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

微课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
微课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

赞美过春天,那么诗圣杜甫又是如何赞美春天的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要求读的响亮、正确。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解决

3. 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三、精读课文,入境悟情

1. 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 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诗意。

3.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抽生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

家花很多?谁来读读这句话?指两名学生读。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蝴蝶、黄莺、小蜜蜂、诗人)。是呀,流连戏蝶时时舞

⑵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能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⑶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四、深化主题,体会诗情。

同学们,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

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她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来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来表现你们的陶醉吧!

五、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1. 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六、板书设计:

花多美

江畔独步寻花蝶舞热爱大自然

莺啼

七、作业设计:

1.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2.赏读《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本文是关于《江畔独步寻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初读古诗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三、自学理解古诗 1、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四人小组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 (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 预设:东:向东。倚:靠,拂面而来。懒困:懒洋洋的。 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常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置就行了,春风倚。春风拂面而来。 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 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盛。 可:究竟,到底。 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可是究竟的意思。这是一个问句,作者在问谁?联系上下文(课题)问自己,他是怎样问的?爱,就是喜欢人,喜爱。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究竟是喜欢深红的还是喜欢…… 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 这深红的桃花像―――――――――。这浅红的像――――――――。 请生填。指名读。 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师: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在春风中困意来时,全身懒洋洋,看到这大片鲜艳美丽的桃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 指导读出一种惊喜。 (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艳丽,很美,再看这粉红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美丽,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导读: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 (指名问:你能说清楚吗?),是啊,作者也说不清,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它们在诗人的眼里都很美丽。用一个肯定的说法就是(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美丽。 四、说诗意 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桃花丛聚着盛开,任人观赏,只是主人已经不在了;请问赏花人,你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喜爱浅红的桃花? [出自]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塔:墓地。 一簇:一丛。 无主:没有主人。?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1: 黄师塔前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美丽的春光让人感觉十分疲惫,想靠着春风入眠。江边有一簇已经盛开的无人欣赏的桃花,我到底喜欢深红色的花朵呢,还是喜欢浅红色的花朵?

译文2: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黄师塔前”句,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句。"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夹杂着几分悲怆之情。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译文及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译文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读: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译文及赏析,更多杂文阅读欢迎访问YJBYS文学网。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注释 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②独步:独自散步。 ③塔:墓地。

④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译文二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鉴赏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一、听歌导入。 多媒体听歌《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好听吗?春天有哪些美丽景色,谁来说一说?(绿色的小树、红色的花朵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v_show/id_XMzEzMjU3NTg4.html 二、初读感知。 1、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出示诗题:《江畔独步寻花》) 2、听视频诵读古诗。人家读得好吗?你们想自己试试读一读吗?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pjhzhxb/7909270 3、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3、师范读,教学生有节奏的读古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3、生练习有节奏的读古诗。(指名读) 4、再读古诗,有节奏的、有感情的读。(采用多种形式读)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朗读感悟。 1、学生分小组讨论古诗中都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B%A8&in=32494&cl=2&lm=-1&st=-1&pn=10&rn=1&di=28315 122258&ln=1997&fr=&fm=result&fmq=1329805005387_R&ic=0&s=0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B%A8&in=31976&cl=2&lm=-1&st=-1&pn=3&rn=1&di=713874 72630&ln=1997&fr=&fm=result&fmq=1329805005387_R&ic=0&s=0&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 di71387472630&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2F2007-10-16%2F2007101691053215_2.jpg&fromURLhttp%3A%2F%2Fwww.nipi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2Fshow%2F3%2F40%2F75cfef5d866fd6d6.html&W1161&H11 92&T6502&S230&TPjpg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DD%BA&in=14227&cl=2&lm=-1&st=-1&pn=2&rn=1&di=195280 34550&ln=2000&fr=&fm=result&fmq=1329805463826_R&ic=0&s=0&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1& di19528034550&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2Fupload% 2Fattachments%2Fmonth_0907%2F20090723_536137077d5c551476e47 ScPTOdIh043.jpg&from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1719131734.html,%2Fsho

2018年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15江畔独步寻花教案西师大版

15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畔、懒、倚、蹊、压、留、娇、绊、拌、寄、骑”11个生字,会写“懒、压、留、娇、绊、拌、寄、骑”8个生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 3.情感目标: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田格本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结合诗人创作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体会诗人对桃花之喜爱、春天之喜爱、安居之乐、世事之愿的多重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学、生疑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小组探疑 1.自读古诗。 2.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组内交流。 三、讲授解疑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师塔前东水流,春光懒困倚微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懒”是何意?哪些写出了春光美?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四、合作答疑 精读第二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桃花开得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五、提能练疑 1.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2.感情朗读古。。 六、达标无疑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美丽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高兴的心情。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课堂作业设计: 一、换一换,再组词。 绊()奇() 畔倚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身在仙境一般。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范读) 好,下面的时间我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老师

布置的预习作业,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 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童海梅本课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从满蹊(分布)、千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写花之状态。后两句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流连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优美,用直描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古诗用直描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体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4、领悟诗歌意境,提高欣赏水平。 5、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小组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点、难点:

1、突破关键词的理解,领悟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蹊”较难理解。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你记忆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生说)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杜甫: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 [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在饱经战乱后终于有了安身的居所,所以非常欣慰。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

《江畔独步寻花》优秀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题目的意思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在江边漫步、赏花。诗中主要描写了邻居黄四娘家花园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作者以“寻花”为题,诗的前两句描写“花”。用“满蹊”来描写花儿开得茂盛,又用“千朵万朵压枝低”来表现花朵的大和多。后两句诗人描写了花儿引来了“戏蝶”的翩翩飞舞,及“娇莺”的恰恰轻啼。诗人所展现的画面既恬静宜人,又生机盎然,怎么能不让诗人乐在其中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根据古诗想象出景象,领悟意境。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比赛说词,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比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啊! 2、春花有哪些颜色呢?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春花的数量很多,你能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这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啊!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为什么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他到江边寻到花了没有?)从哪里看出来的?再齐读。 (三)初读,感悟诗情。 1、作者介绍: 唐朝诗人杜甫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疾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他晚年曾“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任一腔喜悦随风潜入;也曾立于草堂赏早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望一行白鹭上青天,把自己的豪情隐藏;他一生写诗一千

江畔独步寻花---详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1、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忍不住歌颂赞美它!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花红柳绿……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带上我们的好心情跟随唐代大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春天,一起欣赏诗人写下的这首《江畔独步寻花》。 2、对于杜甫你了解多少呢?(交流杜甫资料) 你知道杜甫的那些诗 3、听老师读诗,注意诗中生字词的读音。 同学们自由读古诗。 认读生字词 4、读古诗,只是读准字音还不够,古诗诵读讲究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停顿和节奏,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节奏试着读读。 谁愿意把这首诗读大家听? 5、孩子们,读熟了古诗,咱们再回到诗中,结合着注释看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看来看注释是我们品读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题目的意思就是杜甫一个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咱们就借用题目中的寻字,请同学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作者都寻到了什么。圈画出来。 花蝶莺(板书)

6、那我们跟着杜甫先去赏花吧。 再看杜甫笔下的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写花什么?(数量多)从哪些字眼看出来?我从满字读出花的数量之多结合注释看看花满蹊就是指什么? 还从什么地方看出花之多?(千朵万朵)千朵万朵的花可能是什么样的?用成语表示那就是(花团锦簇)那也可能是(姹紫嫣红)那还可能是(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还从哪看出花之多?(压、低花非常多把花枝都压低了) 从压枝低还读出花的什么。还读出了花之重,很有分量。我们把目光聚集到那一朵一朵的花上,想一想花为什么有分量啊?(硕大、茂盛、长得胖肥厚蝴蝶停在上面)压字用的多妙啊让我们品出了花之繁多、硕大、茂盛 指导读一读 想象我们就在这千朵万朵的花丛里,看看小路的这边繁花似锦你不禁赞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看看路的那边,花团锦簇你也不由得赞叹: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看看小路的近处,哇,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你不禁赞叹: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此刻,你仿佛看到怎么样的画面?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题目的意思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在江边漫步、赏花。诗中主要描写了邻居黄四娘家花园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作者以“寻花”为题,诗的前两句描写“花”。用“满蹊”来描写花儿开得茂盛,又用“千朵万朵压枝低”来表现花朵的大和多。后两句诗人描写了花儿引来了“戏蝶” 的翩翩飞舞,及“娇莺”的恰恰轻啼。诗人所展现的画面既恬静宜人,又生机盎然,怎么能不让诗人乐在其中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根据古诗想象

出景象,领悟意境。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比赛说词,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比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啊 2、春花有哪些颜色呢?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春花的数量很多,你能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这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啊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为什么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他到江边寻到花了没有?)从哪里看出来的?再齐读。 (三)初读,感悟诗情。 1、作者介绍: 唐朝诗人杜甫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疾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他晚年曾“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一、教材分析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壮美的感受: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下两句着力写桃花:桃花一簇,深浅放红。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全诗在写景中言情,意蕴深远,语言清新,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能静心读书,思维活跃,表达能力较好。学生大多能融入诗歌的情境中,使自己的情感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1、读准“畔、懒、倚、簇“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法: 1、“边读、边看、边想、边说”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对诗文理解的加深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即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性。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是小学生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 为了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教学设计注意了以下几点: 1、重视情感的引领。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运用电教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古诗意境相呼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感悟景语皆情语。 2、借助电教手段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化的刺激。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借助图画将本首诗形态化,使学生能更清晰的理解诗意。古诗教学悦耳很重要,借助配乐给学生以声感的刺激,活化了呆板的文字,使学生获得形象的感知。 3、借助想象,领悟情感。“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结构精巧,言虽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诗人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情感。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详案)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理解诗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方法读中悟情。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内心愉悦、向往之情,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咱们先回忆两首小诗。 师:《绝句》(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师:《春夜喜雨》(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些句子都是哪位诗人的诗?(生:杜甫) 2、(PPT出示)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我们以前也学习过杜甫的诗,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 (生: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河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师: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761年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定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师:那么这堂课,我们要掌握什么内容呢?同学们请看板书。 二、(PPT出示本堂课)学习任务: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江畔、蹊、留连、时时、恰恰、娇等字词的意思) 2、理解诗的大意。 3、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求: 1、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要用笔做好笔记。 2、弄懂的知识要主动和同学分享。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疑问要用笔记下来,待小组合作时共同探究。 师:任务真不少。不过没关系,咱们一步步来解决。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光谷一小罗艳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题目的意思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在江边漫步、赏花。诗中主要描写了邻居黄四娘家花园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作者以“寻花”为题,诗的前两句描写“花”。用“满蹊”来描写花儿开得茂盛,又用“千朵万朵压枝低”来表现花朵的大和多。后两句诗人描写了花儿引来了“戏蝶”的翩翩飞舞,及“娇莺”的恰恰轻啼。诗人所展现的画面既恬静宜人,又生机盎然,怎么能不让诗人乐在其中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根据古诗想象出景象,领悟意境。 教学准备: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擂台赛 1、背诗 2、赏画吟诗(同学们能给下面的画面题上诗句吗?) ①画:柳枝随风飘摇,倒挂在小河上……生:《咏柳》…… ②画:春天到了,春风微微的吹着,孩子们放弃了风筝……生:《村居》…… ③画:瞧!一个小牧童坐在牛背上,不知被树上的什么吸引了……生:《所见》…… 二、学新诗《江畔独步寻花》 ㈠从题入手 1、出示古诗,读题。(随机指导“畔”的读音) 师:同学们真是能将古诗活学活用,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2、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生:诗人在江边独自一个人在寻花)从哪里看出?再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 师:哦,原来从诗题大家就知道了这么多的内容,咱们一起叫出这位寻花人的名字。(杜甫)对他,大家了解吗?诗人简介 2.小组讨论字词预习的情况后汇报。 师:那咱们赶紧看看诗仙笔下的描写吧,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汇报时要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组成本课词语,解释词义。 3读出诗的节奏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录音

四、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花美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

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

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⑴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⑵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原文及翻译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1】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译文2】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注释】

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②独步:独自散步。 ③塔:墓地。 ④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扩展杜甫家庭成员】 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甫的叔叔杜并年十三,刺杀周季重,事震朝野。杜审言因此不死,被武则天召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录音 四、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花美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⑴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⑵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⑶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 四、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诵读指导教案 鄂教版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充分想象,理解诗句,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揭示课题。 1、诵读古诗《春晓》。 2、看图猜古诗,背古诗。 师:小朋友们真投入,就像一个个小诗人。小诗人们你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老师这儿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村居—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这首诗是唐朝一位了不得的诗人写的,人称他为“诗圣”。这位诗人就叫——杜甫。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说为主)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过渡:诗人有没有找到花欣赏呢?学了这首古诗你就知道了。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古诗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1、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读通 2、读正确: 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音朋友。要求:响亮、正确

(1)指名读。评价。 (2)再指名读。 3、读出节奏,感受古诗韵律美 听泛读,让生指出与他们读得有什么不一样,指出读出节奏。 是呀,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古人读古诗时就注意到了这点,这样听起来,就有美感。想不想学?练一练。 4、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5、自由练读。 6、四组比赛读。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谁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 7、全班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一)理解诗句 1、诗我们已经读通了,那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老师已经把这美景用文字描述出来了,小朋友们认真读读,猜猜他们分别是那句诗句描写的情景。 2、生练读,猜诗句。 3、分句,猜某些词的意思。“蹊”“留连”“娇” (二)想象入境 1、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 刚才,我就告诉大家了,读古诗要大胆地展开联想和想像,下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朗读,(生闭眼)你现在已经来到黄四娘家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你能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 吴丽坤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谁能用成语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生:说成语。 师:春天是鸟语花香、鲜花烂漫的季节。我国有很多诗人都写出了和花有关的诗句,你能背出哪一句呢? 生:背诵和花有关的诗句。 师:千姿百态的花装扮了美丽的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描写花的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师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杜甫? 生:介绍杜甫。 师:那谁知道杜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江畔独步寻花》呢?生: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他感到了欣慰。这年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一天,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着春天的气息。不知不觉,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了他的眼前。原来他来到了黄四娘家的门口。这一美景让诗人灵感突现,文思泉涌,写下了这一千古绝句。 师:(范读全诗)同学们,这么美的诗,你们想不想读?

生:自由读诗,然后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题目中“江畔、独步、寻花” 是什么意思呢?整个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你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回答,江畔——江边。独步——独自一个人散步。寻花——这里指赏花。就是诗人自己一个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师:同学们对题目的理解很准确,现在根据课前的预习,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感悟全诗的意思。 生:讨论。 师: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蹊——小路。压枝低——把枝条压弯了。留恋——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啼——黄莺清脆婉转的鸣叫。师:词语的问题解决了,那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了呢? 生:自由说,不必按顺序。 师:现在谁能按顺序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呢? 生:连贯说诗意。 师: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生:花、蝴蝶、黄莺。 师:(师随生板书)诗中哪一句是描写花的呢? 生:读前两句。

《江畔独步寻花》最实用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黄山小学罗敦曦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赛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比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啊!) 2、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谁能给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出示图画) (大家真是小小诗人啊!) 同学们,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二、学习古诗 (一)从题入手 1、(出示古诗)读题 2、从诗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介绍诗人 (二)赏读古诗,诗中寻画 1、有位诗人说过,读着一首好诗,就如同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面。轻轻读诗歌,走进古诗,感受其中的美丽。 2、轻读诗歌,划出节奏 3、再度诗歌,边读边想象意境。 4、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莺) 5、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花多:(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花很多?------什么铺满了小路?)谁来读读这句话?指两名学生读。 花美、花香:(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为什么时时舞?)------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能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还有谁也舍不得离开?------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三)一试身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