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语文课程是我国学生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在期末考试前,对下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进行讨论。
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主要学习了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同学们需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另外,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来理解和解读文言文作品中的意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与表达除了文言文,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还包括许多现代文的阅读和表达。
在阅读现代文时,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批判性阅读、主题分析和文本解读等。
同时,在表达方面,同学们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写作规划和组织,并且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过渡词语等。
三、诗歌鉴赏在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对于诗歌鉴赏,同学们需要懂得如何理解和解读诗歌作品中的意象、意蕴以及修辞手法,并且要能够分析诗人写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四、古代文学鉴赏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还包括了古代文学鉴赏的学习。
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并对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有所理解。
在古代文学鉴赏方面,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读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寓意等。
五、修辞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技巧。
在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
在期末考试中,同学们需要能够辨识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并且能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六、文学常识在语文学科中,除了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要求外,还有一些文学常识的学习。
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并对不同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有所了解。
新高一语文书必修下知识点

新高一语文书必修下知识点高一下学期,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整理梳理这些知识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古代文学与文言文阅读1. 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特点: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透过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同时也要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如通读、分析、划重点等。
二、现代文学与鲁迅作品1. 20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抗战、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发展,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代表作品。
2. 鲁迅及其代表作:深入了解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的生平背景和他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分析其思想与艺术风格。
三、诗歌的鉴赏与写作1. 古代诗歌的形式与特点:从《诗经》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诗歌,掌握不同形式和特点的诗歌,如古体诗、律诗、绝句、词等,并进行鉴赏。
2. 现代诗歌与写作:了解现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学习如何鉴赏和创作现代诗歌,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四、小说的阅读与写作1. 小说的发展与流派:了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流派的小说,如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传统小说等。
2.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通过对优秀小说的阅读,提升对故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学习如何写好一篇小说。
五、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1.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与技巧:学习如何正确组织论点,提出有力的论证,增强自己的分析和论述能力。
2.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习如何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解释说明问题,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六、古文观止与修辞手法1. 古文观止的阅读与理解:学习古代名家的篇章,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思想,熟悉古代修辞手法的运用。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高一语文下册是学生们接触到的高中语文的第二部分,内容相对上册更为深入和复杂。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下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论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
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如先秦以诗、词、楚辞为代表,魏晋以乐府诗为代表,唐代以诗歌为盛,宋代以词和元曲为主等。
了解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2. 古代诗歌和词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以五言和七言绝句为主,七言绝句多见于唐诗,五言绝句则属于宋词的常见形式。
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词等,常以言短意长、抒发情感为特点。
阅读古代诗歌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3. 古代小说古代小说是我国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古代小说以架空的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塑造各种立体的人物形象、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深刻揭示,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和人生哲理。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特点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至今的文学创作,包括鲁迅、郁达夫、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作品。
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比,更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的内心世界。
了解现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当代作品,深入思考社会问题。
2. 文言与白话文言和白话是现代文学中两种常见的文学语言形式。
文言是古代汉字所使用的文字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而白话是现代汉字所使用的口语形式,通俗易懂,更接近现实生活。
读者需要根据具体的作品和写作风格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
三、修辞和韵律知识点1. 修辞手法修辞是指通过运用语言、声音和形象等多种手段来达到表达目的的艺术技巧。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等。
了解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散文等作品,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句式知识1.并列句: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同或平行的分句并列在一起,表达并列关系。
2.对偶句:用两个对称的分句或短语对仗呼应,起到强调或修辞的作用。
3.接续句:由“而”、“然则”、“若”、“乃至”等词引导的后果、原因、目的等关系的句子。
4.倒装句:将谓语动词置于主语之前,常用于感叹句、条件句、副词从句等。
5.折叠句:在主谓结构中加入插入语或状语,使句子重复出现。
二、语法知识1.主谓宾结构: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
2.兼语结构:一个动词同时有两个宾语的情况。
3.并列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分句构成的复句。
4.间接引语:将直接引语转化为含有表示说话态度的动词的句子结构。
5.状语从句:作为主句的状语的从句。
6.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常用“之”、“者”、“所”等引导。
三、词汇知识1.诗歌用字:文言文中喜用词叠字、象声词、曲折字等修辞方式。
2.古代人名、地名:需要注意古代人名地名的读音和意义。
3.生僻词汇:需要注意生僻字的音、义、用法等。
四、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感人的修辞效果。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和人的特征进行描写,以产生戏剧性或感人的效果。
3.夸张:对事物的本质或特征进行夸大加强,以起强调或讽刺的作用。
4.对仗:句子结构上的对称,或词语上的对称,使文章音节优美。
5.借代:利用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替代,以达到简明扼要的效果。
以上只是其中部分文言文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点也需要同学们进行学习和总结。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练习,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参考范文,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高一语文必修下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下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语文必修下学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涵盖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语言技巧。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下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古诗文常识古诗文常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必修下学期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文的知识,包括作者、背景和意境等。
例如,我们学习了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阅读和分析这篇诗歌,我们了解了唐代江南地区富饶的自然景色和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官方书面语言,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必修下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技巧。
例如,我们学习了明代杨慎《世说新语》中的一些典故,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言文段落,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三、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必修下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和文章,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思潮和人们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如议论文、抒情文和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写作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必修下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排比等。
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如段落的组织、句子的变化和语气的调节等。
通过学习这些写作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五、阅读理解与问题解答阅读理解和问题解答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核心技能之一。
在必修下学期中,我们进行了许多阅读理解和问题解答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问题解答能力。
高一语文下学期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学期必背知识点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乎高中生的学业成绩,还与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紧密相关。
在高一语文下学期,有一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背诵和理解的。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一语文下学期必背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1.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其中包括了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形式。
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对于理解古代文学精髓、阅读古文具有重要作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家在表达思想感情时采用的一系列技巧和艺术手法。
了解修辞手法的种类和典型例子,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古代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格律、韵律和常见题材,能够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古代小说研读古代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吸引着读者。
研读古代小说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加深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
5.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阅读文言文,同学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6. 现代诗歌与散文阅读现代诗歌和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内容。
学习现代诗歌和散文的阅读技巧,可以提高同学们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7. 修辞手法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修辞手法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广泛运用,也在现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修辞手法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对于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8. 文学常识了解文学常识,包括作品的作者、出版时间、主题等,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这些是高一语文下学期必背的知识点,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提高对语文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为高中的学业奠定牢固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一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大全有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一下册语文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知识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知识点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高一下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一下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高一下学期,是每个高中学生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学期中,学生们要进行各种语文考试,而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点将对他们的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将对高一下语文必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文学史了解古代文学史是学习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基础。
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古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同学们应该掌握诸如古代文学的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唐宋元明四大名著、文学流派等内容。
二、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是理解和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依据。
同学们需要了解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情况,掌握现代文学的特点和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
这些知识点在高一下学期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值得同学们重点关注。
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一下学期语文考试的一项必考知识点。
同学们应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熟悉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文言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练习,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和烘托手段,也是高一下学期语文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掌握修辞手法的种类和应用方法,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在备考过程中,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散文和古代诗词,可以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作文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同学们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
在高一下学期,同学们需要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六、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而且所占的分值一般较高。
同学们需要有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阅读理解题的练习,尤其是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和题型,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答题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由于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作者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期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逐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2.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词多义
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久长)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_(善于)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修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便,纵然)
3.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多义词
1、质:
文质彬彬(本质)
质疑问难(询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2、及:
夫人之力不及此(到)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和,以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用)
3、甚:
若长安君主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
目似瞑,意暇甚(很)
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
4、异:
永州之野产异蛇(奇特)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惊奇)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
5、少:
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稍微)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
6、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做,准备)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做,治)
4.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眼前,却
没有一点事功来粉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色彩很多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表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
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遭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
为大义所鼓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
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
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由于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形下又
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大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侵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期望您还是多多推敲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
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恳切,那么即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
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大胆的人就会竭尽他
们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虔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沉默不赢。
译: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忍让。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
干什么呢?
1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惧怕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
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由于敬慕您高尚的品德。
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惧怕躲避他,惧怕得太过分了。
就是一样人对这种情形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答应我们告辞离开吧!
1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但是我推敲,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由于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丝绸为后啊!
16、鄙贱之人,不知宽之至此也!
译: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17、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译:上面执政的人抓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
这是为何呢?由于他损人利己。
18、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译:现在的不仁义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这是毛病的,反而就这件事情称赞它,说它是义举。
19、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所以抛弃古代君王的现成的法令,而效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0、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译:雍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黑夜趟水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们惊骇的声音如同高大的房屋倒塌一样。
5.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由于,连词)
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说)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是寡人之过也(的)
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