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九年级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平谷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9、4四月初,某学校组织初三学生参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展了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您依照要求,完成1-3题、(共16分)1。

活动前,一位同学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下面一段文字。

认真阅读,完成(1)—(4)题、(共8分) 孔庙前院大成门东西两侧,在古树浓荫掩映下,静静地【甲】着198 块进士题名碑。

这些石碑形态(gè)异:或微微倾.斜,或高高耸立;或透雕盘龙,或素朴无纹;或精美华贵,或大方简洁、石碑上镌刻着元、明、清三代51624 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还记录国家、社会, 尤其是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历史情况、保卫北京的于谦,实施改革的张居正,“心学"领袖王阳明,一代奸臣严嵩,戏剧大师汤显祖,大词人纳兰性德,风流才子纪晓岚,湘军统帅曾国藩,三代帝师翁同龢……科举制度使这51624人得以题名在碑石之上;反过来,这51624名进士也(zhāng )显了科举制度、【乙】了科举制度、石碑因文字而留存,文字因人物而生动。

进士题名碑因51624 名进士而闻名天下,它如一枚活化石,静默在孔庙里,向人们讲述历史。

行走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一个个名字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眼前一一回放、一个人、一则故事、一段历史,回眸时不免让人发出无限感慨……(1)下列依照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倾.斜(qīng) 形态个异章显B。

倾.斜(qǐng) 形态个异彰显C、倾.斜(qīng) 形态各异彰显D。

倾.斜(qǐng) 形态各异章显(2)依照语意,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

(2分)【甲】_______(A。

屹立 B、矗立)【乙】_______(A。

延续B。

延伸)(3)依照文段的相关内容,解释文中画线的“活化石”一词的意思、(2分)(4)该同学认为选文结尾应写出“慨叹”的内容,依照相关内容,您认为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

2019年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附答案)

2019年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附答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尽马蹄轻。

《观猎》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5.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一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 和夕阳。

(2分)7.下列理解恰当的是()(2分)A.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打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一10題(9分)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____(1)______,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_____(2)_____》。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4分)A.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解析

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解析

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一、选择题1.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珐琅峻峭急不暇择离经叛道B.菡萏叶鞘灯火斓珊念念有辞C.凌历同僚洗耳躬听不能自已D.粗粝频危锱铢必较忧柔寡断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从风格上看,各有千秋....。

B.建设生态文明,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每位公民责无旁贷....。

C.盐都“唱想《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结束后,大家分道扬镳....,各自回家。

D.国学大师季羡林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章热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B.《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罗琳。

文中的哈利波特们既具有英雄的“神性”,又具有普通人的“人性”D.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4.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隐晦.(huì)风骚.(sāo)惟妙惟肖吹毛求疵B.聘.婷(pīn)阴翳.(yì)一代天娇浩浩汤汤C.摇曳.(yè)绮.丽(qí)岸芷汀兰山肴野簌D.妖娆.(ráo)嘶.哑(shī)伛偻提携樯倾揖催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冠.冕(guān)游弋.(yì)矫.揉造作(jiǎo)B.惭赧.(nǎn)亵.渎(xiè)伛偻.(lǚ)日星隐曜.(yào)C.豢.养(huàn)瞥.见(biē)恣睢.(suī)浩浩汤汤..(dàng)D.恪.守(kè)宽宥.(yòu)阴翳.(yì)雾凇沆砀.(dàng)二、名句名篇默写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精选】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精选】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北京市平谷区2019年中考统一练习(一)语文试卷2019.4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了迎接“第21届平谷桃花节”,初三(1)班组织了“芳菲四月·醉美平谷”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共15分)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稿。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

(共7分)①当江南的花信风吻别小桥流水(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抚过白墙黛瓦的时候,我们家乡平谷漫山遍野的花摩拳擦掌地要整装待发了!②听,柔软的东风吹起了震天的唢呐,它唤醒了那些在枝头沉睡整整一个冬天。

③于是在北京城东北的方向,一团团或白或粉、或红或紫的祥云腾空而起。

④在平原、在山冈.、在湖边、在河畔,一场极为【盛】大的花事开始了!“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当你在如潮的小金山桃花海中穿行的时候,一股股难以摹状、难以言说的情感在心头剧烈地腾挪翻转着。

那一朵朵淡雅精致的花,也许是从两千多年前《诗经》的四字方阵中采摘来的;那一簇簇虬劲有力的枝,也许是从一千多年前《全唐诗》抑扬顿挫的平仄中嫁接来的;那一株株参差错落的树,也许是从三百多年前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中移植来的……其实当桃花还在睡梦中呓语的时候,北寨的杏花就早已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了。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它就那般在巷陌村落间浅浅地笑着,就那般在山谷溪涧中款款地行走着。

它儒雅,因为;它慈悲,因为;它吉祥,因为。

它从远古洪荒中走来,不浓不烈;它从岁月深处走来,不悲不喜。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内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冈.(gāng)“盛”字的第5笔是:丶B. 山冈.(gāng)“盛”字的第5笔是:丿C. 山冈.(gǎng)“盛”字的第5笔是:丶D.山冈.(gǎng)“盛”字的第5笔是:丿(2)第一段文字中第一句话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

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3分)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修改:(3)根据语意,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它曾经在唐朝新科进士游宴的杏园里驻足【乙】它曾经在三国时董奉行医的杏林间停留【丙】它曾经在孔夫子讲学的杏坛旁伫立1A. 【丙】【乙】【甲】B. 【乙】【甲】【丙】C. 【丙】【甲】【乙】D. 【甲】【乙】【丙】2.书法小组的同学们为大家准备了四幅有关桃花的书法作品。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中考一模对于们的中考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学生要好好重视一模考试,多做试卷要好好复习。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2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第1—4题。

(共14分)1. 根据下面这组材料,写出“清明”中“清”字的意思。

(2分)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清”的解释是:“朖(通“朗”)也。

澄水之貌。

”②刘熙在《释名》中这样解释“清”:“青也。

去浊远秽,色如青也。

” 解释: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

(共8分)清明是多面的。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笔下凄凄切切的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是吴惟信眼中生机盎然的清明;“清明一到,农夫起跳”,。

无论是慎终追远、郊游踏青,还是细雨绵绵、彩虹初现,亦或是春风送暖、杨柳依依,都是清明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惊喜。

为了【】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活动。

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

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自唐宋以来,清明还有多种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

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随着时间流逝,游艺【】退出。

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 )内“及”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红翠间错(jiàn) 管窥(kuì) “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B. 红翠间错(jiān) 管窥(kuì) “及”字的第一笔是:撇C. 红翠间错(jiàn) 管窥(kuī) “及”字的第一笔是:撇D. 红翠间错(jiān) 管窥(kuī) “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2)根据语意,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文中【】内。

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平谷区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初中语文

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平谷区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初中语文

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平谷区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初中语文语文试卷第一卷〔共6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

〔共10分,每题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避讳.〔huì〕提.防〔dī 〕联袂.〔jué〕装模作样〔mú〕B.呜咽〔yiè〕侥.幸〔jiǎo〕绯.红〔fēi〕不屑.置辩〔xiè〕C.虐.待〔nüè〕怪癖.〔pǐ〕巢穴.〔xué〕脍.炙人口〔kuài〕D.相处.〔chù〕悠.扬〔yōu〕畸.形〔jī〕迥然不同〔jiǒng〕2.以下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捡拾储备刻舟求剑班门弄斧B.苦恼可怕悬梁刺骨言简意赅C.潇条赈灾巧妙绝伦焕然一新D.拓展匿名源远流长明察秋豪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为了开发新产品,研究院请差不多退休的专家们来攻关新技术,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新领域大展身手令年轻人赞扬不已。

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个俗语指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专门少顾虑,敢作敢为。

分析: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差不多退休的专家们公关新技术,与〝青年人思想上专门少顾虑,敢作敢为〞的意思不符,因此使用不当。

B.肖兰和小华在这次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只要她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就会更上一层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个俗语也作〝尺短寸长〞。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分析: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形容肖兰和小华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没有提到她们的短处,因此使用不恰当。

C.晚上,置身在四面楚歌....的文化广场,我内心兴奋万分。

四面楚歌:那个成语讲的是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四面八方差不多上楚人的歌声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试卷o

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试卷o

北京市平谷区2019年中考统一练习(一)语文试卷2019.4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了迎接“第21届平谷桃花节”,初三(1)班组织了“芳菲四月·醉美平谷”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共15分)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稿。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

(共7分)①当江南的花信风吻别小桥流水(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抚过白墙黛瓦的时候,我们家乡平谷漫山遍野的花摩拳擦掌地要整装待发了!②听,柔软的东风吹起了震天的唢呐,它唤醒了那些在枝头沉睡整整一个冬天。

③于是在北京城东北的方向,一团团或白或粉、或红或紫的祥云腾空而起。

④在平原、在山冈、在湖边、在河畔,一场极为【盛】大的花事开始了!“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当你在如潮的小金山桃花海中穿行的时候,一股股难以摹状、难以言说的情感在心头剧烈地腾挪翻转着。

那一朵朵淡雅精致的花,也许是从两千多年前《诗经》的四字方阵中采摘来的;那一簇簇虬劲有力的枝,也许是从一千多年前《全唐诗》抑扬顿挫的平仄中嫁接来的;那一株株参差错落的树,也许是从三百多年前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中移植来的……其实当桃花还在睡梦中呓语的时候,北寨的杏花就早已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了。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它就那般在巷陌村落间浅浅地笑着,就那般在山谷溪涧中款款地行走着。

它儒雅,因为;它慈悲,因为;它吉祥,因为。

它从远古洪荒中走来,不浓不烈;它从岁月深处走来,不悲不喜。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内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冈(gāng)“盛”字的第5笔是:丶B. 山冈(gāng)“盛”字的第5笔是:丿C. 山冈(gǎng)“盛”字的第5笔是:丶D.山冈(gǎng)“盛”字的第5笔是:丿(2)第一段文字中第一句话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

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3分)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修改:(3)根据语意,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它曾经在唐朝新科进士游宴的杏园里驻足【乙】它曾经在三国时董奉行医的杏林间停留【丙】它曾经在孔夫子讲学的杏坛旁伫立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丙】【甲】【乙】D. 【丙】【乙】【甲】2.书法小组的同学们为大家准备了四幅有关桃花的书法作品。

北京市平谷区(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平谷区(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平谷区(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的作者是艾青,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B.《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

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轩榭.(xiè)琼.楼玉宇蓦.然(mò)不可思议.B.桑梓.(zǐ)叱咤.风云瞥.见(piē)坦荡如砥.C.穿凿.(zuò)自出心.裁拮据.(jū)余音绕粱.D.喟.叹(kuì)钟灵毓.秀狡黠.(xiá)抑扬顿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

B.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正能量。

C.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D.《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火眼金睛,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大英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某些出版社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口味,致使某些出版物产生恶劣的社会效应。

B.武汉市政府正着手实行和建立积极的长效激励机制,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逐步升级。

C.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电子商务的无所不至,使偏僻的山村也有了搭乘发展快车的可能。

D.辛亥革命博物馆,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