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只是有着阶段的不同、不成熟与成熟之分,而前者还是后者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包含着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的萌芽思想。
3、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问题3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什么关系?
问题3---恩格斯的论述
P225:“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页。
(1)新现象内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国有化资本等。
(1)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尺度;
(2)社会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
(3)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上升期和下降期;
欧文:
(1)新的强大的生产力是改造社会的基础;
(2)阻碍社会改革的三大障碍:私有制、宗教和现有的婚姻形式。
5、P218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内容分析:
1、P206:“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9页。
任何时代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发布时间:2021-07-05T03:06:33.51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左奇[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环境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泛起了一系列不同的思潮。
其中歪曲甚至不乏否认中国的历史,把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说成一无是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这种不尊重历史,贬低甚至否认历史的思潮需要我们了解并抵制。
北京工商大学 100048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环境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泛起了一系列不同的思潮。
其中歪曲甚至不乏否认中国的历史,把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说成一无是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这种不尊重历史,贬低甚至否认历史的思潮需要我们了解并抵制。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辨证法(一)正确认识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总书记多次阐述并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坚持以重新评判为名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遗余力否认并歪曲“四史”。
表现主要包括否认革命,宣扬反帝国反封建革命没有发展意义,只有资产阶级的“启蒙”才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选择了社会主义而“误入歧途”;佯称中国没有资格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只会是空想;认为党的历史是错误的。
从根本上来讲,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要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讲道理并给予批判。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在总结社会发展规律时,必须辩证的看待,坚持用唯物史观进行总体性分析。
不能歪曲甚至否定历史,对待历史虚无主义要坚持防范和抵制的态度。
否则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失去团结的凝聚力,失去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也就会失去国家立足和发展的根基。
当然,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要深入学习理解其主要特点以及表现,以便更好的应对。
(二)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特点以及表现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在部分文学、影视等文艺领域的作品,影响和危害巨大且深远。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Fifteen Key Marxist-Leninist Classics: A Guided Reading》In the vast and profound canon of Marxist-Leninist literature, fifteen works stand out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essential. These classics, written by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and Vladimir Leni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This comprehensive guide offer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ach of these monumental texts,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ir relevance in today's world.1. "Capital" by Karl MarxMarx's magnum opus, "Capital," is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at揭露了 the inner workings of capitalism and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This book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exploitation of labor, and the class struggle between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proletariat.2.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by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Published in 1848, this pamphlet outlin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unism and predicted the inevitable collapse of capitalism. I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tatements of communist ideology.3.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by Friedrich EngelsIn this work, Engels tra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arguing that these institutions are products of class struggle and material conditions.4.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by Vladimir LeninLenin's analysis of imperialism provides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phase of capitalism, characterized by the monopo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weaker nations.5. "What Is to Be Done?" by Vladimir LeninWritten during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his pamphlet outlines Lenin's strategy for building a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leading a socialist revolution.These five works, along with ten other key texts, constitute the core of Marxist-Leninist thought. Each of these classics offers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class struggle, and the path to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Together, they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Marxist-Leninist principles in the modern world.《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学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有十五部作品影响最为深远且至关重要。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编者按: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
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这一期起陆续刊发学习导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学习导读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最初连载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5期。
1888年,经恩格斯修改并加写一篇序言后出版了单行本。
一、写作背景1.《费尔巴哈论》是为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9世纪8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面对这种形势,资产阶级加强了在思想上、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
他们一方面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歪曲马克思主义,试图从思想上瓦解工人运动或使之偏离正确的方向。
由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资产阶级哲学家就从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入手,攻击马克思主义。
他们试图在哲学上复活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本质区别。
这些错误观点侵入到了工人阶级政党内部,成了党内机会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进攻的理论依据,在工人运动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严重地影响着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
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攻击,促进工人运动健康发展,澄清哲学上的一些错误观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意义,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恩格斯写了这一重要著作。
2.《费尔巴哈论》的写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由来已久的愿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共产党宣言导读

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
《宣言》的基本特点是文字不多 (引子和正文不足15000字),篇幅
短小精悍,但思想博大精深,观点
简明扼要且透彻精辟,气势恢弘,
语言生动,激情洋溢。
• 三、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
• 七篇序言本着尊重《宣言》作为历史文 献不宜随意改动的精神,回顾了《宣言》同
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总结了《宣言》
•
对于消灭什么样的私有制,《宣言》明 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 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 制”。在“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 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 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
•
4.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经验,对《宣
言》作重要修改和补充。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
克思恩格斯根据1848年欧洲革命,特别是1871年巴 黎公社革命的最新经验,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 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 目的。”这就是说,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
的实践经验证明,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彻底胜
•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 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 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 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 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 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 “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 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
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
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
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
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
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基本目录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这篇文献,阐述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并分析其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奠基之作。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这篇序言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3.恩格斯:《论权威》。
这篇短文论证了近现代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存在权威的必要性,实质性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或民粹主义,在当前的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可以只读正文,略去序言)。
这篇著作阐述了社会主义思潮产生、发展的进程,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入手分析,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基本政策。
5.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在这里针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举行的代表大会提交的党纲中存在许多极左的或偏激、片面的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同时阐明了许多用以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这篇序言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强调了历史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视野;指出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还阐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阶级立场问题。
7.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这篇写于1853年的文章揭示了鸦片战争怎样使中国变白银流入为流出,怎样改变着中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格局,又怎样包含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掠夺和瓜分的野心。
这对于认识中国怎样在19世纪中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8.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这篇写于1857年的文章,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入手,揭示了西方侵略者的霸权行径,鞭挞了西方舆论的严重偏见,对我们今天警惕国际新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册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本文将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这十册著作为基础,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册是《哲学手稿》。
这本书是马克思最重要的早期著作之一,揭示了他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了经济基础对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第二册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本书是德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对当时的德国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马克思在书中揭示了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虚伪性以及它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渗透。
通过对德国社会的分析,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为后来的共产主义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册《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也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
这本书从资本主义的基本运行机制出发,对商品、货币、资本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危机,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第四册《英国工人阶级研究》是马克思对英国社会的深入研究,了解英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状况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详细描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分析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
该书为后来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第五册《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关于辩证法和历史观的重要著作。
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深入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解释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规律。
这本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扩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六册《路德领导的农民战争和德国革命》是马克思对德国历史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德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和革命运动。
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分析,马克思深入探讨了阶级斗争的本质和态势。
第七册《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现代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个方面,包括商品生产、货币流通、资本积累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堂笔记郝云青《反杜林论》导读作者:恩格斯写作于1877、1—1878、71、五部分:三个版本的序言、引论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篇正文。
2、《第一编哲学》发表时名为《欧根.杜林先生在哲学中实行的变革》。
建构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唯物主义进一步完善化。
内容:(1)、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本质区别,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
(2)、批判了杜林“原则在先”、“世界统一于存在”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3)、批判了杜林在时间、物质、运动问题上的谬论,特别是他在物质存在形式4)、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矛盾a、矛盾统一规律:指任何一个事物整体当中都包含着矛盾,但是对立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b、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c、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否定是“扬弃”,把肯定和否定看成是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否定,否定中也包含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
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把否定看成是简单的抛弃。
(5)、批判了杜林在道德、真理、平等和自由等方面及思维方式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之间关系等的基本观点。
复习思考::1、恩格斯是如何批判“世界统一于存在”等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的?2、恩格斯是如何批判在时间、物质、空间问题上的谬论的?3、恩格斯是如何系统阐述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引言概述: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是一本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籍,涵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梳理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会。
本文将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阐述这本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形成的基本经历。
1.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核心概念。
2.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2.1 《共产党宣言》:介绍《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历史地位和基本原则。
2.2 《资本论》:详细阐述《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等核心概念,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3. 《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
3.1 《哥达纲领批判》:介绍《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建设。
3.2 《反杜林论》:详细阐述《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杜林的哲学体系的批判和对唯心主义的驳斥。
4.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
4.1 《德意志意识形态》: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4.2 《共产主义原理》:详细阐述《共产主义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和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
5. 《反杜林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5.1 《反杜林论》:介绍《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杜林的哲学体系的批判和对唯心主义的驳斥。
5.2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细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总结:
综上所述,《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通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会。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理开始,详细阐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等重要著作的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