机摊铺用PD140推土机把砂砾推平,现场人员根据放线标高及虚铺厚度,标出明显标志,为推土机指示推平标高。
5.洒水拌和当集料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加入合适的材料进行拌和。
拌和过程中,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再用平地机进行拌和,拌和结束时,保证其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左右,以弥补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耗。
6.平地机整形拌和结束后,用CA-25D型压路机静压一遍,使铺筑层有一定的压实度,并暴露出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7.碾压整形结束,立即用压路机在整个宽度范围内进行碾压。
碾压方向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其顺序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且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路拱。
压路机碾压速度,前两遍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任何未压实或部分压实的集料被雨淋湿,都要翻松晾晒至要求含水量,重新整平碾压成型。
8.检测砂砾垫层施工结束后,对其标高、宽度、横坡度及平整度等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检测。
二灰碎石基层1一、施工工艺流程二灰碎石(矿渣)基层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二、施工方法二灰碎石基层按规范要求分层施工,采用WBC300型和WBC250型稳定土拌和机在稳定土拌和厂拌和,用自卸车运输,用ABG423型摊铺机一前一后同步向前摊铺水泥二灰碎石。
基层底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力学行为可划分为半刚性类、柔性类和刚性类,按材料组成可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和无粘结粒料类。
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目前采用较广泛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即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世界其他国家及我国部分公路应用了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包含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粉煤灰、石灰钢渣等)、石灰稳定类及综合稳定类(水泥粉煤灰、水泥石灰稳定类等)。
柔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可分为有机结合料稳定类(沥青碎石、沥青贯人等)和无粘结粒料类(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级配砾碎石类等)。
刚性基层类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以及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层。
半刚性材料、无粘结粒料类材料根据性能要求和设计标准,可运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而刚性基层一般适用于重交通(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1000—2000万次/车道)、特重(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大于2000万次/车道)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路面基层。
本章主要就半刚性和无粘结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材料试验检测方法做一较系统的论述。
沥青类有机结合料基层试验检测方法请参考本书第八章有关内容。
第二节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及粒料含量少于50%的碎(砾)石灰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层。
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即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1)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lOmm,且其中小于2 mm的颗粒含量小少于90%。
(2)中粒土:颗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3)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类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砂砾、未筛粉碎石、石屑、土、碎石土、砂砾土等,以及经加工、性能稳定的钢渣和矿渣等。
市政道路恢复工程验收表格

第九章市政道路恢复工程9。
1工程概况1、市政道路恢复工程主要内容地铁工程地处城市腹地,车站和区间的施工要开挖部分城市道路。
本章节主要适用于道路恢复工程,包括路基、基层、面层、人行道等项目。
2、道路恢复工程验收标准地铁道路恢复工程结构形式、技术指标要求不低于原破损道路的标准。
道路恢复工程进度受车站土建施工和道路翻交进度的限制,周期比较长,项目较零碎,在建地铁道路恢复工程使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将工程划分为(子)单位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四个层次。
9.2工程划分9。
3市政道路工程验收资料市政道路工程资料目录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道路恢复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统表一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道路恢复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统表二承包单位: 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道路恢复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统表三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道路恢复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统表四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
1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1。
2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1。
3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4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1。
5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
6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封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
7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
8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9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路缘石安砌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
10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雨水支管与雨水口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11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2。
1南京地铁工程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2。
2南京地铁工程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2。
石灰、粉煤灰底基层(二灰)

石灰、粉煤灰底基层(二灰)4.路拌法:(只适用于底基层的第一层)4.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有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5.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每10m设一中桩并放出底基层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的明显标记。
6.培路肩进行压实。
7.按石灰与粉煤灰比例备经试验合格的石灰、粉煤灰,堆放在储料场。
如采用生石灰块应提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并过筛。
8.做好混合料的试验工作,以确定石灰含量,最佳含水量,标准干密度并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配备数量,人员组织,压实遍数等。
9.根据层厚、宽度、配比计算粉煤灰所需数量将粉煤灰均匀运至下承层上。
10.用推土机,平地机将粉煤灰摊平并检查其厚度,如含水量不足及时进行补洒至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用压路机进行稳压。
11.采用袋装生石灰粉时根据配比计算每包所摊面积,画出方格人工均匀布灰,采用消解石灰时可采用方格法或码灰条方法人工布灰,石灰布的一定要均匀,并检查其厚度。
12.用稳定土路拌机配合机动耙,多铧犁进行充分拌和,使混合料成为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并挖坑检查其是否拌到底,在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含水量,如含水量不足应补充洒水湿拌。
13.检查其混合料的钙镁含量,如不足应及时补灰重拌。
14.取样做无侧限压强试件。
15.用胶轮压路机、拖拉机进行稳压1—2遍。
16.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型并随时拉线检查标高、横坡、路拱,并配合人工进行找补,按压实系数、预留沉降量。
17.采用高频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达到压实度为止。
如采用袋装生石灰粉应闷料12小时后进行碾压。
18.路段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七天内保持其表面湿润,未作上承层之前严禁开放交通,并进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处治,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上承层施工。
施工工艺: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二灰土)4.路拌法4.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市政工程主要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验频率、方法、允许偏差

主要检测项目、检验频率、方法、允许偏差一、土方路基(路床)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表6.3.9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 、每压实层抽检1组(3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土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1的规定。
二、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1款的规定。
2)石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2款的规定。
3)粉煤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3.1条第2款的规定。
4)砂砾应符合本规范第7.3.1条第3款的规定。
5)钢渣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第3款的规定。
6)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3款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厂批次,每批检查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
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等于97%、底基层大于等于95%。
2)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等于95%、底基层大于等于93%。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组(1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灌砂法或灌水法)。
3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1组(6块)。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一般项目4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
5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1的规定。
表7.8.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三、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碎石与嵌缝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7.1条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抽检不得少于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检验表格模板

47、大梁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47)
48、悬臂浇筑梁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48)
49、桥面铺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49)
50、伸缩缝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50)
51.人行道铺设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51)
52.防撞护拦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52)
67、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7)
土方路基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
承包单位:协议号:
监理单位:编号: B—001
工程名称
施工时间
桩号及部位
检查时间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容许偏差
检验结果
检查频率和措施
1
压
实
度
(%)
零填
及路堑
0-30
(mm)
0-800
(mm)
800-
-1500
(mm)
>1500
(mm)
2
弯沉
60、防眩设施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0)
61.隔离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1)
62.紧急 基础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2)
63.紧急 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3)
64.照明设施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4)
65.突起路标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5)
66.轮廓标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6)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容许偏差
检验结果
检查频率和措施
1
压实度
(%)
代
表
值
极
值
2
平整度
(mm)
3
纵断高程
公路质量验收规范

公路质量验收规范6.8.1 土方路基〔路床〕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主控项目1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表6.3.12—2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3点。
检验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l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 土路基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1的规定。
表6.8.1 土路基承诺偏差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4 路床应平坦、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固、平顺等。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6.8.2 石方路基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 挖石方路基〔路堑〕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主控项目1〕上边坡必须稳固,严禁有松石、险石。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一般项目2〕挖石方路基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2—1的规定。
表6.8.2—1挖石方路基承诺偏差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2 填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主控项目1〕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3点。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一般项目2)路床顶面应嵌缝牢固,表面平均、平坦、稳固,无推移、浮石。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3)边坡应稳固、平顺,无松石。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4)填石方路基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2—2的规定。
表6.8.2—2 埴石方路基承诺偏差注:B为施工必要附加宽度。
6.8.3 路肩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般项目1 肩线应顺畅、表面平坦,不积水、不阻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柱验方法:观看。
2 路肩,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检查数量:每l00m,每侧各抽检l点。
检验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3 路肩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3的规定。
表6.8.3 路肩承诺偏差注:硬质路肩应结合所用材料,按本规范第7~11章的有关规定,补充相应的检查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15
+5,-15
+5,-20
水准仪:每200m测4个 断面
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 23456789
4 宽 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厚度 5△ (mm
)
代表值 合格值
6 横 坡(%)
—
-10
-10
-12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
—
-20
-25
-30
车道1点
公路
石பைடு நூலகம்、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施工单位: 里程桩号:
工程部位:
监理单 位:
分项工程名 称:
表 号 所属分部工程名称:
基 本 1、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块应经粉碎。2、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3、混合料配合比应准确,不得含有灰团和
要 求 生石灰块。4、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5、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 次
检查项目
基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 其他 高速公路 其他
一级公路 公路 一级公路 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 代表值
—
1△ 度
(%) 极 值
—
95 91
95 91
93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
89
车道2处
实 2 平整度(mm) 测 项 3 纵断高程(mm) 目
—
12
12
15
3m直尺:每200m测2处× 10尺
—
±0.5
±0.3
±0.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 断面
7△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G检查
检查意见:
监理工程师意见:
检查结果 10 合格率(%)
检测负责人:
检测:
记录:
复核: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