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实主义美术

合集下载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特点
•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 现实主义作品。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 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
见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
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整个雕塑没有固定的正面,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以深入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 现为其重要特色,树立了近代纪念碑雕刻的范例。
加莱义民
《 思 想 者 》
现实主义的未来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文艺在诸艺术形式中, 仍是最有生命力的,面对新世纪初令人眼花缭乱 的转型中的现实和复杂多变的创作态势,在文艺 的各门类,都能听到对现实主义的呼唤。。现实 主义是必须提倡的,但不能以行政的手段定为一 尊,它只能是艺术方法多元格局中的一元。另外, 现实主义本身应是开放的,它只有吸纳与借鉴其
《奥南的葬礼》

《奥南的葬礼》取材于库尔贝家乡小城镇上一种习俗生活。在埋葬仪 式上,所有参加者的表情是肃穆的,因而这幅画的构图从形式到内容, 都显得呆滞有余,而节奏不足。可是画家认真刻画每个参加葬仪的人的 脸相,展现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肖像画的才能。当这幅画在沙龙展出时, 官方的舆论与批评有如疾风暴雨。说他爱低级、爱庸俗,说这种艺术乃 是对艺术的玷污。这些沙龙权贵实在恼火了,因为库尔贝竟把一些“下 等人的劳动”和“卑俗的乡下人”搬进了高贵的艺术殿堂。在一片攻讦 声中,只有蒲鲁东独挽狂澜,赞扬这幅画“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社会 意义”。画家的知友、民主主义评论家尚弗勒里也积极支持他的艺术, 认为他将前途无量。 • 这幅大作在沙龙展出时,评论家们对于如此大幅的艺术品中引入平民 百姓、描绘外省民俗,使之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的作法大加鞑伐,指责 作品“粗俗”、“卑劣”,展出这件作品是“丑闻”。对于这件攻歼, 画家实在是不屑于顾,只是在多年后,库尔贝才明确的指出“《奥南的 葬礼》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丧葬”。1882年,这件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浅谈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

浅谈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

浅谈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作者:万香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8期摘要: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以主观世界思想表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真实性、典型性和批判性特征,对后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法国当人们的美好理想化为泡影时,只能理性地面对现实的残酷。

这些残酷的现实在艺术家眼里,比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更具有艺术感、更值得关注,于是现实主义美术在阶级革命这个恶劣环境中诞生了。

一、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的起因与发展法国现实主义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法国民众不得不面对现实。

随后受二月革命的影响,原有的浪漫主义不符合当时的现实社会背景,一些艺术家提出应该以实践生活为基础,为民众、为生活而艺术,艺术形态应逐渐趋于民主主义化。

这样不免与当时受资产阶级统治者所支持的浪漫主义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现实主义美术讲求的是内容真实,更强调现实生活,尤其是底层人物的生活和活动表现。

例如,当时极具代表性的画家 Jean Francois Millet(让·弗朗索瓦·米勒),他的作品《扶锄的男子》,强烈地表现出痛苦的生活。

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个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

这个人从早到晚很少直起腰,只能偶尔停下来,喘一口气。

锄地的年轻人在酷热的田间倚锄而立,仰首喘息,抬头远望。

似乎生活和沉重的劳动已经耗尽了他精力,而眼前还有大片的麦田等待着耕耘,远方则是城市朦胧的身影,那是不属于他的另一种生活。

这无疑是一幅向社会挑战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一个庄严的劳动者形象,画家在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呐喊。

若追溯其根源,16、17世纪的意大利画派、荷兰画派和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派,都对法国现实主义美术具有推动作用。

到了法国工业革命时期,法国现实主义美术逐渐有了发展趋势。

二、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的绘画特征1.真实性。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是俄罗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盛行于俄罗斯艺坛。

现实主义美术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它强调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真实描绘,将艺术视为一种社会批判的工具。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在风格和内容上具有独特的特点,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

一、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在绘画技巧上注重写实,追求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表现。

画家们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精确捕捉,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真实和细腻。

他们常常选择平凡的主题,如农民、工人、城市街道等,通过精细的写实风格展现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们对社会现实充满关注,他们以艺术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真相。

他们常常选择描绘工人、农民、贫困者等社会底层群体,抨击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呼吁社会改革和人民解放。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热情和责任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在描绘人物形象时,注重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画家们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环境的氛围,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作品更加具有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他们深入探索人类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四、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们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其特点之一。

他们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魅力。

他们常常选择描绘乡村风光、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使作品充满了宁静和诗意,引人入胜。

五、对历史和传统的珍视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们还对历史和传统抱有深厚的情感和敬畏。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传统习俗,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珍视。

他们用艺术的语言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使作品充满了文化的沉淀和底蕴。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具有写实、关注社会现实、探索人物内心、描绘自然景观和珍视历史传统等特点。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百科名片浪漫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像和感情的美术。

19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美术18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由于经济落后和政治上失去独立地位,它在画坛的辉煌年代早已逝去。

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受到法国画坛的影响,也曾出现过复兴的曙光,其先驱者是那不勒斯的多米尼柯·莫雷利(1826—1902年),他是反学院主义的浪漫派画家;此外还有威尼斯画派和佛罗伦萨画派等有特色的画家如蒂托和波迪尼。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底画派画家安东尼奥·封丹内亚(1818—1882年),他以浪漫和写实风景为主。

19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派是聚集在佛罗伦萨的马奇奥里画派,他们主张艺术要生动和真实地表现社会。

这个画派的先驱是尼诺·科斯塔(1827—1903年),他是位狂热的爱国者。

画派成员塞拉菲诺·蒂沃利(1802—1892年),他将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的风景带回这个艺术团体。

这个团体最突出的人物是乔凡尼·法托利(1825—1908年)。

1880年以后,这个画派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凝聚力,终于趋向解体。

19世纪末意大利画家中影响最大的是乔凡尼·塞冈提尼,他是位描绘劳动人民和乡村景色的现实主义画家。

编辑本段19世纪丹麦和瑞典现实主义美术丹麦历来在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之间起桥梁作用,更易接受来自南方特别是德国的影响,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但在美术上稍逊一筹。

18世纪以前主导丹麦绘画的是两位外国画家:瑞典的比罗和法国的萨里。

19世纪丹麦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绘画,先驱画家是詹斯·朱埃尔(1745—1802年),他最早把风景画引入丹麦;另一位是阿比加尔,他是历史画家,1789年任丹麦美术学院院长,他们都在罗马留过学。

尔后的丹麦画家大多在法国留学,是受法国巴比松画派影响发展起来的。

丹麦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是贝德·塞维林·克洛伊尔(1851—1909年),曾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旅居学习,对户外光和人工光效果有兴趣。

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西方)

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西方)
伟大的画家
巴尔蒂斯认为:"绘画只能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氛围, 这种氛围今天已经不再存在了。这就像把某人打发 到沙漠里,让他在那里种植果园。我们的时代不能 结下艺术之 果,它走向了末路,梦想已经结束了。班牙
• ►安东尼奥·洛佩斯·卡西亚
• 和巴尔蒂斯一样是位远离流行思潮之外,坚持探 索新写实语言的人。
• 但它仍然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并不断充实和丰富 着自己的表现语言。现实主义的美术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语言通俗易懂,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的。现代 主义也在不断的演变发展中,向更高级的阶段迈进。
总结
• 20世纪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当代文艺 思潮的两大派别,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 补充。
• 艺术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共性;既要有创 新,又不能完全背弃传统。
女人与死去 的孩子
创作年代: 1903
规格: 425mm×4 86mm
《农民战争》组画之一《俘虏》
• 简洁的画面形式和表现主义的夸张造型都充满了激 情
• 右边的孩子是非常软弱的形状,表现了病弱无助, 后面这些人呐喊、挣扎、愤怒成了有力的对照。
参加起义的儿子死了,是母亲在尸堆里找到 了自己的儿子。
• 富热隆早期受马蒂斯影响后转入社会现实 主义画派
• 他关注社会问题,用艺术幻想和想像的语 言表现真实的社会。
《残酷的土地》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了描绘战 争灾难和人民悲惨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悲 惨的现实主义” • 代表人:弗朗斯·格鲁别
尔和内那尔·毕费
• 巴尔蒂斯 Balthus ► • 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
• 伊丽莎白肖像
自画像
其它西方国家
• 以色列 • 阿维格多·阿瑞卡
• 智利 • 克劳狄奥·布拉沃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过不少收藏在卢浮宫的委拉斯贵支的 作品。
《画室》的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 术生活的情况》。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 寓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画家把7年来对生活和思想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 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画面上。另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表 现一个法国社会的缩影。
思想者——罗丹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 于《地狱之门》, 1888年,《思想者》 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 出,名字叫做《诗 人》。1889年,这尊 以《思想者--诗人》 为名的石膏像,在莫 奈--罗丹巴黎连展中 展出。从此以后, 《思想者》成为唯一 的名字
杜米埃作品欣赏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是逆风行使,所以帆没有张起来。
库尔贝《打石工》
历史背景
①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激化,鼓吹的“自由”“平 等”“博爱”未得到实现②科学发展和唯物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促使人们用客观的眼光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③艺术家对浪漫 主义强调主观情感、主观理想的抒发,忽视脱离社会现实表示不 满。
特点
1.对过去热衷表现的神话和历史题材不感兴趣,注重表现现
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
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
诚服的领袖。1841年,他的父亲送他
到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他
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在皇家美术学院
和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当他23岁时
就已掌握了自己风格的主要因素。在
古代大师中,他最欣赏17世纪西班牙
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技巧,专心地临摹
库尔贝
画面中一对正在地里 劳动的农民夫妇,听 到了远处教堂传来的 钟声,他们便放下农 活,低头默默祷告。 画面上虽然看不清他 们面部的表情,但他 们对宗教的虔诚则是 人们能够感受得到的。 黄昏时的暖色调使这 一沉寂的场面,显得 更加动人。人们似乎 也听到了远处教堂传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

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

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

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其中柯罗是今天最有名的一位。

现实主义油画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

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

在他的风景画中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

柯罗的风景画结构严谨,调子轻松,用色巧妙,光与空气表达得充分。

他的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柔和、高雅的感觉。

他能够忠实地描绘大自然,同时又加入柔和的感情,产生出诗一样的韵味。

柯罗的风景画极少表现被强烈的光照射下的风景,而大多表现傍晚、早晨、大自然物体带有温和情趣的风景。

看他的作品,树木好像在烟雾迷离之中,仿佛在半梦幻般的世界里。

画面上流露出一种诗意,使观赏者产生对田园美景的爱。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

米勒的画风质朴、凝重,所创造的形象严整、崇高,富有纪念性,有一种雕塑的感觉。

为了寻求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他极力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

结合美术作品浅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洛可可的美学特点

结合美术作品浅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洛可可的美学特点

结合美术作品浅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洛可可的美学特点1—浪漫主义的美学特点。

浪漫主义一般有两个涵义:一个指一种创作方法,即按照生活应该有的理想化的样子去描绘生活;另一个涵义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各国的文学艺术思潮。

本课浪漫主义是指第二个涵义。

浪漫主义的特点表现为强调主观感情,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追求自然、野性的和多姿多彩的境界,表现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和异国情调;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古典艺术形式,注重色彩,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的美术特点:注重艺术家的主观表达创造,情感的表达。

画面色彩浓厚,明暗对比强烈,主张不受体裁的限制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

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但可贵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艺术力量。

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此画描绘的是法国巡洋舰“梅杜萨号”事件。

此舰载着400多位乘客,其中多为军官和士兵,开往非洲的途中不慎搁浅,船陷人沙里不能自拔。

经过两天努力无效,只好弃船。

船长和一些官员乘救生船逃命,剩150多名官兵,他们临时搭一只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0天,筏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惨剧:恶风大浪,饥饿煎熬,竟至啃吃死者的肉,直至精神失常。

至第13天凌晨,筏上仅剩下50人。

他们突然发现远处海面上似有船只闪动,可不久又消失了。

最后木筏得救,剩下15条生命已奄奄一息,其中5人上岸不久便死去。

当时政府怕受到舆论谴责,只在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

两位幸存着不服,向政府上书,被解除公职。

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此事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

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

席里柯将这条新闻绘成这幅画,画家用金字塔形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那一刹那的景象:他们有的振臂高喊,有的在挣扎,有的对生显出绝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是一种追求真实、客观、离不开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描绘,以及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注。

现实主义美术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起初是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状况的批判和呼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主义美术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实主义美术通过真实、客观的方式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描绘,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传达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在现实主义美术中,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呈现出真实而生动的画面。

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之一是对细节的关注和描绘。

艺术家通过精细的技巧和观察力,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展现出来,使观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通过对人物、物体、环境等细节的描绘,现实主义美术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实感,使观者能够对作品中所表现的情境产生共鸣。

现实主义美术还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人权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的揭示,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评。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希望能够唤起观者的思考和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现实主义美术还强调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艺术家通过对人物外貌、表情、动作等细节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且具有生命力。

这种真实的塑造让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现实主义美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例如,中国的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对农民工、城市贫困居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描绘,反映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而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美术则注重对劳动者和革命斗争的描绘,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成果。

现实主义美术是一种追求真实、客观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描绘,现实主义美术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展现给观者,唤起观者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现实主义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改变和影响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