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组串逆变器
组串式光储一体逆变器

组串式光储一体逆变器
组串式光储一体逆变器是一种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和逆变功能的设备,用于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电转换为可用于交流电网的电能。
这种逆变器通常还包含能储能的电池系统,以实现对太阳能电能的储存和后续使用。
以下是组串式光储一体逆变器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光伏发电:接收太阳能光辐射,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
光伏发电组件(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按串联方式连接,形成电池串,然后多个电池串并联成电池组。
逆变功能:将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家庭、工业或商业用电需求。
逆变器的输出与电网同步,将电能注入电网,实现发电系统与电网的互联。
储能功能:配备储能系统,通常使用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进行电能的存储。
这使得系统能够在太阳能不可用时(例如夜晚或阴天)继续供电。
智能控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的性能和电能流向,实现最佳的能源管理。
智能控制系统还能够根据电网电价和系统状态选择最佳的运行模式,例如自给自足模式或向电网卖电模式。
通信功能:具备与监控系统或互联网通信的能力,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络平台实时查看系统性能和运行状态。
组串式光储一体逆变器的出现旨在综合利用太阳能,提高光伏系统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并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
1。
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

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
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光伏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以便供给电网使用。
在光伏电站系统中,组串式逆变器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电站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发电质量。
组串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多个光伏电池板串联在一起,并将它们的直流电输入到逆变器中进行转换。
逆变器会根据电池板的电流和电压来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最终输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
组串式逆变器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电站的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从而使得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组串式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电站更好地控制电能的质量和产生更低的电网污染。
同时,组串式逆变器还可以提高光伏电池板的利用率,使得电站的发电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组串式逆变器的性能和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在选择组串式逆变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电站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一般来说,需要选择具有高转换效率、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便于维护等特点的组串式逆变器。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组串式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和输入电压等参数,以便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电站需求。
组串式逆变器是光伏电站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光伏电
池板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在选择组串式逆变器的时候,需要根据电站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考虑到逆变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等因素。
只有选择合适的组串式逆变器,才能够使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
集中式光伏项目组串式逆变器vs集中式逆变器经济性、安全性分析对比

集中式光伏项目组串式逆变器vs 集中式逆变器经济性、安全性分析对比前言:对大型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和发电效益来说,逆变器作为并网光伏电站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并网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
2022年组串式逆变器销量市场占比 78.3%,集中式市场占比21.7%。
央国企组串式框采占比89%。
组串式技术路线更符合客户需求,已成为行业主流方案。
综合比较组串式逆变器在安装费、发电量、自耗电、经济性、安全性五大方面综合收益表现更优。
详细对比如下:一、经济性对比:(以100MW广东省集中式地面电站300KW组串式逆变器与3150KW集中式逆变器对比)1、初始安装费对比:初始投资:子阵布局容配比一致情况下,组串式方案单设备价格相对较高。
但考虑线缆、施工成本后,综合系统初始投资成本组串式方案与集中式一体机方案基本持平。
2、发电量对比:组串式比集中式发电量至少高2%集中式(含集中式一体机) 方案只有1/2路MPPT,且MPPT跟踪电压范围窄,启动电压905V , MPPT范围900V-1500V,对光伏阵列一致性要求高。
组串式采用多路MPPT设计,最大化减少组串失配损失;启动电压低,启动电压550VMPPT范围500V-1500V 有效发电时间更长。
(以100MW电站, 25年生命周期,年利用小时1050小时计算:100MW*1050小时*上网电价453元*25年*2%。
多收益2378.25万元)3、自耗电对比:组串式逆变器25年自耗电分析:因设备本体热源分散,待机自耗电5W,散热自耗电低,全场景适配;(外购电价按1.2元/千瓦时)0.005*24*365*25*1.2=1314元。
集中式逆变器再年自耗电分析:因设备本体散热风机等辅助大功率耗电,待机自耗电达到90W,运行自耗电更大;:0.11*24*365*25*1.2=28908元。
集中式较组串式多支出购电费2.76万元。
二、安全性对比:1、并网性能:集中式逆变器单级架构设计,无法满足GB/37408对高电压穿越的要求。
光伏逆变器的分类及特点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逆变器主要分为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还有新潮的集散式逆变器。
今天,小编就针对三种逆变器来谈一谈各自的特点。
一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转变为交流电后进行升压、并网。
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
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0kW以上的集中式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的优点如下:(1)功率大,数量少,便于管理;元器件少,稳定性好,便于维护;(2)谐波含量少,电能质量高;保护功能齐全,安全性高;(3)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集中式逆变器问题如下:(1)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较窄,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组件配置不灵活;(2)集中式逆变器占地面积大,需要专用的机房,安装不灵活;(3)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量大。
二组串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汇总后升压、并网。
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
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kW以下的组串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的优点:(1)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2)MPPT电压范围宽,组件配置更加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3)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无需专用机房,安装灵活;(4)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
组串式逆变器的问题:(1)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合高海拔地区;元器件较多,集成在一起,稳定性稍差;(2)户外型安装,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3)逆变器数量多,总故障率会升高,系统监控难度大;(4)不带隔离变压器设计,电气安全性稍差,不适合薄膜组件负极接地系统。
三集散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是近两年来新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集中逆变”和“分散MPPT跟踪”。
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选择比较

13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与技术中国设备工程 2018.11 (下)1 逆变器转换效率重要性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有很大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提高1%的转换效率,500kW 的逆变器,平均每天算4h,逆变器每天可以多发电20kW·h,那么1年就可以多发电7300kW·h,10年即可多发出73000kW·h。
这样就相当于1台5kW 逆变器的发电量。
这样客户可以节省1台5kW 逆变器的电站。
所以为了提高客户的最大利益,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
2 逆变器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逆变器效率措施就是降低损耗,逆变器的主要损耗来自于IGBT、MOSFET 等功率开关管,以及变压器、电感等磁性器件。
损耗和元器件的电流,电压以及选用的材料采取的工艺有关系,见表1。
表1IGBT 的损耗主要有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其中导通损耗和器件内阻、经过的电流有关,开关损耗和器件的开关频率,器件承受的直流电压有关。
电感的损耗主要有铜损和铁损,铜损指电感线圈电阻所引起的损耗,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选择比较贾帅(中电投(深圳)电力销售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光伏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
光伏电站环境复杂,气候多变,实际工作中的电压及负载随辐射和温度变化而变化。
“中国效率”评估标准综合考虑了我国光伏发电建设和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准确反映光伏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系统发电量。
如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了进一步实现绿色环保,对变电器的选择十分的必要。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的结构及特点,并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比较和分析,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中选择最适合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最经济的使用方法,也为以后更多的地面电站投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逆变器转换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影响因素、逆变器技术路线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8)11(下)-0134-03当电流通过线圈电阻发热时,一部分电能就转变为热能而损耗,由于线圈一般都由带绝缘的铜线缠绕而成,因此称为铜损,铜损可以通过测量变压器短路阻抗来计算。
光伏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

前言1组串式逆变器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当然,集中式逆变器也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他会较大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各元件之间影响较大。
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2集中式逆变器2.1其主要优势有:第一,逆变器数量相对较少,便于管理。
第二,逆变器的元件数量较少,同等条件下可靠性相对较高。
第三,谐波含量较少,直流分量较小电能质量较高。
第四,集成程度较高,功能密度大但成本耗费较小。
第五,逆变器各部分保护机制较高,电站整体的安全性较高。
第六,具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具有很好的调节性。
其缺点主要反映在:第一,直流汇流箱的故障率较高,影响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
第二,集中式逆变器MPPT 电压范围较窄,420至820V 之间,组件配置灵活度低,在雨天或阴天较一般为多的地区,发电时间将会被大幅度的缩减。
第三,逆变器在安装过程中机房的部署较为复杂,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和机房。
第四,逆变器自身的散热与机房的通风散热,系统为辅时程序相对复杂。
第五,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无冗余能力,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组串式逆变器2.2主要优势:第一,与传统电站相比,智能组串式电站不存在如风扇、熔丝等这类短寿命的易损件,这就解决了直流拉弧及直流汇流箱易发生故障的传统问题,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真正的实现了机器长时间运行的目标。
第二,组串式逆变器可精准的定位发生故障的区域,大幅度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果。
第三,可以很好地规避PID 效应,在高湿度的地区仍然能够正常的运行。
第四,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区域的谐波要求,全球首家通过在现场多个组串式逆变器并联的电能质量的测试,满足了电网调度的要求。
主要缺点:第一,电子元件含量相对较多,各种不同功能的元件连接在同一块板上,提高了设置的难度,并且元件测试的可靠性降低。
第二,功率器件电器间隙较小,导致在高海拔地区不自身缺少隔离变压器,能够正常工作。
太阳能板光伏发电组串式逆变优化器工作原理

在光伏系统中,一般是多个组件串并联的方式构成光伏阵列。
由于串并联的各个组件的电性参数不一致,组串发生部分遮挡,或者损伤等因素,导致系统输出功率减少,专业术语称之为“失配损失”,它将不同程度影响电站的发电量。
优化器的作用就是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消耗。
光伏功率优化器的基本原理每块光伏组件均接入功率优化器,每块组件相对于光伏阵列来说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的输出功率不会受到其他任何组件的影响,直输出在当前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功率值。
对于传统的组串设计方案,当某一组串的其中一块组件受到阴影遮挡,一般是电压不变,电流下降,如一个20串270W的组串,在某天气下工作电流电压是8.4A32V,总功率为5400V,如果其中一块组件受到阴影遮挡,电流下降到到3.2A,整个回路电流都会下降, 总功率变为2048V,下降约62%当增加优化器后,被阴影遮挡的组件不再影响其他组件的发电,通过优化器内部的小变压器DC-DC空制电路来改变组件的输出电流,和其他组件的电流进行匹配(当然优化器需要监测同一路组串上其他组件的输出电流,发现不一致后才能对自身的输出电流大小的进行调节),该组件电流3.2A提升为8.4A,电压由32V降低为12.5V,那么实际的功率输出为270*19+102=5232W/即实际损失功率3%功率优化器配合多路MPPT勺组串式逆变器,在组件受到阴影阻挡时,减少发电量损失效果很明显,但是在单路MPP■集中式逆变器, 效果就没有多路MPP■组串式逆变器这么明显。
组件级优化器也可以设置为实时和逆变器配套,并进行通讯,按照逆变器的最佳功率点电压进行分配。
这样连接每一块组件的优化器的输出就受到逆变器的影响,在保证电流一致的情况下,按逆变器的指令进行输出,使其始终工作在效率最高的电压点上。
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深圳宝安,拥有深圳福永,东莞长安,惠州三大制造基地,员工300余人。
2016年晋升为央视宣传品牌,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 专业从事以光伏控制器、光伏逆变器、光伏储能为主体的多元并进, 集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组串式逆变器参数

组串式逆变器参数
随着光伏电站的普及和应用,组串式逆变器已经成为光伏电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串式逆变器具有高效稳定、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装置之一。
那么,组串式逆变器的参数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
1.额定输出功率:这是组串式逆变器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一般情况下,组串式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越大,所能连接的光伏电池板的数量也就越多,因此,光伏电站的总输出功率也就更大。
2.最大输入电压:组串式逆变器所支持的最大输入电压决定了所能接入的光伏电池板的种类。
换句话说,如果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超过了组串式逆变器支持的最大输入电压,那么这些光伏电池板是无法接入逆变器的。
3.MPPT电压范围:MPPT技术是组串式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跟踪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确保输出电能的最大化。
而MPPT电压范围则决定了组串式逆变器所能支持的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范围。
4.输出电压:组串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是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参数之一。
因为组串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直接决定了发电系统的总体电压,从而影响到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稳定性。
5.工作温度范围:光伏电站常常处于户外工作环境中,因此组串式逆变器必须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能力,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6.电网参数:组串式逆变器必须满足当地电网的相关参数要求,包括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以确保其能够正常接入电网,实现发电功率的有效并网。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组串式逆变器对于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组串式逆变器时,应该综合考虑逆变器的各项参数,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现代生活太阳能逆变器概念文件 光伏电站组串逆变器晶体模块 2009年5月目录1 简介 – 执行概要 (2)2 选择电站最优布局 (3)2.1 光伏方阵场地 (3)2.2 备选场地布局 (4)2.3 紧凑型变电站 (5)2.4 模块布局 (6)2.5 数据连接 (7)3 维护/可靠性 (8)4 附录A – 布线图 (8)4.1 665kWp现场布线 (8)4.2 10 MWp电站布线 (8)4.3 低压开关设备布局 (8)概念文件-光伏电站组串逆变器1 简介 – 执行概要此概念文件将介绍如何在大型光伏电站中使用组串逆变器的全新概念。
众所周知,逆变器功率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kW。
因此,在创建数MW级的光伏电站时,通常使用尽可能大的逆变器以降低投资成本。
现在集中逆变器的功率可达1至 2MW。
但逆变器日益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外部成本也越来越高。
光伏模块的最大模块仍低于500W,其固有模块特性意味着任何规模的光伏电站都依然为模块化。
因此,探寻构建光伏电站的其他替代方案别具意义。
使用组串逆变器作为电站中的模块元素,其内置功能可省却集中逆变器所需的众多附加功能。
目前的组串逆变器具有集中逆变器的主要优势,如高直流(DC)系统电压范围、三相输出时保持高效等。
这使得交流(AC)及直流(DC)布线的损耗都有所减少,确保了更高的生产效益。
使用紧凑式变电站将组串逆变器连接至中压电网,这意味着变电站与逆变器都可以几乎不受影响地安置于光伏模块子结构中。
除此之外,变电器与逆变器还具有易于安装的优势,而且因为使用普遍,其交付时间也很短。
安装、维护或更换组串逆变器无需特别培训,因此不再像集中逆变器一样需要服务合同。
还由于免除了接线盒,同样避免了直流(DC)侧的维护。
本文将重点阐述为什么在电站应用中,组串逆变器是具有吸引力的集中逆变器的备选方案。
并将结合欧洲中部一家10MWp电站的案例进行说明,此电站有15块相同的光伏方阵场地、15个单独的630kV A变电站及15×42 TripleLynx逆变器。
如图所示,此案例布局有14排子结构,每排12个子结构(约125m×125m)。
每个子结构有18个模块按横向排列成3行。
2 选择电站最优布局布局光伏电站的目的在于高投资回报。
这要求以最优效率使用逆变器及中压变电器,控制线缆损耗、阴影与细致的电站监控带来的损失。
另一方面也要求尽可能降低规划、材料及安装成本。
2.1 光伏方阵场地紧凑式变电站安装在方阵场地中可有效节约成本,因为模块与逆变器、变电站之间的线缆长度最小,可将直流(DC)侧及交流(AC)低压侧的线缆损耗控制到最低。
见图1光伏场地布局。
通过使用1000V输出的逆变器,可省掉接线盒及多个组串组合器。
直流(DC)线缆直接从组串模块连至逆变器。
一个630kV A变电站有42个直接连接的逆变器和开关装置,包括适用于变电站低压区域的低压分电器。
另外,数目众多的665kWp 光伏场可以提高效益。
可参见附录A的建议布线实例。
下面将更加具体地说明这些优势:2.1.1 直流(DC)侧的优势组串逆变器直流(DC)电压具有高最大值、低最小值的特性,实现了5.28k的串功率(连接至有60个电池、220Wp的模块时)。
与功率相关的串数相应减少,显著降低了线缆及安装费用。
图2 基于晶体模块的模块布线每个模块与自已的MPPT直接相连标准工作温度下,串电压远高于600V DC,提供了最高效率。
同时大大降低了由于直流(DC)线缆损耗而导致的成产率降低。
对每串进行独立的MPP跟踪(使用较低MPP电流模块时,对串组进行跟踪),是组串逆变器的主要优势之一。
确保每串实现最高的能源生产率。
将每个光伏子结构的三排模块都连接至其自己的MPP跟踪器,由阴影导致的损失将大大降低。
这是因为每个串组都有自己独立的MPP跟踪器,可实现最优化输出。
如果某个串由于太阳辐射不足或故障断开,其他串将继续发电,总的能源生产率实现了最大化。
2.1.2 AC侧的优势IP54外壳,适于户外安装,安装于模块子结构的背部阴影下时则无需附加遮蔽。
组串逆变器重量轻,尺寸小,适合模块建设时布局。
如果逆变器的安装位置靠近变电站,低压交流(AC)布线的费用将大为减少,并且避免了到变电器传输过程中的交流(AC)线缆的功率损耗。
图3 逆变器位置逆变器安装在变电站附近的子模块背部。
所有连接逆变器的低压分电器适用于变电站的低压部分,交付前可在变电站进行预组装。
见附录A4.3。
2.2 备选场地布局以上考虑了将逆变器置于中心的方形光伏场布局。
也可通过21排子结构,每排8个子结构的矩形布局实现同样的考虑与效果。
类似地,逆变器非中心布局也同样可以设计实现。
最优的解决方案取决于对于材料、直流(DC)布线、交流(AC)布线包括捆扎及保护AC布线的接线盒等的安装成本,以及直流(DC)及AC布线功率损耗的综合考虑。
本实例在模块安装上与图1相同,但逆变器位置靠近模块。
每个逆变器经由AC侧的接线盒,从接线盒接线至变电站。
2.3 紧凑型变电站630kV A变电站是其中应用最广的变电站。
通常交货时间短、尺寸紧凑、重量小,一次可运输两个单元,使用小型吊车安装即可。
由于变电站的高度是有限的(高于地面187cm),可以将其安置于模块后部。
如果子结构间距离保持不变,对面模块子结构可能受到轻微遮蔽。
图5 变电站使用低损耗变电器,每年可降低变电器夜间能源消耗0.4%。
变电站的短路损失对产出率几乎没有影响。
在变电站的中压区域,可插入带有HH保险丝的外部输出馈路配电盘以代替昂贵的功率开关。
所有长距离线缆中的电压被转换至中压水平,减少损耗。
2.4 模块布局通过一个模块布局案例说明以上所提及的优势。
为将阴影带来的产出率损失最小化,推荐每个子结构横向安装三行模块。
连接模块使每行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串。
然后独立连接此三个串至逆变器。
图6 模块阴影因每行有独立的MPPT,当太阳位于低位时仅同串的模块受到影响。
这样的配置在冬天,当较低模块总位于阴影下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无风、高辐射的夏天也有类似的优势,此时上部模块将接收稍高的温度,因此MPP电压会降低。
相对于平行连接串,3个MMP跟踪器不是采用平行连接时平均数值,而根据独立的数值对3行进行独立的优化。
单串5.28kWp或总共15.9kWp的布局,布局因数P solar/P inverter=1.06,这是在Dr Bruno Burger 1 为一家欧洲中部的电站给出的建议值。
这个数值考虑了逆变器效率和地面基础安装引起的较低的模块温度。
可通过不同方式达到这种布局,但必须利用1000V开路电压。
对基于156m×156m的单晶或多晶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单元数有两种选择:3个输入中,每个输入24个模块1串(60个单元220W)3个输入中,每个输入30个模块1串(48个单元175W)在欧洲南部安装时建议较低的布局因数,在使用多晶模块时可方便地通过减少连接至单串的模块数降低布局因数。
1与电网相连光伏电站的逆变器尺寸,Dr.-Ing. Bruno Burger, Fraunhofer-Institut für SolareEnergiesysteme ISE, Heidenhofstraße 2, D-79110 Freiburg.http://www.ise.fraunhofer.de/veroeffentlichungen/nach-jahrgaengen/2005/auslegung-und-dimensionierungvon-wechselrichtern-fur-netzgekoppelte-PV-anlagen/at_download/file2.5 数据连接电站监测的数据可通过每个变电站安置的网络记录器传送至数据仓。
可利用变电器的低压侧向网络记录器以及与其相连的调制解调器供电,仅需要一小部分功率(<20W)。
如果需要直接的在线数据操作,建议将每个记录器直接连至一个以太网,而不使用调制解调器。
万一变电站断开并且记录器断电,电力恢复时逆变器数据将从逆变器集成的数据记录器中接收。
集成数据记录器以环形记忆的方式记录过去3天逆变器的记录。
逆变器中心布置接近变电站时,易于进行数据传输的布线。
可使用标准Cat5线缆串联逆变器。
线缆可直接连接逆变器,既不需要使用螺旋式接线柱也不需要使用RJ45接头的预制线缆。
对于所有的逆变器输入,都可以单独监测电流及MPP电压。
这意味着即便是对于7串的CdTe 模块,也可以探测从单串(720Wp)下至受影响的逆变器输入(5kWp)中的错误,而无需额外设备。
见图2。
数据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一般每日传送至数据仓。
数据布线如附录A4.1所示。
3 维护/可靠性组串逆变器是一种标准的商用部件。
如必要,本地安装者或电站监管人员可更换逆变器而无需特别培训。
因此,组串逆变器无需像集中逆变器一样的服务合同。
同时,还可在当地存储大量逆变器,以便快速更换。
另外,万一发生故障,系统仅一小部分会受到影响。
对10MW的电站,这意味着即使6个逆变器完全损坏,发电损失仍不足1%。
由于变电站的数量,使用推荐的紧凑式变电站可能导致中压电网要求的年服务稍稍增加。
但与此同时,因直流(DC)侧省却了接线盒,类似修复直流(DC)保险丝损坏等服务将不再需要。
大型电站应用5年质保期保持不变,且可能延长至10年。
在故障检测时每个逆变器都带有显示,为安装人员或电站监管人员提供帮助。
4 附录A – 布线图4.1 665kWp现场布线由Graper制图4.2 10 MWp电站布线由Graper制图4.3 低压开关设备布局由Graper制图Danfoss Solar Inverters A/SJyllandsgade 28DK-6400 SønderborgDenmarkTel: +45 7488 1300Fax: +45 7488 1301E-mail: solar-inverters@Danfoss can accept no responsibility for possible errors in catalogues, brochures and other printed material. Danfoss reserves the right to alter its products without notice. This also applies to productsalready on order provided that such alterations can be made without subsequential changes being necessary in specifications already agreed.All trademarks in this material are property of the respective companies. Danfoss and the Danfoss logotype are trademarks of Danfoss A/S. All rights reserved.L00410489-01 Rev. date 200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