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与反比例

合集下载

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正比例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而反比例则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大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减小。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的关系。

具体地说,如果两个变量x和y满足当x增大时,y也相应地增大,并且它们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就说x与y成正比。

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表达式y=kx来表示,其中k是比例常数,用来表示x和y之间的比例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明正比例的概念。

假设你开车去旅行,行驶的距离与所消耗的汽油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你行驶的距离增加,所消耗的汽油量也会相应地增加,而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

这可以表示为“行驶的距离与所消耗的汽油量成正比”。

在实际问题中,正比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举个例子,当你购买水果时,价格与购买的重量之间往往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如果你购买的重量增加,价格也会相应地增加,并且它们的比例保持不变。

这种关系可以帮助你在购买水果时计算价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与正比例相对的是反比例。

反比例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大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减小的关系。

具体地说,如果两个变量x和y满足当x增大时,y相应地减小,并且它们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就说x与y成反比。

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表达式y=k/x来表示,其中k是比例常数,用来表示x和y之间的反比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明反比例的概念。

假设你用相同的力量推动一辆小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当你用力推动小汽车时,它的速度会相对减慢,而当你用力推动自行车时,它的速度会相对加快。

这说明了速度和所需推力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推力越大,速度越小,反之亦然。

这可以表示为“速度与所需推力成反比”。

反比例也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举个例子,电阻和电流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R=V/I来表示,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正比例和反比例总结

正比例和反比例总结
比例;
6、当 a × b = c( a、b、c 为三种量, 且均不为0)。
( )一定,( )与( )成( )比例; ( )一定,( )与( )成( )比例;
( )一定,( )与( )成( )比例;
7、判断。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4 …… 因为 = 单价(一定),所以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表格2 单价/元1.523456……总价/元6812162024…… = 4, = 4, =
4 …… 因为 = 数量(一定),所以数量一定时,总价和单价成正比例。 表格3 用60元钱购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 量如下表: 单价/元1.523456……数量/本403020151210……1.5 × 40 = 60 ,2 × 30 = 60 ,4 × 15 = 60 …… 因为单价 × 数量 = 总价(一定),所以总价一定时,单价和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造纸时间和造纸吨数对应 的点,再把它们连起来。吨数/吨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时间/时
(3)造纸吨数与造纸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4)根据图像判断, 5小时造纸多少吨?
【试题答案】 1、仔细观察每张表格,思考表格中两种量之间有关系吗?有 什么关系?为什么? 表格1 数量/本13681020……总价/元41224324080…… = 4, = 4,
(8)在400米赛跑中,跑步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 )
(9)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 )
(10)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
()
(1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六年级数学课件正比例和反比例

六年级数学课件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的意义
定义:两个量之间的比值相等 性质: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也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举例: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正比例的应用
定义:两个量之间 的比值保持不变, 即为正比例关系
应用场景:速度、 时间、距离等
Hale Waihona Puke 实例:汽车匀速行 驶,速度与时间成 正比
数学模型:y=kx ,其中k为比例系 数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5小时到达乙地, 甲地到乙地相距多少千米?
反比例的练习题及解析
题目:一个工厂生产了200台机器,每台机器需要10个零件。如果该工厂决定生产更多的机器,但零件数量不变,那么每台新机器的 成本将会如何变化?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了反比例的概念。当一个变量增加时,如果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那么第一个变量与第二个变量之间 的比率将会保持不变。因此,如果该工厂生产的机器数量增加,但零件数量保持不变,那么每台新机器的成本将会降低。
生活中的反比例实例
汽车油箱:油箱容 量固定,行驶距离 与耗油量成反比
速度与时间:速度 越快,所需时间越 短,成反比关系
价格与需求量:价 格上涨,需求量减 少,成反比关系
杠杆原理:动力×动 力臂=阻力×阻力臂 ,当动力臂增加, 阻力臂减少时,动 力作用效果越不明 显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数学中的应用实例

反比例:两个 量之间的乘积 是一定的,当 一个量变化时, 另一个量也按 相反的比例变

区别:正比例 是比值一定, 反比例是乘积
一定
联系:正反比 例都是成比例 关系,当其中 一个量变化时, 另一个量也按 一定的比例变

应用上的区别与联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ppt

正比例和反比例ppt

应用场景的对比
正比例
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正比;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路程和时间成 正比。
反比例
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压力和受力面积成反比;在液体密度一定的情况下,浮力 和排水体积成反比。
04
CHAPTER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实例
正比例实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总结词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当速度增加时, 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正比例的性质
总结词
正比例具有对称性、传递性和结合性。
详细描述
正比例关系具有一些基本的数学性质。首先,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y和x也成正比例,这体现了对称性。其次, 如果x和y、y和z分别成正比例,那么x和z也成正比例,这体现了传递性。最后,如果x和y、y和z分别成正比例, 那么x和z以及z和x都成正比例,这体现了结合性。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生活中的 应用
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折扣
总结词
购物折扣是正比例关系的一个常见例子,商品的原价与 折扣比例成正比,折扣比例越高,商品价格越低。
详细描述
在购物时,商家经常会提供折扣来吸引消费者。这种折 扣与商品的原价成正比关系,即折扣比例越高,商品价 格就越低。例如,如果一个商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 只需支付80元,折扣比例越高,最终支付的金额就越少 。
正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比
总结词
汽车油箱大小与油耗量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油箱越大,单位油耗行驶的里程越长;油 箱越小,单位油耗行驶的里程越短。
详细描述
汽车油箱大小与油耗量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油箱越大,车辆可以行驶的里 程就越长;油箱越小,车辆可以行驶的里程 就越短。这是因为油箱越大,车辆在行驶相 同距离时所需的油耗量就越少;而油箱越小 ,则所需的油耗量就越多。这种反比例关系 使得大油箱的汽车在长途行驶时更具优势。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含图像)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含图像)

1、正比例函数
定义: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我们就说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b(b不为0,k为常数)】。

图象作法:
a.列表(待定系数)
b.描点
c.连线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一定经过坐标的原点;
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图像:
正比例函数y=x的函数图像
2、反比例函数
定义: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我们就说y是x的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图像作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它可以无限地接近坐标轴,但永不相交;
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图象在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具体图像:
反比例函数y=1/x的函数图像。

《正比例与反比例》课件

《正比例与反比例》课件

当x增大时,y也按相 同的比例增大,反之 亦然。
反比例的数学表达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为 xy = k,其中k是常数。 当x增大时,y减小,反之亦然。
例如,当x=2时,y=4;当x=4时,y=2,表示y与x成反比。
正反比例数学表达的对比分析
正比例关系中,y与x的比例是恒定的,而反比例关系中,xy的值是恒定 的。
应用
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广泛存在, 如速度与距离、电量与电流等。通过理解这两种关系,可 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
05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数学表达
正比例的数学表达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等 式表示为 y/x = k, 其中k是常数。
例如,当x=2时, y=4;当x=4时, y=8,表示y与x成正 比。
正比例关系中,y随x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而减小,而反比例关系中,y随x 增大而减小或减小而增大。
正反比例关系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速度与时间的 关系、密度与体积的关系等。
THANKS。
详细描述
当我们购买一定数量的物品时,随着数量的增加,所需支付的总价也会按比例 增加,这就是正比例的体现。例如,购买铅笔时,每增加一支铅笔,总价也会 相应增加。
生活中的反比例
总结词
反比例关系则描述了两个量之间的反比关系,即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会按比 例减少。
详细描述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均空间减少,这就是反比例的体 现。例如,当一列火车满员后,每增加一名乘客,每个人可用的座位空间就会相 应减少。
03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性质
正比例的性质
正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 持不变,即y/x=k(k为常数)。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正比例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正比例1.、用文字来描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

3、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

4、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正比例和反比例5、当正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正比例转化为反比例;当反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也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反比例转化为正比例。

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以上各种商都是一定的,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所表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

例如: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成正比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也不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 (一定)反比例关系是通过应用题的总数与份数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的。

正比例和反比例ppt课件

正比例和反比例ppt课件

反比例的性质及证明
01 反比例的定义
当两个量的乘积恒定时,称这两个量成反比例。
02 反比例的性质
反比例的两个量具有相反的符号,当一个量增加 时,另一个量会相应减少,且它们的乘积恒定。
03 反比例的证明
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或使用代数方法证明两个量之 间的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题及
05
解析
正比例的练习题及解析
函数
正比例关系是函数关系中的一种,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称为正比例系数。通过 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函数的关系和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资源分配
在资源分配过程中,正比例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资 源的分配,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照比例完成。例如,在多个 部门协同工作时,通过调整各部门之间的任务分配比例,可 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06
总结与回顾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 函数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实际问题具有重 要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广泛存在, 如购物时的价格和数量、速度和时间等。掌握正 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问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及注意事项
02 正比例中,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也增加; 而在反比例中,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减少 。
02 正比例和反比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时间和距离 的关系就是典型的正比例关系,但如果考虑速度 恒定的情况下,时间和距离就成反比例关系。
0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生产计划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生产计划,根据产品的需 求量和库存量来确定每日的生产量。正比例关系可以帮 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生产,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一说我们班男女同学的人数情况?(指名汇报)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回顾与整理1.(1)举例说一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尺以及它们的应用。

预设生1: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如5÷2,可以写成5∶2。

生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如8∶4=24∶12。

生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生4:配制农药会应用到比的知识;地图上一般都有比例尺。

……(3)出示教材83页“回顾与交流”2题。

学生独立完成,思考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全班交流。

预设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比的比号。

生2:除法算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比的比值。

强调: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所有分数的分母及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4)先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再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下面的比。

30∶1201∶∶0.1∶102.5∶60.5∶3.225∶∶先思考比的基本性质,然后交流,最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按比例分配问题。

①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作按比例分配)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预设生1:用比或者连比反映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份数。

生2:直接给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份数。

③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什么?预设生:找出或求出要分配的总数量;根据已知的比求总份数;按照要分配的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分别求出每一部分数量是多少。

(6)完成教材83页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订正,并说一说解决问题时都用到了哪些知识。

2.(1)说一说。

师: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请你先回忆一下,然后说一说你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

预设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变化的量。

生2:我知道了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

师:举例说明什么是变化的量。

预设生:上学时,我走的路程的多少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

路程和时间就是变化的量。

师:如果你走的速度是一定的,那么你走的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生:成正比例关系。

师:你能说明理由吗?生:我走的速度不变,走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议一议。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有哪些是成反比例的量?(四人一组,互相举例说一说,并说明自己举的例子为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或者成反比例的量)(3)全班交流。

师:每组举成正、反比例关系的实例各一个,其他小组注意不要重复,并把本组需要交流的问题展示出来。

预设生1:买苹果时,苹果的单价一定,那么花费的总钱数和买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花费的总钱数一定,苹果越便宜,买的数量就越多,苹果越贵,买的数量就越少,这时苹果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生2:一个人走一段路程,走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走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这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生3: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π的值是一定的,所以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生4:给一个房间铺地砖,需要地砖的块数和地砖的面积成反比例关系,地砖的面积越大,需要的块数越少,地砖的面积越小,需要的块数越多。

……3.课件出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保持在100千米/时。

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1)提问1:这辆汽车行驶时,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不发生变化?预设生: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发生变化;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发生变化。

这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提问2:你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预设生1:可以用列表的方式。

生2:可以用式子来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3: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

(3)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和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5)全班交流。

①提问1:表格中汽车行驶2时的路程是200千米,对应的是图中的哪个点?行驶3时的路程是多少?对应的是图中的哪个点?……(教师提问,指名汇报,集体寻找图中的对应点)②提问2:每增加1时,路程的变化在表格中如何看出?在图中如何看出?(学生指着表格和图进行说明)③提问3:用式子怎样把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指名汇报)④提问4:每增加1时,路程的变化在式子中是如何看出的?请对应表格和图进行说明。

(指名汇报)(6)判断路程与时间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交流)4.找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回顾与交流,你能找出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相同点:生1: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这两个量中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点:生2: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增加(减少)而减少(增加)。

生3: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比值(商)是一定的,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积是一定的。

……5.应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提问:应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步骤是什么?(1)关键:正确判断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是解决比例应用题的关键。

(2)步骤:①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

②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如果成反比例,按“等积”找等量关系。

③列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带入等量关系式,得到正比例关系式或反比例关系式。

④解比例。

⑤检验并写出答语。

⊙典型例题解析1.课件出示例1(教材84页3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掌握情况。

(1)先动手量出教材84页艺术小学平面图的长和宽,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艺术小学的实际占地面积。

通过测量,图上长为14 cm,图上宽为5 cm,那么实际长为14÷=28000(cm)=280(m),实际宽为5÷=10000(cm)=100(m),实际占地面积是280×100=28000(m2)。

(2)第一问:先测量出操场的图上边长,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操场的实际边长,再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求操场的实际周长。

通过测量,操场的图上边长为3 cm,那么实际边长为3÷=6000(cm)=60(m),绕操场跑一圈大约是60×4=240(m)。

第二问:先测量出花坛的图上半径,再求出实际半径,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求花坛的实际占地面积。

通过测量,花坛的图上半径为 1 cm,那么实际半径为1÷=2000(cm)=20(m),花坛的占地面积=20×20×3.14=1256(m2)。

(3)先求出教学楼的实际占地面积,再运用“教学楼的实际占地面积÷学校的实际占地面积”或“教学楼的图上面积÷学校的图上面积”解决问题,教学楼的实际占地面积是4200 m2,4200÷28000=15%。

解答(1)14528000(2)2401256(3)4200152.课件出示例2。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3时行驶180千米,用这样的速度再行驶2.4时到达乙城。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即=速度(一定)。

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

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3+2.4)时。

解答解:设甲、乙两城相距x千米。

=x=324答:甲、乙两城相距324千米。

3.课件出示例3。

硬糖每千克6.8元,软糖每千克11.6元,现要求把硬糖和软糖放在一起制成混合糖,混合糖的价格为每千克8.6元。

求硬糖和软糖应取怎样的质量比才合适。

分析对硬糖来说,混合后每千克提高了8.6-6.8=1.8(元),对软糖来说,混合后降低了11.6-8.6=3(元),而提高的总价钱应等于降低的总价钱,所以软糖的质量×3=硬糖的质量×1.8。

解答8.6-6.8=1.8(元)11.6-8.6=3(元)硬糖质量∶软糖质量=3∶1.8=5∶3答:硬糖和软糖应取5∶3的质量比才合适。

⊙探究活动1.课件出示探究题。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2.提出探究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看哪组解法最多。

3.交流、汇报。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预设1组:根据题意,可列出下面的等式:甲数×=乙数×方法一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

由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以得到甲数∶乙数=∶=15∶16。

方法二用设数法解答。

设乙数为16,则甲数×=16×,甲数=12÷=15,所以甲数∶乙数=15∶16。

2组:方法一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

把乙数×看作一个整体,它是甲数×的积,则甲数=乙数×÷=乙数××=乙数×,也就是甲数是乙数的,所以甲数∶乙数=15∶16。

方法二根据倒数知识解答。

假设等号左右两边的结果都为1,则甲数×=1,甲数=,乙数×=1,乙数=,所以甲数∶乙数=∶=15∶16。

4.小结。

解答此类题可以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设数法等。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84页1、4、5题。

板书设计正比例与反比例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这两个量中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点:(1)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增加(减少)而减少(增加)。

(2)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比值(商)是一定的,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积是一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