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设计规范方案大全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一、背景介绍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中央绿地、交叉口、中央隔离带等各个部位进行绿化植被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态微气候、改善空气品质,同时增加城市景观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绿化目标的实现。

二、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优先选择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益的植物种类,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

2.安全原则:确保绿化设施对行人和机动车辆没有安全隐患,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行人通道。

3.美观原则:注重道路绿化的美学价值,通过景观设计、植物布局等方式塑造城市形象和风景。

4.可持续原则: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维护的植物种类,合理选择材料和绿化设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的浪费。

5.配套设施原则:合理设置路灯、休息座椅、自行车停车架等绿化配套设施,提高绿地利用率和功能。

三、设计规范1.植被选择:选择具有耐污、耐热、抗逆性强的树种,如榉树、国槐等。

在树种选择上要根据道路类型和空间大小进行合理搭配。

2.植被布局:保持绿地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合理设置植物带、绿化带和中央隔离带等。

同时,要保证绿化带的宽度和长度能满足绿化效果的需求。

3.植物密度:按照树木和草坪的栽种密度要求,确保绿化的效果和绿地面积的利用率。

4.绿地硬质设施: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观景台等硬质绿地设施,提高绿地的可达性和利用率。

5.绿化维护:制定绿化养护的细则和时间表,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整形、施肥等养护工作,保持绿化的整洁和景观效果。

四、实施步骤1.绿地调查:对城市道路的空间和地形进行测绘和调查,了解绿地的利用状况和功能需求。

2.设计方案:根据道路类型和规模确定绿化区域,提出方案设计,并对植被种类和维护措施进行论证。

3.建设施工:合理组织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并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维护管理:设立专门的绿化管理部门,负责绿化的养护、保养和管理工作,并组织绿地巡查和维修。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道路绿化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关于道路两侧绿化设置的规范和要求。

良好的道路绿化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态服务,增加道路的景观价值。

以下是关于道路绿化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1.绿化种植选择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地植被,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高树木应选择疏松而有造型的品种,中低矮植物可以选择具有丰富层次感和颜色的花卉和灌木。

同时,还可以根据道路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植被,如选择有抗污染功能的植物。

2.绿化设计布局在道路两侧的绿化设计中,应该注意整体的设计布局。

可以按照季节变化和色彩搭配来设计,使道路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可以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布局,使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更加丰富。

3.绿化景观保护在道路绿化设计中,需要保护和维护已有的绿化景观。

如果需要清理或改变绿化景观,应该提前做出合理的规划,并确保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

4.绿化设施设置道路绿化设计不仅包括植被的种植,还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

例如,可以设置行人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同时,还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道路两侧的植被能够得到充分的水源供应。

5.防止绿化设施干扰交通在道路绿化设计中需要注意不要干扰交通和行人通行。

例如,行道树的高度和密度应该适中,不应该遮挡交通信号或行人的视线。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避免行人逆行、穿越马路等不安全行为。

6.生态养护和管理绿化的建设不仅限于植物的种植,还需要进行生态养护和管理。

这包括定期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道路两侧的植被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

7.绿廊建设在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中,可以考虑打造绿廊,将多个绿化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通道。

这样既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活动空间,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

总之,道路绿化设计规范是为了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良好的道路绿化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空气质量,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规范1.1总体规定1.1.1 城市道路绿地首要考虑庇荫与绿量。

提倡将城市道路建成浓荫密布的林荫路,提升城市整体绿量,让市民出行掩映在绿荫之中。

1.1.2 城市道路绿地宜推广植物群落式栽植方式,大幅度降低道路绿化养护成本,体现生态自然。

城市道路绿地群落式的栽植方式1.1.3依据城市道路分级和不同道路绿地的绿化特征,城市道路绿地可分为出入口与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道路交叉口等四种类型。

1.1.4出入口与快速路绿地宜采用路侧绿带混交林、中央分车带群落式栽植的绿化方式。

1.1.5 主次干道绿地宜采用中央分车带群落式栽植、行道树双排栽植的绿化方式。

1.1.6 支路绿地宜采用行道树下带状树池的绿化方式。

1.1.7 道路交叉口绿地可在交通导流岛种植小巧精致的植物组合、交叉口路侧采用群落式栽植的绿化方式。

1.2 道路绿地分类规定1.2.1行道树推荐的行道树树种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枝叶繁茂、冠大荫浓。

(2)、对环境适应性强,易栽植、耐修剪、易萌生。

(3)、抗逆性强,特别是要求抗NO2、SO2、粉尘等能力强,耐风、耐寒、耐旱、耐涝、耐辐射,病虫害少。

(4)、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

(5)、深根性、花果无污染的树种。

(6)、长寿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适当搭配常绿树种。

(7)、同一条街路上的行道树,树木规格应尽量做到统一,整齐化一。

(8)、主干道行道树的规格应达到胸径12cm以上、分枝点范围为不低于3m;次干道苗木应达到胸径8cm以上、分枝点范围为不低于2.5m。

(9)、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宜为4m。

在立地条件差、选择窄冠型树种时,最小种植株距可为3m。

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为0.75m。

(10)、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应留有合理的过往人行通道,出租车停靠点和排水口,人行通道应与斑马线相对应,排水口与市政道路雨篦子相对应。

道路绿化如何规范

道路绿化如何规范

道路绿化如何规范一、交通岛绿地设计交通岛即环岛,凡是4条道路交汇的环岛,直径应在40—50m,是最常见的交通广场;交通岛绿化要点:为了安全不设人行横道,不许行人进入广场,绿化的装饰性功能超过功能作用,所以常喻为绿状绿化上的明珠;植物的高度,自圆心向周边逐渐减低,设在周边的灌木或花坛不宜超过1m广场地面铺设草坪,各式花坛要求花色、图案纹样精美,管理周到,代表该城市的面貌;市中心或人流较多的交通广场可以在其间增设喷泉、水池、雕塑等,丰富立体景观;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形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二、道路绿带设计(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一、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 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CJJ75-971 总那么1.0.1 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防止绿化影响交通平安,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化,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和社会停车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

1.0.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0.3.1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1.0.3.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1.0.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1.0.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展绿化;1.0.3.5 修建道路时,宜保存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1.0.3.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积水和水土流失;1.0.3.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1.0.4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围的可进展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围的带状绿地。

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0.3 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2.0.4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对为主的绿带。

2.0.5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2.0.6 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穿插绿岛。

2.0.7 中心岛绿地:位于穿插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一、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1 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 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 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5篇材料)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5篇材料)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5篇材料)第一篇: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总则1.0.1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使道路绿化更好发挥绿化功能,协调道路绿化与相关市政设施的关系,利于行车安全,有必要统一技术规定,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

1.0.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用地,公共广场用地与公共使用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规划与设计。

1.0.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1.0.3.1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

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道路绿化,防护效果最佳,地面覆盖最好,景观层次丰富,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1.0.3.2 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对道路绿化提出两方面要求。

一、行车视线要求。

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二、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

1.0.3.3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空间有限,在其范围内除安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必不可少的交通用地外,还需安排许多市政公用设施,如地上架空线和地下各种管道、电缆等。

道路绿化也需安排在这个空间里。

绿化树木生长需要有一定的地上、地下生存空间,如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其形态和树龄,影响道路绿化所起的作用。

因此,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道路绿化与交通、市政等设施的空间位置,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一、道路绿地率指标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
1.分车带绿地设计
●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
●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
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
●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 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
倍.
5.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三、交通岛绿地设计
交通岛即环岛,凡是4条道路交汇的环岛,直径应在40—50m,是最常见的交通广场;交通岛绿化要点:
●为了安全不设人行横道,不许行人进入广场,绿化的装饰性功能超过功能作用,所以常喻为绿状绿化上的明珠.
●植物的高度,自圆心向周边逐渐减低,设在周边的灌木或花坛不宜超过1m广场地面铺设草坪,各式花坛要求花色、图案纹样精美,管理周到,代表该城市的面貌●市中心或人流较多的交通广场可以在其间增设喷泉、水池、雕塑等,丰富立体景观.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形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四、广场绿化设计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
●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
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1商业广场绿化
●广场四周要有单行或多行乔木,下设坐椅.
●地面大部分有水泥板或条石铺装.花卉可种在边缘的带状花坛或可移动的大型花盆内.广场中人流多,不设花坛.
●广场四周要尽量不设或少设广告牌.
2纪念广场绿化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
●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3停车场绿化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五、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1道路绿化与架空线
●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
●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
●距离宜符合下表规定;
●当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达到上表中规定的标准时,其绿化树木根颈中心至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距离可采用下表的规定.
●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2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3行车视线要求: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
●道外侧的树木沿边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行车净空要求: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的数据确定.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惯;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
●适地适树是指绿化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适于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
●植物伴生是自然界中乔木、灌木、地被等多种植物相伴生长在一起的现象,形成植物群落景观.道路绿化为了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可以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但要符合植物伴生的生态习性要求.
4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名木是指具有特别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木及稀有、珍贵的树种.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
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5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道路绿化从建设开始到形成叫好的绿化效果需十几年的时间.因此,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同时,道路绿化建设的近期效果也应重视,使其尽快发挥功能作用.这就是要求道路绿化远近期结合,互不影响.
七、相关术语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
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广场、停车场绿地: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地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
●通透式配置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宽度0·9m至高3·0之间的范围内,
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八、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茂、耐修剪的树种.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