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表 (29)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验收全套表格实用模板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验收全套表格实用模板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 下载可编辑 .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施工决算 (万元)
..
竣工验收证书
年月日 年月日
竣工验收日期
建 设 单 位 签名:
监 理 单 位 签名:
勘 察 单 位 签名:
对工程的质量评定:
施管表 2
年月 参加竣工验收单位意见
(盖章)
设 计 单 位 签名:
日 (盖章)
(盖章)
施 工 单 位 签名:
质评表 3
管径:
mm
评定意见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mm)
1
2
3
4
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应测 合格 点数 点数
合格率%
接方 班组
监理 意见
施工员:
质检员:
平均合格率(%) 评定等级
年月日
. 下载可编辑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序 号
名称
..
材料、购配件检查记录
质检表 7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管道长度(m)
防腐等级
管道(设备) 规格(mm)
设计绝缘电压
KV
检查人:
电绝缘性检查:
检查人:
检 外观检查: 查 情 况
粘结力检查:
检查人: 检查人:
综合结论: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 下载可编辑 .
..
电气安装工程分项自检、互检记录
工程名称 检查部位 序号
接地类别
组数
设计要求 ≤ Ω 图号
接地装置平面示意图(绘制比例要适当,注明各组别编号及有关尺寸)

抗渗性能试验方法

抗渗性能试验方法

抗渗性能试验方法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2、抗渗性能试验应采用顶面直径为175mm,底面直径为185mm,高度150mm的圆台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150mm的圆柱体试件(视抗渗设备要求而定)。

以六个试件为1组。

试件成型至拆模后,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水泥浆膜,然后编号送标准养护室养护。

试件一般养护至28d龄期进行试验,如有特殊要求,可在其他龄期进行,但不超过90d。

3、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采用的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抗渗仪:应能使水压按规定的制度稳定地作用在试件上的装置。

[2]加压装置:螺旋或其他形式,其压力以能把试件压入试件套内为宜。

4、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试件养护至试验前一天取出,将表面晾干,然后在其侧面涂(滚)一层厚度约1~2mm的密封材料,随即在螺旋或其他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试件套中,恒压5~10min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安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

注: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掺黄油拌匀,也可采用石蜡掺少量松香熔化。

当采用石蜡掺松香密封时,试件与试件套应经烘箱预热40℃左右再滚涂和压入;若采用水泥掺黄油密封时,则不必加热,滚涂后直接压入。

[2]试验从水压为0.1MPa开始。

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3]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录当时的水压。

[4]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5、混凝土抗渗等级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计算,按下式计算:P=10H-1式中:P——混凝土抗渗等级;H——6个试件中3个试件渗水时的压力(MPa)。

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即表观密度)2、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有提手。

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5L的容量筒,其内径与内高均为186±2mm,筒壁厚为3mm;骨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时,容量筒的内径与内高均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4倍。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试验结果
实测累计筛余%
细度模数
级配区


试验单位(章): 年 月 日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第1页共1页乌苏市建工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试验室用表
第1页共1页乌苏市建工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试验室用表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年月日
产地
代表批量
品种
试验温湿度
℃%
主要仪器设备



筛孔公称直径(mm)
(方孔筛筛孔边长)
10.0((9.50)
试样重g
筛余重g
筛余百分率%
5.00
(4.75)
2.50
(2.36)
1.25
(1.18)
0.630
(0.600)
0.315(0.300)

细度模数
1
分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2
分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平均累计筛余(%)
平均细度模数
级配区
堆积密度
样筒重(g)
筒重(g)
样重(g)
筒容积(L)
测定值(kg/m3)
执行标准
备注
评语
试验人:审核人:

(完整版)防水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完整版)防水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表面质量
第4.1.10条
经观察和量测,混凝土表面坚实、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
2
裂缝宽度
≤0.2mm,并不得贯通
用刻度放大镜检查,无明显裂缝
3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迎水面保护层50mm
+15mm,-10mm
±10mm
14
12
-9
12
8
6
10
9
10
9
-98-5Fra bibliotek10-2
-8
3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迎水面保护层50mm
+15mm,-10mm
±10mm
11
10
-9
12
9
8
13
6
8
7
-7
8
-5
10
-2
-9
-3
8
4
-6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施工单位
湖南北山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赵勇
分包单位
/
分包项目经理
/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9-2003)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原材料、配合比塌落度
第4.1.7条
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复验报告、配合比通知单和坍落度值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8-2002
0105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华电小区Ⅱ标段2#栋、4#栋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不同水胶比,不加掺和料、掺粉煤灰、硅灰、纤维以及不同粗骨料等,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大,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差;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相同的级配下,花岗岩粗骨料混凝土比石灰岩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要好。

关键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1 前言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生产能耗低、适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建设工程中无法替代的主要建筑材料。

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可能潜在着有害因素,而混凝土本身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差,特别容易开裂,直接影响其抗渗、抗冻、抗化学介质侵蚀、抗钢筋锈蚀等性能,造成混凝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可能对混凝土构成威胁。

因此要求水泥混凝土不仅要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还应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和适宜的工作性能,以满足目前和未来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需要。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后,将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是氯离子借混凝土中毛细孔孔壁吸附水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

因为氯离子可以同时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不同机理侵入混凝土内部,并在传输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氯离子与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相结合,所以通过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使用花岗岩粗骨料等试验,研究不同掺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2 试验材料(1)水泥:广东某公司生产的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花岗岩粗骨料,针片状颗粒总含量3.5%,含泥量为1.2%,泥块含量为0。

石灰岩粗骨料,表观密度为2692kg/m3,针片状颗粒总含量4.4%,含泥量为1.5%,泥块含量为0。

(3)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74,含泥量1.5%,泥块含量为0。

(4)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30%,固含量不小于20%。

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附实际试验记录样表)

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附实际试验记录样表)

a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一、计算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40M 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得,标准差σ=6.0Mpa,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要求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f ce,k =42.5Mpa,水泥富余系数r c=1.08则水泥实际强度公式计算:f ce=f ce,k×r c=42.5×1.08=45.9Mpa○2计算水灰比根据表碎石选A=0.46,B=0.07按公式计算水灰比:W/C=(Af ce)/(f cu,o+ABf ce)=(0.46×45.9)/(49.9+0.46×0.07×45.9)=0.4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m wo=205kg/m3,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掺加6%高效抗渗防水剂,起到抗渗的效果,其减水率为12%,所以用水量为:m wo=205×(1-12%)=180kg/m3a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a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 wo=180kg/m3,水灰比W/C=0.41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每立方米单位水泥用量根据m co=m wo/(w/c)=180/0.41=439kg/m3每立方米单位外加剂用量,439×6%=26.3Kg/m35)确定砂率:根据碎石最大料径31.5mm,且水灰比为0.41,又根据抗渗混凝土对砂率的要求选定混凝土砂率为:S p=35%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m so)(1)采用质量法根据式:m co+m go+m so+m wo=P hm so/(m go+m so)×100%=S p且已知:m co=439kg/m3;m wo=180kg/m3;S p=35%;假定P h=2450kg/m3代入公式可得:439+m go+m so+180=2450m so/(m go+m so) ×100%=35%解之得:m so=641kg/m3;m go=1190kg/m3按质量法得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m co:m so:m go:m wo:m jo=439:641:1190:180:26.3=1:1.46:2.71:0.41:0.06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1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为:a 水泥:439×0.015=6.59kg砂子:641×0.015=9.62kga碎石:1190×0.015=17.85 kg10-30mm(20%): 3.57 kg10-20mm(50%): 8.93kg5-10mm(30%): 5.36kg水:180×0.015=2.7kg外加剂:6.59×6%=0.395Kg(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混合料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

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

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中铁工程试验检测协会编TGX -2012目录1、水泥试验筛校验记录表(表TGX001)2、水泥沸煮箱校验记录表(表TGX002)3、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03)4、雷氏夹校验记录表(表TGX004)5、测氯蒸馏装置校验记录(表TGX005)6、游离氧化钙测定仪校验记录(表TGX006)7.水泥抗压夹具试验记录表(表TGX007)8、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记录表(表TGX008)9、振筛机校验记录(表TGX011)10、叶轮搅拌器校验记录表(表TGX012)11、三角网篮校验记录表(表TGX013)12、集料压碎值校验记录表(表TGX014)13、砂石碱活性测长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15)14、容量筒校验记录表(表TGX016)15、集料针状规准仪校验记录(表TGX017)16、集料片状规准仪校验记录(表TGX018)17、气孔结构分析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19)18、试验室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20)19、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记录表(表TGX021)20、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22)21、混凝土标准振动台校验记录表(表TGX023)22、混凝土压力泌水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24)23、混凝土砂浆试模校验记录表(表TGX025)24、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26)25、维勃稠度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29)26、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校验记录表(表TGX030)27、混凝土劈裂夹具校验记录表(表TGX031)28、混凝土抗折夹具校验记录表(表TGX032)29、混凝土抗渗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33)30、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仪(RCM装置)校验记录表(表TGX034)3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方法(表TGX047)32、水泥净浆流动锥校验记录表(表TGX048)33、钢筋标距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53)34、钢筋冷弯弯芯校验记录表(表TGX054)35、(金属丝编织网)石灰试验筛校验记录表(表TGX055-1)36、(金属穿孔板)石灰试验筛校验记录表(表TGX055-2)37、锯石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56)38、钻石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57)39、道砟针状规准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59)40、道砟片状规准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60)41、道砟集料压碎率试模校验记录表(表TGX061)42、道砟标准集料压碎率试模校验记录表(表TGX062)43、道砟圆盘耐磨硬度试验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63)44、洛杉矶磨耗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64)45、道砟标准冲击韧度试验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65)46、道砟试验筛校验记录表(表TGX066)47、钢筋探测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67)48、钻芯取样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68)49、地质雷达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70)50、环刀校验记录表(表TGX071)51、灌砂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72)52、量瓶校验记录表(表TGX073)53、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74)54、土工标准筛校验记录表(表TGX075)55、击实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76)56、表面振动压实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77)57、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78)58、无侧限试模校验记录表(表TGX079)59、动力触探(标准贯入)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0)60、承载板测定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2)61、渗透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3)62、相对密度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4)63、土工布透水性测定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表TGX085)64、沥青薄膜加热烘箱校验记录表(表TGX086)65、克利夫兰开口杯闪电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7)66、沥青脆点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8)67、沥青蜡含量测定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89)68、沥青全自动抽提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90)69、水泥沥青砂浆搅拌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91)70、水泥沥青砂浆扩展度筒校验记录表(表TGX092)71、WGH-1型火焰光度计校验记录表(表TGX093)72、小型抗折机校验记录表(表TGX094)73、全自动气压固结仪通道测试与校验记录表(表TGX097)74、杠杆式固结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98)75、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99)76、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100)77、侧压力仪校验记录表(表TGX0101)校验用标准器具校验编号:表TGX001校验编号:表TGX002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03雷氏夹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04测氯蒸馏装置校验记录校验编号:表TGX005游离氧化钙测定仪校验记录校验编号:表TGX006水泥抗压夹具试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07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08振筛机校验记录校验编号:表TGX011叶轮搅拌器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12三角网篮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13集料压碎值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14砂石碱活性测长仪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15容量筒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表TGX016校验编号:表TGX017校验编号:表TGX018气孔结构分析仪校验记录表试验室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校验记录表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记录表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校验记录表混凝土砂浆试模校验记录表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校验记录表维勃稠度仪校验记录表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校验记录表混凝土抗渗仪校验记录表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仪(RCM装置)校验记录表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方法水泥净浆流动锥校验记录表钢筋标距仪校验记录表钢筋冷弯弯芯校验记录表(金属丝编织网)石灰试验筛校验记录表(金属穿孔板)石灰试验筛校验记录表道砟集料压碎率试模校验记录表道砟标准集料压碎率试模校验记录表。

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

精选课件
42
5.3、压针、读贯入阻力值,记录时间:
(1)先使测针端面刚刚接触砂浆表面 ,在10s±2s垂直均匀压入试针,深度为 25mm±2mm,记下刻度盘上的读数。精确至 10N。记录此时的时间,精确至1min。 (为的 是求 从开始加水拌和起所经过的时间)及温度 。
(2)测针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测
7、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分析试验方法
精选课件
7
砼搅拌机
精选课件
8
磅 秤
铁铲、镘刀
精选课件
9
2.1.1、混凝土搅拌
•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
• 材料用量:
按配合比计算每盘材料质量,拌和体积大于所需
混凝土1.2倍.
干燥状态对指含水率小于
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 于0度:集料 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已入浇制的构件中 取样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 致相同份量的代表性样品(不要抽取已经离 析的混凝土),集中用铁铲翻拌,后立即进 行拌合物的试验。拌合物取样量应多于试验 所需数量的1.5倍,其体积不小于20L。
精选课件
12
2.1.3、注意事项:
• 注意材料同环境条件,涮膛、加料顺序,徐徐加水 过程中对拌和物观察其和易性,调整用水量,搅拌 时间、倒料后的均匀性。
坍 干稠:10~40mm 落 低塑:50~90mm
度 塑性:100~150mm
流塑:>160mm
精选课件
22
• 注意事项: ①装料不均匀,石子在一个角落。 ②混凝土插捣不规则,尤其是第三层 。
(插捣运动轨迹呈螺旋形,控制插捣深度,防止拌和物分层离析)
③脚踏不住,插捣时容易出现浮筒。 ④测量位置不是在最高点,随意性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