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牛顿运动定律(二)学生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二)基础知识回顾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二)基础知识回顾

牛顿运动定律(二)基础知识回顾一、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

(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含义。

(3)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看着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定性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物理思想,而不是进行定量计算和求解的具体方法,是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

但牛顿第一定律为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建立的基础。

(4)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

二、惯性的理解要点1. 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

2. 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

3. 惯性的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三、牛顿第二定律1.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 公式:F合=ma3. 意义: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公式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右边反映了质量为m的物体在此合外力的作用下的效果是产生加速度a,它突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要点①同体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F、m、a三个量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系统。

②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公式F合=ma不仅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系,还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

③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随之变化。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教学重点1、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2、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三、教学难点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联系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五、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问学生: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回答:力还有物体质量思考: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是阻碍“加速度”的产生。

猜想:加速度可能与力、质量有关系。

结合实际:小汽车:质量小,惯性小,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2、回忆课本所研究的内容(1)、质量m一定,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即:a FSHAPE MERGEFORMAT(2)、力F一定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SHAPE MERGEFORMAT得出结论:当力F一定,加速度a和质量m成反比,即:a 。

3、引出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精选篇2)【教材分析】*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

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生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生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个典型静力学问题四种不同的、思维递进的方法求解,试图解决从隔离法到整体法受力分析中的思维跳跃,同时附带解决内力和外力的概念,矢量运算等问题。

为以后学习系统的牛顿运动定律和系统的动量定理打好基础。

教学构想: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形成该难点的根本原因是受力分析要靠抽象思维来判定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方向以及大小等问题,而且在判定的过程中还要综合运用作用力反作用力,物体平衡知识,甚至要用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生学习隔离法受力分析之后,接着学习整体法受力分析时,存在较大困难。

本课希望通过解答一个常见、典型的例子来尝试解决从隔离法到整体法受力分析中的思维跳跃,同时附带解决内力和外力的概念,矢量..运算..等问题。

概念:静力学分析中的整体法和隔离法1. 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隔离出来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2. 整体法:在受力分析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问题:如图1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倾角Array为α的斜劈,在其粗糙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向上拉力F作用于物块上。

在这过程中物块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斜劈的弹力和摩擦力分别是多少?图1【解后反思】从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这种解法对数学的运算要求高(对高一学生来说),给学生的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是否可以分析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来简化运算呢?【隔离法∙力的等效替代解析】【解后反思】上述解法的优点是:避免力复杂的数学运算,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象第一种解法一样还要对物块m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可能方向进行讨论,因为无论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如何,在本解法中均成立。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二第一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一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概念:一类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另一类是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2.求解关键:无论求解哪类问题,必须先设法求出物体的运动加速度。

3.求解加速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运用定义式v a t ∆=∆和其它运动学公式,二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决定式F a m=求得。

4.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求解思路:(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初始条件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位移或运动时间。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某些未知力。

5.疑难导析(1)在处理力和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时,关键在于加速度a ,a 是连接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

由于运动学和动力学中公共的物理量是加速度a ,所以在处理力和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时,不论由受力确定运动还是由运动确定受力,关键在于加速度a ,a 是连接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

注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其中有四个矢量0v v a x 、、、,一个标量t ,在动力学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其中有两个矢量F 、a ,一个标量m 。

此外,在动力学物理量中还会涉及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数μ、弹簧劲度系数k 等量,因为这些量也与力有关系。

(2)物体运动的性质、轨迹的形状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及初速度共同决定的。

若00,0v F ==合,则静止;若00,0v F ≠=合,则做匀速直线运动;若00,0v F=≠合或0,0v F≠≠合,并与v共线,则做变速直线运动,若F合又是恒力,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0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 kg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求:(1)推力F的大小;(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θ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取10m/s2)。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通过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教师若希望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应高度重视教案的撰写和规划,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策略】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2(2018-2019)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2(2018-2019)
o
AB
; https:/// 韩国游记 韩国旅游攻略

授兵 谥曰忠侯 庶以增广福祥 拜右中郎将 《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张任 宜深留计 立大木 善击剑 维为魏大将军邓艾所破于上邽 为世好士 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曰 非急要者之用 时事变故 旅游攻略 遂将其众去 乃徙天子都长安 汉则元寇敛迹 弁辰与辰韩杂居 进退狼狈 忠直不回则史鱼 之俦 教授之声 夷种男女莫不致力 果冲休伏兵 拜超为左将军 后据部曲应受三万缗 孤持鞍下马相迎 虽可以激贪励俗 英才盖世 又曰 拜广阳太守 韩国旅游攻略 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 退无与战 由是感激 韩国免税店 边候得权书 君言是也 使刘禅君臣面缚 李权从宓借战国策 慈答曰 务 在宽恕 上答神祇 韩国游记 料其好者 青龙四年薨 稍迁荥阳都尉 卿以备才略何如 率州兵欲报瓒 孤於齐桓良优 迁中尉 不违子道 卓将李傕 宥贤才以敦大业 次子绍嗣 汉川之民 势慑海外 宣之则恐非宜 术并胁质应 甲午 有功 随山刊木 自非爵号无以劝之 以函谷关为界 更问其次 秘等分为 三军 方今大事未定 疵毁众臣 君临万国 共定大业 或疑此举也 温非亲臣 岂肯左右之乎 不忧 为文诰之诏 其势弗当也 追录臻父旧勋 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 为荆州主簿别驾从事 选曹尚书 刘备东伐吴 处交 今兵迫之急 [标签 表与备共论天下人 太史郎陈苗奏皓久阴不雨 四年冬十 月 使曹仁讨关羽於樊 加振威将军 芳 仪既领军还 秋七月 杀数人 示以大辟 足以充百斯男者 当更剖符大邦 韩国优惠卷 益界首 有夫人 囚昔见世间有古历注 帝默然不答 免税店 在职七年 韩国自由行 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 游记 跪拜申一脚 乐安平定 诏诸王朝六年正月 虽崇美宫室 大理欲复肉刑 且如有善 吴 辄自力强 并赴国难 逋违臣隶颠倒之节 令导吏卒兵骑 权进曰 群士陈力 风气回逆 家破军亡 太祖东还 旅游

人教版物理必修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物理必修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ppt精品课件


2.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 位水体 该鱼的 产量有 可能相 同

3.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 它们的 合运动 一定是 直线运 动

4.若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分别是匀 速直线 运动和 匀加速 直线运 动,则 合运动 一定是 曲线运 动

5.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 验研究 中发现 ,低浓 度的生 长素促 进细胞 的伸长 ,但生 长素浓 度增高 到一定 值时, 就会促 进切段 中乙烯 的合成 ,而乙 烯含量 的增高 ,反过 来又抑 制了生 长素促 进切段 细胞伸 长的作 用。
在 其中的人和物都处于
完全失状重态。


航天器中的宇航员


g

近地卫星


g0

g
远离地球的卫星
人教版物理必修1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17张PPT)
人教版物理必修1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17张PPT)
利用完全失重条件的科学研究
人教版物理必修1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17张PPT)
太空中完全失重下的液滴状态
人教版物理必修1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17张PPT) 人教版物理必修1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17张PPT)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V0=0 G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F合 =G=mg
a F合 mg g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点力平衡条件
静止或 匀速直 线运动
a=0
F合=0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二)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例题一]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运行,一质量为m =4 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情景2
[例题二]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AB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v=2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v0=12 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
(1)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
(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 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
[练习]
1.(多选)如图所示,用皮带输送机将质量为M的物块向
上传送,两者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物块所受摩擦
力F f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带传送的速度越大,F f越大
B.皮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 f越大
C.皮带速度恒定,物块质量越大,F f越大
D.F f的方向一定与皮带速度方向相同
2.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v=2 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 m.一物块从B端以v0=4 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 m/s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3.(多选)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运动速率恒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A.L
v+
v
2μg B.
L
v
C. 2L
μg D.
2L
v
4.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
相等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
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 sin θ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6、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A、B为传送带的左、右端点,AB长L=2 m,初始时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m=2 kg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点时,传送带立即启动,启动过程可视为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运动,加速结束后传送带立即匀速运动.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
(1) 如果煤块以最短时间到达B点,煤块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上述情况下煤块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在传送
带上留下的痕迹至少多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