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体系结构_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题目,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

通过本文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于这次作业的内容和题目要求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题目一:编程题要求: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的所有偶数。

解析:这道题要求我们编写一个程序,在给定范围内输出所有的偶数。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循环来遍历1到100之间的所有数字。

然后,对每一个数字进行判断,若该数字能够被2整除,则输出该数字。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for i in range(1, 101):if i % 2 == 0:print(i)```上述代码使用了for循环来遍历1到100之间的所有数字,然后使用if语句判断每个数字是否能够被2整除。

如果能够整除,则输出该数字。

通过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就可以得到1到100之间的所有偶数。

二、题目二:选择题要求: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析:这道题目属于选择题,我们需要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这种形式的题目经常出现,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下面是一个示例选择题:```下列哪个操作系统是开源的?A. WindowsB. macOSC. LinuxD. iOS```正确答案是C. Linux。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操作系统,而Windows、macOS和iOS等操作系统是闭源的。

三、题目三:简答题要求: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这道题目是一个简答题,我们需要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简答题会要求我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不需要过多的拓展或者举例。

以下是一个示例问题及其回答:问题:什么是二进制?回答:二进制是一种数制系统,使用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数值。

在计算机领域中,二进制常用于表示和存储数据。

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最终都会被转化为二进制形式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结构第一次作业

数据结构第一次作业
【输入形式】
第一行为第一个链表的各结点值,以空格分隔。
第二行为第二个链表的各结点值,以空格分隔。
【输出形式】
合并好的链表,以非降序排列,值与值之间以空格分隔。
【样例输入】
4 7 10 34
1 4 6 29 34 34 52
【样例输出】
1 4 6 7 10 29 34 52
【评分标准】
要使用链表实现,否则不能得分。
3.设n为大于1的正整数,计算机执行下面的语句时,带#语句的执行次数为n。
i=1;
j=0;
while(i+j<=n){
# if(i>j)
j++;
else
i++;
}
4.在具有n个链结点的链表中查找一个链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n)。
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O(mn)。
for ( i = 0; i < n; i++ )
D.每个链结点有多少个直接后继结点,它就应该设置多少个指针域
8.将长度为m的线性链表链接在长度为n的线性链表之后的过程的时间复杂度若采用大O形式表示,则应该是B。
A.O(m) B.O(n) C.O(m+n) D.O(m-n)
9.在一个单链表中,若要在p所指向的结点之后插入一个新结点,则需要相继修改__个指针域
int time (int n) {
int count=0, x=2;
while ( x < n/2 ) {
x=2x;
count++;
}
return (count);
}
时间复杂度:O(logn)
count值:logn-2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了计算机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计算机网络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若干台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进行连接,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

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终端设备、通信线路、网络设备和协议等。

终端设备是指计算机、手机、平板等终端用户使用的设备;通信线路是指物理链路或无线信道,用于传输数据和信号;网络设备是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用于构建和管理网络;协议是指在网络中通信时所遵循的公共规则和约定。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主要包括两种:互连网和局域网。

互连网是指将多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的网络,它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

局域网是指局限在一些范围内的网络,例如家庭、学校、公司内部的网络等。

互连网和局域网的主要区别在于规模和范围,互连网是由多个局域网组成的。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发送方通过将信息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包后,再将其转换回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系列的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处理。

如今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购物等许多方便的服务。

此外,计算机网络还对现代社会的产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计算机网络的世界。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将个人、组织和国家连接在了一起,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无缝共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的规模和功能将会不断扩大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为我们认识和应用计算机提供了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这次作业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计算机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操作系统。

以下是对作业题目的详细解答。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其中,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和主板等。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等。

输出设备用于向用户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例如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和固态硬盘等。

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指令和数据的集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运行的程序,例如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

应用软件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和图像编辑软件等。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媒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不同规模的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和HTTP协议等。

准确配置计算机网络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等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

四、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给用户的服务。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例如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操作系统通过提供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等方式,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同时,操作系统还负责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和内存管理等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及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和操作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计算机,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希望本次作业参考答案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作业(刘江)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作业(刘江)

第一章 操作系统基础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一、 是非题1. 操作系统的目的不是用来提高处理速度, 而是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A.对 B.错2. 虽然有了操作系统,但用户还需了解更多的软、硬的细节才能方便地的使用计算机。

A.对 B.错3. 分时操作系统采用 CPU 时间片技术可以处理多道程序并发执行。

A.对 B.错4. 文件目录必须常驻内存。

A.对 B.错5. 树型目录结构解决了重名问题,有利于文件分类,提高了文件检索的速度,能够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

A.对 B.错6. 存贮介质上的文件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

A.对 B.错7. NTFS 可以比 FAT32 管理更大的硬盘。

A.对 B.错8. 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内存容量。

A.对 B.错9.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

A.对 B.错10. 对于共享设备, 在同一时刻可以让多个进程使用它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A.对 B.错11.程序是动态的,进程是静止的。

A.对 B.错12. 进程的等待状态是指等待占用 CPU 时的进程状态。

A.对 B.错13.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进程控制块”。

A.对 B.错14.交互式作业处理的特点是“人机对话”。

A.对 B.错15. 在Windows XP 中,用户安装的驱动程序记录在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 配置单元。

A.对 B.错二、 单选题1. 人与裸机间的接口是___B___。

A. 应用软件B. 操作系统C. 支撑软件D. 都不是2. 操作系统是一套__C____程序的集合。

A. 文件管理B. 中断处理C. 资源管理D. 设备管理3.裸机上的第一层扩充是__A____。

A. 操作系统B. 编译系统C. 机器语言程序D. 装配程序4. 启动外围设备的工作由__B____来完成。

A. 用户程序B. 操作系统C. 用户D. 外围设备自行启动5.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___D___A. 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B. 计算机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 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C. 计算机硬件是操作系统工作的实体, 操作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硬件的支持D. 操作系统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 它不属于计算机系统6. 当计算机被启动时,最先执行的是___D___。

南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作业

南大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作业

作业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8-4-21 23:03:38至2018-4-21 23:18:52学员姓名17090410015 学员成绩100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计算机系统结构是程序员看到的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这里的程序员指的是设计和编写()的程序员。

•A、汇编语言•B、操作系统•C、数据分析软件•D、文字处理软件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假定一台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最大可装机容量为4GB,按字节编址,则该存储器的MAR应为()。

•A、16位•B、32位•C、48位•D、64位学员答案:b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面是有关反映计算机中存储器容量的计量单位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最小的计量单位为位(bit),表示一位“0”或“1”•B、最基本的计量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等于8bit•C、一台计算机的编址单位、指令字长和数据字长都一样,且是字节的整数倍•D、主存容量为1KB,其含义是主存中能存放1024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以下有关对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70年代初,Intel公司制造了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芯片4004•B、70年代初,Fairchild公司制作了第一个半导体存储芯片,容量为256位•C、8080是世界上第一个8位通用微处理器•D、IBM PC机采用8080作为微处理器,它的普及使个人电脑走向了家庭和办公室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冯诺依曼结构规定计算机内部的信息采用()方式表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哎呀,说起这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一次作业,那可真是让我想起了不少有趣的事儿。

还记得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好奇和期待。

就像小时候第一次拿到新玩具,迫不及待想知道它到底能带来多少惊喜。

这第一次作业呢,是让我们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如打字、文件管理啥的。

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那表情可严肃啦,一再强调这是打基础的关键,可不能马虎。

我回到家,打开电脑,心里想着:“这能有多难?”可真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问题来了。

就说打字这一项吧,我那手指在键盘上就跟跳舞似的,完全不听使唤,不是按错了键,就是速度慢得像蜗牛。

我着急啊,越着急就越出错。

好不容易打完了一段文字,结果保存的时候又出岔子了。

我愣是找了半天也没搞清楚该怎么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里。

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计算机的学问大着呢!后来,我静下心来,仔细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操作。

嘿,还真让我给弄明白了。

在完成这次作业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家那调皮的小猫,平时总是到处捣乱,可这次看到我对着电脑认真的样子,居然乖乖地趴在旁边,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屏幕,好像也在琢磨这是啥新奇玩意儿。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第一次作业。

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收获可不小。

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眼高手低,看似简单的操作,也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练习。

就像这计算机应用基础,只有把第一次作业做好了,后面的学习才能更顺利。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我一定能成为计算机小能手!所以啊,同学们,可别小看这第一次作业,它就像是我们在计算机世界里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可能会有点踉踉跄跄,但只要坚持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条宽阔的大道!。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目录第一次作业 (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 (2)第二次作业 (2)2、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作用是什么? (2)4.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3)2G、3G、4G、的含义是什么? (3)第三次作业 (3)6.什么是传输信道?目前数据通信中经常使用的有线信道主要有哪些? (3)7.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4)第四次作业 (4)8.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4)9.当给出的数据信号为00101101时,试分别画出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图。

(4)10.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第五次作业 (5)13、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14、计算机网络拓扑可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 (5)第一次作业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答: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通信线路昂贵,主机负担过重。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特点: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共享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特点:OSI标准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之间的互联,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化的计算机网络特点: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能够相互交流信息,体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紧密性,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基础的结合第二次作业2、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若干个主机作用:它们为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主要由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作用: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体系结构第一章1.11 Avail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designing servers, followed closely by scalability and throughput.a. We have a single processor with a failures in time(FIT) of 100. What is the mean time to failure (MTTF) for this system?b. If it takes 1 day to get the system running again, what i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ystem?c. Imagine that the government, to cut costs, is going to build a supercomputer out of inexpensive computers rather than expensive, reliable computers. What is the MTTF for a system with 1000 processors? Assume that if one fails, they all fail.答:a. 平均故障时间(MTTF)是一个可靠性度量方法,MTTF的倒数是故障率,一般以每10亿小时运行中的故障时间计算(FIT)。

因此由该定义可知1/MTTF=FIT/10^9,所以MTTF=10^9/100=10^7。

b. 系统可用性=MTTF/(MTTF+MTTR),其中MTTR为平均修复时间,在该题目中表示为系统重启时间。

计算10^7/(10^7+24)约等于1.c. 由于一个处理器发生故障,其他处理器也不能使用,所以故障率为原来的1000倍,所以MTTF值为单个处理器MTTF的1/1000即10^7/1000=10^4。

1.14 In this exercise, assume that we are considering enhancinga machine by adding vector hardware to it. When a computation is run in vector mode on the vector hardware, it is 10 times faster than the normal mode of execution. We call the percentage of time that could be spent using vector mode the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a. Draw a graph that plots the speedup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omputation performed in vector mode. Label the y-axis “Net speedup” and label the x-axis “Percent vectorization”.b. What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 a speedup of 2?c. What percentage of the computation run time is spent in vector mode if a speedup of 2 is achieved?d. What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d one-half the maximum speedup attainable from using vector mode?e. Suppose you have measured the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of the program to be 70%. The hardware design group estimates it can speed up the vector hardware even more with significant additional investment. You wonder whether the compiler of vectorization would the compiler team need to achieve in order to equal an addition 2*speedup in the vector unit(beyond the initial 10*)?答:a. 根据加速比定义可知,增强加速比=10,如果令增强比例为x,总加速比为y,则有y=1/(1-x+x/10)。

x的取值范围为[0,1];y的取值范围为[0,10]。

如下图示:b. y=1/(1-x+x/10);当y=2时,x=5/9=55.6%;c. (5/9)/10/(1/2)=1/9=11.1%d. 最大加速比理论上为10;最大加速比的一半就是5;y=1/(1-x+x/10);当y=5时,x=8/9=88.9%e. 当前x=70%;y=1/(1-x+x/10);可知y=2.7;如果y=2×2.7=5.4;y=1/(1-x+x/10);可知x=0.91;第二章2.8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mall and simple caches using CACTI and assume a 65nm(0.065μm) technology.a. Compare the access times of 64KB caches with 64byte blocksand a single bank. What are the relative access times of two-way and four-way set associative caches in comparison to a direct mapped organization?b. Compare the access times of four-way set associative caches with 64 byte blocks and a single bank. What are the relative access times of 32KB and 64KB caches in comparison to a 16KB cache?c. For a 64KB cache, find the cache associativity between 1 and 8 with the lowest average memory access time given that misses per instruction for a certain workload suite is 0.00664 for direct mapped, 0.00366 for two-way set associative, 0.00987 for four-way set associative and 0.000266 for eight-way set associative cache. Overall, there are 0.3 data references per instruction. Assume cache misses take 10 ns in all models. To calculate the hit time in cycles, assume the cycle time output using CACTI,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maximum frequency a chche can operate without any bubbles in the pipeline.答:a. 直接映射:0.86ns;两路组相联:1.12ns;四路组相联:1.37ns。

两路组相联访存时间是直接映射的1.12/0.86=1.30倍;四路组相联访存时间是直接映射的1.37/0.86=1.59倍。

b. 16KB cache 的访存时间为1.27ns,32KB cache为1.35ns,64KBcache为1.37ns。

32KB cache的访存时间是16KB cache访存时间的1.35/1.27=1.06倍;64KB cache的访存时间是16KB cache访存时间的1.37/1.27=1.08倍;c. 平均访存时间=命中率×命中时间+缺失率×缺失代价;DM缺失率=0.00664/0.3=2.2%;2-way缺失率=0.00366/0.3=1.2%;4-way缺失率=0.00987/0.3=0.33%;8-way缺失率=0.000266/0.3=0.09%;DM访存所用时钟周期=0.86ns/0.5ns向上取整=2;2-way访存所用时钟周期=1.12ns/0.5ns向上取整=3;4-way访存所用时钟周期=1.37ns/0.83ns向上取整=2;8-way访存所用时钟周期=2.03ns/0.79ns向上取整=3;DM缺失代价=10ns/0.5ns=20时钟周期;2-way缺失代价=10ns/0.5ns=20时钟周期;4-way缺失代价=10ns/0.83ns=13时钟周期;8-way缺失代价=10ns/0.79ns=13时钟周期;DM平均访存时间=(1-0.22)×2+0.022×20×0.5=2.396×0.5=1.2ns;2-way平均访存时间=(1-0.012)×3+0.012×20×0.5=3.2×0.5=1.6ns;4-way平均访存时间=(1-0.0033)×2+0.0033×13×0.83=2.036×0.83=1.69ns8-way平均访存时间=(1-0.0009)×3+0.0009×13×0.79=3×0.79=2.37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