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备忘:会计研究中的主要理论
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指对会计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讨和深入研究。
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旨在揭示会计信息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提供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的理论研究:研究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资产、负债、权益等概念的界定和确认原则、实质经济事项原则等。
2. 会计计量与估计的理论研究:研究会计计量和估计的理论基础,如货币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公允价值原则等。
3. 财务报告的理论研究:研究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范,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报告的披露原则等。
4. 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改善方法,如可比性、一致性、可靠性、相关性等。
5.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与决策理论研究:研究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决策理论,如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
会计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善方法研究: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等。
2. 会计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研究会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如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资本预算分析等。
3. 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披露方法研究:研究会计信息透明度和披露方法,包括信息披露准则、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等。
4.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研究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盈余质量评价等。
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推动会计学科的发展和提升会计实践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决策的效果,并为会计专业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方法论支持。
会计最前沿理论知识点总结

会计最前沿理论知识点总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会计领域也面临着不断变化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总结一些会计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点,希望能对广大会计从业者和学者有所启发。
1. 因果关系会计理论因果关系会计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会计思维方式。
传统会计理论主要关注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但并未深入探讨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会计理论通过分析会计信息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企业的经营问题。
这种理论不仅重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更注重信息的实用性和决策性。
2. 持续审计理论持续审计理论是近年来会计行业引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
传统审计主要关注特定时间段内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风险和问题并没有形成连续的监控和预警机制。
持续审计理论通过建立一套持续监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效率。
3. 情景会计理论情景会计理论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情景会计理论认为传统会计理论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情景会计理论通过引入情景分析的方法,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决策。
4.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综合应用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理论框架。
在会计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企业内部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会计制度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作用。
这种理论强调了会计信息的信用性和透明度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会计制度和规范会计行业的建议。
5. 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关注企业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传统会计理论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对企业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环境会计理论通过引入环境成本和环境利益的概念,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环境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基本理论论文15篇(会计内部审计基本理论)

会计基本理论论文15篇会计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摘要: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
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
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
关键词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论文会计会计基本理论论文:会计内部审计基本理论摘要:要研究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实践的快速发展,必须首先对内部审计相关基本问题有正确的理解。
文章集中探讨了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些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及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力求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内部控制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异同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指企业内部审计,并将其与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称为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3种不同审计类型。
事实上,内部审计并非企业专利,它起源于古代官厅,目前也在非营利机构大有发展。
正确理解内部审计,应将其看作是与外部审计相对的综合性概念。
它泛指设立在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和非企业组织内部审计。
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审计类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根据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划分的审计类型,它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外延难免相互交叉,因此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是一组相对概念,它们常常共存并相互转化。
以集团公司为例,集团公司是一个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存的典型。
我们习惯将隶属于集团公司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称之为是内部审计,但从被审计单位角度看这些审计活动又都来源于单位外部,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外部审计。
同一个审计部门开展的审计活动有时可能是内部审计,有时可能是外部审计;同一项审计活动也可能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内部审计,换一个角度看就变成外部审计了。
写论文备忘:会计研究中的主要理论

写论文备忘:会计研究中的主要理论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介绍和解释这些理论,单纯只是一个备忘清单的性质,并且,欢迎各位留言进行更多补充。
事实上,您也可以将下面这些条目当作一个小测验,如能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看懂以下85%的内容,那么,会计硕士的理论水平应该就差不多达到了。
至于看不明白的部分,完全可以自行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会计领域的主要理论假说1会计目标理论•受托责任观(问责观) Accountability Perspective•决策有用观 Decision-usefulness perspective---信息观 information perspective---计量观 measurement perspective2报表编制理论•一体观 As a whole party VS. 独立观 independent perspective •所有权理论 Ownership theory / 实体理论 entity theory / 母公司理论 Parent company theory3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会计缔约(或合约)假定 Accounting Contracting hypothesis •选择性披露假定 Selective Disclosure hypothesis•有效市场假定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 功能锁定假定 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无效应假说 None effect hypothesis / 机械性假说 Mechanism hypothesis4收益理论•收入费用观 Revenue-expenses perspective VS. 资产负债表观balance sheet perspective•当期收益观Current income perspective VS. 综合收益观comprehensive income perspective•肮脏盈余会计Non-clean accounting VS. 清洁会计clean accounting•会计谨慎性理论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theory•债务缔约假定 Debt contracting hypothesis•法律诉讼风险假定 Law suit risk hypothesis•税收好处假定 Tax benefits hypothesis•政府管制假定 Government Regulation hypothesis5财务舞弊理论•冰山理论(两因素模型) Iceberg theory (2 factors)•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模型)The fraud triangle theory (3 factors)•GONE理论(四因素模型) The fraud GONE theory (4 factors) •舞弊风险因素理论 The fraud risk factors theory6会计准则制定理论•公共政策选择理论 Public policies selection theory VS. 寻租理论 Rent-seeking theory•政治过程观Political process perspective VS. 经济后果观Economic consequences perspective•合约观Contracting perspective VS. 产权观Property right theory•规则观 Guided by Rules VS. 原则观 Guided by principles•交易观 Transaction perspective VS. 事项观 event perspective 7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契约(合约/缔约)理论 Contracting theory•委托-代理理论 Principal-Agent theory•竞争性资本市场假定 Competitive capital market theory •信号理论 Signalling theory•选择性披露假定 Selective disclosure hypothesis•印象管理理论 Impression management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假说1企业并购理论•协同理论 Synergy theory•市场势力理论 Market power theory•信号传递理论 Signalling theory•企业投资理论 Business investment theory•净现值理论 NPV theory•委托-代理理论 Principal-Agent theory2审计理论•监管需求假定 Monitoring Demand hypothesis•信号需求假定 Signalling Demand hypothesis•保险需求假定 Insurance Demand hypothesis•准租金理论 Quasi-rent theory•深口袋理论 the deep pocket theory•旋转门效应 Revolving-door Effect3现代融资理论•MM理论 MM theory•均衡理论 Equilibrium theory•优序融资理论 / 啄序融资理论 Pecking Order Theory •代理成本理论 Agent-cost theory•控制权理论 Control right theory4行为金融理论•前景理论 The Prospect theory•首因效应 The primacy effect VS.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 VS. 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顺周期效应 Pro-cyclical Effects VS.传染效应 contagion effect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ct•羊群效应 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BSV 模型 / DSH模型 / HS模型5委托代理理论•自由现金流量家说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债务替代假说 Debt Substitution hypothesis6股利理论•MM理论 MM theory•剩余股利政策 Residual Dividend Policy•手中鸟理论 Bird-in-hand theory•税收差异理论 Tax difference theory•追随者效应理论(客户效应理论) Clientele effect theory •信号传递理论 Signalling theory7公司治理理论•现金支出假定 Cash Spending hypothesis•股东权益假定 Stockholder rights hypothesis•破窗效应 Break Pane Law•堑壕效应(壕沟防守效应) Entrenchment effect•隧道效应 Tunnelling effect•粘蝇纸效应 flypaper effect8税收理论•MM理论 MM theory•有效税收计划理论 Effective tax planning theory。
会计基本理论论文

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文章从会计角度论述了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的会计确认问题、对价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揭示了对价的会计确认方法。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欢迎参考!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摘要:“对价”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是“换取允诺的代价”。
我国司法实践中隐含了“对价”的许多应用。
我国政府应用“对价”产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被解释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
与此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开始对“对价”进行确认与核算。
然而,“对价”的普遍应用始于我国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文章从会计角度论述了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的会计确认问题、对价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揭示了对价的会计确认方法。
关键词:对价;对价理论;对价确认;对价交换2007年1月1日实施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股份支付准则、企业合并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金融资产转移准则、每股收益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共8个准则以及收入准则讲解都使用到“对价”这一概念。
而国际会计准则中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准则、收入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也运用了“对价”概念。
何为对价?对价从会计角度看有哪些理论?不同会计准则中的对价会计如何确认?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英文为consideration。
我国会计界最初将此概念译成“补偿物”。
例如,我国一些学者将199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第9条译成“收入应以其已收或应收的补偿物的公允价值来计量”①。
显然,“补偿物”不能准确揭示对价的内涵。
经过考察,我国学者发现,consideration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使用的概念,我国法学界译为“对价”。
1875年英国最高法院在柯里诉米萨案(CurrieV.Misa)的判决中定义对价为:合同一方得到某种权利、利益、利润或好处,或是他方当事人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项权利或遭受某项损失或承担某项义务。
会计学原理论文 (2)

会计学原理论文一、引言会计学是一门关于财务信息的识别、记录和报告的学科。
在商业世界中,会计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会计学,企业能够追踪和监控其财务状况,以及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健康状况的信息。
本文旨在介绍会计学的原理以及其对商业决策的重要性。
二、会计学原理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学的基石。
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现金、设备、房地产等。
负债是企业应对外部实体(如供应商和债权人)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代表企业归属于业主的部分,包括股东投资和累计利润。
2. 会计周期会计周期是指企业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的时间周期。
常见的会计周期包括日、月、季度和年度。
这些周期允许企业定期跟踪财务状况,制定财务报告并进行决策。
3. 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指制定和记录财务信息的规则和准则。
常见的会计原则包括货币计量、确认、计提、会计实体和连续经营。
•货币计量原则要求在会计记录中使用货币单位来度量经济活动。
•确认原则要求当企业完成一项交易并形成债权或债务时,将其确认为会计要素。
•计提原则要求在适当的时间将费用计入财务报表,以匹配相关收入。
•会计实体原则要求将个人财务与企业财务区分开来,确保企业独立存在。
•连续经营原则假设企业会继续运营,并且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关闭。
4. 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在缺乏确切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的对财务信息的估计。
在会计记录中,会计师可能需要基于以往的经验、相关指标和专业判断来做出估计。
这些估计可能包括资产减值、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和退休福利成本的估计。
三、会计学对商业决策的重要性会计学对商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不仅有助于管理者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能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的透明度。
1. 决策支持会计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重要决策。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计算,管理者能够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效率水平。
会计研究的内容

会计研究的内容
会计研究是指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会计方法、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活动。
会计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会计学的各个领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会计研究的内容。
一、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是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假设、范畴、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会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会计制度研究
会计制度研究是指对会计制度的设计、实施、监督等方面进行研究。
会计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为了规范会计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会计制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应性,为会计实践提供制度保障。
三、会计方法研究
会计方法研究是指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估计方法、会计确认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会计方法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会计方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
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为会计实践提供方法支持。
四、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是指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会计实践提供信息支持。
会计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会计学的各个领域。
会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会计实践提供理论、制度、方法和信息支持。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论文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会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的会计理论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会计理论尤为如此。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会计工作倍受各方面关注,如何做好会计市场经济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会计理理论研究功用理论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假设、定义、原则等所组成,其目的在于对客观现象作出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预测。
会计理论顾名思义是在会计这一专业领域内形成的理论,会计理论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
会计理论研究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总结和评价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会计实务发展史,可以发现,各国的会计实务基本上都走过从无序、混乱到逐渐趋于规范这样一条道路。
而在这一过程中,会计理论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种作用首先就是对过去会计实务的总结和评价。
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实务的总结过程。
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人们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
作为一门科学,会计学有一套符合本身逻辑的理论体系。
但就其性质而言,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类科学,它与某些基础性科学存在明显区别。
所有的会计理论,最终都须与(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会计实务相结合,否则这种理论就失去意义而变得没有生命力。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通过理论研究工作者对实务的总结,一方面可以从过去合理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理论成份,完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实务的认识,帮助会计人员尽量避免再犯以前已犯过的错误,提高会计实务的总体水平。
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同时还是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评价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论文备忘:会计研究中的主要理论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介绍和解释这些理论,单纯只是一个备忘清单的性质,并且,欢迎各位留言进行更多补充。
事实上,您也可以将下面这些条目当作一个小测验,如能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看懂以下85%的内容,那么,会计硕士的理论水平应该就差不多达到了。
至于看不明白的部分,完全可以自行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会计领域的主要理论假说1会计目标理论
•受托责任观(问责观) Accountability Perspective
•决策有用观 Decision-usefulness perspective
---信息观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计量观 measurement perspective
2报表编制理论
•一体观 As a whole party VS. 独立观 independent perspective •所有权理论 Ownership theory / 实体理论 entity theory / 母公司理论 Parent company theory
3会计政策选择理论
•会计缔约(或合约)假定 Accounting Contracting hypothesis •选择性披露假定 Selective Disclosure hypothesis
•有效市场假定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 功能锁定假定 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
•无效应假说 None effect hypothesis / 机械性假说 Mechanism hypothesis
4收益理论
•收入费用观 Revenue-expenses perspective VS. 资产负债表观balance sheet perspective
•当期收益观Current income perspective VS. 综合收益观comprehensive income perspective
•肮脏盈余会计Non-clean accounting VS. 清洁会计clean accounting
•会计谨慎性理论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theory
•债务缔约假定 Debt contracting hypothesis
•法律诉讼风险假定 Law suit risk hypothesis
•税收好处假定 Tax benefits hypothesis
•政府管制假定 Government Regulation hypothesis
5财务舞弊理论
•冰山理论(两因素模型) Iceberg theory (2 factors)
•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模型)The fraud triangle theory (3 factors)
•GONE理论(四因素模型) The fraud GONE theory (4 factors) •舞弊风险因素理论 The fraud risk factors theory
6会计准则制定理论
•公共政策选择理论 Public policies selection theory VS. 寻租理论 Rent-seeking theory
•政治过程观Political process perspective VS. 经济后果观Economic consequences perspective
•合约观Contracting perspective VS. 产权观Property right theory
•规则观 Guided by Rules VS. 原则观 Guided by principles
•交易观 Transaction perspective VS. 事项观 event perspective 7会计信息披露理论
•契约(合约/缔约)理论 Contracting theory
•委托-代理理论 Principal-Agent theory
•竞争性资本市场假定 Competitive capital market theory •信号理论 Signalling theory
•选择性披露假定 Selective disclosure hypothesis
•印象管理理论 Impression management
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假说1企业并购理论
•协同理论 Synergy theory
•市场势力理论 Market power theory
•信号传递理论 Signalling theory
•企业投资理论 Business investment theory
•净现值理论 NPV theory
•委托-代理理论 Principal-Agent theory
2审计理论
•监管需求假定 Monitoring Demand hypothesis
•信号需求假定 Signalling Demand hypothesis
•保险需求假定 Insurance Demand hypothesis
•准租金理论 Quasi-rent theory
•深口袋理论 the deep pocket theory
•旋转门效应 Revolving-door Effect
3现代融资理论
•MM理论 MM theory
•均衡理论 Equilibrium theory
•优序融资理论 / 啄序融资理论 Pecking Order Theory •代理成本理论 Agent-cost theory
•控制权理论 Control right theory
4行为金融理论
•前景理论 The Prospect theory
•首因效应 The primacy effect VS.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 VS. 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
•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顺周期效应 Pro-cyclical Effects VS.传染效应 contagion effect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ct
•羊群效应 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BSV 模型 / DSH模型 / HS模型
5委托代理理论
•自由现金流量家说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债务替代假说 Debt Substitution hypothesis
6股利理论
•MM理论 MM theory
•剩余股利政策 Residual Dividend Policy
•手中鸟理论 Bird-in-hand theory
•税收差异理论 Tax difference theory
•追随者效应理论(客户效应理论) Clientele effect theory •信号传递理论 Signalling theory
7公司治理理论
•现金支出假定 Cash Spending hypothesis
•股东权益假定 Stockholder rights hypothesis
•破窗效应 Break Pane Law
•堑壕效应(壕沟防守效应) Entrenchment effect
•隧道效应 Tunnelling effect
•粘蝇纸效应 flypaper effect
8税收理论
•MM理论 MM theory
•有效税收计划理论 Effective tax planning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