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拓展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广泛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接触机会,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具体而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群策群力,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走出去”,把用人单位“请进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就业工作先机;多维整合资源,做大、做实就业市场。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趋紧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广泛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谓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职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毕业生直接面向市场特别是劳

动力市场,因而也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一些高职院校之所以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办学定位不准,没有面向市场特别是就业市场办学,没有真正贯彻、实践就业导向。“出口”的不畅,直接导致了“进口”的滞涩,就业情况不佳的高职院校势必会同时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如此连锁反应,对经营困难的院校可谓雪上加霜。而笔者所在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却是另一番景象,近几年,湖北省高考志愿填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上线人数逐年攀升,2006年已直逼30000人大关。据07级新生入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考生报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冲着“这个学校好就业”来的。招生火爆的背后,是该院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更是该院突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经营就业市场——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反应,注重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致力于全面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回报。

一、群策群力,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乎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它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决非就业工作部门甚至少数几个就业工作人员的事务。高职教育的服务导向要求,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发现、锁定和挖掘“顾客”(用人单位)需求,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首先是领导重视,高职院校党政领导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

为关系学校根本大计的事务抓紧抓好,及时了解和把握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及时进行决策和指导;切实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要指出的是,重视绝不是只关注学生就业工作本身。要更进一步,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以我为主”向以社会需要为主转化、教育教学的学科化向工作场景(岗位)化转化,以从根本上无限缩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

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承担起实施科学化、专业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责任,就必须构建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实现政策宣传、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等基本职能;要配备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高素质工作人员,保证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人力资源;要完善就业工作部门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明确责权关系,保证工作的切实有效。

三是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帮学生找工作,就是帮自己找饭碗”的观念在教职员工的心目中还很淡薄,这种局面应该尽快得到改观。

四是要发动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及相关社会关系。许多就业信息面对的都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某一所学校,仅靠学校提供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的,为此,应广泛动员学生本

人及家长、亲戚、朋友等各种关系,多渠道推介学生就业,既减轻学校就业工作的压力,又促进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学校“走出去”,用人单位“请进来”

要做好就业工作,首先学校要“走出去”,主动地广告和宣传,甚至应广泛参与公关活动,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你具备的社会价值。“走出去”还利于学校掌握更多的人才需求信息,可以广泛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以200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统计数据为例,当年仅学院招生就业处就有26人次外出联系就业单位、参加招聘会;同时协调安排各系部参与寻求就业渠道工作,如该院电子系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长期保持与企业密切的联系。工商系积极开拓本市的就业市场,已与武商量贩、中石化湖北公司、华润万家等大型商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生物系在创建之初就广泛联系实习、就业单位,他们走访了全国70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建筑系组织30多家建筑、物业管理企业成立校企联谊会。2006年12月该院发起组建了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湖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省内外共计120多家企业加盟了这3个集团。这些工作不仅仅使武汉职院学科建设、专业开发更贴近社会要求,更重要的是该院毕业生就业从中得到了实惠。

武汉职院还充分利用各地、各种形式的毕业生招聘会、校企洽谈会等社会搭建的平台推介毕业生,每年都派人参加各地的招聘会,参加省内外举行的校企合作洽谈会。派出参会的工作人员积极为

毕业生寻找就业单位,在会上找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尽力争取企业到校招聘;并将搜集的信息资料装订成册,回校后再分析,有针对地联系宣传,加深企业对学校的印象。2006年9月,该院派人参加了首届福建(晋江)校企人才合作峰会,在会上成功地联系利郎服饰有限公司到校招聘,当年就有67位07届毕业生在该公司顶岗实习。

二是把用人单位“请进来”,积极办好各类型的校园招聘会。仅200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向外发出邀请函7000多份,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半导体制造巨头——赛意法公司就是他们多次邀请之后才到校招聘的。一年来,该院共组织各种类型的面试洽谈会100多场,为2006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举办校内招聘会,既节约了学生求职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

三、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就业工作先机

市场机遇转瞬即逝,对有价值的信息熟视无睹,是无法做好市场开发的。2006年12月,有报道称: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武汉建立工业园。获悉这一信息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迅速派人收集相关资讯,了解到该集团武汉厂区总部、机光电事业群(武汉厂区)不久就会招聘员工,他们立即就招聘事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总处取得联系,经过接洽,富士康公司同意到我院招聘。假若他们轻易放过这个信息,反应不够敏捷,就无法获得合作机会。

市场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化。“市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主动调整意识来适应市场变化。没有这种意识,已开发的市场得不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