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答案

合集下载

袁艳红主编大学物理学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袁艳红主编大学物理学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第9章 静电场习 题一 选择题9-1 两个带有电量为2q 等量异号电荷,形状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相互作用力为f ,它们之间的距离R 远大于小球本身的直径,现在用一个带有绝缘柄的原来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小球C 去和小球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则球A 和球B 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4f (B) 8f (C) 38f (D) 16f答案:B解析:经过碰撞后,球A 、B 带电量为2q,根据库伦定律12204q q F r πε=,可知球A 、B 间的作用力变为8f。

9-2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F E =0q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电场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0q ,则0=F ,从而0=E 答案:B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无关,方向为试验电荷为正电荷时的受力方向。

因而正确答案(B )习题9-3图(B)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案:D解析:根据高斯定理,穿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面内电荷量的代数和,曲面S 内电荷量没变,因而电场强度通量不变。

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与所有电荷有关,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大小的计算公式204q E rπε=,移动电荷后,由于OP =OT ,即r 没有变化,q 没有变化,因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因而正确答案(D )9-4 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A) q /ε0 (B) q /2ε0 (C) q /4ε0 (D) q /6ε0 答案:D解析:根据电场的高斯定理,通过该立方体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ε0,并且电荷位于正立方体中心,因此通过立方体六个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相等。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a)减小,增大 (b)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 (d)不变,不变
9、转子电阻增大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c ) ;临界转差率( )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不变,增大 (d)不变,减小
10、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目的是( a ) 。
(a)减小线路压降 (b)提高工作效率 (c)加快起动速度 (d)延长电机寿命
时,转子的转速 n 总要小于同步转速 n0 ,此时 0 < s < 1 ;当三相异步电动机处在再生制动
的情况下时, n > n0 ,这种情况下 s > 1,例如起重机吊重物下降,重物拖动电动机使其加
6
速;多速电动机换速(从高速转到低速)运行时,都产生再生制动。 5、在稳定运行情况下,当负载增加时,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为什么能相应增加?当负载转矩 大于电动机的最大电磁转矩时,电动机将发生什么情况?
• 负载运行时,转子绕组中有电流 流过,产生一个同步旋转磁势 ,为
了保持 不变,定子磁势 除了提供激磁磁势 外,还必须抵消转子磁
势 的影响,即: • 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方程:
o
o
o
o 结论:空载运行时,转子电流为 0,定子电流等于激磁电流;负载 时,定子电流随负载增大而增大。
8、电源电压降低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 b) ;临界转差率( ) 。
中产生旋转磁场;(2)、转子绕组自成回路。
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定子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在气隙将产生圆形
旋转磁场。旋转磁场旋转时,与转子绕组有相对运动,因此将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绕组,在感应电势的作用下将在绕组中流过三相短路电流。此电流与旋
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从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

有机化学课后第九章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第九章习题答案

七、写出下列各反应的主要产物:
NH2
1、
+ (CH3CO)2O
O
NHC CH3 Br2 Fe
O
NHCCH3 H2O NH2
H+
Br
Br
CH3
2、
HNO3
H2SO4
CH3 NO2
KMnO4 CH3 OH-,△
COOH NO2
Zn COOH H+
COOH NH2
COOH
NO2
NO2
NH2
3、CH3(CH2)4CH2NH2 + CH3I(过量) → [(CH3)2 N CH2(CH2)4CH3]+I-
2、乙胺、乙醇、乙醛、乙酸 解:⑴、加NaHCO3,产生CO2的是乙酸。
⑵、加硝酸银的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醛。 ⑶、加入HNO2,有N2放出的是CH3NH2。
3、CH3CONH2, CH3COONH4 解:与HNO2反应,有N2放出的是CH3CONH2 。
或加入NaOH稀溶液,有NH3放出的是CH3COONH4。
NH2 C6H5NCO
C2H5CONHCH3
O NH C NH
N2Cl
4、
CuCN
KCN
CN
H+ H2O
COOH
十一、完成下列合成: 2、对甲苯胺→间溴甲苯
NH2
Br2
CH3
NH2 Br
CH3
NaNO2,HCl 0~5℃
N2Cl Br
C2H5OH
CH3
Br CH3
4、乙烯→1,4-丁二胺
CHCH3)2 N CH2(CH2)4CH3]+OH- CH2=CH CH2 CH2 CH2 CH3 + (CH3)3N

物理化学第九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化学第九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1.按照能量均分定律,每摩尔气体分子在各平动自由度上的平均动能为2RT 。

现有1 mol CO气体于0 ºC 、101.325 kPa 条件下置于立方容器中,试求: (1)每个CO 分子的平动能ε; (2)能量与此ε相当的CO 分子的平动量子数平方和()222xy y nn n ++解:(1)CO 分子有三个自由度,因此,2123338.314273.15 5.65710 J 22 6.02210RT L ε-⨯⨯===⨯⨯⨯(2)由三维势箱中粒子的能级公式()(){}2222223223222222221233426208888828.0104 5.6571018.314273.15101.325106.626110 6.022103.81110x y zx y z h n n n ma ma mV m nRT n n n h h h p εεεε-=++⎛⎫∴++=== ⎪⎝⎭⨯⨯⨯⨯⨯⎛⎫= ⎪⨯⎝⎭⨯⨯⨯=⨯2.2.某平动能级的()45222=++zy xn n n,使球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解:根据计算可知,x n 、yn 和z n 只有分别取2,4,5时上式成立。

因此,该能级的统计权重为g = 3! = 6,对应于状态452245425254245,,,,ψψψψψ542ψ。

3.气体CO 分子的转动惯量246m kg 1045.1⋅⨯=-I ,试求转动量子数J 为4与3两能级的能量差ε∆,并求K 300=T 时的kT ε∆。

解:假设该分子可用刚性转子描述,其能级公式为()()J 10077.31045.1810626.61220 ,81224623422---⨯=⨯⨯⨯⨯-=∆+=πεπεI h J J J22210429.710233807.130010077.3--⨯=⨯⨯⨯=∆kT ε4.三维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为()νεh s s ⎪⎭⎫ ⎝⎛+=23,式中s 为量子数,即,3 ,2 ,1 ,0=++=z y x s v v v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第9章 电稳感应和电磁场 习题及答案1. 通过某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指向纸面内,磁通量按以下关系变化:23(65)10t t Wb -Φ=++⨯。

求2t s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310)62(-⨯+-=Φ-=t dtd ε 当s t 2=时,V 01.0-=ε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υ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

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 ϖ中,B ϖ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图所示,B ϖ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数)。

设0=t 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任意时刻通过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202160cos t kl t Bl S d B m υυ==⋅=Φρρ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t kl tmυε-=Φ-=d d 方向沿abcda 方向。

3.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体框固定于一空间非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大小沿x 方向变化,且)1(x k B +=,0>k 。

求: (1)穿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2)当k 随时间t 按t k t k 0)(=(0k 为正值常量)变化时,线框中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Φa S Badx S d B 0ρρ⎰+=a dx x ak 0)1()211(2a k a +=(2)当t k k 0=时,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211(02a t k a +=Φ 正方形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dt d Φ=ε)211(02a k a += 正方形线框线框中电流大小为)211(02a R k a R I +==ε,方向:顺时针方向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与载有电流t I I ωcos 0=长直导线共面。

设线圈的长为b ,宽为a ;0=t 时,线圈的AD 边与长直导线重合;线圈以匀速度υρ垂直离开导线。

经济学基础课后题答案第九章

经济学基础课后题答案第九章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一、单向选择题:1.GDP一般包括()A. 当年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B.上年的存货C. 本国公民创造的全部价值D. 当年销售掉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 超过,不变C。

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货在年初为1万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 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个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 下面那一项不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A.企业增加一批库存商品B. 建造一批商品房C.居民购买一套新建商品房D. 家庭购买公司债券7.假如1992年的名义GDP为3600亿美元,并且假如从1990年到1992年,价格水平上升了20%,那么,以1990年价格衡量,1992年的GDP为()。

A. 3000亿美元B.3200亿美元C. 3400亿美元D.3600亿美元8.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经济增长理论B.国民收入核算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通货膨胀理论9.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D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C. 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D. 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10.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 税收和政府支出都增加1美元时,均衡收入将(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减少4美元11.若政府购买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C )A. 1B.0.1C.0.9D..51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60%,政府同时增加3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增加30万美元B. 增加60万美元C.不变D.增加13.假定某个经济社会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B )。

大学物理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自治区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学
题库
第九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一、 填空 1. 电荷分为 和 ,一般把用 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 荷称为 ,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上所带的电荷称为 。 2.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寡程度的物理量称为 。 3.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是以连续值出现,而是以不连续的量值出现的,这称 为 。 4. 试探电荷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 5. 穿过电场中某曲面的电场线条数称为电场对该曲面的 。 6. 静电场的电场线起始于, ,终止于 , 是 (填 “闭合” 或 “不闭合” ) 的曲线, 在没有电荷的空间里, 电场线既不会 , 也不会 。 7. 高斯定理的表达式是 。 8. 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所构成的曲面称为 。 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 荷为球心的一系列 。 9. 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为 ,等势面和电场线处处 。 10.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 (填“升高”或“降低” ) 。 二、 简答 1. 2. 3. 4. 5. 简述真空中点电荷满足的库仑定律的内容及矢量表达式。 简述研究电场性质时,试探电荷需满足的两个条件。 简述电场线怎样描述电场的性质,以及静电场的电场线的特点。 简述高斯定理。 简述等势面具有的性质。
s
q内
0

8. 等势面,同心球面。 9. 零,正交。 10. 降低。 二、 简答 1. 答: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沿其连线方向,同号相斥, 异号相吸;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电荷之间的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 矢量表达式: F =
q1 q 2 r0 。 4πε 0 r 2
� q j 2π 2 ε 0 R 2
联立①②, 可得 Q = 3 q 3
① ②
∴在三角形的中心应放置一电量为 − 的合力为零. 5.

统计学原理第九章(相关与回归)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九章(相关与回归)习题答案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一.判断题部分题目1: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

()答案:×题目2: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答案:√题目3: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答案:×题目4: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题目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6: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7: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8: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9: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答案:√题目10: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答案:×题目11: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答案:√题目12: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答案×二.单项选择题部分题目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答案:B题目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第 3 页共27页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答案:A题目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答案:A题目4: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习题答案
1.基体主要用于固定和粘附增强体,并将所受的载荷通过界面传递到
增强体上,当然自身也承受少量载荷。

基体是能起到类似隔膜的作用,将增强体分隔开来,当有的增强体发生损伤和断裂时,裂纹不致从一个增强体传播到另一个增强体。

在复合材料的加工和使用
中,基体还能保护增强体免受环境的化学作用和物理损伤等。

从增强体在结构复合材料中主要承担载荷角度看,通常要求增强体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与基体的结合性能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很大的影响。

增强体,基体和界面共同作用,可以改变复合材料的韧性、抗疲劳性能、抗蠕变性能、抗冲击性能及其他性能。

界面能起到协调基体和增强体变形的作用,通过界面可将基体的应力传递到增强体上,基体和增强体通过界面发生结合,但结合力的大小要适当,既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结合力过大会使复合材料韧性下降,结合力过小,起不到传递应力的作用,容易在界面处开裂。

3.弥散增强:主要针对金属基体,加入硬质颗粒如A12O3,,TiC,
SiC等,其粒径为0.01~0.1νm左右,这些弥散于金属或合金中的颗粒,可以有效的阻止位错的运动,起到显著的强化作用,但基体仍是承受载荷的主体。

粒子增强:在基体中加入直径为1~50νm的硬质颗粒,粒子可承担部分载荷。

但基体承担主要载荷。

微粒以机械约束的方式限制基体变形。

粒径适当搭配并均匀分布,从而起到有效的强化。

纤维增强:①连续纤维增强可用混合定则来解释,载荷和模量主要由纤维起作用。

由于纤维强度和模量远高于墓体,并大于纤维临界体积分数,故起到增强作用,界面结合要适中。

②短纤维和晶须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度应大于临界长度,或长径比应大于临界值。

纤维是强度和模量的主要贡献者,由于纤维强度和模量远高于基
体,界面结合要适中。

4.(1)从复合材料结构单元和尺度上讲,把增强颗粒尺度为1~50νm
的叫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把0.1νm尺度增强叫弥散强化复合材料,而把亚微米至纳米级叫精细复合材料,其强化原理各不相同。

(2)纤维破坏概率F(σ)=1-exp(-αlσβ)和纤维平均强度;σ=
(αl)-1/βΓ(1+1/β)都与纤维的长度l有关。

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仅与纤维的长度有关,与纤维的长径比l/d也有关,还与复合材料板的厚度有关。

这些都是复合材料尺寸效应的体现。

(3)复合材料试样越大,含缺陷概率越高,强度越低。

5.临界体积分数的意义:纤维体积分数大于临界体积分数时,复合
材料强度高于基体强度。

纤维体积分数小于临界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强度小于基体强度,起不到增强作用。

6.按照短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剪滞理论,纤维中的最大应力为
,亦即纤维中的最大应力和纤维长度l成线性关系。

L C对应与纤维中最大应力(σf)max等于纤维断裂应力σfu。

所以当L<L c时,纤维中最大应力低于纤维断裂应力。

无论施加多么大的载荷,纤维也不会断裂。

8.(1)要形成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必须在界面上建立一定的结合力,
界面结合力大致可分为物理结合力和化学结合力。

(2)遵循协同效应思想,即两种或多种因子组合作用效果大于两种
或多种因子单独作用效果之和,并力求获得正混杂效应。

(3)熔解和浸润结合时,基体能润湿增强体,相互之间发生扩散和
熔解形成结合;反应结合时,基体与增强体应能反应生成有利的
界面生成物,其厚度须控制在临界厚度以下。

(4)如果形成结构复合材料,所选择的增强体力学性能(强度、模
量)一定要大大高于基体。

如形成功能复合材料,应该利用有利
的复合效应,例如协同效应。

9.没有影响。

复合材料的模量rt。

=甲frf+尹nl和纤维体积百分数成线性变化。

纤维排列密的地方,弹性模量高,纤维排列稀的地方,弹性模量低。

但是线性关系具有可加性,整体的平均模量还等于具有相同体积分数均匀排列的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亦即没有影响。

12.将会断裂成一段一段的短纤维,其长度为Lc或2Lc,根据剪滞理论分析,短纤维长度为Lc时,纤维中正应力最大值可达到纤维断裂应力。

13.降低界面残余应力,基体改性,纤维表面改性,选择合理的复合工艺和条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