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预测分析及范文示例不忘初心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解析与优秀范文

•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 无论何种体式,都要求有读者意识。
•
该题延续了2017年全国I卷的优点,又有
创新。内容上突出了时代特点,又避免猜题;
尽管限制点较多,增大了写作难度,但能真正
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且能有效地避免套作、
抄袭。给命题考点赞!
•
写作本题,应重点分析其限制性,这是
• 4、情境指令角度
• 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
• 将你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想象它装进 “时光瓶”,待到2035年开启。时间跨度35年, 又必须注意立足点正是此时此刻的考场,应 关注昨天、今天和明天。
• 5、对象指令角度
•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 2035年那些18岁的一代人,注意,这代人 也有“际遇和机遇、使命和挑战”。
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
• 亲爱的成人们:
•
你们好!我是来自2018年的一个成年人,这封信写给在2035年刚成年的
你们。成年人们,是对你们最恰当的称谓,是对你们的认可,更是对你们的
期望,同时,我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发出号召,希望2018年成年的我和
2035年成年的你们,都可以在我们的时代,与中国一起同行、成长,和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
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
差万别。
•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
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
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
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预测分析及范文示例

不忘初心主题词初心梦想新时代责任与担当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初心”,《三字经》解释为“性本善”,《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孟子》则认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道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留住初心,已成为一种追求。
然而,生活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初心只是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也有人认为,忘掉初心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时放下初心,根据形势作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反倒是对初心最好的坚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让我们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一起迎来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时代。
初心筑牢理想信念、精神力量,使命决定目标任务、方法路径。
如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那么生活在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更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在新的历史进程中续写奋斗的篇章、前进的史诗、奉献的壮歌。
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这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十年寒窗,考上大学之后同学们将迎来崭新的人生阶段,这是中学阶段的梦想。
而在这个最后阶段,我们一定不能淡忘了初衷,忘记自己的梦想和模板,否则必将无力前行。
对于未来而言,今天永远都是过程,明天就在前方。
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在这个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只要坚持过去,结果必定不负所望。
所以我们预计“不忘初心”一定会成为2018年高考的热词,考生要注意搜集相关素材,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高举理想的旗帜,奋勇向前,永攀高峰。
1.【立意探索】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初心”,初心:指做某件事的最早的初衷、根本的原因。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文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
文
【高考真题】
2018年高考全国III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
全国卷三的作文材料有点另类,是标语、口号和时评的标
题。
标语和口号,直接反映了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党和政府以及单
位或企业当前的主要政策和工作任务,并通过这种形式对大众起
到宣传教育、激励警示的作用;时评一般紧扣当前的某些热点现
象,激浊扬清,标题也会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的观点。
这些往往
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
这些标语口号和
标题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但题目把它们安排在一起,构成作文
材料,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宜只抓住其中
一两个内容来构思。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初心与奋斗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初心与奋斗导读:本文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初心与奋斗,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初心与奋斗愿做一株寒梅,无意争春,只愿暗香沁人!清华大学博士生谢邦鹏毕业后,选择了在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当一名工人。
作为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却当了一名工人,他的选择无疑会让大多数人大跌眼镜!其实大家没有发现他背后的努力,不能预见到他所带领团队创造的未来!三年时间,他率领工人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专利。
我敬佩谢邦鹏,他犹如一株寒梅,绽放在自己的天地里!其实,何止是他,自古及今,有很多人,只愿做一株寒梅,凌寒独自开。
谈到教育,陶行知先生就让我们肃然起敬!先生所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中华大地,竟是满目疮痍!陶行知先生痛心,他要改变,堂堂中华,岂能是这般模样?在当时,先生的待遇之优渥,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也不在话下;然而先生放弃了优越的生活,选择走进乡下,走进贫苦的农村!他觉悟到教育要从基层做起,从文盲抓起。
他要为中国培养农村教师,培养那些在人民中的老师,带领老百姓识字学文化。
他为所选择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万世师表——先生当之无愧!陶行知,这位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教育家,犹如一株寒梅。
虽然这株梅花已不复盛开,但那扑鼻的暗香,沁人心脾,那执着的精神,历久弥新!杨绛先生,我最为敬佩的作家,她是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为了让钱锺书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杨绛在生活上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即使在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整理钱锺书的遗稿和笔记上,完成著作,出版发行。
巨额稿费,足以让她颐养天年,过富足的生活。
但她把自己与丈夫钱锺书的稿费全部捐给了清华大学,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
以杨绛先生的学识与才华,足以荣誉加身。
英国牛津大学,她与钱锺书学习过的地方,院长曾两次来信,授予她荣誉院士,别人求之不得的荣誉,却被她以不够资格为由,拒绝了!才女贤妻,超众脱俗,杨绛先生,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堪称“真正的读书人”,犹如一株高洁的梅花,不与百花争艳,醇香却不刺鼻,她固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人愿做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赢得他人的青睐与赞赏。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解析及写作示例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解析及写作示例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目的特点分析及写作示例今年的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写作内容的延续与创新与去年给出的12个关键词相比,今年的作文题目给出了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
虽然仍然关注当下中国的改革发展和时事,但今年的题目更强调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考生需要既扎根中国国情,又拥有世界眼光,并且要发挥想象力,设想十几年后的情况。
二、写作语境的延续与创新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交际语境,今年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这一趋势。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题目明确指出了作文的写作对象——2035年时18岁的人。
这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针对这一对象进行交际。
在创新方面,今年的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所给的年代大事,既写当下的中国也写想象中的中国。
这与去年要求联系两三个关键词介绍当下的中国有所不同,更加注重考生对未来的构想和思考。
综上所述,今年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既要延续去年的写作内容,又要创新思考,注重交际语境,同时兼顾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写给未来的新青年,我们必须结合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来书写。
我们应该明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青年人的人生使命。
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
我们的成长必须与祖国的成长相互融合。
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必须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18岁的青春应该扎根于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不能脱离从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来中国的变化。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展现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对祖国的信心。
我们可以根据所给的内容,写出我们想象中的巨大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篇文章是写给未来的青年,因此,我们需要给未来的青年一些指导和建议。
我们需要从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进行利弊分析。
在布局和谋篇方面,我们建议考生不要故意追求新奇,而是要随大流。
虽然大家的立意都朝着一个方向,但我们可以从深刻的角度下工夫,脱颖而出,避免千篇一律的问题。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分析及示例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分析及示例
_5ccca3dd0102y6k8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分析及示例
白云居士
一、时代性强
题料和题干既引导考生感悟祖国从2000年到2035年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巨变,又导引考生去追逐中国复兴梦。
真正践行了十九大精神要贯彻到高考语文试卷中去的命题思想。
从而激励新时代青年来时代发展和中国的复兴。
这才是真正开眼看世界开眼看时代,以天下为己任的题目。
二、责任担当性强
如果说从世纪宝宝诞生到今年的长大成人,作文题主要罗列了我国重大举措和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化,进而引起考生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和自豪感。
而未来18年我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则需要青少年的担当参与和奋斗。
这样的命题让青年学子既时代社会又联想自我。
三、既有任务驱动又有理性思考和想像
今年全国工卷作文题涉及时间跨度达36年,即过去十八年和未年十八年,题干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和想像写出来,想象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青年阅读。
这就需要考生既能对过去18年我国时代社会的伟大变化要有深刻的感悟,理性的思考;又要求考生对未来18年的国家社会人们生活乃至世界变化要有合乎情理的丰富想像。
四、材料限制性和开放性统一
今年的作文题既严格要求学生对时代社会国家个人前后18年的巨变进行思考和想象,以此宏观框定文章的大致走向,又放手让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多角度立意,或展现个人、家国、社会、世界之变化。
2018安徽省考申论范文赏析:不忘初心 事事走心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文章的撰写,往往是考生心头的“一块病”。
从文章的构思到文章的书写,最核心的问题是“下笔无话”。
而此问题的解决,需要考生不断进行素材的积累和文字功底的夯实,当然最捷径的办法就是不断的赏析“范文”,从范文的中心立意到范文的素材构成再到范文的论证方法,层层剖析,步步落实,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针对“工匠精神”的话题,为考生点拨一篇范文。
一、范文展示不忘初心事事走心《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
”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
职业与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分殊。
故,“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秉承工匠精神,不忘初心,事事走心。
不忘“初心”,是拥有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基本前提。
“工匠精神”不仅是自我激励的产物,也是坚持坚守的结果,更是一种立足长远的创新境界。
工匠精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从美的“煮饭哥”忘我地搞研发,到德国大小企业不惜时间和精力追求品质,工匠精神的魅力可见一斑。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短视”、“浮躁”之风盛行,学校教学误区重重,企业经营违背职业道德,政府官员为追求政绩而急功近利……种种违背“工匠精神”的事例关乎着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未来。
故此,我们亟需用“工匠精神”疗“行业之伤”。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总之,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不忘“初心”。
事事“走心”,是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的必要保障。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践行工匠精神,并非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的价值原色,塑造质量至上的市场风尚,展现追求卓越的职业信念。
2018年高考语文 精选 材料作文解析及例文

高考语文精选材料作文材料作文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拋弃你》的朋友圈热文横空出世。
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龄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平凡进行对比,借此告诫人们:“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
”在文章火爆的同时,舆论场上也是议论纷纷。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个众声喧嚣的时代里,信息更迭风馳云卷,消息传播也不过指尖一触。
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地铁公交,那些曾经翻阅报纸杂志的人群,开始拿起手机,低着头,沉浸在“拇指阅读”的快捷与便利之中。
与此同时,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
有学者将之定义为“纸质书阅读的回暖”。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我看阅读”或“我的阅读”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1)别在同龄人之争中迷失近日,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朋友圈热文横空出世。
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龄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平凡进行对比,借此告诫人们:“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
”然而,在文章火爆的同时,舆论场上也不乏批评之声,韩寒便发微博批判此文,指责其贩卖焦虑,制造恐慌。
在围绕这篇文章的争议之中,“同龄人”触动了大家敏感的神经。
姑且不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元”的说法是否是事实,一些年轻人通过创业获取了巨大的财富,的确让不少他们的同龄人产生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
读下面的
文
字,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初心”,《三字经》解释为“性本善”,《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孟子》则认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道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留住初心,已成为一种追求。
然而,生活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初心只是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也有人认为,忘掉初心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时放下初心,根据形势作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反倒是对初心最好的坚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让我们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一起迎来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时代。
初心筑牢理想信念、精神力量,使命决定目标任务、方法路径。
如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那么生活在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更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在新的历史进程中续写奋斗的篇章、前进的史诗、奉献的壮歌。
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这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十年寒窗,考上大学之后同学们将迎来崭新的人生阶段,这是中学阶段的梦想。
而在这个最后阶段,我们一定不能淡忘了初衷,忘记自己的梦想和模板,否则必将无力前行。
对于未来而言,今天永远都是过程,明天就在前方。
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在这个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只要坚持过去,结果必定不负所望。
不忘初心 主题词 初心 梦想 新时代 责任与担当
所以我们预计“不忘初心”一定会成为2018年高考的热词,考生要注意搜集相关素材,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高举理想的旗帜,奋勇向前,永攀高峰。
1.【立意探索】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初心”,初心:指做某件事的最早的初衷、根本的原因。
逐步引申为原本,本来,固有的原因,本性等。
《三字经》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指人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是也。
要不忘初心,就要加强后天教育,苟不教,性乃迁。
《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就是不忘根本,才能得正果。
儒家的初心,即赤子之心、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等,所以综合这则材料来看“不忘初心”
可指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心愿。
也许一个人已经走得太远、太久,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初心”是最初、当初的心愿,可以是仁心、爱心、孝心,也可以是雄心、忠心、痴心,还可以是悲悯之心、感恩之心等。
“不忘初心”指人生中始终如一保持当初的信念、梦想,无论最后是否取得成功。
“不忘初心”也可以是不要忘记最初时候人(人类)的本心。
“初心”指人之初(人类发展之)那颗与生俱来的童真、质朴、简单、善良之心。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生活富足,但人们的心灵却逐渐迷失,人们(人类)慢慢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逆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行。
本次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从正面立意,如赞扬不忘初心,追求内心宁静、心理和谐;也可从反面立意,批判陷入功利主义泥淖的行径。
可从为何不能忘记初心、如何才能不忘初心等角度入手,深入解读,递进分析。
角度一: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主要观点即坚持初心、守望最初的梦想等。
初心是一个人的最初理想和信念,只有坚持初心,才能坚定信念,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勇往直前,抵达向往的彼岸。
角度二:改变也是一种坚持。
主要观点即适时改变等。
有时候,初心可以根据形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这不是对初心的舍弃,反而是对初心最好的坚持。
漫长的人生中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有困境在所难免,想要走出困境,就要打破固有思维,学会变通,这样才能找到人生新支点,觅得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莫忘初心
人是社会的,但它更是人性的。
马斯洛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如是说。
诚然,认识社会中的一元,但他终归是人本的,人性的。
人的初心,本不该在历史的暗角独自流泪。
看那追求自我的葡萄藤,他拘于自己的意志,一心向上攀爬,却在恍惚中忘却了开花结果的本心。
在看那追求子我的狂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驰电掣,却忘记了他们最本真的初心——享受生活。
人生不过是一场无比真实的梦。
人的本心,便是人性。
王阳明说:为善去恶是格物。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卢梭说:人性本善。
尼采说:上帝已死,我是超人。
弗洛伊德说:我生终结,无怨无悔。
不管是阮籍的登高狂啸,穷途悲哭;还是嵇康在洛阳城外的寒风中打铁叮叮。
不管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壮怀激烈,还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逍遥浮游。
不管是风动帆动,还是我动心动,都是光明的本心,光明的人性。
本心是什么?《三字经》解释为“性本善”,《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孟子》则认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我们说本心是呐喊,是咆哮;是阳春,是白雪;是烽火狼烟,是万箭齐发;是清霜紫电,是倚天太阿;是飞影大宛,是爪黄的卢;是爽籁发而清风生,是烟光凝而白云遏;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是探虎穴兮入蛟宫。
纵使在风暴中迷失了方向,在寒流中灭去了焰火。
还会有一个声音坚定的呼喊着,那便是本心的呼唤。
在社会的沙漠里,最容易干枯的,便是那可初心。
在流俗中被污染,在利益中被尘封。
社会太纷乱,人心太聒噪。
人的初心,又受到了怎样的污染,我不得而知。
但我清楚的知道,只有保持这本心,光光明明,干干净净,才是人生真正的答案。
有人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不管是奉献还是教育;是思考,还是劳动,是爱还是牺牲,那都不是本真,不是真正的初心。
真正的初心不是别的,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