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设计

合集下载

钣金件结构设计工艺手册

钣金件结构设计工艺手册

钣金件结构设计工艺手册目录1第一章钣金零件设计工艺 11.1钣金材料的选材11.1.1钣金材料的选材原则11.1.2几种常用的板材11.1.3材料对钣金加工工艺的影响 31.2冲孔和落料:51.2.1冲孔和落料的常用方式51.2.2冲孔落料的工艺性设计91.3钣金件的折弯131.3.1模具折弯:131.3.2折弯机折弯141.4钣金件上的螺母、螺钉的结构形式261.4.1铆接螺母261.4.2凸焊螺母291.4.3翻孔攻丝301.4.4涨铆螺母、压铆螺母、拉铆、翻孔攻丝的比较31 1.5钣金拉伸321.5.1常见拉伸的形式和设计注意事项321.5.2打凸的工艺尺寸331.5.3局部沉凹与压线331.5.4加强筋341.6其它工艺351.6.1抽孔铆接351.6.2托克斯铆接361.7沉头的尺寸统一361.7.1螺钉沉头孔的尺寸361.7.2孔沉头铆钉的沉头孔的尺寸的统一361.7.3沉头螺钉连接的薄板的特别处理362第二章金属切削件设计工艺372.1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性能372.2零件的加工余量382.2.1零件毛坯的选择和加工余量382.2.2工序间的加工余量382.3不同设备的切削特性、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选择39 2.3.1常用设备的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39 2.3.2常用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的对应关系39 2.4螺纹设计加工402.4.1普通螺纹的加工方法402.4.2普通螺纹加工常用数据402.4.3普通螺纹的标记412.4.4普通螺纹公差带的选用及精度等级412.4.5英制螺纹的尺寸系列422.5常见热处理选择和硬度选择。

422.5.1结构钢零件热处理方法选择422.5.2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432.5.3硬度选择433第三章压铸件设计工艺443.1压铸工艺成型原理及特点443.2压铸件的设计要求453.2.1压铸件设计的形状结构要求453.2.2压铸件设计的壁厚要求453.2.3压铸件的加强筋/肋的设计要求453.2.4压铸件的圆角设计要求453.2.5压铸件设计的铸造斜度要求463.2.6压铸件的常用材料463.2.7压铸模具的常用材料464 第四章铝型材零件设计工艺463.3型材挤压加工的基本常识463.3.1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流程463.3.2常见型材挤压方法473.3.3空心型材挤压模具简单介绍493.4铝型材常用材料及供货状态493.5铝型材零件的加工及表面处理513.5.1铝合金型材零件的加工513.5.2铝合金型材零件的表面处理514第五章金属的焊接设计工艺534.1金属的可焊性534.1.1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焊接及其焊接性能534.1.2同种金属的焊接性能534.2点焊设计554.2.1接头型式554.2.2点焊的典型结构554.2.3点焊的排列554.2.4钢板点焊直径以及焊点之间的距离564.2.5铝合金板材的点焊574.2.6点焊的定位574.3角焊584.4缝焊585第六章塑料件设计工艺595.1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595.2公司不同的产品系列推荐的材料种类。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一、材料选择1.钣金件的材料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2.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

二、结构设计1.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确保合理分布载荷,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2.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机械设计原理,避免应力集中、应力过高等问题的出现。

三、尺寸精度控制1.钣金件的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和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产品的互换性。

2.设计中应考虑到材料的收缩和变形等因素,合理设置公差,确保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

四、工艺要求1.钣金件的工艺要求应明确,包括切割、弯曲、冲孔、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的要求和方法。

2.工艺要求应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外观要求,避免外表缺陷、毛刺和裂纹等问题的出现。

五、焊接要求1.钣金件的焊接应符合相关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要求。

2.焊缝应均匀、牢固,焊接点应充分焊透,避免焊缝开裂、气孔和夹渣等问题。

六、表面处理1.钣金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使用要求,包括防腐处理、表面喷漆、镀铬、电镀等。

2.表面处理应提供一定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七、装配要求1.钣金件的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装配的精度、装配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2.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零件的变形、划伤和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八、质量检验1.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尺寸测量、外观质量、强度检验等方面。

2.质量检验应覆盖产品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出厂,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合格质量。

以上就是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生产工艺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钣金件设计经验手册

钣金件设计经验手册

钣金件设计经验手册钣金件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压、折弯、拉伸等加工工艺,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零件。

钣金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精度等特点。

在进行钣金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选择、受力分析、加工工艺等因素。

下面是关于钣金件设计的经验手册,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在进行钣金件设计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钣金材料有冷轧板、镀锌板、不锈钢板等。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使用环境中的腐蚀性、强度要求以及加工性能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应用,可选择不同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受力分析设计钣金件需要对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受力分析可以帮助设计者确定零件的受力面、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信息。

通过合理的分析,可以避免设计出有暗病或不符合强度要求的零件。

三、结构设计钣金件的结构设计是指确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功能需求、制造难度、装配要求等因素。

同时,提前考虑到工艺要求,可以避免设计出难于加工和装配的零件。

四、工艺选择在钣金件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工艺对于制造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工艺有冲压、折弯、剪切、焊接等。

在选择工艺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质、零件的结构以及生产要求等因素。

合理选择工艺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工艺效率。

五、加工精度在进行钣金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影响着零件的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零件的公差要求,并与制造商进行沟通。

通过合理的公差控制可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六、模具设计在进行钣金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模具设计。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形状和结构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模具的寿命、易损件的更换等问题。

七、检验与测试。

钣金件设计技巧和方法

钣金件设计技巧和方法

钣金件设计技巧和方法
钣金件是在钣金加工行业中常见的一种产品。

由于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器等领域,钣金件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
一些钣金件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1. 材料选择
在进行钣金件设计时,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可以影响钣
金件的强度、刚度、韧性和成本等方面。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 弯曲半径
在钣金件的设计中,弯曲半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弯曲的半径太小,钣金件容易产生变形或损坏。

因此,在进行弯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
半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的设计也是钣金件制造的重要环节。

冲压模具应该具备结构
紧凑、操作简便等特点。

同时,钣金件的尺寸和形状不同,需要根据
要求进行相应的冲压模具设计。

4. 加工精度
钣金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其最终的质量。

因此,加工精度是钣金件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加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加工方式,以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5. 结构优化
在进行钣金件设计时,结构的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钣金件的设计进行结构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也可以降低钣金件的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技巧和方法是进行钣金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钣金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钣金件设计基础

钣金件设计基础
C17000 成份:铍 1.60 – 1.79 % 钴+镍 0.20 %最低 钴+镍+铁 0.6%最高铜余量,此为高强度合金 C17200 成份:铍 1.80 – 2.0 % 钴+镍 0.20 %最低 钴+镍+铁 0.6%最高铜余量,此为高强度合金 C17300 成份:铍 1.80 – 2.0 % 钴+镍 0.20 %最低 钴+镍+铁 0.6%最高铅0.2 –0.6 % 铜 余量, 此为高强度合金 C17510 成份:铍 0.2 – 0.6 % 镍 1.4 – 2.2 % 铜 余量此为高传导合金 ,屈服强度98kg/m㎡,其导电及导热率为纯铜旳40 –60%, C17500 成份:铍 0.4 – 0.7 % 钴 2.4 – 2.7 % 铜 余量,此为高传导合金,屈服强度98kg/m㎡, 其导电及导热率为纯铜旳40 –60%, C17410 成份:铍 0.15 – 0.50 % 钴 0.35– 0.60 % 铜 余量 此为高传导合金,屈服强度98kg/m㎡,其导电及导热率为纯铜旳40 –60 275C : 此为铸造用铍铜。
43.0~48.0
5以上
120~140
H
46.0~54.0

140~160
冲压材料旳认识 (3/6)
5. 磷青铜片(PBS )PHOSPHOR BRONZE SPRING: 磷青铜系由青铜(铜锡合金)添加脱氧剂,磷(P)含量0.03~0.35%及其他微量元素如Fe、Zn等构成 。延展性、耐疲劳性均佳,可用于电气及机械材料,且耐蚀性,材料可靠度高于一般铜合金制品 ,以连续熔解铸造(板片、铜卷)方式制成,具高度之材质均匀性。导电性佳、弹性高、富耐磨耗 ;是电气开关、端子等应用之弹片及导电材料,但没有不锈钢之强度。外观须电镀。故目前在 Notebook 用于EMI之需求 .

第5章 catia钣金件设计

第5章  catia钣金件设计
【角度型式】微调框定义展开的角度型式; 【选择全部】按钮用于选择当前视图中所有修剪面; 【取消选取】按钮用于取消当前的选取操作。
1-16
5.4.5 收合
【收合】工具,是将展开的折弯折叠起来的工具。单击该工 具按钮,系统弹出收合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内容如下所 述:
【参考修剪面】文本框用于定义参考固定面,即该面在收合 中相对于坐标系不会发生变化;
自发性钣金设计也被称作创成式钣金设计,它在基于特征的 造型方法提供了高效和直观的设计环境,它允许在零件的 折弯表示和展开表示之间实现并行工程。该模块可以与其 它应用模块(如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生成模块等 )结合使用。自发性钣金设计可能从草图或已有实体模型 开始。
1-2
5.1.1 进入自发性钣金设计工作台
【型式】下拉列表用于选择切除型式:钣金标准、钣金减重槽; 【端点限制】选项组用于设置端点限制,在【型式】下拉列表框选择限制
型式:尺寸、至下一个和至最后,该选项仅适用于钣金标准,【在深 度】微调框设置限制深度,仅适用于钣金减重槽选项和钣金标准选项 下的尺寸选项; 【断面】选项组用于定义切除的截面,可以选择草图,或者标准形状切口 ,选择标准形状切口是通过单击右侧【开启目录】按钮,选择路径, 【依附在组合面上】复选框用于定义切除只对草图所依附的壁; 【逆转边】按钮用于定义切除草图外的部分; 【逆转方向】按钮用于调整垂直于切除面上的切除方向; 【开始限制】选项组用于定义与端点限制相反方向的切除; 【方向】选项组用于定义切除的方向,默认值为垂直与截面,取消【垂直 截面】复选框,在【参考】文本框定义切除方法, 【影响组合面】选项组用于定义切除开始位置。
对于折弯的位置,分别是折弯轴 、相切起始线、折弯内角线和折弯外角线; 【固定点】文本框用于定义壁上一点。该点所在的面在折弯时不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_图文ppt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_图文ppt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_图文ppt钣金件是指由薄板材料制成的构件,具有轻质、高强度、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是指在满足制造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合理确定钣金件的整体结构及局部结构的设计方法。

1.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结构设计的目标是使钣金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预期的载荷和应力,同时尽可能减小重量和成本。

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钣金件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确定需要满足的载荷、振动、温度等要求,以及制造加工的工艺要求。

2.材料选择:钣金件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一般常用的钣金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冷轧板、镀锌板等。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综合考虑,包括强度、刚度、耐腐蚀性、焊接性能等指标。

3.结构布局设计:结构布局设计是指确定钣金件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

在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力学原理和结构设计的要求,合理确定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布置,使钣金件能够满足力学性能和制造工艺的要求。

4.强度计算与优化:强度计算是钣金件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和评估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

优化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小钣金件的重量和成本,同时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5.连接设计:连接设计是实现钣金件各部分的连接和固定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

连接设计需要考虑到连接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连接方式对钣金件整体性能的影响。

6.表面处理设计:表面处理设计是指为了提高钣金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涂、电镀、阳极氧化等。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使用要求、工艺条件和材料特性等因素,并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以满足强度、刚度和制造要求。

结构设计的优化和合理的连接设计能够使钣金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合适的表面处理设计能够提高钣金件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图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图
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图
目录
CONTENTS
• 钣金件概述 • 钣金件设计流程 • 钣金件结构设计要点 • 材料选择与处理 • 钣金件结构设计实例
01 钣金件概述
钣金件的定义
01
钣金件是指通过冲压、弯曲、拉 伸等工艺制成的金属薄板或薄壁 结构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 、航空航天等领域。
02
钣金件通常由金属板材(如低碳 钢板、不锈钢板、铝板等)加工 而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 本低等优点。
材料处理工艺
切割
采用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剪切等方式将材料切割成所需 形状和尺寸。
折弯
通过折弯机将材料弯曲成所需的形状,以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材 料类型和厚度选择合适的折弯工艺和折弯机。
焊接
将多个钣金件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材料 类型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
材料性能要求
03
根据细化设计和校核计算结果,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包括各
个零件的尺寸、材料、工艺要求等。
03 钣金件结构设计要点
结构稳定性
01
02
03
结构稳定性
确保钣金件在各种使用条 件下都能保持稳定,不发 生变形或失效。
强度分析
对钣金件进行强度分析, 确保其能够承受预定的载 荷和应力。
刚度要求
满足刚度要求,防止钣金 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过大 的变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优化内部布局,减少空间浪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考虑安装和维护的便捷性,合理设置开口和可拆卸部件。
实例二:支架结构设计
总结词:高强度、轻量化 具体要求 优化结构形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重量。
详细描述:支架结构设计应追求高强度和轻量化,以确 保支架在承重和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同时减轻整体重 量。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厚度,以满足强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创建折弯特征创建折弯特征制造钣金件零件时,您可以使用折弯工具来折弯平整薄板。

Creo Parametric 可让您创建折弯及其它几何,以反映真实的制造流程。

您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折弯薄板,例如角度折弯或滚动折弯。

您可以使用折弯线来确定钣金件零件中折弯几何的位置和形状。

折弯线也是计算展开长度的参考点。

折弯特征可让您沿某个定义的线来折弯或滚动钣金件模型。

折弯特征有以下特性:?折弯线是计算展开长度及创建折弯几何的参考点。

?您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随时添加折弯。

?您可以跨成型特征添加折弯。

?可能需要添加折弯止裂槽,具体视您在钣金件设计中放置折弯的位置而定。

?若某个折弯与其它折弯特征交叉,则无法添加该折弯。

?您无法使用镜像选项复制折弯。

?通常,当您展平零半径折弯时,无法展平跨折弯拥有倾斜切削的折弯。

?您可以修改折弯区域的展开长度。

如果您确实要修改展开长度,请记住,对展开长度进行修改仅会影响展平几何,而不会影响折回特征。

?折弯是沿半径轴创建的。

要定义折弯线,请使用下列其中一项:?曲面。

o您可以使用拖动控制滑块和偏移来直接操控动态折弯线,也可以创建内部草绘。

?现有草绘。

?边。

操控板选项折弯特征使用操控板界面,其中包含以下选项:?“折弯线侧”(Bend Line Side)o将材料向上折弯至折弯线。

o将折弯线另一侧的材料折弯。

o将折弯线两侧的材料折弯。

?“固定侧”(Fixed side) - 可反向至折弯线的任一侧。

?“折弯类型”(Bend Type)o“角度”(Angle) (“使用值”(Use Value) ) - 折弯在折弯线的一侧成型 (如图 1 所示),或在两侧对等成型。

图 1 - 角度折弯o“滚动”(Roll) (“折弯至尾端”(Bend To End) ) - 折弯由半径及要折弯的平整材料量定义,如图 3 所示。

图 2 - 从边创建的角度折弯?“折弯角度”(Bend Angle) - 以度为单位输入角度值。

?“折弯方向”(Bend Direction) - 折弯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

?“折弯角度类型”(Bend Angle Type)o通过测量产生的内角来标注折弯角度。

o通过测量与平直部分之间的偏差来标注折弯角度。

?“折弯半径”(Bend Radius) - 您可以输入值或使用基于厚度的自动关系,例如“厚度”(Thickness) 或“2 * 厚度”(2 * Thickness)。

?“折弯半径位置”(Bend Radius Location)o“内侧半径”(Inside radius)o“外侧半径”(Outside radius)参数设置的位置,标注折弯o“按参数”(By Parameter) - 根据 SMT_DFLT_RADIUS_SIDE尺寸。

操控板选项卡操控板中有多个选项卡,提供了用于进一步定义折弯的选项。

?“放置”(Placement)o折弯曲面或参考边的收集器。

o如果已选择参考边,您可以从边偏移折弯线,如图 2 所示。

图 3 - 滚动折弯?“折弯线”(Bend Line)o“草绘”(Sketched) - 创建内部草绘。

o“动态”(Dynamic) - 会自动创建折弯线,且使用拖动控制滑块来确定大小和位置。

§选择终止参考。

§选择偏移参考并输入值。

?“过渡”(Transitions) - 定义过渡。

?“止裂槽”(Relief) - 定义折弯止裂槽。

?“折弯余量”(Bend Allowance) - 选择展开长度计算方法。

假定背景1.任务 1. 创建草绘成型做冲孔。

1.禁用所有“基准显示”类型。

2.在“图形中”(In Graphics) 工具栏中,从“显示样式”(Display Style) 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利用边着色”(Shading With Edges) 。

3.在“工程”(Engineering) 组的“成型”(Form) 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草绘成型”(Sketched Form) 。

4.如有必要,在操控板中单击“创建冲孔”(Create Punch) 。

5.选择“放置”(Placement)选项卡,然后单击定义。

6.选择主要曲面并单击“草绘”(Sketch)。

7.草绘如图所示的矩形。

图 18.单击“确定”(OK) 。

图 29.将深度拖至 5.0。

10.单击“改变成型方向”(Change Form Direction) 。

图 311.单击“更改材料方向”(Change Material Direction) 。

图 412.单击“更改材料方向”(Change Material Direction) 将方向改为指向外部。

13.单击“改变成型方向”(Change Form Direction) 将方向设置为向上。

图 514.选择“选项”(Options)选项卡。

15.禁用“封闭端”(Capped ends),然后再次将其启用。

图 616.启用“添加锥度”(Add taper)。

17.将角度修改为10度。

图 718.启用在“选项”(Options) 选项卡的“倒圆角”(Round) 锐边区中的“非放置边”(Nonplacement edges)。

图 819.启用“放置边”(Placement edges)。

图 920.单击“排除曲面”(Exclude Surfaces)收集器并选择前曲面。

21.单击“完成特征”(Complete Feature) 。

图 101.任务2. 创建草绘成型做冲孔。

1.单击“操作”(Operations) 组下拉菜单并选择“恢复”(Resume) > “恢复上一个集”(Resume Last Set)。

图 112.从“成型”(Form) 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草绘成型”(Sketched Form) 。

3.在操控板中单击“创建穿孔”(Create Piercing) 。

4.右键单击并选择“定义内部草绘”(Define Internal Sketch)。

5.选择前曲面并单击“草绘”(Sketch)。

6.草绘如图所示的圆。

图 127.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确定”(OK)。

8.在“图形中”工具栏中单击“已命名视图”(Named Views) ,然后选择3D。

§注意默认偏移为“0.5 * 厚度”(0.5 * Thickness)。

图 139.在控制板中输入值0.35,然后按下ENTER 键。

图 1410.将控制板中的厚度值改为“厚度”(Thickness)。

图 1511.单击鼠标右键并选择“显示截面尺寸”(Show Section Dimensions)。

12.将偏移尺寸改为 5.00。

图 1613.单击“预览特征”(Preview Feature)14.单击“恢复特征”(Resume Feature) 。

图 1715.选择“选项”(Options)选项卡。

16.启用“非放置边”(Nonplacement edges)。

17.从半径下拉列表中选择“0.5 * 厚度”(0.5 * Thickness)。

图 1818.启用“放置边”(Placement edges)。

19.从半径下拉列表中选择“0.5 * 厚度”(0.5 * Thickness)。

图 1920.单击“完成特征”(Complete Feature) 。

图 20假定背景1.任务 1. 在钣金件零件中平整成型。

1.禁用所有“基准显示”(Datum Display) 类型。

2.请注意成型与折弯部分。

图 13.从“折弯”(Bends) 组的“展平”(Unbend) 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展平”(Unbend) 。

图 24.单击“完成特征”(Complete Feature) 。

图 35.在“工程”(Engineering) 组的“成型”(Form) 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平整成型”(Flatten Form) 。

6.选择成型上的曲面。

图 47.单击“完成特征”(Complete Feature) 。

图 58.在特征仍被选定的情况下,右键单击并选择“阵列”(Pattern)。

9.确认操控板中的阵列类型是否设置为“参考”(Reference)。

10.单击“完成特征”(Complete Feature) 。

图 61.任务2. 冲压与取消冲压边。

1.放大右前方的拐角。

2.单击“工程”(Engineering) 组下拉菜单并选择“倒角”(Chamfer) > “边倒角”(Edge Chamfer)。

3.选择边。

4.将值改为0.2。

图 75.单击“完成特征”(Complete Feature) 。

图 86.在功能区中,选择“分析”(Analysis)选项卡。

7.从测量组的测量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摘要”(Summary) 。

8.选择下方边。

9.请注意,长度为 1.0。

图 910.关闭“测量:汇总”(Measure: Summary) 对话框。

11.在功能区中,选择“模型”(Model)选项卡。

12.单击“编辑”(Editing) 组下拉菜单并选择“取消冲压边”(Unstamp Edge) 。

13.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平整选取”(Flatten Sel)并选择倒角边。

§单击“完成参考”(Done Refs) > “完成”(Done) > “确定”(OK)。

图 1014.在功能区中,选择“分析”(Analysis)选项卡。

15.选择“摘要”(Summary) 。

16.选择相同的下方边。

17.请注意,现在长度为0.96。

图 1118.关闭“测量:汇总”(Measure: Summary) 对话框。

o边会依据倒角所移除的材料体积来缩短。

假设模型体积保持恒定,当在制造过程中成型/压下模型上的倒角时,边的长度会增加约0.04,并恢复至其原始长度 1.0,产生更准确的平整阵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