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题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

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

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引言现实主义是艺术和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流派,标志着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无偏见的描绘。

在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一种复兴和发展,这一发展既受到了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作者个人经验和观察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定义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描绘“现实”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它试图真实、准确地描绘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常常聚焦于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描绘个体在特定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生活,揭示出人性的普遍特征和社会的普遍问题。

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1. 社会和政治观察的深入性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在描绘社会和政治问题方面显得尤为深入。

这一特点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期间尤其明显。

许多作家通过描绘战争、贫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真相。

这种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重要工具。

2. 对个体经验的关注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也特别关注个体经验。

许多作家通过描绘具体的个体经历,来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这些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各种背景、性别、年龄和阶级的人物,他们的经历和心理变化都被精细地描绘出来。

3. 对真实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真实的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也体现在对人性和社会的探索。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真实、详细的描绘,让读者感到他们的作品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4. 对形式和技巧的创新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也做出了创新。

许多作家使用了心理描写、多角度叙事、倒叙和闪回等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在表达方式上更加丰富和多样。

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有许多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例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就是批判极权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品。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则描绘了大萧条时期农民的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基本特征_艺术手法

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基本特征_艺术手法

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基本特征_艺术手法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

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实际运用时间相当久远,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信)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

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

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

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对立概念的明确划分以及这两个名词的提出,却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在著名的《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艺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

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再现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肯定这两种创作倾向可以趋于统一。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一、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概述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根据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来创作,以真实的方式和形象描绘世界,把现实中的事物和情况,精准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并用既准确又真实的方式,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努力将现实世界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手法被称为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特点
1、灵活多样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不仅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特征描
绘出来,而且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去表现,使描绘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

2、平实自然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强调“平实”和“自然”,使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真实可信,甚至使人有一种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参与到故事中的错觉。

3、重现细节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强调细节,力求描绘出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景象,重现细节,以一切真实的形象诉说真实的人物、故事和情节。

三、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发展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发展始于18世纪,当时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的创作以情节真实、人物描绘精准、语言准确、从而更加逼近事物本身的属性,以超越以往文学创作的审美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也在不断演变,从描绘一种特定时代背景的文学艺术,到把一个综合的社会形象阐释,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发展史还在不断发展中,不断探索出更加真实、更加多样的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准确而真实的表现出来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特征描绘出来,而且能够用详细而真实的方式,来描写生活中的情节,以精准反映现实生活。

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得到了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也有助于文学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简述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当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表现,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抗衡和补充。

本文将简要介绍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描写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的描写,追求客观的表现方式,力图在作品中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真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作家通常会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和体验作为创作对象,力求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

2.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作品中常常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希望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 人性关怀现实主义文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关怀和探讨,作品中常常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

4. 对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方式进行批判和颠覆,试图摆脱浪漫主义文学的夸张和虚构,追求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和写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家通常选择平实的语言和描写方式,力求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现实生活。

5. 对艺术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艺术的自觉和追求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表现方式的保持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和追求,力求给读者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学享受。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真实描写、社会批判、人性关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艺术的追求等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其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批判,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关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思想启示。

现实主义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现实主义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现实主义的文学风格和特点现实主义文学是源于19世纪下半期欧洲工业化和民主化进程中人们对旧秩序的反抗,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社会现象和生活,展现社会现实和人性周围的各种细节和矛盾,从而表达现实主义的态度和思想。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是由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思想文化运动,是对旧文化、旧观念和旧风格的批判和反叛。

现实主义文学也不例外,它在描写现实的同时,强调人类的感受和精神层面,追求真实、深刻和内省,对传统话语、文学形式和审美规则提出挑战。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

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的文学风格、艺术表现和世界观,一直是西方文学的重要传统和流派。

但是现实主义文学认为,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忽视了社会现实和人本身的缺点和矛盾,对现实存在和人类历史的阶段性发展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导致了主观臆断、感情化和错误的价值判断。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历史意义和社会责任。

现实主义文学认为,文学不仅是艺术创造的领域,更是对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的反思和批判。

文学要彰显人性的多面性和深厚性,表达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感受和诉求,为社会建设和人的发展做贡献。

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也有许多亮点,在这里列举几个。

第一,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度和真实感。

它的描写翔实而精细,塑造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细腻性和生动性,表现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真正的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批判意识和反叛精神。

它不仅揭示了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不公,同时也对人性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解释,进而提供了社会改革和人类前进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了一种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它关注人类的尊严、自由和平等,强调人类存在的多样性、美好和价值。

现实主义文学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和人性的热爱和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对我们的肉体体验、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够通过一种真实的视角,解释人类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于连的性格特征
+ 反抗——妥协——反抗的心路变化:
初出茅庐:平民意识、自尊心 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与市长夫人关系 贝尚松神学院:野心虚伪路上的第一步 侯爵府秘书: 阴谋伪善的中心,仍保持一定清醒 监狱:反省、决裂
+ 双重人格: 反抗 & 妥协
自尊 & 自卑 雄心不已 & 野心勃勃 虚伪 & 正直
巴尔扎克的矛盾性
1、对金钱的既爱又恨:一生渴慕金钱、荣誉和地位 对金钱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理解
2、对贵夫人的追逐: “他那鬃鬣似的头发上厚厚的油泥,朽缺的牙齿,说话一快就唾星四射,
与他那总不刮的脸和总系不牢的鞋带,也都让人感到恶心。” “留神物色一下,是否能给我找到一个有财产的孀妇。并且替我吹嘘一
2)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A、追求艺术的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艺术家不应该在作品中露面, 就像上帝在世界上一样,到处存在又到处不见。(福楼拜)
B、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内部心灵世界(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外部社会形态(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第十六讲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 现实主义文学
1)定 义 19C30S初形成,在整个中后期占欧美文坛统治地位 继承和发展文学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传统
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主观幻想和抽象抗议
立足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
关注社会人生,对社会的丑恶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注重从经济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 梅 里 美——善于描写异国风情,表现反现代道德的主题

19世纪西方文学作品赏析 (课后题)

19世纪西方文学作品赏析 (课后题)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以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深刻地揭露批判现实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唐璜》拜伦●说明“拜伦式英雄”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拜伦在诗歌中塑造了“拜伦式英雄”的形象,其主人公多是高傲倔强,忧郁孤独、神秘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而又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英雄性格,有拜伦个性气质的深刻烙印。

1.《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孤独、忧郁、叛逆的哈罗尔德形象,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

2.“东方叙事诗”里有进一步的发展,多是异教徒、海盗、叛逆者等社会边缘人物,他们往往在各种极端的事件中采取行动,与命运或恶势力抗衡。

他们有激昂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力,无限的精力,英勇无畏。

虽然行动最后遭到失败,然而他们都能骄傲地忍受可怕的命运,毫不妥协。

主人公身边总有一位美丽女子,向他献上火热爱情,且忠贞不渝。

3.剧诗《曼弗雷德》等作品中“拜伦式英雄”发展到顶峰,曼弗雷德是一个超人的形象。

●《唐璜》的想内容1.讽刺“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2.充满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

3.对生与死等诸多问题的哲理性思考。

●《唐璜》的术成就1.辛辣的讽刺。

2.传奇性。

(离奇的故事,如人吃人的悲剧,土耳其宫闱内的风波得等。

3.抒情性。

4.插话。

5.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

6.是明白而晓畅的,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

(八行诗体)。

●分析作品中唐璜这一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张以客观真实和详实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困境。

以下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艺术特征:
1. 现实描写: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客观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作家通过详实和细致的描述,努力展现真实世界的各个层面,包括社会环境、生活细节、人物性格等。

2.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倾向于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批判。

作家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的不公正、剥削和压迫,揭示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社会的弊端。

3. 人物形象的塑造: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描写和塑造。

人物形象通常是具体的、可信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心理内在。

4. 语言风格:现实主义文学追求通俗自然的语言风格,力求用平实、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

作家尽可能避免浮夸、华丽的修辞,而更注重描写真实的对话和对细节的观察。

5. 内容关注: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经历和命运,探讨社会现象的起因和影响。

作品可能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城市生活、家庭关系、道德问题等。

总体而言,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揭示,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分析,现实主义作品试图呈现一个真实而有力的社会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种种困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