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记叙文汇编20篇全(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推荐文档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推荐文档

嘉定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2018一、文言文(40分)(一) 默写(15分)1. 山光悦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3. 欲把西湖比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弦翻塞外声。

5. 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这首词中“沧州”是指 _______________ 之处。

(2分)7. 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词的题目“诉衷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B. 词上下片各有壮志凌云、建功立业两个场景的描写。

C.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 这首词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语言华丽,独具风格。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题(9分)岳阳楼记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作文题汇集及答案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作文题汇集及答案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作文题汇集宝山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进步,就从这里开始要求:(1)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崇明县四、作文(60分)27.题目:风景在路上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奉贤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这不是一件小事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虹口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爱在我身边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黄浦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我的动力之源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嘉定区四写作(60分)25.题目:我明白,这样做得对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金山区四、写作(60分)28.味觉,是人所具有的一种重要的感觉。

很多生活感受,甚至生活经历,都会在味觉上留下记忆。

请以《舌尖上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⑴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⑵不得抄袭。

静安区四、写作(60分)26.題目:打开另一扇门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请不要使用。

②字数600字左右。

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闵行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成长路上,一直有阳光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浦东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慢慢地,学会了欣赏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说明文汇编【闵行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悲伤的裁缝①她做的是服装定制生意,近十年来真的不错,购大套房,开“大奔”,通过自己的手艺跻身于较高的社会阶层。

②她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在店里展示最流行的款式,然后根据客户需要“依葫芦画瓢”,复制服装卖给客户.她有15年的裁缝经验,对各种体形的客户有自己的“心传”.③但是去了一趟上海科技馆后,她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说她在上海科技馆里看到了服装业的未来,也许时间不需太久,像她这样的裁缝会被一种新技术取而代之。

④她很悲伤.⑤这种让裁缝悲伤的新技术叫“全息测量”。

一个人站在测量仪前,几秒钟后可以精准地测量身材,并且可以精准计算出衣服、裤子每个部件的大小.更为令人感叹的是,这台人工智能机器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它可以在几秒钟内给你“制订"出最佳的着装方案,并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给你生产出服装来。

⑥本来,一位出色的裁缝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就是“经验"和“手艺”。

但“经验”在强大的计算机面前显得太渺小了,一个人积累经验,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历练,“阅人无数”.但是机器不需要,只要输入累积下来的数据,几秒钟后,这台机器就具备了人类需要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而且机器的“经验”可以比人类多出成千上万倍。

2018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及试卷汇总4套

2018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及试卷汇总4套

2018年上海初三⼀模语⽂分类汇编及试卷汇总4套四区分类汇编闵⾏-青浦-崇明-杨浦默写2018届闵⾏区⼀模(⼀)默写(15分)1. 僵卧孤村不⾃哀,__________________。

(《⼗⼀⽉四⽇风⾬⼤作》)2. ______________,觉⽆异能者。

(《黔之驴》)3. 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4. 孤村落⽇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5.___________________,溪深⽽鱼肥。

(《醉翁亭记》)(⼀)默写(15分)1.尚思为国戍轮台2.然往来视之3.尘暗旧貂裘4.轻烟⽼树寒鸦5.临溪⽽渔2018届青浦区⼀模(⼀)默写(15分)1.夜来城外⼀尺雪,。

(《卖炭翁》)2.四⾯⽵树环合,,凄神寒⾻…… (《⼩⽯潭记》)3.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但使愿⽆违。

(《归园⽥居》)(⼀)(15分,各3分,添、漏、改、错,扣1分)1.晓驾炭车辗冰辙2.寂寥⽆⼈3.尘暗旧貂裘4.七⼗⽽从⼼所欲5.⾐沾不⾜惜2018届崇明区⼀模(⼀)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四⽇风⾬⼤作》)4.⽆丝⽵之乱⽿,。

(刘禹锡《陋室铭》)5.,佳⽊秀⽽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默写(15分)(每句3分,错字、漏字、添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1.雪尽马蹄轻 2.禅房花⽊深3.僵卧孤村不⾃哀 4.⽆案牍之劳形 5.野芳发⽽幽⾹2018届杨浦区⼀模(⼀)默写(15分)1.当年万⾥觅封侯,。

(《诉衷情》)2.,此⽇中流⾃在⾏。

(《观书有感(其⼆)》)3.,铁马冰河⼊梦来。

(《⼗⼀⽉四⽇风⾬⼤作》)4.⼀狼洞其中,。

(《狼》)5.盖⼀岁之犯死者⼆焉,。

(《捕蛇者说》)(⼀)默写 1-5句(15分每句3分)1.匹马戍梁州2.向来枉费推移⼒3.夜阑卧听风吹⾬4.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 其余则熙熙⽽乐诗歌2018届闵⾏区⼀模(⼆)阅读下⾯的诗,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5.,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理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1页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上海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

上海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

2018年初三一模记叙文汇编宝山区(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叫起立偏要趴下①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令人感到恐怖的,莫过于“叛逆期”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世界上既有的东西,无一不报之以怀疑的态度,为反对而反对,叫起立偏要趴下,恨不得长辈们所说的糖是甜的、盐是成的之类的常识都给出不同的结论。

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就像蝴蝶的成长必须经过破蛹的挣扎一般,这个过程,对挣扎者本人也并非是愉快的②像所有人一样,我也有一个挣扎的叛逆期,不同的是,我的叛逆期比别人要长,也更猛烈一些。

③我记得那是我10岁的某个早晨,母亲像往常一样轻轻拉开房门,撩开蚊帐,在我耳边亲吻了一下,然后小声说:“该起床了!我给你蒸了鸡蛋羹。

”④那天,我没像往常一样忍着,而是借着起床气,一阵闹腾,并最终把那碗鸡蛋羹成功打翻在地。

这一切的前因是我知道,在她看来,这就是一桩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的反叛。

当然我也觉得自己把碗打翻做得有点过分,但是我如果仍像往常一样,当面含笑接碗,转身就倒进泔水桶,对我也是一种煎熬一一那时的鸡蛋并不易得,而“阳奉阴违”,在我的小男子汉词典里与“怯懦”同义。

这两样,都不是我乐意看到的。

⑤这件事令母亲伤心了很久,但至少鸡蛋羹算是永远退出了我的生活。

⑥我的第二次剧烈反叛,发生在3年后与父母的三峡之旅途中。

我们在从歌乐山下山途中,为走哪条路能更快地到达公交车站发生了分歧。

父亲认为应该原路返回,而我认为应该从旁边一条铁路隧道穿出去,父亲没听我的,而且给我所认定的最优路线送上了“你懂个屁”几个字,再没有比这更让人生气的了,我一怒之下头也不回地冲向铁路隧道,冲父亲甩出了一句“你不走我走,错了也不用你管!”⑦我脑中设想了两个结局。

一个是父母在我的胁迫之下,也追上来和我一起走隧道;另一个结果是我飞快地从随道里穿出,抢先到达公交站,得意地以优胜者的姿态傲视他们汗流浃背的蹒跚身影。

⑧但遗憾的是,这两个结局都没有出现,我冲进隧道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一一前面黑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尽头,但为了甩给父亲的那句话,我憋了一口气往前狂奔,身后的洞口由大到小,直至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然后终归于无,而面前始终只有一眼望不到底的黑,没有尽头的黑让我万分恐惧,我恐惧突然疾驰而来的火车,恐惧黑暗中蹲着坏人,更恐惧比坏人恐怖1000倍的别的意想不到的什么东西。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白雪的墓园(节选)迟子建①父亲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

父亲没能挺过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

母亲躺在她的屋子里,炕很暖和,但我知道她没有睡着。

她还不到五十岁,全家最痛苦的莫过于她了,可她并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大放悲声。

她很少哭,有时哭也是无声的,这种沉重的不愿外露的哀思,使我们害怕担忧。

②我站在火炉前茫然若失。

我的心很空,眼前总是闪现出山上墓国的情景,现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国。

这时我突然听见母亲的房门响动的声音,接着我听见弟弟扔炉钩子的声音,他似乎是追着母亲出去了。

他怕她想不开,我们都怕这样,所以母亲一出门总得有人装作无意地出去跟踪。

我的心绞了一下,火苗旺盛得不住地舔着炉盖,使炉盖微微颤动,炉盖被烧红的面积越来越大了,好像炉子在不停地喝酒,渐渐地醉了似的。

③不一会儿,弟弟推门回来了,他神色有些喜悦,神秘地走过来对我说:“咱妈想过年了,她去仓房里收拾过年用的东西。

”我如释重负。

果然,母亲很快从门外走进来,她的一只手里提着袋面粉,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捆被冻得又白又直的生葱,她把它们放在锅台前,一副要大大忙年的姿态。

④母亲一旦活起来,我们也就跟着活起来了。

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时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

我总觉得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真会找地方。

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我确信他如今qīxī在母亲的眼睛里。

⑤再有两天就是年三十,我们要依照风俗去山上请父亲回家过年。

一大早,母亲就起来忙着煎鱼、炒鸡丝和摊鸡蛋,她做这些都是上坟用的。

我们将要出发的时候,母亲突然说:“让我也去吧。

”母亲垂下手,征求我们的意见。

姐姐说:“你别去了,我们去就行了。

”“可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母亲很有些委屈地说。

“可你一去又得哭了。

”姐姐直率地说。

“我保证不哭。

”母亲几乎是有些流露出女孩子气了,她飞快地摘掉围裙,冲进里屋去找围巾和手套。

我们姐弟三人趁她还没出来就先溜出家门。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DA.第②段先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再过渡到开始讨论“览物之情”。

B.文章以“览物之情”贯穿全文,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的“情”。

C.第③④两段传达出景与情互相交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D.第⑤段侧面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来⑤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传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③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

④殆:副词,大概,恐怕。

⑤莱侯:莱是古国名,在现山东省境内,莱侯即莱国的诸侯。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1)莱侯来伐.()(2)会.纣之乱而周初定()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姜太公听了以后,夜里拿着衣服上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B.姜太公听了这话,穿上夜行衣就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C.姜太公听了以后,穿上夜行衣就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D.姜太公听了这话,穿上衣服连夜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13.从选文第一段可见,吕尚具有的品质;从选文第二段可见,吕尚又具有的能力。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多点“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情怀李思辉①几天前,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揭晓。

在随后的上海国际儿童书展上,一些儿童文学家和观众探讨当代儿童文学,已故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情怀成为讨论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模质量测试A卷两个人的车站①刘老师几次跑到镇上去,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反复陈述的恳求只有一个——继续保留山坳里的小学。

尽管,学校只有他一名民办教师,还有那个名字叫孙龙,正在读四年级的学生。

②其实,刘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太差。

两间破败的石屋教室透风漏雨,屋前不大一块空地坑坑洼洼,天一下雨便泥泞不堪,书桌、教具破旧匮乏,都是他或维修或仿制,自力更生才勉强维持着。

如果只是硬件上的缺陷,还可以克服,关键是近些年来,村里的学龄儿童一个个被打工的父母带去外地,生源严重不足,上级也只能做出撤并小学的决定。

③刘老师的努力没有收到效果,学校真的保不住了。

走在回村的路上,他的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几次就要落了下来。

可他知道那不行,因为回去还要面对孙龙。

④不出所料,孙龙听后立即大哭起来。

刘老师伸出手,轻轻替孩子擦去泪水,说:“你爸你妈都不在身边,奶奶年纪太大腿脚不便,今后每天上下学,就由老师骑摩托车送你。

”至于接送的地点,他说也已经想好了,定在镇子西头大坡上,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下。

⑤孙龙一边哭,一边怯生生地问:“那您今后干什么?每天接我、送我,得耽误多少时间啊!”⑥刘老师摇摇头苦笑:“反正我一时也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念书。

”⑦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一所山坳里的小学,却多出来一个特殊的车站.....。

这个车站,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位年近五旬的司机,以及一个不满十岁的小乘客。

⑧转入中心小学,孙龙常常显得心不在焉。

一次数学课上,他双眼盯着教室外面大树上的鸟窝发呆,突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而且是一道很难的计算题。

新同学们窃窃私语,以为这个山里来的孩子非要挨罚不可。

可谁知他挠挠后脑勺,想了想,居然答对了。

⑨期中考试孙龙在全班名列前茅,引得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

大家所不知的是,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

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

⑩孙龙为刘老师忿忿不平。

“老师,您教书比别人一点不差,呵呵地笑:“年龄大了,也不想再去费劲考教师资格证书。

”⑪每天黄昏降临之前,刘老师都会提前赶到大柳树下,蹲在地上一颗接一颗地吸烟,将目光投向孙龙走过来的方向。

那个本就不大的人影起初只是很小的一个黑点,随着黑点变得越来越大,他的眼睛会眯缝起来,仿佛在欣赏自己的杰作。

最后,孩子离自己只剩十几米了,他把烟凑到嘴边紧吸几口,烟头扔到地上踩碾两脚,接着开始发动摩托车,迎上前去。

⑫一日,孙龙把自己有一位特殊老师,以及两个人的车站的秘密告诉了学校。

校方闻之大受感动,将刘老师的事迹层层上报,于是,他被请进校门做了一场报告。

那天,在报告的最后,刘老师忍不住老生常谈,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

他说村里来年又要有几个学龄儿童,自己这辆破摩托车,实在载不了四、五个孩子……1.第⑩段的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句号)B. :(冒号)C. ,(逗号)D. ;(分号)2.第⑦段中说“特殊的车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 按照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完成下面填空。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龙“告密”,刘老师要求保留山坳里的学校4.下列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旨在揭示山区教育落后、办学艰难而无力改善的心酸现状。

B.“学校办学条件差”除教室破漏、书桌破旧匮乏,还有生源少。

C.孙龙的“心不在焉”是因为他内心十分怀念山坳里的小学生活。

D.“欣赏自己的杰作”写出刘老师为成功地教育了孙龙感到得意。

5. 结合文中任意两处语句,简要分析刘老师的形象。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分)C2.(3分)它根本不是车站,只是刘老师和孙龙两个人约好的接送地点,但每天都准时准点,如同“车站”;“车站”里始终只有一老一少,一辆破旧的摩托3.(6分)⑴学校被撤⑵建立特殊车站⑶孙龙学习名列前茅4.(3分)B(3分) D(2分) C(1分)5.(5分)(结合文中两处语句,2分;分析刘老师的形象,3分)示例1:第①段写刘老师尽管是一名民办教师,几次跑到镇上去,反复恳求保留山坳里的小学,结尾再次写刘老师在受邀作报告的最后,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

由此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位心系山区教育,热爱孩子、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好老师。

示例2:学校被撤后,刘老师在回村的路上,“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几次就要落了下来。

可他知道那不行,因为回去还要面对孙龙。

”和孙龙讲定,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第⑥段写道:“反正我一时也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念书。

”写出了刘老师一心为了孩子,热爱孩子,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给予他们热忱和帮助。

示例3:第⑨段写道:“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

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

”表现了刘老师做事负责认真、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二、一模质量测试B卷我的好弟弟①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

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五毛钱。

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要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

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就两个人一起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你打我吧。

”父亲手里的竹竿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

②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着满是伤痕的弟弟。

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

半夜里,我突然嚎啕大哭。

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已挨完打了。

”我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

事过许多年,弟弟替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③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④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俩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地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的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

”父亲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就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弟俩供出来。

”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

我对弟弟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

”弟弟看着我,不说话。

没有想到第二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走了。

在我枕枕边留下一张纸条:“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

”我趴在炕上失声痛哭……⑤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⑥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

一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

”怎么会有老乡找我呢?我走出去,远远看见弟弟,他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

我说:“你怎么和我的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他笑着说:“你看我穿成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

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是我弟,这辈子不管你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了一个。

”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

⑦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⑧我第一次与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

男朋友走了以后我问母亲:“妈,咋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我走进弟弟的小屋,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

他笑着说,你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

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疼”?他说:“不疼。

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

⑨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⑩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丈夫升任厂里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修理部。

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名修理工。

一次弟弟修理电线,摔下来住进了医院。

我和丈夫去看他。

我抚着他打着石膏的脚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

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么不替我姐夫着想呢?他刚上任不久,给他造成啥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

⑪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1.把第⑥段画线句改成陈述句:。

(2分)2.根据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8分)3.第⑧段中,弟弟“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的原因是。

(3分)4.对“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等5句独立成段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序叙述了事情发生的时间。

B.表明弟弟的年龄比我小三岁。

C.文章前后照应,结构整齐。

D.表明故事发展以时间为序。

5.文中在记叙弟弟感人行为的同时,都描写了“我”(或“丈夫”)的反应,请找出其中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分)你同学要笑话你的。

(没有句号扣1分)2.(8分,每空2分)(1)“我”考上大学,弟弟停学出去打工,为“我”筹钱供“我”读书(2)怕别人笑话“我”,弟弟自称是老乡到大学看“我”,送“我”蝴蝶发夹(3)为姐夫着想,弟弟到工厂不当干部而当修理工,被电击住院;(4)为了亲人,乐于奉献自己(宁愿自己吃苦)的高尚无私3.(3分)不愿意把他打工时受的苦说出来,怕姐姐听了后难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