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生活中的大数/应用
6 数的产生
区分(常考)
计数单位 数位
数位顺序表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进率为10
十进制计数法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要按照个 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 万或亿
读法
0的读法:回顾三年级所学知 识
根据数组成大数:一个0不 读、只读一个0、读两个0、 读3个0
位数多的数大,反之
高位比起,相同则比较下一 位……
by:XY 2019年9月19日
5 万以上数的读法
从高位写起 用0占位
4 万以上数的写法
万以上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
1 数的编码
编码的意义 重点:身份证/邮政编码
2 用万或亿表示数
改写
去4个0,加上万字 去8个0,加上亿字
近似数
四舍五入,省略尾数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 是否满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千万 位是否满53 比大小位数不同 位数相同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总结总体导图第1单元知识点1.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8、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
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如:12,5933 (精确到万位)≈13,000012,5933 (精确到千位)≈12,600012,5933 (精确到百位)≈12,590012,5933 (精确到十位)≈12,5930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9、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整亿数: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如,15,0000 = 15万24,0000,0000 = 24,0000万= 24亿370,0000 = 370万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如14,7283 ,因为千位上的数字是7,属于“入”的情况,所以14,7283 ≈ 15,0000 = 15万或者直接写成14,7283 ≈ 15万(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如56,0384,9182 ,因为千万位上的数字是0,属于“舍”的情况,所以56,0384,9182 ≈ 56,0000,0000= 56 亿或者直接写成56,0384,9182≈ 56亿10、按要求组数:(1)组成最大、最小的数:“用2、4、5、6、0、9组成最大的六位数和最小的六位数”最大的数:把给定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可,得965420最小的数:把给定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即可,若最高位上的数字是0,将第一个非0数字提前作为最高位,得024569 –》204569(2)组成特定读法的数:“用2、4、5、0、0组成读出1个0的数”按照读数规则,先把0的位置确定,只读1个0,则这个0不能在每级末尾,又已知这个数是五位数,所以单个0可以出现的数位有十位、百位、千位,连续两个0可以出现的位置有千位和百位、百位和十位。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思维导图:生活中的大数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不进位不退位的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进位、退位的整百、整千 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eg 因为9+6=15,所以900+600=00
生活中的大数
数的认识
“千”“万”和“个”“十”“百”一样,都是计数单位,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十, 万和千之间的进率是十,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数的组成 数的写法 数的读法
数位顺序表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几,几百就在百位写几……中间或 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写0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 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认识算盘
算盘的结构
用算盘记数的方法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记数。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定好位后,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拨
比较大小 近似数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时,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 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四年级上《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
第二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一、复习。
在〇里填上“›”、“‹”或“=”,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985〇1020 504〇725 687〇678
二、探究活动。
1.出示我国部分省份的土地面积,请学生选择任意两个省的面积进行大小比较,用自己的话说说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2.尝试排列大小: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00360 10213800 5001370 680590
3.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数的大小。
93604和903604 370300和307300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多位数的改写与省略
. Word 文档。
作业1:《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

《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主题单元标题大数的认识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所需时间8课时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本单元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并穿插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运用计算器计算等知识点,并设计了一个综合应用:一亿有多大。
在本单元主题中,我打算打破教材的顺序,设计成四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
专题一:大数的认识。
通过从生活中收集感受大数,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旧知,运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专题二:数的产生。
通过认识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专题三:计算工具的认识及使用。
通过观察和活动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感受计算器的方便、快捷。
专题四:一亿有多大。
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一亿这个数有多大。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本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讲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获得读数、写数和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四上人教单元尾思维导图与趣味数学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趣味数学鬼谷算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
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
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1×70+2×21+3×15=157 157-105=52(个)。
请根据这一算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新华小学订了若干张《中国少年报》,如果三张三张地数,余数为1张;五张五张地数,余数为2张;七张七张地数,余数为2张。
新华小学订了多少张《中国少年报》呢?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思维导图趣味数学小熊卖鱼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给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1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4元1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卖给我们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个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思维导图】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4、三位数乘两位数
5、除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公顷与平方千米1、大数的认识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直线
线段
射线
线段、直线、射线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大小是1度,记做1°
量角器: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3、角的度量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角的度量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量角的步骤8、数学广角-优化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特殊角直角
平角
周角计算方法1、位数对齐
2、从各位算起
注意事项1、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3、单价×数量=总价
4、速度×时间=路程7、条形统计图
平行与垂直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直线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笔算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从商不变底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缩小相同的倍数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面。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试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х除数+余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欣赏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常识: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办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有哪些不同。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根据肯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根据国内的计数习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根据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根据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一样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办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办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