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9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1

上海市黄浦区2019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1
上海市黄浦区2019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1

---------------------------------------------------------------最新资料推荐------------------------------------------------------ 上海市黄浦区2019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阅读能力一、文言文(42 分) (一) 默写(18 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2.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 ) 3.,小桥流水

人家。

(《天净沙. 秋思》 ) 4.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 元夕》 ) 5.,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论语. 公冶长》 ) 6.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 ) (二)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78 题(4 分)

四块玉. 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

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7.斜在曲中的意思

是。

(2 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心难舍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B.杨花雪指像杨花一样的雪。

C.人去也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的叹息。

1 / 11

D.这首小令以景衬情,化情入景,语意晓畅。

(三) 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8 分) 狼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作家。

(2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

---------------------------------------------------------------最新资料推荐------------------------------------------------------ 含义。

(3 分)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山间四季景色变幻而多美。

B.人们、太守、山林和禽鸟一起欢乐。

C.太守酒醒之后用文章叙述了这些事情。

D.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

(四) 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2 分) 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

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

即谓妇曰:

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

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注释】①失辔:

抓不住马缰绳。

12.解释上文中加点词。

(4 分) (1) 其父更.娶( ) (2) 母

3 / 11

去.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今你欺负我,让我儿受冻 B.如今你欺负我,我儿心寒 C.现在你欺骗我,让我儿受寒 D.现在你欺骗我,我儿心寒14.子骞失辔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15.本文表现了子骞的品质。

(3 分) 二、现代文(48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20 分) 请珍视我们的汉字许民彤①一则文化报道写道:您还能熟练默写出罄竹难书、鳞次栉比、沆瀣一气、鳏寡孤独这些成语吗?如今,编辑手机短信、在电脑上打字正在取代汉字复杂的书写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当自己需要写几个字时,竟不知从何下笔②据调查,近 43%的人基本全用电脑写字。

人们眼中的文字工作者正在疏远手写文字,网络写手和 80 后作家自不用说,在高校,几乎所有老师都是利用电脑撰写论文。

上班族的日常工作就是,打开电脑,登录 MSN、收发邮件,办公中的多数事情都可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解决,需要手写的时候已越来越少。

现在,对中小学生来说,字帖学习书写汉字早已让位于奥数、英语的补习课程。

大洋网的调查表明,高达 80%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更有近 50%的人承认有些字怎么也想不起来。

---------------------------------------------------------------最新资料推荐------------------------------------------------------ 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机构的调查表明 83%的人曾经提笔忘字。

③很多不同阶层的人,正在面临着提笔忘字或者患上电脑失写症的困惑,遗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艺术。

但是,不少的人尤其是网络青年,对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却是得心应手。

偶稀饭你酱紫的人,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或许再熟悉不过,而大部分年纪稍大些的人,恐怕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这句网络语言翻译过来就是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

这种用法在网络上早已流行多年,但这只是目前汉语、汉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一次全国性的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座谈会上,有关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重点指出了目前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国网络语言雷泛滥、汉字书写为吸引眼球求奇求怪的种种现象④今天,我们提笔忘字、患上电脑失写症,网络语言泛滥,或者是汉字被肆意错改、错用,乃至用许多符号来代替汉文字的使用,是否说明我们的语言发展已经进入了技术的时代?对此,甚至有人忧虑中国汉字有可能遭到信息化技术的全方位屏蔽的危险。

技术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学使用能力呈现几乎是一种趋势。

当代社会中文混乱的一种现象,就是当代人语言和词汇日益

5 / 11

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今天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的现实,我们正在陷入过度的精神贫困。

⑤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我们所创造的汉字。

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因为我们优美的汉字,我们成为了诗歌的大国,成为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的大国。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我们的汉字! 16.第①段划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它正确的书写是 (2 分) 17.第③段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8.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分) 19.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恰当的位置是是( ) (3 分) 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曾经指出: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记载着中国文化的变迁,中国人的一切情感,都藏匿在小小的方块字中,如今却在电脑和手机的冲击下面临危机,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取代,当写日记变为写博客长此以往,汉字会消亡吗? A.①②之间 B. ③④之间 C. ④⑤之间 D. ⑤之后 20.第四段空格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组是(6 分) A.老化贫乏 B. 老化贫困

---------------------------------------------------------------最新资料推荐------------------------------------------------------ C. 退化贫困 D. 退化贫乏 (二) 阅读下文,完成2126 题(28 分) 寻找失落的古都吴作望①1871 年 9 月,太阳像火盆一样烤着南部非洲,在通往马绍那的漫漫荒原上,一个面色憔悴;背着沉重行囊的年轻人,顶着烈日孤独而吃力地前行,几只灰色的秃鹫不时地在他头顶盘旋。

②这个年轻的探险家叫莫克,来自德国。

莫克不同于其他探险家的是,别的探险家来非洲是为了发财,攫取黄金和钻石;而他只有一个目的,填补欧洲人所绘制的这片大陆地图上的空白,因为当时在欧洲人眼中,非洲是片黑暗的大陆,非洲人是原始的、愚昧尚未开化的民族,不可能创造什么辉煌文明的古都③莫克很小的时候,常听当海员出身的父亲谈到非洲,他就下决心长大后到非洲探险,要找到《圣经》中所说的盛产黄金和宝石的俄斐。

让那一段失落的文明历史像袅袅青烟重新在非洲大地升起。

重现这片大陆过去的灿烂辉煌。

④1869 年,也就是莫克 27 岁这年,他孑然一身踏上非洲探险之旅。

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尽管热带森林留下他的足迹,猎刀屡次逼退袭向他的野兽,遭到过毒蛇咬伤,也患过可怕的疟疾,莫克都挺过来了,但令他沮丧的是,始终没有找到梦萦中的那座文明古都,甚至连一块残片都没有找到。

7 / 11

⑤这天,烈日下人迹罕至的荒原似乎走不到头,裸露的岩石随处可见。

到了中午时分,莫克感到饥肠辘辘,四周也找不到水,他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携带的指南针告诉他,此刻折而向南,几日之后就可以搭上回德国的商船;如果继续向西,他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极可能成为头顶盘旋的秃鹫口中的美食。

⑥附近有一棵粗矮的树,莫克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棵野生的油梨树。

枝叶下垂的地方,挂着一枚不大的青果。

莫克喜出望外,伸手摘下欲解饥渴时,忽然发现,这棵树并不是孤独的,它的周围有许多被风沙掩埋的腐烂树桩,一直延伸到荒无人烟的深处。

显然很早以前这地方并不贫瘠,至少有人居住,还有果园。

莫克又看着手中的青果,这分明是一枚希望之果啊!是上帝特意赐予不畏艰辛困苦者的,继续前行,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和惊喜。

⑦莫克忘记了饥渴和劳累,烈日之下又迈开了坚定的脚步。

⑧果然,沿途上他看到越来越多的果树,景色越来越美丽。

落日时分,他看到一个欢乐的游牧部落,晚上住在一个老牧羊人家里。

正是在这位老牧人的帮忙下,又几经周折,莫克找到了非洲失落千年的文明古都遗址、《圣经》所记载的黄金之城俄斐!⑨年

---------------------------------------------------------------最新资料推荐------------------------------------------------------

轻探险家莫克的发现震惊世界,以后的津巴布韦,也就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

21 .第1段画线句的修辞手法是,其表

达效果是。

(3 分) 22.第5-7 段写莫克探险心理从失去勇气

变化的过程。

( 4 分)23.简述5段莫克所遇到的困

(3 分) 24.莫克非洲探险只有一个目的:

(1),第 7 段写莫

克又迈开了坚定的脚步原因是(2)。

(6 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分) A.具体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国家的精神。

B.记叙了莫克寻找失落古都的过程,赞美他不畏惧艰难

险阻的精神。

C.抒发了作者对莫克以探险发现失落古都为唯一目的的敬

佩之情。

D.说明探险家莫克非洲探险价值之大,足以震惊世界。

26.作者写莫克探险为什么还要写到他小时候以及 27 岁这年

9 / 11

的事情?结合全文,从内容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80 字左右。

(8 分)

三、写作(60 分) 27.题目:

难忘的掌声(600 字左右)要求:

(1)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 不得抄袭。

黄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

答案一、文言文(一) (18 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尘

暗旧貂裘 3.枯藤老树昏鸦 4.人约黄昏后 5.敏

而好学 6.一碧万顷(二)(4 分) 7.此处指溪流拐

弯(2 分) 8. B(2 分) (三)(8 分) 9.醉翁亭记北

宋(2 分) 10.(3 分)不知道太守是把能使人们快乐作为快乐

的啊。

11.(3 分)D (四)(12 分) 12.再离开(4 分)

13.C(3 分) 14.寒,衣甚单(2 分) 15.爱护兄弟顾全大局(3

分)二、现代文(一) (20 分) 16.竞竞(2 分) 17.出

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3 分) 18.例证法举网络流行语偶稀饭

你酱紫的人为例,具体论证了许多年轻人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大

部分年纪稍大些的人却无法明白其意思。

汉字的书写方式和书写艺术被很多不同阶层的人遗忘,而网

络汉语言使用求奇求怪的种种现象泛滥(8 分) 19.C(3

分)20. D(4 分) (二) (28 分) 21.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

---------------------------------------------------------------最新资料推荐------------------------------------------------------ 太阳的火辣(3 分) 22.惊喜坚定信心(4 分) 23.在烈日下人迹罕至的荒原继续前行,他将陷入断粮断水的地步。

(3 分) 24. (1)他下决心寻找非洲失落的辉煌文明古都(2)-棵野生的油梨树和许多被风沙掩埋的腐烂树桩给了他探险成功的希望。

(6 分) 25.B(4 分) 26.要点提示:

作者写莫克探险还要写到他小时候以及 27 岁这年的事,文章叙述暂时中断,对莫克整个探险活动作必要的铺垫和补充,使得莫克的形象更鲜明,故事主旨更明确。

(8 分)三、作文 27.写作(60 分) 参考 2019 中考写作评分标准

11 / 11

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内文言文 浦东: 一、文言文(39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5分) 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2分)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8.(1)(2分)范仲淹(1分)醉翁亭记(提示:错1字扣1分) (2)(3分)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关键词:求、之、为) 9.(3分)C 宝山: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除本文外,我们学过作者贬谪永州时写过的一篇文章,篇名为《》;还学过他写的一篇寓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D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4.虎见之,___________,以为神……。(《黔之驴》) 5.……亭亭净植,_ _________。(《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词中“封侯”指的是,“匹马”强调的是(2分) 7.下列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两句表明诗人只身远离家乡奔赴抗金前线。 B.“关河”两句强调当年所作所为如今只能梦里见到。 C.“胡未灭”三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D.最后三句“天山”和“沧洲”对比,表明志向未变。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核舟记(节选) ①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③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8.选文的作者是明朝的(人名)。选文的文体是。(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9学年度黄浦区第一学期10月月考 七年级语文学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答题时请不要使用铅笔、红笔以及涂改工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 一、名句默写(10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春》 2.,洪波涌起。《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次北固山下》 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_ ___。 二、基础知识与运用(4分) 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憔悴郎润 B.抖擞花枝召展 C.澄清静谧 D.决别翻来覆去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选项中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3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 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虽然是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的石子。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指的是_ _。(2分) 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 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汇编答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 答案(运用汇编. 虹口区:11.综合运用(三分)

的读书活动,“班班有书声”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班委会建 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请你来完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识竞赛题,成。《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24. 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称八俊,威震九C 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州: B A 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 B.刘表 C.袁绍

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C) A.施耐庵 B.吴敬梓 C.郑燮 D.蒲松龄 (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D) A.《煮酒论英雄》 B.《范进中举》 C.《明湖居听书》 D.《白洋潮》 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挑着一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走得肚中饥饿,午时分, 4‘三碗不过岗'。”(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分)“三碗不过岗”是绝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妙的广告词。

答两点:)既劝诫常人(2(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4分))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3〈嘉定区: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

号”线将联通于上海迪斯尼乐材料一:上海地铁“11园与江苏花桥,是上海目前运营里程最长、站点最多,也是一条独具特色旅游观光速度最快的单一地铁线路,线,仅嘉定段就精彩纷呈。. 号”线采用英语、普通话报站,11材料二:上海地铁“班里的同学展开了热烈也许将来还要用上海话报站呢,的讨论。用国际友人频繁光顾,慧慧:上海是国际大都市,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与答案

宝山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不见去年人,。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则吾斯役之不幸,。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这首诗选自《》(书名),作者字。(2分)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青山”写出了送友人时所见周围景色。 B.“孤蓬”表达了友人远行后的孤单无依。 C.“浮云”喻指友人的未来生活行踪不定。 D.“班马鸣”暗指友人难以割舍这段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2分) 9.晏子一番话的主要目的,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告诉楚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客观现象。 B.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产生的原因。 C.巧妙回敬了楚王的侮辱。 D.智慧化解了楚王的困惑。 10.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①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②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③不知卿,卿之遭遇④,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

上海市黄浦区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名句默写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__________________。《春》 (2)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憔悴郎润B.抖擞花枝召展 C.澄清静谧D.决别翻来覆去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指的是 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2016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青山绿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5分) 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2分)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2分) ——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徐汇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3.,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4.,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5.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宋孝宗时,张子韶在讲筵。上尝问曰:“何以见教?”张曰:“臣安敢当.见教之语?抑不知陛下临朝对群臣时,如何存心?”上曰:“以至诚。”又曰:“入而对宦官、嫔御如何?”曰:“亦至诚。”又曰:“无所接对静处时,如何?”上迟疑未应。子韶曰:“只这迟疑,已自

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标准答案)A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2.,决眦入归鸟。(《望岳》) 3.,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4.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 5.,盖以诱敌。(《狼》)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诗中“悦”和“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悦服空灵 B.悦耳空明 C.愉悦空明 D.愉悦空灵 7.诗人借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氛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作家(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10.下列对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过早成才,后劲不足。 B. 过于骄傲,江郎才尽。 C. 乡人追捧,金钱利诱。 D. 父不使学,止步不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永州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柳宗元《哀溺文》)【注】①氓:民,百姓。②绝:横渡。③济:渡至中途。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何不去.之() (2)有顷,益.怠()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B.你游泳是最好的,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呢? C.你游泳是最好的,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D.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呢? 13.“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惜金如命 B.不要学会变通 C.不要被钱所累 D.要珍惜生命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13题;共90分) 1. (2分) (2017七上·盘锦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酝酿(niàng)羞怯(què)着落(zhuò)卖弄(lóng) B . 粗犷(kuàng)莅临(lì)棱镜(léng)憔悴(cuì) C . 分歧(qí)流转(zhuùn)倜傥(tì)搓捻(cuō) D . 殉职(xùn)坍塌(tān)晕眩(xuàn)蜷伏(quán)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腻繁疑惑造化揣摩 B . 羡慕自曝自弃领略笑吟吟 C . 虚里橄榄闺阁穿凿 D . 翡翠画缯翻腾精血诚聚 3. (2分)画线成语不含贬义的是() A . 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B . 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吗? C . 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 D . 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4. (2分) (2017七下·江都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B .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 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 D . 《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5. (2分)(2015·恩施) 阅读下面名著导读文字,完成小题。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的命运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沉默寡言凌乱见异思迁怅然 B. 畏罪潜逃蜷伏大相径庭虐待 C. 骇人听闻驰骋随声附和帐蓬 D. 灵机一动蓬勃杞人忧天庇护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骄傲自满对我们自身来讲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亲手挖掘的。 B. 他们这一举措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所以其他单位也纷纷效尤。 C. 表现在作品里,歌颂的是人民,诽谤的是鬼子、汉奸和地主。 D. 世界各个足球队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 3.下面哪部作品不是安徒生的作品?() A. 《海的女儿》 B. 《灰姑娘》 C. 《丑小鸭》 D. 《拇指姑娘》 4.阅读《西游记》后,请找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悟空是向灵吉菩萨借来定风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B. 在女儿国与妖精打斗时,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被蜘蛛精蛰伤。 C. 车迟国是个敬道灭僧的国家。 D. 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抓唐僧师徒目的是吃唐僧肉,然后自己去西天取经。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5.默写填空,完成小题 (1)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秋词(其一)》 (3)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潼关》 (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夜雨寄北》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3分) 6.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的“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用诗中词语回答);尾联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上海市2016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闵行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看沙鸥舞再三,。(《水仙子·咏江南》) 2. ,千里暮云平。(《观猎》) 3. ,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4.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 ,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最是不济.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老吏史苦之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年不识愁滋味”说明少时的幼稚无知和天真。 B.“爱上层楼”叠用表现了少年活泼、顽皮的特点。 C.“识尽”写出词人阅尽人间艰辛,饱尝忧患苦难。 D.“却道”句突出了词人心头难以摆脱的沉重抑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 A.孟子的三问语气虽十分平淡,但都能引人深思,其气势咄咄逼人。 B.“顾左右而言他”写出齐宣王毫无退路的尴尬和胸无城府的可爱。 C.孟子站在齐王面前与他对话,其实就是在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②。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③噆④肢,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①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②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③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④噆(zǎn):叮,咬。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殖五谷,生.鱼鸟()(2)人取.可食者食之() 12.“食客千人”“众客和之”从侧面反映出齐田氏是一个的人。文中他的观点被鲍氏之子反驳。(用自己的语言回答)(4分) 13.下列语句中最能反映鲍氏之子观点的一项是(4分) A.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B.类无贵贱……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C.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D.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人类天生是跑步的动物 ①我们一直认为,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来,膝盖和双脚就承受了身体巨大的负荷,而跑步无疑加重了这一负荷。事实证明,80%的跑步者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因此,,尤其是长距离耐力跑更是会对膝盖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 ②然而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跑步损伤的情况恰恰是在高科技的跑步鞋出现之后才逐渐多起来的。因为运动鞋根本不会降低受伤的几率,反而阻碍了双脚在跑步时的感觉,导致我们采取了错误的跑步姿势。几百万年来,人类都是赤脚跑步,后来也只穿着鞋底很薄的普通鞋跑步。这样,我们跑步时根本无法让脚跟先着地,因为太痛了。我们会前脚着地、缩小步幅、提高迈步的频率。这才是正确的跑步姿势。 ③科学家发现,只要跑步姿势正确,人类的身体天生就是一部跑步机器。人类的头部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卷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 2.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4. ,千里暮云平。(《观猎》) 5.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完成第6—7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两首诗中,表达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诗句分别是:和(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是诗人即景抒情的佳作。 B.两首诗都是诗人老当益壮的抒怀。 C.《观沧海》是诗人得胜归来时所作。 D.《望岳》是诗人名落孙山出游时所作。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

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姓名)。(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关于“狼黠”的表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两狼一路紧随,让屠夫产生紧张心理。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两狼分工明确,紧跟屠夫,不放弃。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离去,剩下一狼仍拦在屠夫前面。 D.“一狼洞其中”:佯作离去的狼与假寐之狼配合,想从后方攻击屠夫。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①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③,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④,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辄以施人。 【注】①推:让出。②辟:征召。③遣送丰丽:陪嫁很丰厚。④薄笨车:是指一种制作粗简而行驶不快的车子。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非其力不食()(2)举秀才()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语言消亡最快的地区 ①地球上有些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和地球上有些物种一样,人类语言也正面临日渐消亡的危险。 ②据统计,一万年前,世界上已知的语言可能有两万多种,但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不到7000种了,而且正在以比物种灭绝还要快速度消亡,差不多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宣告“死亡”。预计到2100年,很可能又会有一半的语言消亡。很多濒危语言往往是随着最后使用者的过世而消失的。例如美国阿拉斯加的埃雅克语,当最后一名埃雅克语使用者在2008年去世后,这种语言消失了;土耳其尤比克语的最后一位流利使用者死于1992年。 ③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一些优势语言,如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中国普通话等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在贸易活动中,经济强势的一方通常会吸引经济弱势的一方更多地使用自己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学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枕中云气千峰近,。 (《宿甘露寺僧舍》) 2. ,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3.,莫言迁客似沙沉。 (《浪淘沙(其八)》) 4.中庭地白树栖鸦,。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7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本篇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人名),“子云亭”中“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人名)。(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田子为相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归休:休假回家。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田子愧惭,走.出()⑵说.其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为.相三年,不食.乎? 11.阅读全文,你认为田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2分)

2017年上海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38分) (一)默写(15分) 1、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 2、,雪尽马蹄轻。(《观猎》) 3、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4、,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挥手自兹去,。(《送友人》) (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以上两首诗(曲),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7、下列对两首诗(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本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派古文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风........皆云满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 B.文中“若摴蒱”、“若偻”以小喻大,突出了泰山的雄伟。 C.作者“回视日观以西峰”的视角是由近向远的平视。 D.整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长宁区 白雪的墓园(节选) 迟子建 ①父亲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父亲没能挺过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母亲躺在她的屋子里,炕很暖和,但我知道她没有睡着。她还不到五十岁,全家最痛苦的莫过于她了,可她并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大放悲声。她很少哭,有时哭也是无声的,这种沉重的不愿外露的哀思,使我们害怕担忧。 ②我站在火炉前茫然若失。我的心很空,眼前总是闪现出山上墓国的情景,现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国。这时我突然听见母亲的房门响动的声音,接着我听见弟弟扔炉钩子的声音,他似乎是追着母亲出去了。他怕她想不开,我们都怕这样,所以母亲一出门总得有人装作无意地出去跟踪。我的心绞了一下,火苗旺盛得不住地舔着炉盖,使炉盖微微颤动,炉盖被烧红的面积越来越大了,好像炉子在不停地喝酒,渐渐地醉了似的。 ③不一会儿,弟弟推门回来了,他神色有些喜悦,神秘地走过来对我说:“咱妈想过年了,她去仓房里收拾过年用的东西。”我如释重负。果然,母亲很快从门外走进来,她的一只手里提着袋面粉,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捆被冻得又白又直的生葱,她把它们放在锅台前,一副要大大忙年的姿态。 ④母亲一旦活起来,我们也就跟着活起来了。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时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我总觉得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真会找地方。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我确信他如今qīxī在母亲的眼睛里。 ⑤再有两天就是年三十,我们要依照风俗去山上请父亲回家过年。一大早,母亲就起来忙着煎鱼、炒鸡丝和摊鸡蛋,她做这些都是上坟用的。我们将要出发的时候,母亲突然说:“让我也去吧。”母亲垂下手,征求我们的意见。姐姐说:“你别去了,我们去就行了。”“可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母亲很有些委屈地说。“可你一去又得哭了。”姐姐直率地说。“我保证不哭。”母亲几乎是有些流露出女孩子气了,她飞快地摘掉围裙,冲进里屋去找围巾和手套。我们姐弟三人趁她还没出来就先溜出家门。我们像小偷一样飞速地沿着窄巷子东拐西拐地蹿上公路,很快就把母亲甩掉了。她不知道父亲墓园的确切位置,当她发现我们是故意摆脱她之后,就没有再追赶我们。 ⑥初一的时候天忽然下起漫无边际的大雪。早晨我突然发现母亲不在房间里,她的房间收拾得十分干净。我的心沉了一下,就在我们打算去寻找时,母亲突然推门而入了。她一定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 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一狼洞其中,。(《狼》)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 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4分)

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4)(一)默写(10分)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 4.子曰:“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5.得知挚友转学到外地后不太适应,你可以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牵挂与关切之情。 (二)基础积累(4)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也许你的话很有道理,但如此咄咄逼人,总是令人很不舒服。 B. 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人声鼎沸。 C. 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D. 烟花在寂静的夜空绚丽绽放,璀璨夺目如玉树琼花,美不胜收。 7.选出下列词语全部是敬辞的一项()(2分) A.令堂惠赠愚见垂念 B.尊君家严高就见教 C.贤侄奉陪劳驾赐复 D.贵庚舍妹拙著赏光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作品,完成第8—9题(3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断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10.A.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游子的悲凉心境吻合。B.“夕阳西下”照应首句中的“昏”字,点明了时间。C.这首小令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远行图。D.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热爱秋景的情怀。 11.(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